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中藥材四大主產區之一,近年來,貴州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和現有產業基礎,形成了中藥材種植規模不斷擴大、醫藥製造基礎不斷夯實、醫藥服務穩中有進、健康融合發展迅速的良好局面,產業發展勢頭強健。 2020年前三季度,貴州十大工業產業之一的健康醫藥產業,總產值達到750.87億元,營業收入505.79億元。預計全年將完成1080億元的目標任務,並力爭完成1200億元。 建設大基地 實現種植標準化規範化 貴州中藥材資源稟賦得天獨厚,變資源優勢為產業發展優勢,貴州著力建設大基地種好「貴州良藥」,為健康醫藥產業奠定資源基礎。
黔西縣大興社區旺發生態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貴州威門藥業有限公司籤了10000畝中藥材頭花蓼銷售合同,形成了訂單發展模式,建成中藥材頭花蓼示範種植基地10040畝。(圖為當地村民在管護頭花蓼)
赤水市信天中藥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從2008年至今,在赤水市元厚鎮、長沙鎮等地發展了金釵石斛野外種植基地3.7萬畝。 「金釵石斛有能夠增強免疫力的作用,隨著人們對於健康養生的不斷重視,這一產業未來可期。」信天中藥副總經理楊繼勇告訴記者,下一步公司將在未來3年內實現5萬畝的野外基地種植。 近年來,貴州聚焦重點品種和優勢區域,縱深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全省優化品種布局,重點發展天麻、太子參、鉤藤等15個道地品種,推動大宗、道地藥材連片發展。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中藥材累計種植面積665.75萬畝,產量90.99萬噸,產值107.9億元。 擴大種植規模,標準化水平還需提升。2019年年底,我省出臺《貴州省全面推進「定製藥園」建設工作方案》,規定「定製藥園」建設的選址、種植規模、種植品種、種植方式、田間管理、採收加工等環節技術要求,為中藥材產業以「定製藥園」建設為核心串聯產業鏈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指導。 目前,全省共評定「定製藥園」建設示範單位37個,建設面積23.3萬畝,涵蓋黃精、鐵皮石斛、頭花蓼等道地藥材品種24個,所有品種實現訂單種植。在「9+3」地區的紫雲縣、納雍縣和赫章縣,共計完成「定製藥園」建設面積6.67萬畝。 培育大企業 做好賣好「貴州良藥」 在貴州健興藥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條新型生產流水線——「數位化提取、製劑車間」建設項目格外引人注目。該項目新建提取、合劑、凝膠等7個數位化生產車間,新增先進生產設備165臺,以提高藥品生產數位化、智能化控制水平和生產能力。
信天中藥生產車間工人正對金釵石斛加工(信天中藥供圖)
「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醫藥行業百強」......擁有多項榮譽的貴州百靈企業集團是一家從事苗藥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醫藥上市公司,擁有21個劑型的GMP生產線,現已形成以「百靈鳥」牌心腦血管類藥物銀丹心腦通軟膠囊,感冒咳嗽類藥物維C銀翹片等中藥、苗藥為主導的產品架構和品牌體系。 扶持龍頭企業,推動醫藥產業整合做大規模。貴州通過支持益佰、百靈、景峰等龍頭骨幹企業加快以戰略資源互補的產業整合,從製藥領域逐步轉向產業鏈前端和後端,形成一批具有產業優勢、規模效應、品牌形象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競爭力優勢的龍頭企業。 有規模、品質佳、品牌化只為賣得俏。今年以來,貴州加強健康醫藥產銷銜接,助推企業開拓新渠道、新市場。在6月舉辦的貴州省健康醫藥產業產銷推進活動上,37家健康醫藥企業籤訂了24個產銷合同,籤約金額達9.8億元。10月,貴州二十多家重點中藥材企業亮相第51屆全國中藥材交易會,展會當天,貴州中藥材籤約83萬元,達成意向協議15個。 同時,依託貴州蔬菜集團、東西部扶貧協作等單位和平臺,助推全省中藥材、食藥兩用產品「黔貨出山」「黔貨進軍營」;將中藥材融入「一帶一路」,助推「黔貨出海」,目前出口中藥材13.7萬美元。 下一步,貴州將持續打造「貴州出良藥」產區形象,引導和推動民族藥獨家品種市場開拓、品牌培育和技術升級,組織製藥企業參加大型展會,提高黔藥藥材在全國的品牌影響力。 聚焦大融合 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如何發揮好自然和現有發展優勢,順勢進軍「大健康產業」市場?貴州通過大力發展健康養老、健康旅遊、健康體育等融合產業,實現產業存量提級改造,推動關聯企業新建積聚。
遊客在佛頂山溫泉小鎮泡溫泉。(佛頂山溫泉小鎮供圖)
10月8日,銅仁市石阡縣佛頂山溫泉小鎮夏日最火爆的水樂園項目進入閉園期。隨著氣候變冷,在主業務溫泉項目的支撐下,溫泉酒店周末的入住率能達到90%以上。 「目前溫泉小鎮也在開發更多的旅遊大健康項目,延長溫泉旅遊產業鏈。」溫泉小鎮市場運營部總監李敏表示,溫泉小鎮第三期規劃為溫泉養老康復度假區,將爭取貴州養老服務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溫泉養老康復度假示範基地。 為推動健康旅遊多產業高質量融合,貴州編制收集康養、醫養項目115個,涉及總投資675.6億元。各地申請納入全省文化旅遊重大項目建設調度名錄的溫泉及康養項目35個,前三季度累計完成投資30.88億元。
佛頂山溫泉小鎮泡溫泉。(佛頂山溫泉小鎮供圖)
堅持醫療養老深度融合,搭建銅仁市梵淨·康養樂園等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啟動建設5個健康養老小鎮、5個養老產業集聚區,招商引資規模突破50億元。 推動健康體育、健康森林康養深度融合發展,動員籌集各級各類資金60.29億元,啟動22個大健康運動產業重點項目,完成11個生態體育公園、47個汽車露營基地項目建設任務;發布清鎮市紅楓湖畔森林康養試點基地等11家第四批省級基地名單並扶持資金1100萬元。 健康網際網路深度融合方面,培育形成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39健康---智慧醫療家庭健康服務平臺」等一批健康網際網路的品牌企業,進一步推動全省「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體系的建設。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蘭松
編輯 劉思博
編審 王璐瑤 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