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脈絡:
一、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見;
二、當公主來培養,是為了嫁個好人家;
三、每個女孩都值得被平等對待。
(全文2509字,預計閱讀時間約7分鐘,建議先閱讀後分享)
自己受過同樣的苦,
就不要再為難孩子了
近來,關於家庭、婚姻、教育熱度提升,有網友發起了一輪關於話題討論:
1.不相信醫院;
2.只顧吃穿,不顧心理;
3.「他還是個孩子」;
4.你也是這麼長大的,沒什麼不好;
5.女孩子不用讀那麼多書,嫁個好人家比啥都管用。
其中第5條就是典型的重男輕女思想,最無奈的是,一屋子女性還因此互相為難。
明明自己都受過苦,偏偏還要因為同樣的理由去為難別人。
一、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見
在四川部分地區,大家要說起自己的童年。男孩們八成會笑著說「我在家裡沒有地位」,女孩們則也會笑著說「我是家裡的小公主」。
許多男性對於「重男輕女」現象並沒有直觀的感受,甚至認為當今的時代,早就已經變成了「重女輕男」。
他們認為父親要工作還要洗碗做飯,母親卻只用每天打麻將;
家裡的妹妹備受寵愛,身為哥哥的自己卻經常挨打挨罵……
這些都是他們對「重男輕女」觀點的反駁論據。
圖片來源:網絡
但事實上,重男輕女觀念仍舊紮根於某些地方某些人的內心,只不過是更深一層的地方,或許家長們自己也沒能察覺到。
圖片來源:網絡
就市面上的言情小說來看,雖然現在描寫獨立自主的「大女主」的小說也越來越多,但「廢柴女主」遇見「高富帥男主」,逆襲過上幸福快樂的故事,仍舊被許多女性所喜愛。
為什麼仍舊有這麼多的女性對於人生的幻想,僅僅停留在對婚姻的幸福美滿上?
圖片來源:網絡
同時,我們也問問自己,我們身為家長,對女兒的要求是什麼?
是希望她一生平安快樂,還是希望她成為人中龍鳳,又或者是別無所求,只希望她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婚姻?
二、當公主來培養,是為了嫁個好人家
有網友分享自己的故事時說:
前段時間回老家,和已經有了兩個孩子的親戚聊天,孩子一男一女。親戚一見到他就說:「終於生了個兒了!」
他便問:「女兒不好嗎?」
親戚便皺眉:「好啊,女孩兒聽話,懂事,但是……」
但是的後面是什麼,親戚並沒說下去。於是他繼續問:「以後女孩打算怎麼辦?」
親戚回答得很快:「要是成績好,就去考個幼師,再找個有錢的老公,嫁對了才幸福嘛。」
圖片來源:網絡
「那兒子呢,打算怎麼辦?」
親戚就思考了一下,嘆了口氣才回答:「我們想給他在城裡買套房,希望孩子能爭口氣,考個本科是最好了。」
「女兒就不買房了?」
親戚就笑:「女孩子,哪裡有這個必要呢?跟她老公去住,老公要是有錢點,還不是享福?」
圖片來源:網絡
至此,親戚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對自己兒子女兒的態度是有差異的,而事實上,平日裡,他們對自己的女兒非常好,所有要求都儘量滿足,對兒子卻十分嚴厲。
因為他們認為女兒生下來就是「享福」的,兒子則是傳承人,傳姓人,是家裡的希望。
「希望女兒擁有一個美滿的婚姻」看似也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但為什麼你的女兒不能靠自己生活,而要去依靠他人?
圖片來源:網絡
回想一下,家長們是不是對待自己的兒子,犯了一點小錯就要挨打,但對待女兒,只要一哭就可以免受皮肉之苦,家長們還要反過來去安慰他們,難道這就是「重女輕男」了嗎?
與此同時,家長們是不是常常訓斥自己的兒子:「你要爭口氣,以後我們的東西都是你的!」
這些話,家長對自己的女兒說過嗎?
圖片來源:網絡
在家長的心裡,似乎女兒的使命就是要「嫁人」,「嫁了一個好人家就放心了」。你對女兒幾乎零要求,將女兒當公主養。
讓女兒從小學芭蕾舞,練習各種樂器,你的目的是讓女兒成為音樂家舞蹈家嗎?不,你是想讓女兒擁有更好的儀態,擁有更大的魅力。
你讓女兒穿裙子,讓她笑不露齒,讓她做一個淑女,你說女孩子只要做一個漂漂亮亮的公主就好了。
圖片來源:網絡
於是女兒對學習有沒有興趣不重要,在學校裡被很多男孩子追,每天最大的煩惱就是該穿什麼。
大學隨便報個專業,出來坐辦公室,風吹不到雨淋不到,做點閒散活就可以了。慢慢地她的思想也變成了:
「女孩子本來都是公主哇!」
「想要被保護。」
「男孩子難道不該讓著女孩子嗎?」
「你竟然跟女孩子講道理?」
圖片來源:網絡
但是公主在中國古代是什麼樣的境遇呢?即使受到萬千追捧,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他們不能擁有自己的人生,最大的用處就是一個美麗的聯姻工具。
最終的結局就是漂漂亮亮地嫁給他人,最終連美麗也磨滅在柴米油鹽裡。
她甚至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被操控,她所有的愛好出發點全部是「要更受歡迎」、「要更有魅力」……
一切順從父母的意願,沒有一個全然是為了她自己高興的愛好,這樣的她早已不是她自己了。
三、每個女孩都值得被平等對待
難道是女性天生就不能成為更加有成就的人嗎?
顯然不是,女性同樣可以成為警察、成為高管、成為科學家、成為創業者……家長不能剝奪她們成為這些人可能性,最後讓女兒只剩下一個選擇。
但即便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2020年,我們提倡優生優育的今天,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女孩受不到平等的教育。
今年6月,家住廣東省高州市雲潭鎮年僅17歲的小諾,被逼輟學結婚。
小諾曾數次和母親抗爭,告知她自己不想早結婚,並且自己未成年,結婚屬於違法行為,均被母親反駁和痛罵。
圖片來源:網絡
隨後其父母收取了5萬元彩禮,眼看第二天男方就要宴請親朋,小諾無奈之下只能求助婦聯,「舉報」自己的父母「包辦婚姻」,最終協調退婚退款。
事後,小諾得知自己曾考上高中,但被父母帶去外地打工,錯過了高中錄取通知書,到現在與母親的關係始終僵持著,心結仍未解開。
面對這樣的荒唐之事,總讓人感到些許悲憤。不得不承認,我們的世界是被摺疊的,同時也是被分層的。
當有些女性已經開始談論「兩性平權」的時候,卻還有不少女性無法擺脫「包辦婚姻」的囹圄。
說在最後:
真正對孩子人生負責任的父母,是讓她學會努力,讓她學會依靠自己,讓她擁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機會。
而不是以自以為愛她的方式,給他鋪一條繁花錦簇的道路,道路的盡頭只有一扇婚禮的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