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根基深耕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 培養中國網際網路健康新力量

2020-12-25 大河報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9月15日,以「攜手共建青少年網絡信息安全空間」為主題的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青少年網絡信息安全論壇在鄭州舉行。相關領導、權威專家、教育實踐者、平臺企業代表圍繞青少年網絡保護立法、實踐、企業責任與社會責任等建言獻策,共同推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其中,360網絡安全大學總經理姜思紅受邀參會,並以「樹立青少年網絡安全觀」為主題發表了演講。

360網絡安全大學總經理姜思紅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截止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4.5%,與此同時青少年網民達2億以上。

「在這個龐大的數字背後,隱藏著青少年進入網絡空間的種種安全問題。」姜思紅說道,36%的青少年遭遇過網絡欺詐信息,33%的青少年遭遇過色情信息騷擾,29%的青少年遭遇過網絡欺凌。

無疑,自媒體時代的快速崛起,讓網絡信息的來源愈發複雜,青少年在享受網絡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面臨包括電信詐騙、網絡謠言、不良網站泛濫在內的諸多不良幹擾。而徐玉玉事件更讓大眾清晰認識到,網絡上的不良信息與犯罪也會對現實中的青少年身體或心理會帶來切實的傷害。

在此背景下,360從2016年開始就關注到青少年上網安全危害問題,發布了《青少年上網安全分析報告》,為保護青少年上網安全提供思路。同時,360網絡安全大學還深入青少年教育融合當中,在2018年5月份與鄭州九中共同開辦了360創新班,與鄭州九中一起深入到青少年的教學教育當中,將青少年網絡安全的教育教學創新、科技創新與學校一同進行實踐。今年360網絡安全大學還將與與鄭州九中共同成立青少年網絡安全科普的體驗基地,也將參與和鄭州市金水區「青少年網絡安全區域教育共享聯盟」,共同推動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

網絡非一方淨土,但也並非洪水猛獸。具體如何做好青少年網絡安全的教育工作?姜思紅提出:「30%在於技術管控,70%在於對青少年的教育引導。」

在對青少年教育引導方面,要以「中正之道」,為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技術的先進性會自動將信息進行過濾篩選,最終得到的信息會根據個人的喜好變得同質化,而青少年在獲取信息時候需要更加多元化,以此建立更多元的認知世界。

在技術管控方面,常見的技術手段有生物指徵技術,用於進行陌生訪客識別以及身份特徵識別管控;網絡技術對不良信息阻斷以及對青少年上網時間進行控制;除此之外還有數據分析技術對網絡信息進行管控並對威脅信息進行預警。

網絡是信息共享與交互的平臺,通過教育引導與技術管控可以降低青少年網絡使用風險。同時,也要注重對青少年的日常防範教育工作,姜思紅總結了四個方面:

一是防沉迷,防止青少年上網時間過度,過度沉迷於低俗娛樂信息,還要防止隱藏在正常的視頻、書籍、動漫、影視劇等中的軟色情、軟暴力;

二是防誘騙,網絡信息的公開與信息交互的便捷使誘導變得隨意,要防止青少年被引導發布不良信息、犯罪、甚至進行心理打擊自我傷害,不隨意接受網絡陌生人的好友添加,以及陌生郵件釣魚;

三是防詐騙,網絡詐騙已經成為網絡安全新常態,並且呈一老一小趨勢發展。要做到不隨意相信中獎、遊戲裝備贈送等連結信息,遇到各種支付或者銀行要求堅定拒絕;

四是防洩露,首先做好個人信息防護防止青少年個人信息信中洩露,考試、入學、升學等集中信息管理的安全。其次,需要提高青少年防範意識,不隨意將個人信息、家庭情況、學校等信息給其它人,特別是網絡上留存信息,及時做好與監護人的溝通。

通過上述種種教育引導以及防範手段,最終讓青少年做到「三會」,即會甄別、會求證、會思辨,提升其自主網絡安全意識以及自主網絡風險的防控能力。

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曾說「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青少年的網絡信息安全教育不僅是家庭學校面臨的問題,更需要社會力量一起從技術、娛樂、信息傳播等多方面持續關愛青少年。姜思紅表示,未來,360網絡安全大學將在教育領域持續關注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引導樹立好青少年正確的網絡安全觀。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任華飛

相關焦點

  • 夯實根基深耕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360培養中國網際網路健康新力量
    360網絡安全大學總經理姜思紅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同時,360網絡安全大學還深入青少年教育融合當中,在2018年5月份與鄭州九中共同開辦了360創新班,與鄭州九中一起深入到青少年的教學教育當中,將青少年網絡安全的教育教學創新、科技創新與學校一同進行實踐。今年360網絡安全大學還將與與鄭州九中共同成立青少年網絡安全科普的體驗基地,也將參與和鄭州市金水區「青少年網絡安全區域教育共享聯盟」,共同推動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
  • 夯實網絡安全根基 新基建助力數位化轉型
    、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北京天融信網絡安全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信息協會信息安全專業委員會、北京數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開源網安技術有限公司、武漢賽博網絡安全人才研究中心、武漢市網際網路行業聯合會協辦。
  • 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李純:培養具有中國根基、全球視野的青少年
    中國網訊 2019年12月12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主辦,中國網教育頻道承辦,北京京師匯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聚贏恆遠 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禮讚70年,築夢新時代」2019年第八屆中國好教育頒獎盛典在北京召開。
  • 依託社會力量探索實踐!泰安市體育局探索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新渠道
    近年來,單靠體校一家單打獨鬥培養青少年後備人才的方式,日益凸顯出選材面窄、訓練項目有限、師資力量不足、社會參與度低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並限制了青少年後備人才梯隊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為了最大程度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青少年體育運動普及和訓練培養,最大範圍拓寬後備人才範圍和底數,泰安市體育局積極探索實踐出一條依託社會力量培養後備人才的新路子,為泰安市青少年體育運動普及和競技體育爭先奪金提供了有力保障。
  • 「網際網路+」形勢下學生網絡倫理道德教育的應對策略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青少年網民規模達到2.87億,佔整體網民的41.7%,佔青少年總體的85.3%。網際網路等新興媒體的快速發展,給未成年人學習和娛樂開闢了新的渠道。與此同時,腐朽落後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過網絡大量傳播,在慢慢腐蝕未成年人的心靈。這些新情況的出現,使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面臨一系列新課題,加強對青少年的網絡倫理道德教育也成為全球育人的普遍共識。
  • 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運用「新媒體」激活愛國主義教育,強化青少年對黨的領導力的認同。成立「家國情懷」講師團,厚植中國文化根基,通過新媒體途徑,講述各地自然人文景觀、優秀歷史文化,將視頻植入地方課程或思想品德課堂,激發愛國主義情感;開展堅定製度自信主題教育活動,加大主題作品生產和傳播,用青少年易於接受的話語體系、身邊的鮮活事例,以小見大,深化愛國主義情懷;引導理性分析時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培養學生積極向上體育精神 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近日,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立項課題「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足球教學中的應用」研討會在北師大出版集團召開。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副主任趙憲志表示,我國足球運動的群眾基礎深厚,但在世界範圍的競技體育賽事中和亞洲、歐洲等其他足球強國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本次課題的立項以校園足球信息化應用為切實抓手,希望從人才培養開始夯實根基、填補空白,為推進素質教育整體發展不斷探索創新。
  • 網絡安全知識第一課:阿里攜手杭師大、餘杭檢察院打造「青少年互聯...
    為了加強青少年網際網路法治宣傳與教育工作,10月10日下午,「青少年網際網路法治宣傳與教育」合作啟動儀式在杭州師範大學舉行,杭州師範大學、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檢察院、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共建「青少年網際網路法治宣傳與教育基地」,將結合各自優勢和作用,在青少年網際網路法治宣傳與教育方面開展合作。
  • 媒介素養教育,青少年教育未來的「必修課」
    除在線教學外,越來越多的學生還通過網絡來搜集信息、溝通分享、表達自我。這對媒介素養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從發展趨勢看,未來的教育將越來越依託網際網路資源,互聯互通的網絡及多媒體教育資源必將促進教育極大發展。但也要看到,儘管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理論體系和實踐機制在逐步完善,但青少年網絡素養整體不高,青少年網絡技能、網絡安全、網絡規範等方面認知及能力存在諸多不足。
  • 蕪湖市開展暑期「護苗2020」系列活動 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2020年暑期,蕪湖市掃黃辦協同市教育、文旅、市場監管、網信等部門,通過加強思想教育引導、開展「綠書籤」系列活動、深化文化市場管理和網絡空間整治,依託「掃黃打非」基層站點,推動構建集政府、社會、學校、家庭於一體的「護苗」行動工作體系,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健康環境。
  • 網安宣傳 | 青少年日——凝聚青春力量 構建清朗網絡
    為了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的網絡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護技能,建立安全文明的網絡環境,引導廣大青少年健康上網、文明上網、合理用網,9月19日,由團市委、市委網信辦主辦,和平團區委、團市委綜合服務中心、天津市青年發展促進中心(天津青年宮)承辦的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天津地區青少年日主題活動在天津市青年發展促進中心(天津青年宮)舉辦,來自我市的80名青少年代表參加活動。
  • 夯實中國之治的制度根基
    夯實中國之治的制度根基  ——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不久前召開,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對法治社會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
  • 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99.2% 如何提高網絡素養?
    「當我們擁有了面向未來的先進教育工具和教育產品時,我們的網絡素養能否與時俱進,成為開展未來教育的先決因素之一。」 在日前由21世紀英語教育傳媒、新教育研究院和騰訊共同舉辦的「青少年網絡素養與教育創新論壇」上,全國政協常委、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如是說。
  • 2020網安周360姜思紅: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應秉承整體網絡安全觀
    2018年5月,以 「新工科」為專業方向的「360創新實驗班」正式落戶鄭州九中,基於課程和人才培養體系,360政企安全集團與鄭州九中在實踐教學、項目學習、講師認證、科普體驗等多方面進行深度合作,不僅開啟了跨學科合作、跨專業交流、「校企」導師制聯合指導等多元化的「跨界」教學新模式,還將共同打造高規格的「青少年網絡安全科普體驗基地」。
  • 專家學者齊聚武漢共議網絡安全人才培養
    人民網武漢9月11日電 (周雯)9月11日,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的2020「黃鶴杯」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峰會,在武漢臨空港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展示中心舉行。政府部門、專家學者和企業等「政企學」三方齊聚一堂,共論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與創新發展,夯實網絡安全根基。
  • 2020第二屆中國網際網路基礎資源大會舉辦時間幾月幾號
    本屆大會主題為「夯實『根』基,數『聚』未來」,將圍繞網絡強國建設大局,搭建行業交流合作創新平臺,聚焦網際網路基礎資源領域技術前沿,推動網際網路基礎資源技術體系發展完善,夯實網際網路應用根基,助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設置1個主論壇和8場分論壇。
  • 鄭州團市委組織鄭州市青少年代表參觀網絡安全教育科普基地活動
    (智慧島)進行參觀學習,共同感受網絡科技的巨大力量。場館內大量的圖片和文字介紹,使青少年代表們對網際網路及網絡安全的發展概況有了系統地認識;工作人員對網絡安全知識地耐心講解,讓大家學會了如何安全使用網絡。
  • 漢濱區開展青少年網絡安全科普教育示範活動
    9月15日,漢濱區青少年網絡安全科普教育示範活動在漢濱初中濱江校區舉行。活動現場,向學生發出文明網絡倡議書,學生代表發言並領誓,集體在網絡安全橫幅上簽名。最後,漢濱公安分局網絡安全保衛大隊陳晨警官為全體學生做網絡安全知識講座。通過講解危害網絡安全的典型案例,傳授網絡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識,使學生們深刻認識了網絡安全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了安全文明上網的意識和防範能力。
  • 工信部司局新年新思路|網絡安全管理局:深耕新型基礎設施安全保障...
    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部署要求,牢固樹立政治機關意識,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緊緊圍繞網絡強國戰略目標,積極應對內外部複雜形勢,奮發作為、攻堅克難,各項工作取得新進步。支撐疫情防控和重大活動保障紮實有力。
  • 校園日:為青少年撐起網絡安全「保護傘」
    主題班會引導青少年正確識網用網青少年既是網絡的主要使用群體和受益群體,也是推動網絡發展的巨大力量。那麼,青少年如何知安全、懂安全、會安全?專題講座師生共築校園網絡安全屏障「網際網路+教育」時代,給學生的發展和學校的教育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如何讓師生了解、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識和網絡法律法規知識,增強師生網絡安全防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