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當公主養也是重男輕女,性別不該成為衡量得失的標準

2020-08-17 輕聽樹下


全文脈絡:


一、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見;


二、當公主來培養,是為了嫁個好人家;


三、每個女孩都值得被平等對待。


(全文2509字,預計閱讀時間約7分鐘,建議先閱讀後分享)



自己受過同樣的苦,

就不要再為難孩子了


近來,關於家庭、婚姻、教育熱度提升,有網友發起了一輪關於話題討論:


1.不相信醫院;

2.只顧吃穿,不顧心理;

3.「他還是個孩子」;

4.你也是這麼長大的,沒什麼不好;

5.女孩子不用讀那麼多書,嫁個好人家比啥都管用。


其中第5條就是典型的重男輕女思想,最無奈的是,一屋子女性還因此互相為難。


明明自己都受過苦,偏偏還要因為同樣的理由去為難別人。


一、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見


在四川部分地區,大家要說起自己的童年。男孩們八成會笑著說「我在家裡沒有地位」,女孩們則也會笑著說「我是家裡的小公主」。


許多男性對於「重男輕女」現象並沒有直觀的感受,甚至認為當今的時代,早就已經變成了「重女輕男」。


他們認為父親要工作還要洗碗做飯,母親卻只用每天打麻將;


家裡的妹妹備受寵愛,身為哥哥的自己卻經常挨打挨罵……


這些都是他們對「重男輕女」觀點的反駁論據。


圖片來源:網絡


但事實上,重男輕女觀念仍舊紮根於某些地方某些人的內心,只不過是更深一層的地方,或許家長們自己也沒能察覺到。


圖片來源:網絡


就市面上的言情小說來看,雖然現在描寫獨立自主的「大女主」的小說也越來越多,但「廢柴女主」遇見「高富帥男主」,逆襲過上幸福快樂的故事,仍舊被許多女性所喜愛。


為什麼仍舊有這麼多的女性對於人生的幻想,僅僅停留在對婚姻的幸福美滿上?


圖片來源:網絡


同時,我們也問問自己,我們身為家長,對女兒的要求是什麼?


是希望她一生平安快樂,還是希望她成為人中龍鳳,又或者是別無所求,只希望她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婚姻?


二、當公主來培養,是為了嫁個好人家


有網友分享自己的故事時說:


前段時間回老家,和已經有了兩個孩子的親戚聊天,孩子一男一女。親戚一見到他就說:「終於生了個兒了!」


他便問:「女兒不好嗎?」


親戚便皺眉:「好啊,女孩兒聽話,懂事,但是……」


但是的後面是什麼,親戚並沒說下去。於是他繼續問:「以後女孩打算怎麼辦?」


親戚回答得很快:「要是成績好,就去考個幼師,再找個有錢的老公,嫁對了才幸福嘛。」


圖片來源:網絡


「那兒子呢,打算怎麼辦?」


親戚就思考了一下,嘆了口氣才回答:「我們想給他在城裡買套房,希望孩子能爭口氣,考個本科是最好了。」


「女兒就不買房了?」


親戚就笑:「女孩子,哪裡有這個必要呢?跟她老公去住,老公要是有錢點,還不是享福?」


圖片來源:網絡


至此,親戚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對自己兒子女兒的態度是有差異的,而事實上,平日裡,他們對自己的女兒非常好,所有要求都儘量滿足,對兒子卻十分嚴厲。


因為他們認為女兒生下來就是「享福」的,兒子則是傳承人,傳姓人,是家裡的希望。


「希望女兒擁有一個美滿的婚姻」看似也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但為什麼你的女兒不能靠自己生活,而要去依靠他人?


圖片來源:網絡


回想一下,家長們是不是對待自己的兒子,犯了一點小錯就要挨打,但對待女兒,只要一哭就可以免受皮肉之苦,家長們還要反過來去安慰他們,難道這就是「重女輕男」了嗎?


與此同時,家長們是不是常常訓斥自己的兒子:「你要爭口氣,以後我們的東西都是你的!」


這些話,家長對自己的女兒說過嗎?

圖片來源:網絡


在家長的心裡,似乎女兒的使命就是要「嫁人」,「嫁了一個好人家就放心了」。你對女兒幾乎零要求,將女兒當公主養。


讓女兒從小學芭蕾舞,練習各種樂器,你的目的是讓女兒成為音樂家舞蹈家嗎?不,你是想讓女兒擁有更好的儀態,擁有更大的魅力。


你讓女兒穿裙子,讓她笑不露齒,讓她做一個淑女,你說女孩子只要做一個漂漂亮亮的公主就好了。


圖片來源:網絡


於是女兒對學習有沒有興趣不重要,在學校裡被很多男孩子追,每天最大的煩惱就是該穿什麼。


大學隨便報個專業,出來坐辦公室,風吹不到雨淋不到,做點閒散活就可以了。慢慢地她的思想也變成了:


「女孩子本來都是公主哇!」

「想要被保護。」

「男孩子難道不該讓著女孩子嗎?」

「你竟然跟女孩子講道理?」


圖片來源:網絡


但是公主在中國古代是什麼樣的境遇呢?即使受到萬千追捧,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他們不能擁有自己的人生,最大的用處就是一個美麗的聯姻工具。


最終的結局就是漂漂亮亮地嫁給他人,最終連美麗也磨滅在柴米油鹽裡。


她甚至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被操控,她所有的愛好出發點全部是「要更受歡迎」、「要更有魅力」……


一切順從父母的意願,沒有一個全然是為了她自己高興的愛好,這樣的她早已不是她自己了。


三、每個女孩都值得被平等對待


難道是女性天生就不能成為更加有成就的人嗎?


顯然不是,女性同樣可以成為警察、成為高管、成為科學家、成為創業者……家長不能剝奪她們成為這些人可能性,最後讓女兒只剩下一個選擇。


但即便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2020年,我們提倡優生優育的今天,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女孩受不到平等的教育。


今年6月,家住廣東省高州市雲潭鎮年僅17歲的小諾,被逼輟學結婚。


小諾曾數次和母親抗爭,告知她自己不想早結婚,並且自己未成年,結婚屬於違法行為,均被母親反駁和痛罵。


圖片來源:網絡


隨後其父母收取了5萬元彩禮,眼看第二天男方就要宴請親朋,小諾無奈之下只能求助婦聯,「舉報」自己的父母「包辦婚姻」,最終協調退婚退款。


事後,小諾得知自己曾考上高中,但被父母帶去外地打工,錯過了高中錄取通知書,到現在與母親的關係始終僵持著,心結仍未解開。


面對這樣的荒唐之事,總讓人感到些許悲憤。不得不承認,我們的世界是被摺疊的,同時也是被分層的。


當有些女性已經開始談論「兩性平權」的時候,卻還有不少女性無法擺脫「包辦婚姻」的囹圄。


說在最後:


真正對孩子人生負責任的父母,是讓她學會努力,讓她學會依靠自己,讓她擁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機會。


而不是以自以為愛她的方式,給他鋪一條繁花錦簇的道路,道路的盡頭只有一扇婚禮的拱門。

相關焦點

  • 重男輕女的父母,只會養出委曲求全的女兒,和無理取鬧的兒子
    總的來說,如果孩子的父母心中有著重男輕女的觀念,無論自己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負面的影響,養出委曲求全的女兒、無理取鬧的兒子是常態。但是,他們卻依舊沒有意識到這種錯誤思想帶來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只有當出了事情,才覺得追悔莫及。
  • 父母重男輕女,女兒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他們呢?
    一對重男輕女老年父母,把所有的積蓄都給了兒子,對女兒卻不管不顧,但是生病或是需要花錢時就讓女兒和各兄弟一起平攤。遇到這樣的父母,女兒有義務平攤父母的養老費嗎?首先說重男輕女的現象。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都有這種現象。
  • 父母不敢承認的現實:重女輕男只是嘴上說說,重男輕女才是真心話
    一位寶媽說,我們老大是女兒,老二是兒子,但我們家所有人都是重女輕男,女兒在家都是公主待遇,家裡人都哄著她,誰都沒打過她,哪像兒子,經常被家裡人打。女兒的零花錢一般都是往多得給,兒子就是能不給就不給,女兒的房間空調,衣櫃應有盡有,裝修的很溫馨,而兒子的房間以後就是隨便弄的,給女兒經常買各種各樣的衣服,而兒子就是拾表哥的舊衣服穿。現在還有那麼多重男輕女的,女兒生在我們家真是很幸福。
  • 就是女兒,誰說我肚裡是男孩跟誰急,重男輕女思想正在慢慢顛覆
    剛懷孕時,她就開始給孩子準備小被子,小衣服,小玩具,所有的東西都是按女孩的標準配備的,根本不給自己留任何男孩的餘地。其他三位孕婦也是喜歡女兒,都想要個女兒,但願望沒有笑笑強烈,笑笑把女兒一直掛在嘴邊。因此我很想要一個女兒,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天天讓她當公主。然而事與願違,我生的是兒子,在兒子出生的那一刻,我看到老公的失望,兒子就兒子吧,總不能不要吧。既來之則安之,湊乎養著吧。
  • 男子將女兒拋下山崖:我就是重男輕女!
    原來,黎某家境貧寒,而在該女嬰出生之前,他已育有兩女一男。他希望再養一個男孩,不料事與願違,生下的又是女孩,便趁深夜悄悄把孩子裝在蛇皮袋裡帶到野外丟掉。呵呵噠!小編想說,這位男子真的不配做父親,因為重男輕女竟然傷害一條小生命,這已經是殺人未遂了!
  • 新型重男輕女成為熱潮,看似父母疼愛女兒,成年後才露出真面目
    當兒子和女兒吵架時,父母也會不問三七二十一,直接把鍋甩到女兒身上,這也十分令人氣憤!然而,現代社會有一種新型重男輕女成為熱潮,看似父母疼愛女兒,實則等到她們成年後才暴露出真面目。新型重男輕女正在蔓延,比舊型更可恨,女兒長大後才方知父母如意算盤★案例分析自懂事起,梓涵就一直被父母寵成公主,但凡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她都跟哥哥享受同等的待遇。
  • 「重男輕女」的父母:兒子再窩囊都是寶,女兒再出色都是草
    對這些重男輕女的父母來說,自己的兒子再窩囊都是個寶,而女兒再出色她都是一根草。在養育不同性別的孩子時,這些父母對於男孩和女孩的養育方式,就已經說明了一切。有的父母在養育女兒的時候,只要保證女兒沒有餓死,有飯吃有衣穿就足夠了。
  • 兒子再慫也是寶,女兒再孝順也是草,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有多慘?
    看完新聞後我很唏噓,一般因意外墜樓的孩子都是會獨立行走,沒有安全意識而造成,但能讓僅4個月大又沒行動力的嬰兒墜了兩次樓的父母,真的不配為人。究其原因,是他覺得有閨女就是很平淡,有兒子立馬就精神了,說話有底氣。沒想到清朝都滅亡100多年了,還有如此重男輕女的人?
  • 「我寧願養條狗,也不養父母」,網友:這樣的父母,真不該養
    父母對於鄭小姐的感受從來不會主動關心,久而久之,家裡的生活層一度讓鄭小姐喘不過氣。在弟弟要結婚的時候,父母要求鄭小姐要給她們購置一套房子。而實際上父母是為了弟弟在結婚之後能夠有一套新的房子可以住,這種行為讓鄭小姐徹底對父母死心,並在弟弟婚禮上表示:"我寧願養條狗,也願不養父母。
  • 女兒夢想成為童話中的公主,家長是否該告訴她們童話是在騙人
    實際上我倒覺得社會本無罪,在之前幾篇關於家庭教育內容說過很多次的家庭教育對應的是為生之道,一個人長大成人後依然能被外界輕易影響,顯然是由最初對自己的生命意義概念含糊不清所導致。那麼關於女孩的教育家長們應當注重的點又是什麼呢?是否該從小告訴孩子童話裡的公主都是騙人的?
  • 東北人「愛女兒不愛二胎」引質疑,沒重男輕女,卻有超高離婚率?
    不同的成長環境造就了不同的觀念,在全民二胎時代,東北人堅信自己的那一套「只愛女兒不愛二胎」。主要原因是不喜歡二胎分走了女兒的愛。在爸爸的眼裡,女兒就是除了媳婦以外最親近的人。在養女兒的過程中,爸爸們時刻擔心自家女兒被「豬拱了」,哪裡還敢要第二個孩子,不怕在是個姑娘,結婚的時候哭個肝腸寸斷嗎?
  • 男孩該練拳?女孩該練舞?「性別偏見」對孩子的影響,家長要了解
    相信大家都知道,傳統觀念中男女不平等這種觀念是很早就會存在的,即使是現在的新時代新社會,這種觀念依然是存在於人心當中,在生活中依然是處處顯示著男女不平等的觀念。雖然說現在沒有像以前古代時候或者封建社會時候,那時候那樣子有著濃厚的重男輕女現象以及觀念,但是在現在的社會當中,一就是存在著對女性的不平等。
  • 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我看到了父母重男輕女的惡
    可是,這位年僅22歲的姑娘卻被迫成為了一個「母親」,必須去撫養弟弟。即使她不情願,她也得承擔起養活一個才兩歲大的小孩的責任。在女兒已經22歲、自己沒有經濟實力的情況下非要生二胎,除了是重男輕女思想作祟,我想不到別的原因。這位22歲的姑娘的人生已經被毀了,就算是她努力奮鬥,想要活出蘇明玉,她的人生也蒙上了陰影。
  • B超時,為何規定醫生不能告訴家屬"胎兒性別"?與重男輕女無關
    與重男輕女無關。案例宣宣終於懷上了二胎,但宣宣和丈夫一直想要生個兒子,因為頭胎就是生的女兒。一眨眼宣宣懷孕已經四個多月了,這天,她正在醫院做B超,她好奇地問醫生道:&34;醫生搖了搖頭說:&34;宣宣聽完醫生的答覆後,依然勸著醫生道:&34;醫生依然嚴肅地回答道:&34;宣宣只好無奈地走了出去。
  • 為生女兒有多拼?一胎生2子,二胎生3子,從小就把兒子當成女兒養
    我始終認為,一個人只要不違反法律,不觸及道德底線,那麼他的一些「奇怪」行為,就不該受到他人的排擠和歧視,也不該被社會「另眼相待」。比如說變性人,可能有些人就是不喜歡自己的性別,想變成另一性別的人,放以前可能很多人無法接受,尤其是自己的父母。
  • 為什麼會說生兩個兒子,也別生一個女兒?二胎媽媽:無關重男輕女
    但也有人說,「寧生兩個兒子,也別生一個女兒。」難道這是重男輕女嗎?其實不然。案例李紅的兒子已經上小學了,她開始積極備孕,準備要二胎。有一次,李紅與閨蜜小聚。閨蜜知道她在備孕,直接對她說,「你已經有了兒子,二胎完全沒壓力,要是能生個女兒就完美了。」
  • 夫妻生了11個女兒和1個兒子,養老不愁:養女兒真的不比養兒子差
    文|西紅柿媽媽在過去幾十年,重男輕女的現象很嚴重。不少老人認為,養兒子才能防老。現如今,這種現象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是,仍有家庭為了生個男孩,樂此不疲的生孩子。不過,看了下面這個真實的故事,您可能會覺得,重男輕女的思想,確實不該存在了!因為,就算生養的只是個女孩子,但只要女兒很孝順,真不比養兒子差呀!
  • 看到小S「窮養」的女兒,再看看伊能靜「富養」的米粒,差距不小
    在傳統的觀念裡,「窮養男孩,富養女孩」似乎是人們公認的標準,但隨著社會的進步,養孩子這件事很多家長不再拘泥於娃的性別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就該窮養,不用看孩子的性別。很多明星在這件事上也有自己的不同選擇。,我們都不陌生,這對姐妹來自寶島臺灣,有一個重男輕女的父親,成長於單親的家庭裡。
  • 奶奶把3歲女兒當狗養,路人紛紛指責:重男輕女很可怕
    當今社會人們的壓力都特別大,為了工作把孩子交給家裡面的老人來照看,這也是實屬無奈之舉,可有時候有些父母把孩子交給老人後,又擔心老人教育不好孩子,因為老人的思想都是比較陳舊的,有時可能會把孩子給帶歪了,比如有的老人喜歡在孩子面前說髒話,這對孩子以後的成長就不太好,下面這位老人帶孩子時的樣子更讓人心驚。
  • 00後性別比例失衡加劇:重男輕女,比剩男更可怕
    調侃歸調侃,反映的卻也是現實:越來越多的單身人口,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1.根據2015年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的《女大難嫁,還是男大難婚》的調查結果顯示,男性成為剩男的可能性要比女性成為剩女的可能性高約 2.37 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