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CEO史玉柱:我不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2020-12-11 TechWeb

新財經雜誌封面

文/本刊記者 王雨佳

史玉柱獨特的商業稟賦:發現能力、創造力能、市場感覺、營銷手段,等等,使他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少有的商業人物。但令人遺憾的是,這樣一個商業「奇才」,卻把自己定位於一個商業「玩家」

十年前,一個安徽省統計局的年輕幹部向單位遞交了辭職申請,打算南下深圳。面對家人和朋友的反對,他的回答很簡單:「如果下海失敗,我就跳海。」

十年前,一家叫「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成立,推出了一款暢銷十年的保健產品「腦白金」。當時,沒有人知道,運作這款保健品的人與幾年前運作「腦黃金」的是同一個人。而且,這個人還背負著3億元的巨額債務。

2009年,是這個人在商海打拼的第二十個年頭,在這二十年裡,他經歷過榮辱盛衰大起大落,直到再次成為令人景仰的成功商人。面對《新財經》記者,這個已經許久沒有接受媒體採訪的人說:「我不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這個人就是史玉柱。二十年前,他開始創業時,還懷著振興中華甚至是改變世界的夢想;但如今,他已經變成一個純粹的商人,能夠精確地計算出自己投出每一分錢所帶來的回報。

第一個十年:從創新走向賭博

2008年出版的《史玉柱如是說》一書裡有這樣一句話:「史玉柱說:『我想在中國做公司,這條路是必須要走的。比爾·蓋茨是只專注一點,其他再怎麼賺錢,看都不看;李嘉誠的模式是什麼賺錢,他做什麼,他是一個投資型的商人……我認為應該結合比爾·蓋茨與李嘉誠的路子。』」用了二十年時間,史玉柱把自己的商Q,已經練得爐火純青。事實上,史玉柱的身上不僅有「比爾·蓋茨」和「李嘉誠」的特質,更有一種他們所不具有的睹性

選擇:做比爾·蓋茨,還是做李嘉誠

最初,史玉柱迸發出創業火花,與比爾·蓋茨很相似。他從平淡無奇的生活中,發現一個小小的技術可以改變冗繁的工作流程,並帶來利潤。

1988年,很多單位都花2萬多元購置一臺四通打字機,同時也買電腦。但大多數情況下,電腦總是被放在一旁不用。史玉柱就想編一套軟體,取代四通打字機,可以讓人們直接用電腦打字。半年後,他的文字處理軟體M-640l誕生了。此時,求伯君的WPS還沒有開發出來。

M-6401點燃了史玉柱的創業激情:比起平靜的合肥,他更喜歡野心勃勃的深圳。1989年7月,史玉柱孤身一人來到深圳,他的行囊中只有東拼西湊來的4000元錢和他的M-6401。怎麼才能把軟體賣出去呢?在那個只有賣不出去的產品才打廣告的年代,史玉柱想到了廣告,而且,他準備付出他所有的錢。事實上,直到今天,他賴以成功的市場營銷策略,依舊沒有質的改變。

1989年8月2日,《計算機世界》雜誌刊出了半版廣告——「M-6401,歷史性的突破」。兩個月後,史玉柱賺進了10萬元;他把這筆錢又投進廣告,四個月後,他賺到了100萬元。1991年,史玉柱註冊了自己的新技術公司,這個身高180釐米,體重不過60公斤的人給公司取名為「巨人」,他要做中國的IBM。

照這樣發展下去,史玉柱似乎可能成為中國的比爾·蓋茨。從1989年起,他每一年都要推出一款自主開發的產品,從M-6401桌面排版軟體到M-6402文字處理軟體,從巨人中文手寫電腦到巨人財務軟體,等等。1992年,巨人已經成長為資本過億的高科技公司。史玉柱用敏銳的商業感覺,找到了軟體產品與市場融合的價值點。

此時的史玉柱,與大洋彼岸的比爾·蓋茨很有些相似。但此時的史玉柱,也開始發生蛻變。

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做「中國的高科技」為史玉柱贏得了名聲,他獲得了「中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稱號。一夜之間,他成了「振興民族工業」的領軍人物。並不關心政治的史玉柱,與政治扯上了關係。

1992年,史玉柱決定蓋一座辦公大樓。在若干位高層領導的鼓勵下,他把計劃一改再改。有人對史玉柱說,應該搞個全中國第一,為珠海爭光。1994年,巨人大廈從最早的19層變成了72層,預算從2億變成了12億元。為了支持這個「高科技楷模」,珠海市政府以不到當時市價1/4的價格給他批了一塊地。當年6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視察巨人集團後題詞:「中國就應該做巨人」。

實際上,當時的巨人已經危機四伏。1993年,西方國家向中國出口計算機的禁令解除,國際品牌大舉入侵,巨人的軟體業務也受到了衝擊,這一年,巨人公司的訂貨額比1992年下降了30%。而在早兩年,訂貨額是以200%~300%的速度增長的。史玉柱感覺到,做高科技產品實在是很辛苦。而且,單憑巨人的軟體業務收入很難籌足12億元的蓋樓成本。從1994年起,史玉柱開始賣樓花,隨後,巨人進入了保健品和藥品這個「暴利」行業。

在被「高科技楷模」光環籠罩的同時,巨人大廈就像一個「吸血鬼」,不停地吸食巨人公司的現金。當時的史玉柱,除了想賺更多的錢,別無選擇。

賭徒的天性

從史玉柱賺到「第一桶金」開始,除了工程師的創造力和商人的商業感覺之外,他身上的賭徒天性也開始暴露。後來,史玉柱也認為,當時的自己急功近利、好大喜功。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大敗局》中指出,1994年的史玉柱有兩條「活路」:一是穩定軟體業務,他可以與外資合作、或者爭取跨國公司的技術支持,本土高科技企業也並非不堪一擊;第二,如果他已經定下產業轉移的目標,他應該對軟體業務和巨人大廈項目進行資產和管理上的剝離。

如果專注於高科技產業,企業不可能總是保持300%的增長速度,他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還得為生存而奮鬥。史玉柱習慣了高增長,這樣的路數他接受不了。同時,他也不願意捨棄「高科技楷模」的榮譽和巨人大廈。從1994年起,史玉柱偏離了比爾·蓋茨的路,也沒有選擇穩健經營的李嘉誠之路,他選擇了一條多線作戰的賭徒之路:電腦、保健品、巨人大廈都要。他的「黃金搭檔」,仍然是廣告。

1994年5月,全國不少省級以上報紙紛紛打出了7個重磅黑體字——「巨人健康大行動」。其中有幾個廣告相當「雷人」。第一個:一架寫著「巨人」大字的「B-52」轟炸機出現在都市上空,扔下了標有「電腦」、「醫藥」、「健康」字樣的重磅炸彈。第二個:幾個世界名人手挽手走來,柴契爾夫人、裡根、卓別林……愛因斯坦手持《巨人報》。在這些圖像的一角,人們總能看到一排小字——腦黃金、補鈣(好象是「巨能鈣」吧?查一下)、吃飯香……

兩個月後,這些廣告引起了國家工商總局的注意,並表示:「『巨人健康大行動』系列廣告造成了不良的社會效果和政治影響。」接著,巨人斥資2000萬元做的廣告瞬間「蒸發」。但史玉柱並沒有改變「廣告催肥」策略,只不過轉移了目標。1994年10月,「讓一億人先聰明起來」的腦黃金上市,當年銷售額就達1.8億元。

1995年2月,史玉柱宣布:到1997年,巨人要完成百億產值,當時的巨人資產也沒超過5億元。2月10日,史玉下達了「總動員令」——發動促銷電腦、保健品、藥品的「三大戰役」。5月18日,在全國各大報紙上,再次出現了巨人集團的跨版廣告,三大系列30種新品齊頭並進上市,其中,保健品是主打,一共12個品種,幾乎涵蓋了當時所有的保健概念。兩個月之後,因為戰線過長等原因,史玉柱突然宣布「創業整頓」。1996年10月,因為一則涉嫌詆毀競爭對手的廣告,巨人向娃哈哈賠償經濟損失200萬元,巨人的保健品市場停滯了。與此同時,巨人大廈正浮出地面,每一天都需要投入大筆資金。

史玉柱的這兩次行動,應該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最壯觀的產品廣告運動,直到現在,都沒有超越者。

1997年1月,在「標王」秦池酒的「兌酒事件」曝光後不久,「巨人的財務危機」傳遍了全中國。牆倒眾人推。巨人集團在短時間內分崩離析,各地的不少經銷商欠巨人的錢也沒能追回來。在這樣的危機時刻,在部下們眼裡總是激情澎湃的史玉柱顯得格外孤獨,他沒有去找任何人,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裡,閉門不出。他不再是舉著酒杯為戰士壯行的「元帥」,變回了那個木訥、內向、不善與人溝通的程式設計師。

至此,史玉柱的賭徒之路宣告失敗。

[Page: ]

第二個十年:從賭徒到商人

史玉柱商海沉浮的第二個十年,李嘉誠式的商人特質漸漸佔了上風。如今,除非是在遊戲中,否則他再也不會發動熱血沸騰的「三大戰役」了。他不再做賭徒,同時,比爾·蓋茨式的高科技創業家激情也離他遠去

「鹹魚翻身」只用了三年

1998年5月,一種叫做「腦白金」的保健品,在江蘇省江陰市上市。兩個月後,腦白金鋪滿了無錫、杭州、上海等地的大小賣場。接下來「今年過年不收禮,收禮還收腦白金」的廣告在全國的大小媒體上鋪天蓋地而來。那時候,沒有人關注,腦白金背後的人是誰。史玉柱也早已淡出了媒體的視線。

直到2000年,經不少媒體記者的明察暗訪,才探了出腦白金背後的真相。運作腦白金的公司,是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健特」是巨人的英文「Giant」的中文音譯。這家公司有一位「決策顧問」,就是史玉柱。

2001年12月,史玉柱自信地出現在了媒體面前——他3億元的債務已經全部還清。接受媒體採訪時,他遞上了自己的新名片:巨人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名片上「巨人集團」四個大字格外顯眼。原來,巨人投資,就是上海健特的控股方。事實上,在1999年上海健特成立時,史玉柱就選擇了「隱身」,他害怕債主們前來討債,將腦白金殺死在搖籃裡。當然,史玉柱也沒打算永遠躲在幕後。2001年初,當腦白金賺到了足以還債的錢,史玉柱走到了臺前,成立巨人投資公司,收購了上海健特。

2001年底,史玉柱當選「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但他並沒有大張旗鼓地慶祝。2002年,史玉柱成功運作了維生素組合產品「黃金搭檔」。2003年,當媒體上正在討論「保健品的市場空間」時,史玉柱已經成為華夏銀行和民生銀行的大股東,手中握有市值幾十億元的銀行股票。2003年12月,史玉柱將黃金搭檔公司75%的股權賣給了老朋友段永基控制下的四通電子,獲得12.4億元現金後,他基本不再參與腦白金和黃金搭檔的運作。

2004年,因為意識到「至少在八年之內或者更長的年份裡,網路遊戲的增長幅度將保持在30%以上」,史玉柱開始開發網路遊戲。2007年11月1日,巨人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總市值達42億美元,史玉柱的身價突破了500億元。2008年1月,史玉柱和五糧液集團合作,開始共同運作「黃金酒」。如今,史玉柱的頭銜是,巨人網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巨人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運營網路遊戲的巨人網絡。是他手中最重要的實業公司。

史玉柱「鹹魚翻身」的軌跡很清楚:保健品,讓他這個「中國首負」用了兩年時間就還清了3億元債務;參股銀行,讓他不再為現金流而發愁;網際網路行業中「容易賺錢,而且沒有壞帳」的網遊,目前是巨人網絡的主營業務。

不再做東方的IBM

從這一系列商業運作中可以看出,史玉柱的思維變得異常縝密,行事風格也非常冷靜、老練,與當年那個盲目蓋樓的人不可同日而語。賭徒之路失敗後,史玉柱徹底走上了他悟出來的「李嘉誠+比爾·蓋茨」之路:賺錢是檢驗個人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

史玉柱認為,在過去十年的中國市場中,洗衣機、電視機、影碟機……一度都是很賺錢的行業,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行業中所有的企業利潤都在下降。在中國,任何一個行業都無法一直保持高增長、高利潤。他的策略是:集中全部人力、一半財力投入到主營產業,留一半財力做其它方面的投資以提供現金,發現主營產業的前景不好,馬上掉轉船頭。保健品是如此,也許,網遊在未來也會如此。

談起投資原則,史玉柱坦言「膽子越來越小」。在2006年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說,他之所以投資銀行,是因為「現金趴在財務那裡,我經常失眠,睡不著覺。生怕哪天頭腦一發熱,投了不該投的行業,再次釀成終生遺憾。所以我在尋找風險不大、變現能力強的行業,從而平掉帳面現金。帳面有基本的現金流量足夠了,不必趴著十多個億。基於以上認識,我投資了銀行,回報相當不錯,三年翻了一番,關鍵是沒有太大風險。」在他看來,「對企業來說,發展是第二位,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最大的考驗不是能否抓住機會,而是抵制誘惑。」巨人的相關部門告訴《新財經》,截至2009年3月31日,巨人的現金、現金等價物以及短期投資總值為52.111億人民幣,約合7.626億美元。

史玉柱已徹底放棄了他最初的理想「做中國的IBM」,現在,他認為這個理想只是個害人的空想。在公開場合,他也沒再提過「振興民族工業」之類的口號。在中國這個複雜的商業環境中,他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首先,他讓企業永遠保持充沛的現金流,負債率低於10%;其次,他只做高利潤率的生意,比如網遊、以及他現在正在運作的保健酒,但是基本不碰政府倡導的行業,不和政治扯上關係;其三,他清楚地知道,銀行貸款是很難的,所以他乾脆做銀行的大股東;其四,他在資本市場上翻雲覆雨,在壞徵兆出現之前,及時把預計無法高速增長的業務賣掉套現;其五,他跟各種媒體保持恰當的距離,同時,他老於世故地用自己的故事和「語錄」與媒體周旋。「不管外界怎麼評價,其實說到底我不是太張揚的人。能迴避就迴避,儘量少接觸,因為我現在沒這個需要。」

如果說史玉柱的第一次成功,源於他的「本我」:對成功的強烈渴望和敢闖敢拼的賭徒天性;那麼,他的第二次成功,源於他的「超自我」:高度的理性對「本我」的克制,他改變了自己。

具有中國特色的商業奇才

史玉柱獨特的商業稟賦:發現能力、創造力能、市場感覺、營銷手段,等等,使他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少有的商業人物。但令人遺憾的是,這樣一個商業「奇才」,卻把自己定位於一個商業「玩家」

史玉柱還有多少「傳奇」可寫

著名管理學專家,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教授肖知興撰文認為,一個人從創業家到企業家,從「事必躬親」到完全「天馬行空」,要經歷三個不同的階段。

第一階段,是創始人從高級業務員、王牌銷售員退後,成為以管財務(資金流)和人事(人才流)為核心的幕後管理者。

第二階段,創始人繼續退後,只負責公司戰略和企業文化這兩件事情。戰略是實現公司長遠發展的業務模式,文化是為公司長遠發展凝聚人才。

第三階段,創始人繼續退後,只負責高層公關、企業遠景和價值觀的建設。高層公關包括政府公關,還有社會活動、公益活動等。創始人如果能夠進入這個階段,往往已經是功成名就。比如比爾·蓋茨。

事實上,這三個階段,就是企業創始人通過各種管理手段來分權、放權和授權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企業從原始積累,到慢慢找到其業務模式的過程。

以目前國內公認為「企業家」的幾個人為例,無論柳傳志、任正非還是馬雲,都沒有到達第三個階段,應該是停留在從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的過渡期。講到企業,柳傳志最常說的是「戰略、行業規律」;任正非除了親自檢查員工的業務素質之外,還經常和一線項目經理們座談;逢年過節,馬雲花在員工身邊的時間,也比在家人身邊的更多。但是,他們一直穩定在一個行業,在管理方面,他們也一直在向前探索。

回頭再看史玉柱,撇開他一系列商人的「生意經」不談,業界普遍認為,巨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源於老闆史玉柱的「營銷魔術」。從腦白金、黃金搭檔,到後來的《徵途》、黃金酒,巨人推出的每一款產品,都會打上鮮明的史玉柱烙印。甚至有人說,如今,「史玉柱」作為一個商標,遠遠比他售賣的產品更吸引人的眼球。史玉柱已經47歲了,未來,如果沒有史玉柱,巨人的產品還能不能火暴市場,從現在看是一個未知數。

在很長一優時期內,在上海健特公司中,最龐大的部門是營銷策劃部,史玉柱一直兼任策劃總監。一位和史玉柱很熟悉的巨人公司員工對《新財經》記者說,在他們眼裡,比起商人、工程師、投資家,史玉柱「更像一個產品經理,因為他始終關心產品,關注用戶體驗」。即使是現在,史玉柱也會像運作「腦白金」時一樣,躥進上海的弄堂裡和老頭、老太太們聊天。史玉柱常常會和「80後」乃至「90後」在網路遊戲的虛擬世界裡一起玩,他要了解這些年輕人在想什麼,需要什麼樣的遊戲。

無論史玉柱選擇的商業路線是豪賭還是穩健,二十年來,在巨人公司,史玉柱扮演的角色始終沒有變,那就是集策劃總監、戰略制定者、團隊領導人於一體的家長型老闆。巨人真正的王牌,就是他本人。柳傳志有電腦、任正非有電信技術、馬雲有電子商務,史玉柱只有他的「比爾·蓋茨+李嘉誠之路」。

史玉柱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他曾經和馬雲開玩笑說:「我們兩個都是做企業的,可是你看,他們都說你是企業家,而我,只是個商人。」

歷史沒有「如果」

事實上,史玉柱是中國商人的一個活標本。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他從一個激情的創業者變成了老於世故的商人,從年輕人最崇拜的人,變成一個充滿爭議的謎樣的人。從他的故事中,我們讀出的,是中國民營經濟可以合法經營以來,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商業環境。

史玉柱生於1962年。目前,在中國的商業舞臺上,「60後」可謂星光燦爛,其中的傑出人物有:馬雲(1964)、張朝陽(1964)、王文京(1964)、潘石屹(1963)、黃光裕(1969)、王志東(1967)……在這些同齡人中,就財富而言,史玉柱可以排進前三名,就爭議性而言,他也可以進前三名。

「對於這個公司,我沒什麼好談的。」肖知興教授在接受《新財經》記者採訪時說,「這個公司賣的各種產品,它的業務模式,直到現在很多人都在打問號。光能賺錢就是英雄嗎?一個『英雄』公司的業務,應該對社會有貢獻。」

黃光裕固然已經鋃鐺入獄,曾幾何時,因為有了國美,即使是身處偏遠地區的消費者,也能買到便宜的家電。但是,史玉柱賣的腦黃金,並沒有讓1億人真的聰明起來,腦白金也只滿足了國人的送禮需求。至於網路遊戲,更是一個「灰色地帶」。

何況,在任何一個行業,「廣告催肥,快速退場」的成功案例,似乎也無法給後來者們多少啟迪。「請人民作證」的「巨不肥」減肥食品的攤位前,人頭攢動,這樣的案例放在商學院的教科書上,學生們也只能看到:一個激情的年代,一個混亂的市場。

有人認為,在上世紀90年代,史玉柱還沒有成熟。在他最有希望成長為「比爾·蓋茨」的時候,如果媒體沒有把他打造成的「中國的比爾·蓋茨」,政府沒有賦予他「高科技楷模」的光環,種種誘惑沒有撲向他,他好大喜功的情愫也許不會膨脹得那麼誇張,巨人大廈也就不會加高到72層。

1997年,在巨人財務危機爆發的時候,如果媒體們沒有扮演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角色,落井下石般報導被他們吹捧了幾年的巨人,史玉柱有可能在危機中恢復巨人的生產銷售秩序。

可是,歷史沒有「如果」。

[Page: ]

  對話史玉柱遊戲與人生

文/本刊記者 王雨佳

工程師、商人、企業家、營銷專家、投資家、遊戲玩家……史玉柱在不同的角色中轉換,並遊戲自己的人生

二十年過去了,在商場上,史玉柱不再狂熱,不再急功近利。事實上,雖然他不愛說話,但是,「講的每一句話都能拉一條標題」。如今,他把真實的自己放在了遊戲裡,在遊戲裡他不用收斂鋒芒,可以「自由自在地當個獨行俠」。

  遊戲玩家更接近我的理想

《新財經》:工程師、商人、企業家、營銷專家、投資家、遊戲玩家……在您看來,您更像哪一個?

史玉柱:我說不上是成功的創業家,也不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當然,我一直都是一個骨灰級的遊戲玩家。事實上,搞實業、做投資、玩遊戲之間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講,我認為三者的共同點就是都需要對「行業」有清醒的認識和清晰的把握,需要足夠的了解。

《新財經》:人生是由許多角色組合而成的,那麼,上述這些角色中,您覺得您演得最成功的是哪一個?

史玉柱:二十年來我一直都堅持玩遊戲,不管是創業初期很忙碌的時候,還是間歇期很空閒的時候,在遊戲上我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同創業與投資相比,我覺得作為一名遊戲玩家更接近我的理想一些。

《新財經》:您經歷過大起大落,在1997年的那次失敗之後,您覺得自己改變了嗎?改變在什麼地方?

史玉柱:改變更多地是來自於心理層面。回過頭來看,當時選擇去攀登珠穆朗瑪峰是一次非常難忘的經歷。我們幾乎不具備任何專業知識,只是非常想去 挑戰一下,可能也有排遣失敗的鬱悶和希望重新創業成功的心理需要吧。因為沒有專業知識,我們幾個人差點在珠峰丟了命,差不多「死」了一次。嘗到「死」的滋 味也是一種非常寶貴的人生體驗,會更珍惜也更坦然地面對人生。

  我欣賞我所有的產品

《新財經》:巨人漢卡、腦白金、《徵途》、《巨人》、黃金搭檔、黃金酒,在這些產品中您最欣賞哪一個?

史玉柱:這些產品我都很欣賞。

《新財經》:您從IT、保健品、網路遊戲、到現在的投資領域,您是不是特別喜歡變化和挑戰?

史玉柱:事實上,我投資範圍比較窄,投資,我有自己的紀律。哪些行業投、哪些行業不投。除了保健品、銀行和網際網路,其他行業我不碰。

《新財經》:有外國媒體評論您「銷售一些本不值錢的玩意兒,同時掙得盆缽滿盈」。您的營銷魔術讓人眼花繚亂。在您看來,是營銷讓您的產品取得成功嗎?

史玉柱:我想能夠得到玩家、消費者的認同,很大程度是因為我們的產品好。作為一個堅持自主研發的國產網路遊戲公司,我們更了解中國市場,了解中國的玩家。同時堅持基於中國市場特點的自主研發,重點運營精品遊戲。

投資原則:安全第一

《新財經》:您曾對媒體說過:「這幾年我已經完成了轉型,從實業過渡到投資,我在這些投資項目中的身份是投資者。」您做投資的理由是什麼?

史玉柱:我還是做實業為主。投資的原則是:安全第一。

《新財經》:對於「膽小的投資家」這一評價,您怎麼看?

史玉柱:現在投資機會越來越多,對於很多企業家來說,難的是如何面對誘惑,我的想法是看準了、研究透了再投,我的投資風格確實偏向於保守,我並不介意被評價為「膽小」。

  我選中的幹部都久經考驗

《新財經》:巨人網絡在紐交所上市的時候,您為什麼要穿運動服呢?

史玉柱:個人習慣。

《新財經》:聽說您喜歡研究毛主席,那麼,您看重的是什麼?

史玉柱:毛澤東思想和搞企業是有共性的,十大軍事原則一多半對辦企業也有用,比如不打無準備之仗,局部戰場、局部戰役要三倍五倍於敵人,兵力集中使用,等等。企業要有拳頭,要集中公司優勢,形成核心競爭力,在一點上形成突破,這些都對準備和已經辦企業的人有所啟發。

《新財經》:從創業之初到1997年,再到現在,您如何能夠讓這麼多人心甘情願地不離不棄?

史玉柱:兩個方面。首先,我作為公司的負責人,別人會觀察你,你是否斤斤計較,你大不大度。第二,要對部下真誠,這在言行上會表現出來。還有一 點也很重要,我選中的幹部都久經考驗,我下海十九年,跟著我的團隊工齡普遍在十五年以上,彼此都很了解,100多個幹部,共同經歷成功失敗,信任度高。

相關焦點

  • 開放編年史|1997:巨人的終點與史玉柱的起點
    史玉柱之「百毒不侵」讓人驚嘆。2003年12月,史玉柱以117億港元的價格把腦白金出售給北京四通的段永基。一個有趣的細節是,段永基在發布收購新聞的時候,竟直言「腦白金什麼都不是」。他說:「腦白金就其技術含量來說,什麼都不是。但是,就這麼個東西他能賣得這麼好,而且持續六年,現在還在持續增長。真的白金賣出白金價,不是本事;而把不是白金的東西賣出了白金價,那才是真功夫。」
  • 史玉柱做錯了什麼
    「當時公司已經不行了,我還不捨得放,還想去借錢去找生產資金,生產然後去打廣告,在隊伍建設方面還要去投入。」史玉柱回憶道。巨人當時累計有20到30個項目,史玉柱每個都想去保。當然,到最後一個也沒保住,包括巨人大廈。
  • 巨人網絡業績鬧心,是因為史玉柱的分心?
    而這是剝離踩雷的互金業務之後的「後遺症」,也是在巨人遊戲業務疲軟,又接連涉足互金、區塊鏈、房地產等非遊戲業務均不太成功之後的「併發症」。 而對於當時的玩家們來說,一個月就充值幾十萬到一個「免費」的遊戲裡,就為了秒殺別的玩家這件事,簡直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天方夜譚」。   面對輿論場的大片負面評價,在2008年的一篇報導裡,史玉柱表示,自己已經決定將網路遊戲作為自己餘生事業,並且一天十幾小時都在玩遊戲。2010年新浪微博上線伊始,史玉柱就通過微博平臺多次對外明志,大談「如何做好一個遊戲」:「做遊戲要遊戲第一,順帶賺錢。」
  • 史玉柱:我的兩次「死裡逃生」
    今天是校董史玉柱最近一次在湖畔大學的課程內容,課上同學與史玉柱校董和巨人網絡聯席CEO劉偉、聯席CEO吳萌等高管一起共同學習了一天,討論了一個「這麼遠,那麼近」的話題——「傳承與突破」。史校董又講起了那段「刻骨銘心」的經歷,讓同學們能更好地理解他的「當下」;而問答環節同學們也不客氣,是「真傳承」還是「假傳承」?「傳」多少?除了責任還「傳」了什麼?怎麼確保這個傳承是成功的?
  • 「巨人」史玉柱:三年做到億萬富翁,大起大落的傳奇徵途路!
    千禧年春節期間,一個保健藥品的廣告在電視上大量播出,伴隨著朗朗上口的廣告詞傳遍了中國,也成為一代人的童年記憶,而這則堪稱營銷神話的廣告的背後,藏著的是史玉柱幾起幾落的傳奇人生。史玉柱,上世紀60年代生人,現為巨人網絡集團董事長,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20年以13億美元的身價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1613位,人稱「巨人」史玉柱。
  • 史玉柱真的是傳奇神豪8L?
    當年有個媒體,對北京、上海、廣州十大城市的上萬名青年,進行了一個問卷調查,其中一個問題是:寫出你最崇拜的人物。第一是比爾蓋茨,第二就是史玉柱,他當年的聲望可想而知。由於對後市預期樂觀,史玉柱著手打造巨人大廈,為巨人公司添置一個總部。
  • 史玉柱:「如果下海失敗,我就跳海!」
    幾經配製,終於成功了。一聲爆炸「炸」開了他滿臉的喜悅,也「炸」怒了父母的心。那時他十多歲。史玉柱大膽的瘋勁沒有因父母的惱怒而收斂,連炸藥都不怕,還會怕什麼?史玉柱的膽子更大了,巨人集團的員工說巨人有個「史大膽」。  史玉柱的膽子是在小人書裡大起來的。他經常看到書中描寫的江湖英雄們總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於是總結出一條規律:只要有膽子,敢幹,就有成功的可能。
  • 營銷巨人史玉柱「到消費者中間去了解他們,不要閉門造車」
    巨人史玉柱在商界一直毀譽參半,有人把他當作神,還有人把他比作「騙子」,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他確實是一個傳奇。從負債2.5億到商界的巨頭,從「洗腦」的腦白金神話到「沉迷遊戲」的網路遊戲霸主。每一步都走的出人意料,好像又在情理之中。
  • 史玉柱:我的兩次「死裡逃生」,以及為什麼總穿紅衣服
    怎麼看待遊戲行業的道德瑕疵?為什麼總穿紅衣服?各種角度刁鑽的提問嗖嗖發射,史玉柱見招拆招,給出了「史式風格」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史玉柱:「沒有指望你學到什麼東西。我不是以老師的身份,而是作為朋友跟你們講一些我的思維邏輯、我的想法、我的感悟,敞開心扉做一些溝通,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啟發。」
  • 史玉柱,江湖已無傳說
    在長達5個月的時間裡,史玉柱靠著每天吃方便麵度日,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電腦上,甚至連衣服都來不及換洗——150多天的時間裡,他就是4件襯衣換來換去,每次都從中挑出相對乾淨的穿上。5個月後,M-6402研發成功,史玉柱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巨人漢卡」。
  • 巨人的下一個徵途
    史玉柱是這款遊戲的創造者,也是這個虛擬世界真正的統治者。他的消費目標顯而易見,遊戲是專門給有錢人設計的。在他的遊戲世界裡,滿足佔有欲、權力欲,合法地欺凌他人、傷害他人的權利必須明碼標價。在不斷的爭議和質疑中,巨人依靠玩家的拼殺爭鬥,賺得盆滿缽滿。  布局「大三角」  史玉柱是中國最富傳奇與爭議色彩的企業家之一。
  • 看不透的史玉柱:從首富到「首負」,他選擇做一個充滿爭議的商人
    在長達5個月的時間裡,史玉柱靠著每天吃方便麵度日,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電腦上,甚至連衣服都來不及換洗——150多天的時間裡,他就是4件襯衣換來換去,每次都從中挑出相對乾淨的穿上。5個月後,M-6402研發成功,史玉柱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巨人漢卡」。
  • 史玉柱二次「被黑」 厄運纏繞巨人305億交易
    八個月裡,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已經兩次遭「黑」。 上市公司巨人網絡昨晚緊急闢謠「史玉柱在杭州被警方帶走」的傳聞,稱此為惡意不實謠言,今天又進一步公告披露,董事長史玉柱昨天下午在公司上海總部與合作夥伴麥肯錫召開戰略諮詢會。
  • 史玉柱酒後飆英文 網友:和雷軍一個英語老師
    近日,巨人集團成立30周年慶典上,「大嘴」史玉柱在喝到興高時突然飈起英文,從「zero zero one」到「I don’t know」,魔性英語給鬼畜界又新添不少素材。此前,雷軍曾憑藉一首《are you ok》火遍大江南北,如今又有史玉柱酒後飆英文,有網友調侃,史玉柱和雷軍是一個英語老師?據悉,在巨人30周年慶典上,史玉柱回顧巨人30年發展歷程,坦言:「雖然我們不是最大的公司、不是最輝煌的公司、不是最出名的公司,但是巨人一定是非常陽光的一家公司。我們陽光在,我們對得起我們的員工、我們的消費者,我們該盡的社會責任我們都盡到了。」
  • 史玉柱首談高校收徒:肄業生也在考慮範圍
    10月19日消息,巨人網絡董事長兼CEO史玉柱今日就其高校收徒一事首次表態,稱英雄不問出處,肄業生也在「海選」範圍內。這意味著,在遊戲方面有興趣、有特長的肄業生,也有機會成為史玉柱首批「嫡系弟子」。據悉,史玉柱近日在一個內部會議中提到了今年的校園招聘與收徒工作,向招聘負責人提出幾點要求。他提到,人才是如今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但招人不能一味「求量」,而必須「重質」。他希望團隊能廣撒網,給更多熱愛遊戲、有才華的人提供機會,比如應該向肄業生也敞開大門。只要他們的能力達到公司招聘要求,並在某些領域具有突出才能。此前,巨人網絡宣布史玉柱將首次公開收徒。
  • 史玉柱網遊答卷:《徵途》之後再造《巨人》
    本報記者馬曉芳發自北京  史玉柱進入網遊業的第二件作品即將問世。在徵途網絡對外宣布其第一款大型網路遊戲《徵途》在內測期間已經實現盈利之後,《第一財經日報》在昨天召開的第四屆網絡文化博覽會上獲悉,徵途網絡的第二款大型網遊《巨人》也將在年底面世。
  • 史玉柱:平生最恨拍馬屁,對待這類人要狠,絕不手軟
    島 君 說 在中國,史玉柱可以說是一位將傳奇性、話題性和爭議性集於一身的企業家。幾年蟄伏後,他率舊部捲土重來,靠「腦白金」和巨人網遊絕地奮起。東山再起之後的史玉柱,橫跨保健品、網路遊戲、投資等多個板塊,且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短短幾年,就聚集起高達數百億的身家,是中國企業家中觸底反彈、二次創業的典範。史玉柱的這些傳奇經歷,又留給我們哪些經驗和教訓呢?
  • 史玉柱,Half in AI
    四年多以後,史玉柱小學留了一級;而Antokol移民以色列。時間再過29年,史玉柱在上海註冊巨人公司,隨著腦白金業務的成功,他在工作之餘能玩玩網路遊戲;而Antokol參與創辦了一家小遊戲公司。2010年,史玉柱48歲,他自己新創辦的遊戲公司巨人網絡,已經在海外上市三年。
  • 巨人收購Playtika終告失敗 三年時間誰被犧牲了?
    錯失的時代復星系掌門人郭廣昌曾經說過這樣一番話:在企業家裡面,我佩服兩個人,一個是馬雲,我叫他外星人,他的做事方式和別人不一樣;另一個是史玉柱,我叫他史大仙,只有他能失敗了又站起來。史玉柱1989年研究生畢業後即開始創業。
  • 網絡公司尾牙大戰打響 史玉柱身穿龍袍扮玉帝
    史玉柱身穿金黃色的「龍袍」戲服,扮演了網遊《仙俠世界》中的玉帝角色。  12月31日消息,春節臨近,各大公司尾牙宴陸續上演。史玉柱帶領的巨人網絡,趕在元旦前打響尾牙第一槍。  被譽為「商業怪才」、「微博大嘴」的史玉柱此次玩起Cosplay,令人驚訝又屬情理之中。在12月28日晚間的巨人網絡尾牙中,史玉柱身穿金黃色的「龍袍」戲服,扮演了網遊《仙俠世界》中的玉帝角色。史玉柱在現場坦言,這是自己第一次穿戲服,出於對《仙俠世界》的看好,他把這「第一次」獻給了《仙俠世界》製作人丁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