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10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伊朗核問題這兩天進入了關鍵節點。趕在新一輪伊核問題六方會談召開前夕,伊朗和美國打開局面,進行了首次「場外會晤」。當地時間9日、10日,雙方在瑞士日內瓦「親密接觸」,舉行伊美數十年來的首度直接會談。
參加會談的都是重量級代表:伊朗派出副外長兼核談判副代表阿拉格西、副外長拉萬奇,美國方面是常務副國務卿威廉姆·伯恩斯以及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溫迪·舍曼。兩天會談,雙方將討論哪些問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伊朗記者聶舒翼做出了介紹。
聶舒翼:由於此次會談舉行的時間點非常特殊,正好是在新一輪伊核問題政治層面會談召開前夕,因此核問題無疑是本次雙邊會談的重點。伊朗副外長阿拉格西強調,此次會談伊朗方面希望僅關注核問題及與之相關的問題,伊朗也希望跟美國官員討論有關解除針對伊朗實施的制裁的問題。
而伊朗副外長拉萬奇接受伊朗伊斯蘭通訊社訪問時就表示,伊朗方面準備與美國方面就核問題的多個領域展開坦承的交流,不過伊朗也不會接受超越本國底線的要求。
伊朗核問題由來已久。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美伊關係跌至冰點之下,伊朗方面為何會在這個時間點上安排與美國舉行直接雙邊會談呢?
聶舒翼:事實上伊朗方面除了已經敲定與美國官員舉行直接雙邊會談之外,11日至12日還將與俄羅斯官員舉行雙邊會談。另外伊朗外交部官員也表示,伊朗正在努力安排在16日新一輪核談判舉行之前,與六國中的其他國家舉行雙邊會談。
之所以伊朗會在此時努力展開這種外交活動,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目前其實留給各方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上一輪伊核問題談判遭遇了重大的挫折,各方原本計劃自上一輪談判開始起草伊核問題最終協議的目標並沒有實現,而第一階段協議即將於7月20日到期,但是目前各方在一些關鍵問題上的分歧依然很大,要想在未來的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內達成最終協議的壓力非常大。伊朗副外長阿拉格西表示,雖然在此前的核談判框架下,伊朗也與各國有過雙邊會談的機制,但是在目前這種局面下,有必要進行單獨的直接雙邊會談,這將更有利於雙方就彼此關切的問題展開討論。他還強調,此前德黑蘭也一直與莫斯科和北京保持著高層磋商機制。
通過資料,即將在於7月20日到期的第一階段協議,其實是伊朗和其他六國在去年11月份達成的一份臨時性過度協議,主要內容是:伊朗就核計劃做出一些妥協,來換取西方國家對其緩和制裁,並且,希望在今年7月20日期限之前,能夠達成一項最終協議。而隨著截止日期的到來,談判任務越來越緊迫。雙方要想在下一輪新的六方會談中取得實質性的進展,舉行一次「場外會晤」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兩國首次舉行直接雙邊會談,而且還是副部長級的會談,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趕期限」之外,還有那些現實原因?美伊兩國打開局面進行直接對話,其背後又有哪些自身的考慮呢?另外,這次會談對伊美兩國關係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聶舒翼:對於伊朗來說,由於伊核問題長期懸而未決,導致伊朗承受了嚴重的國際制裁,而伊朗國內的經濟形勢現在相當嚴峻,失業率和通脹率都長期在高位運行,這種情況對於伊朗政府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伊朗迫切需要通過解決核問題來擺脫國際制裁、重振本國經濟。而對美國來說,不管美國願不願意承認,伊朗依然是中東地區的大國,在中東的地緣政治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伊朗在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問題上擁有巨大的影響力,而美國目前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客觀上在減弱,出於國內政治和外交政策的考慮,也需要一點點改善與伊朗的關係,這也是為什麼歐巴馬政府不顧其中東重要盟友以色列和沙特的強力反對也要堅持與伊朗在核問題上進行談判的重要原因。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昨天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今年以來,隨著六國與伊朗的談判開始步入「深水區」,涉及的問題更加複雜、敏感,各方均需本著靈活務實的態度求同化異。
華春瑩:我們認為,這種雙邊接觸有利於增加相互的理解,能夠推動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的談判進程,中方也願意與有關的各方繼續保持緊密的溝通和協調來建設性的全面參與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的談判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