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東北小學生鍾美美(暱稱)同學模仿老師上課的視頻爆紅,網友稱其為「小學生界的影帝」,模仿老師上課就像是拷貝粘貼一樣,把老師的神態、語氣、動作模仿得惟妙惟肖,簡直就是「老師附體」。
大家可以觀看視頻感受一下
看完視頻後著實被震到了,同時陷入了深思,我想為什麼他能模仿得如此生動呢?手勢,細節,語氣,用詞,如此精湛,這簡直就是在重現某些老師的教學育人的方式:抹紅嘴唇,掐著腰大吼大叫,諷刺,損人,像個怨婦一樣說話等等,如果我們的孩子每天面對的是這樣的老師授課很有可能會影響他們一輩子,他們這樣的花樣年紀不應該是這些消極負面的,而應該是陽光積極,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
鍾美美的表演代表著什麼其實是見仁見智。有些人覺得這只是個搞笑視頻,拍照的時候只是想惡搞娛樂一下,不必上綱上線。有些人覺得能夠在表演中看到部分老師的師德形象,那麼就說明在這些視頻中確實包含了老師的一些問題,是需要大家深思的。
其一,教育的真正本質是什麼?
教育狹義上指專門組織的學校教育;廣義上指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教育」一詞來源於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在西方,教育一詞源於拉丁文educate,前綴「e」有「出」的意思,意為「引出」或「導出」,意思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把某種本來潛在於身體和心靈內部的東西引發出來。從詞源上說,西方「教育」一詞是內發之意。強調教育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活動,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潛在的素質,自內而外引發出來,以成為現實的發展狀態。
教育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所以,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其二,如何保護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我們本性認為鍾美美最初模仿老師是想讓更多人回憶起學生時光,體諒老師辛勤付出及殷殷教導,所以才把視頻上傳網絡。
看完視頻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孩子演技可真好。就像很多網友說的,不去學表演可惜了。嗯,是的,鍾美美同學表演方面的天賦就是老師需要去關注引導的;反之,如果只是因為模仿老師,因為「學的太像」被約談,只會扼殺一個極具表演天賦的孩子。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需要教育工作者通過一定的手段,把他們身上的某種本來潛在於身體和心靈內部的東西引發出來。
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可以說每學生都是聰明的,面對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條條大路通羅馬,學生成才的道路不止一條,老師要摘掉應試的近視鏡,學會尊重、學會鼓勵、學會等待,這樣我們的學生才有可能從醜小鴨變成白天鵝。
成才的道路有很多,並不一定非要按部就班的走應試教育那條路,選擇自己適合的道路才是關鍵。
聲明:我們引用圖文完全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您與東方雜談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