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2020屆大學畢業生來說
大部分人已經入職半個月左右
還有一小部分人也將在幾周之後徹底告別學生身份
「成為一名社畜」
在身份轉變的這段時間,相信每一位同學都會感到或多或少的不適應。
這近二十年的學生生活,將我們的思維形成一種定式,在學校中我們按照這種思維定式去生活、處理各種人際關係非常適用。
然而走向社會後,我們的思維並不能及時從學生身份轉換,這種思維定式不再完全適用於我們走向社會後的人際交往和處事方式,導致我們在身份轉變期感到諸事不順。
「那麼對於剛畢業的我們,應該如何完成思維的轉變呢?」
正確看待和同事的關係
在學生時期,我們和身邊的同學在學習、生活中朝夕相伴,一些要好的同學甚至已經完全融入到了我們的私人生活中,成為了我們交心的好友,願意事事與其分享,我們不光在學校的時候是同學,出了校門後仍然是人生道路上的前行夥伴。
但是同事間的關係卻並非如此。你和同事僅是工作上的關係,下班之後大家有各自的生活。因為大家都面臨著養家餬口的生活壓力,可能在下班之後也並沒有太多空閒時間用來相互融入同事間的生活,將同事發展成朋友的關係。
我們不能說這沒有人味兒,也不能說同事就一定不會成為朋友。
而是我們要正確把握和同事之間的「度」,在工作中做到協同合作,在生活中哪怕關係再好,也不要過分打探彼此的私生活,更不要跟別的同事在背後閒聊人家的私事,因為這很可能會成為在日後工作中,你被別人捏在手中的把柄。
不要評判領導
在學校時,我們會偶爾和同學朋友之間,吐槽自己的導師或者某一位老師。
雖然「誰人面前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但是在工作之後,千萬不要主動對領導進行評價,也不要參與對領導的私下討論。一般過早加入權利內鬥,八卦的小菜鳥一般死的都很快,要學會韜光養晦。
因為同事之間存在競爭關係,無法避免會有居心叵測之人把你對於領導的言論向上反映,雖然這不會導致你丟掉工作,但是對你在公司的發展,以及工作生活,都會產生不容小覷的影響。所以就算是關係再好的同事,也不要在評價領導這件事上發聲。
儘快做到獨立
獨立不僅是指在經濟和思想上,還包括在工作學習中。
在學生期間,我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會有同學老師的主動幫助,並且他們的幫助沒有任何目的,就是希望我們的成績可以有所提高,這導致很多人的獨立學習能力沒有得到良好的培養。
這樣的習慣帶到工作中,遇到難題的第一反應是求助別人,而不是自我解決。但是要知道,同事之間存在著競爭關係,如果某些技能教會了你,那TA就失去了一項在工作中的競爭優勢。
當然不是說同事關係是自私封閉的,很多的同事、前輩也都願意幫助新人,但是久而久之,你還是在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沒有一點長進,那麼很少再會有人願意幫助你。現實一點講,畢竟大家自己的手頭工作都很多,誰會願意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呢。
對領導的話不要一味相信
領導在工作時或者休息時會對我們的工作質量、人品等一些方面進行評價。有時候領導的一些誇讚,會讓我們以為自己得到了領導的重視,和其他同事有差別對待,自己便會飄飄然。
但要批判性的理解領導的話,有時候我們以為的誇讚並不是真的在肯定我們的工作,而有時我們聽到的批評,反而可能是在肯定我們。
對領導話最有效的判別方法就是,看他有沒有為你爭取到好處,這裡的好處包括經濟利益、技能提升、職位升級等等。
如果並沒有,那就當聽了個玩笑話,還是按照自己原本的職業規劃腳踏實地的努力吧。
做到自愛
這一點和外界環境這些客觀因素無關,是在主觀情感上的堅持。
我們熱愛生活,愛別人的前提,是愛自己。所以在走入工作,為了生活打拼的時候,不要忘記去愛自己。
只有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自己身上,努力提升自己,我們在工作中、生活中才會把握更多的主動權。
作者:頭鐵阿韜
審核:子文
排版: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