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計劃給家中增添新成員,家裡添了一個弟弟或妹妹,讓原本圍著一個孩子轉的父母,變成了要照顧兩個小寶貝,時間被分走了一半,精力也被分走了一半,大寶的心理難免會有落差,這時候最讓人棘手的就是大寶的心理問題和教育問題。
悶悶不樂的沫沫
一天,悶悶不樂的沫沫對著幼兒園的牆壁發呆。
老師:「沫沫你怎麼了,有什麼不開心的嗎?」
沫沫:「我媽媽去醫院生寶寶了,好幾天不能陪我了,媽媽會更喜歡誰呢?」
老師:「你媽媽生了弟弟或妹妹了嗎?」
沫沫:「生了個妹妹,在醫院裡。」
老師:「你看到妹妹了嗎?你喜歡她嗎?」
沫沫:「看到了,妹妹很可愛,可是我好想媽媽……」
說著,眼淚掉了下來。
老師心疼得把沫沫抱進懷裡,安慰道:「媽媽過幾天就回來了,雖然有了妹妹,但是媽媽還是一樣愛你的,老師也會像媽媽一樣愛你!」
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是不是也會內心難過呢?如果你是沫沫的媽媽,你會如何照顧沫沫的情緒呢?
當爸爸告訴大寶,媽媽的肚子裡有了一個新寶寶,大寶的心境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呢?是期待、開心亦或是有些擔憂呢?
《我媽媽要生新寶寶啦》這本書講述了大寶慢慢接受二寶的心歷路程,從九個月的漫長等待,到去醫院探望新寶寶;從感到自己被忽視到開心地當媽媽的小幫手;最後發現有個弟弟或妹妹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情!
如果你也正在經歷這樣的事情,和孩子一起來看看這本書吧!
二胎家庭大寶「親述」:我媽媽要生新寶寶啦
最開始的時候,只有我一個孩子。
我的家裡只有媽媽、爸爸和我。
有一天,爸爸在我耳邊悄悄地說:
「你知道嗎?媽媽肚子裡又有了一個寶寶。我們可真幸運啊!」
「小寶寶還要在媽媽肚子裡待上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一定要耐心等待。」
終於,漫長的等待結束了,媽媽就要去醫院了……
從此以後,我就有了一個弟弟。
現在,我的家裡有媽媽、爸爸、我,還有我的弟弟。
很多人來家裡看我的弟弟,他們都會對我說:「你可真幸運啊!」
但是,有的時候,我一點兒都不覺得自己幸運。
我花了好長時間才習慣弟弟的存在。
終於,媽媽也累了。
「如果誰能幫幫我,那該有多好啊!」媽媽苦惱地說。
我撲到媽媽懷裡,大聲地說:「媽媽,我可以幫你!」
現在,他最喜歡的就是我啦!
而且,人們看到弟弟和我在一起時,總會說:「他可真幸運啊!」
這本書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沒有刻意迴避這樣的事實——新寶寶到來後,爸爸媽媽對家中大寶的關心程度肯定會降低,從獨享到分享的過程是每個孩子必須要面對的。
引導孩子擺脫嫉妒心理,將同胞競爭轉化為手足之情,是這本書傳遞出來的積極意義。
8個方法,正確疏導大寶心理問題
美國權威育兒專家西爾斯博士給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
1. 產前交朋友
二寶出生前,可以讓大寶每天和肚子裡的寶寶說說話,並讓大寶感受寶寶的胎動,讓大寶真實感覺到有一個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裡。
每次去做產檢時也可以帶上大寶,一起聽小寶寶的心跳:「你聽到小寶寶的心跳了嗎?他很快就能出來跟你玩啦。」
2. 圖片說明
把寶寶在子宮裡生長的圖片給大寶看,告訴大寶他也曾經在這所「房子」裡經歷過同樣的過程,讓大寶感同身受,對小寶寶產生一種親密的情感。當然,這個過程也可以通過相關的繪本給大寶講述。
3. 讓孩子對你分娩住院有心理準備
在你準備去醫院待產時,一定要向大寶說明情況,並告訴大寶什麼時候會回來,什麼時候可以去探望,大寶在家應該怎樣,給大寶心理準備。
你需要告訴大寶,你只是暫時離開,不是扔下他,讓大寶熟悉的人在家裡陪伴他,告訴他媽媽很快就會回來。
4. 跟孩子保持聯繫
住院期間不能忽視大寶,要經常給大寶打電話,或者視頻,又或者叫他過來玩,不要直接把陌生的寶寶帶回家,會讓大寶產生強烈的牴觸心理。
5. 玩「爸爸媽媽小幫手」的遊戲
有了弟弟妹妹,大寶的想法通常是:這個弟弟或妹妹會怎樣影響自己的生活,爸爸媽媽還會不會像以前一樣愛我。
父母可以引導大寶玩「爸爸媽媽的小幫手」遊戲,讓大寶嘗試幫小寶寶換尿布、穿衣服,給小寶寶洗澡等,讓大寶也體驗參與感,並懂得跟別人一起分享媽媽的愛並不壞。
6. 讓孩子覺得自己依然很重要
要讓大寶也能像小寶那樣得到新玩具、新衣服等,不要讓大寶覺得自己被遺忘了。要讓孩子知道,雖然媽媽要花那麼多時間陪新寶寶,但他依然是媽媽心中的寶貝。
7. 讓爸爸多陪大寶玩
產後的一段時間,媽媽的大部分時間都被小寶寶佔據,這時爸爸可以趁機多跟大寶玩,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孩子會覺得,雖然媽媽陪自己的時間少了,但爸爸陪的更多了。
8. 合理利用時間
雖然照顧兩個孩子會很累,但家長還是要儘量合理分配花在兩個孩子身上的時間,在二寶睡著的時候多陪一陪大寶,儘可能地滿足大寶的情感需要。
有了家長的正確引導,手足之情會凝結成最美最堅定的力量。正如《我媽媽要生新寶寶啦》結尾描述的那樣,大家看到這樣乖巧懂事的小姐姐時,總是羨慕地看著弟弟說:他可真幸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