家長「重男輕女」,老了卻變成「啃女族」,大女兒:找你兒子去

2020-09-03 媽咪是大王

什麼樣的就家庭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很多人看到孩子的父母一般就會知道孩子是什麼樣子,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最深的,也是最久的,如果孩子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家長,孩子可能會一直都非常幸運。



如果原生家庭不好的話,孩子也不會被教育的很好,很多家長其實自己都沒有做到位,卻一直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甚至將一些並不正確的思想傳遞給了他們,孩子在將來也只能走家長的老路。

而重男輕女一直都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即便現在女性地位有所提高,然而在很多地區依然不看重家裡的女兒,而這些「重男輕女」的人卻是家裡面的媽媽,明明都是女性卻變成了這樣,也是讓人感到非常無可奈何。


家長非常「重男輕女」,老了之後卻變成「啃女族」

老劉和媳婦現在都已經六十多歲了,兩人也生下了兩兒一女,大女兒出生的時候,媳婦和老劉就非常不樂意,因此大女兒在小時候直接被送到了奶奶家裡面,然而奶奶對大女兒也並不好。

之後老劉和媳婦相繼生下了兩個兒子,兩個兒子讓老劉心裡有了底氣,為了養倆兒子,老劉和媳婦都去了外地打工,而現在大女兒也已經小學畢業了,所以兩夫妻決定不讓女兒繼續讀書,回家照顧兩個弟弟。


於是年僅十二歲的大女兒在家裡面帶著兩個孩子還要幹農活,當弟弟們都長大了之後,大女兒也終於能有自己的生活了,雖然沒什麼文化,但是大女兒憑藉自己的努力在城裡買了房,而且還嫁給了一個不錯的丈夫。

但平時老劉還經常向大女兒要錢,因為兩個兒子非常不爭氣,一份穩定的工作都沒有,老劉努力給兩個兒子各買了一套房子之後還欠了很多錢。

而老人也沒有養老保險,所以還需要女兒給他們養老,然而這麼多年大女兒給了他們能有小十萬,而且從小到大都一直不被尊重,於是大女兒跟他們說道:「找你們兒子去吧,我已經對你們夠仁至義盡了。」


分析:

現在出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很多老人明明有子女,卻像是孤寡老人一樣,老人為了孩子奮鬥了一輩子卻最終變成了這樣的下場,很多人都說是孩子的不孝,然而老人變成這樣跟他們自身也有很大的關係。

家長的「重男輕女」導致了他們現在的境遇,老了的他們卻變成了「啃女族」,讓女兒養著,網友看到女兒的做法後也稱:做得對,這種老人根本不值得被贍養。


家長應該如何公平對待兩個孩子?

1、不要「重男輕女」

很多家長似乎都是為了養兒防老,然而現在養兒子變得越來越難,而當家長老了之後甚至還需要給兒子錢,更別說讓他們養老了。

其實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只要家長教育好了,孩子自然而然會回報家長。


2、對孩子平等付出

有些家長雖然表面說對孩子都是一樣的,然而卻不自覺偏向其中一個孩子,家長可以自我欺騙,然而孩子卻看得一清二楚,家長應該給兩個孩子相同的關愛與物質。

3、從心底認同每個孩子

孩子多了,他們的性格也會不同,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在心底認同孩子,讓孩子知道家長是愛他們的。


【貼心寄語】

希望家長們都能夠公平對待自己的孩子,不要受到自己父母的影響。

今日話題:你是如何看待「重男輕女」現象的?

相關焦點

  • 夫妻重男輕女,連生11個女兒後如願得子,如今現狀卻成「啃女族」
    ,因為沒有女孩子,拿什麼去傳宗接代呢!夫妻重男輕女,連生11個女兒後如願得子,如今現狀卻成」啃女族「前段時間有一戶姓高的普通家庭突然就上熱搜了,原因是因為夫妻兩個剛結婚的時候就開始生孩子了,本來夫妻兩個最多就想生三個孩子得了,但是夫妻兩個生了前面兩個都是女兒,心想下一胎肯定是生男孩子了,再生一胎就不生了,因為家裡經濟比較困難,兩人又非常的重男輕女
  • 二胎家庭裡,「啃女族」的現象很普遍,家長們心知肚明卻假裝糊塗
    但是有些父母在完成了兒女雙全的夢想後卻又不能公正地對待兩個孩子,一些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就明顯偏向於自己的兒子,而在兒女成家立業之後喜歡佔女兒家的便宜,成為不折不扣的「啃女族」。許女士在女兒面前也一直表現十分節儉,每當女兒來的時候她都會和老公換上舊衣服,幾乎也不去買菜,這讓孝順的女兒十分心疼,於是更頻繁地補貼自己的爸爸和媽媽。
  • 「啃女族」在二胎家庭蔓延,老人心知肚明,兒子裝糊塗,女兒無奈
    自從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以後,有不少的家庭都開始了拼二娃的計劃,尤其是在一些大寶是女兒的家庭當中,很多的老人都希望子女能夠再生一個兒子來湊成一個好字,不過這當中難免還摻雜著一些重男輕女的觀念,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女兒比起兒子來說的確要更加孝順一些。
  • 「啃女族」在二胎家庭中興起,背後隱藏著什麼?女兒有苦說不出
    ,母親告訴她:「身前照顧這些事有你就夠了,女兒比兒子懂事、貼心些,兒子來了反而添亂。」聽到這些話,劉女士心裡很不是滋味,那一刻劉女士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在母親眼裡就是理所應當,而弟弟的不孝順,母親根本不在意,甚至會體諒。
  • 二胎家庭中,「啃女」現象悄然蔓延,很多家長心知肚明,卻裝糊塗
    、啃女都出名的家庭:張阿姨就是典型的重男輕女的媽媽,張阿姨的第一胎是女孩,等到女孩15歲了,才要的第二胎生了個兒子,在沒要二胎之前張阿姨對自己的女兒每天就是橫眉冷對的,在小兒子出生後,張阿姨對待大女兒的態度可謂是冰冷到了極點。
  • 有二胎兒子後,看大女兒越來越不順眼,寶媽:真不是因為重男輕女
    ,寶媽:真不是因為重男輕女朋友橙子,有一兒一女,女兒現在9歲,上小學三年級,兒子3歲多一點,在上幼兒園。然後看到的場景是:大女兒坐在沙發上,邊看電視邊嗑瓜子,婆婆坐在一旁打瞌睡,小兒子不見身影,應該早早地就睡了。小兒子向來自覺獨立,橙子沒怎麼操過心。
  • 67歲老人重男輕女的下場,女兒在養老,兒子在啃老
    年輕時重男輕女,晚年女兒在養老,兒子卻在啃老。 向阿姨/67歲 我和老伴的晚年生活真的是一言難盡,其實也都怪我,年輕的時候太糊塗了,到老了才明白,女人都不容易,真是苦了我的女兒。
  • 大叔一直重男輕女,老了之後想讓女兒養老,女兒:簡直在做夢!
    如今我們國家老齡化嚴重,隨著老年人的數量開始變得越來越多,養老成了一個大難題。很多老年人都想著養兒防老,所以想著在老年以後孩子會理所當然的照顧他。但是呢,現實往往事與願違,不過這一切也許和老年人重男輕女的思想有很大的關係。
  • 「我再也不罵弟弟了」,5歲女兒痛哭求饒,重男輕女的家長多可怕
    有了弟弟以後,媽媽對小樂的態度就更加冷漠了,平時總是吆喝著讓女兒去做家務,對兒子卻是百般寵溺,恨不得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他,而且媽媽還要求小樂多讓著弟弟。因為媽媽的寵溺,才3歲的弟弟變得有點「囂張」。一天,小樂正在寫作業,弟弟一直在旁邊打擾她,甚至還動手搶走了小樂的作業本,讓她不能寫作業。
  • 那些重男輕女的家長老年幸福嗎?網友:肯定幸福,因為女兒心太軟
    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話題:那些重男輕女的家長,老了後過得好嗎?一說到「重男輕女」,想必又要拿兒子說事了,畢竟過去的父母,遵循養兒防老的傳統,尤其是70年代以前,男人都盼著自己有個兒子,沒有兒子,還有種抬不起頭的感覺呢!
  • 「我用女兒換你兒子吧!」三胎得女的媽媽,揭露重男輕女的悲哀
    「我用女兒換你兒子吧!」因為閨蜜生產,我便提了禮物去醫院看望,看到剛出生的寶寶,差點被萌翻了。因為生了個男孩,閨蜜的老公有些不高興,因為他一直渴望有個女兒。而聽到閨蜜老公這麼說的時候,病房裡的另一個產婦瞬間激動了起來,哭著喊著求閨蜜跟她交換。原來,她已經生第三胎了,卻依舊是女兒,公婆重男輕女,產前就跟她撂了狠話,再生不了男孩就離婚。
  • 父母把家產全給兒子,晚年卻讓出嫁女兒輪流養老,兒子:應該的
    文|好孕姐「你養我長大,我陪您到老」,一句多麼溫暖的親子告白。但是,現實生活中卻更多的是父母與子女、子女與子女之間因為養老問題,不是互相埋怨和推諉,就是大打出手,鬧出讓人笑話的家庭悲劇。原因是,父母原本重男輕女,給兒子買房結婚不說,去年還把家產全給了兒子。但是,今年老兩口接連生病,都是她這個做女兒的出錢出力在照顧,他們覺得還是女兒靠得住,於是就想跟著女兒養老。可是,女兒也是拖家帶口的,再養父母實在艱難。於是,父母就提出兒子和女兒輪流養老,同時每月再給他們一千塊錢。但是,女兒不願意。
  • 新型重男輕女正在二胎家庭湧現,表面對女兒好,實際還是偏心兒子
    特別是有一男一女的二胎家庭,總能看到父母對女兒有多麼的寵愛,對兒子有多麼的嫌棄,仿佛「重女輕男」成了流行趨勢。但他們是真的愛女兒嗎?一些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女孩,最後才發現父母還是偏心兒子的。1、本質上還是一種重男輕女新型「重女輕男」的家庭本質上還是一種重男輕女,他們對自己的孩子表現出了同樣的關心與愛護,但心底裡仍然認為女兒是嫁到別人家的,兒子才是自己的。這樣家庭的家長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還是養女兒輕鬆,養兒子要給他準備這,準備那。」
  • 「新型重男輕女」已盛行,父母完全沒察覺,卻讓女兒更加傷心
    「手心手背都是肉」相信很多家長都聽過這句話,在父母眼裡不論一胎還是二胎都會平等對待。但在孩子眼裡卻不是這樣想,認為父母偏向老二或者偏向男孩。慢慢的人們思想發生改變,重男輕女已明顯改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新型重男輕女」已出現,父母完全沒察覺孫月今年大二,家裡有個哥哥今年大四。
  • 說給重男輕女的父母:兒子好還是女兒好,不到晚年誰知道,別偏心
    圖|網絡我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我有一個雙胞胎妹妹,還有一個弟弟。家裡條件其實還不錯,換句話說,但凡父母心疼我和妹妹一點,我們也不會有一個都不願意去回憶的童年。我和我妹妹,算是窮養長大的,我爸媽不管是物質還是金錢,都給予了這個好不容易生下來的兒子,和我們無關。挺搞笑,我爺爺奶奶反倒不重男輕女,對我和妹妹很好。
  • 「啃女族」在家庭中蔓延,強迫女兒成為「扶弟魔」,老人精打細算
    2016年開始國家放開「二胎政策」,家裡孩子一多起來,就難以顧及到每個孩子,父母也會存在偏心現象,如果在那種家長重男輕女,總是指望著養兒防老的這種家庭環境中,女兒便會成為附屬品,不再享受父母的重視,最後還有的家長還會為了兒子來傷害女兒。 小王是家中大女兒,在鄰居眼中她家就是幸福美滿的典範,兩兒一女看似幸福美滿。
  • 你身邊有重男輕女的事情嗎?網友:是女兒就打掉,生出兒子為止
    常見啊,我朋友就是啊,連勝了兩個女兒,他公公說都沒動力去掙錢了。她婆婆跟他說下一個一定要去驗。是女兒就打掉,要麼生出兒子為止,要麼打胎到不能生為止。簡直說的不是人話。老公家的小舅舅,他家孫子大我家閨女幾個月,老是在我面前說孫子怎麼怎麼好,你生個閨女怎麼怎麼滴。有一次來借錢說是給兒子買房子,就在那感嘆房價太高,我說舅你別急啊,以後房價不定就降了呢,您還有個孫子呢。那臉色看著很解氣。生個啥不都是自己生的!即便是真特希望要個男孩,也無可厚非。但是做出個女孩就流了,就是傷天害理了。
  • 有兒子才是「王道」?身邊那些「重男輕女」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這是蝌蚪母親所說的,她認為女人地位的高低是通過生孩子來決定的,生了兒子,就母憑子貴;生了女兒,不想被嘲笑、貶低那就再接著生。兒子就是璋玉,女兒則是瓦片,古人經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就間接形成了男尊女卑的現象,而這一現象一直延續至今,讓那些「重男輕女」家庭裡的孩子苦不堪言。
  • 「寧養兒子,不生女兒」,老人的無奈,和重男輕女無關
    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也漸漸告別了歷史舞臺。很多年輕人在生男生女的問題上,都很隨緣,有的甚至就想要女兒。不過,有些老人可不這麼想,她們寧願多養幾個兒子,不想只有一個女兒,理由現實又心酸。我是當地公益組織的志願者,經常去養老院看望老人。
  • 女兒當公主養也是重男輕女,性別不該成為衡量得失的標準
    「他還是個孩子」;4.你也是這麼長大的,沒什麼不好;5.女孩子不用讀那麼多書,嫁個好人家比啥都管用。其中第5條就是典型的重男輕女思想,最無奈的是,一屋子女性還因此互相為難。明明自己都受過苦,偏偏還要因為同樣的理由去為難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