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是乳腺癌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沒有人不做手術就能獲得治癒、或長期生存,手術方式有根治性、姑息性之說。人們處理一些事情喜歡從根本上解決,治療癌症也是,希望能「連根挖」,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手術是不是真的「根治」、「除根」了嗎?
乳腺癌常以腫塊的形式出現,起初人們以為把腫瘤所在的乳房拿掉就可以實現治癒,然而不幸的是很多病人術後在不同的時間內復發了,以至於失去生命!
大約130年前,有醫生認為乳腺癌之所以復發是因為沒有「切乾淨」,包括腫瘤周圍組織以及淋巴結切除的範圍不夠。於是開啟了乳腺癌根治術,也叫擴大根治術,包括乳房、腋窩淋巴結以及支配上肢運動的胸大肌、胸小肌等,嚴重的併發症影響到病人術後的生活質量,有人甚至不得不失去患側上肢!
時間到了70年前,人們發現乳腺癌擴大性切除手術對於病人生存時間延長並不優於保留胸部肌肉的「改良術」,而「改良術」後病人生活質量明顯要好。於是乳腺癌手術方式就進入到改良根治術,目前是乳腺癌的標準術式。
在改良根治術的基礎上,加之病理檢測、放化療技術的發展,又出現了保乳手術、前哨淋巴結活檢術等,同樣情況下生存時間與根治術不差上下,但這些術式對手術適應症、醫生技術要求都更高一些。
癌症根治術或許只能停留在字面,並不能真的把腫瘤、癌細胞全部去掉!腫瘤直徑超過1—2mm即有可能發生轉移,這種擴散是全身性的,手術刀再怎麼鋒利也只能切除局部的病灶,遠處的癌細胞雖然不能被現有的醫療檢查手段所發現,但不代表沒有,它們就是日後東山再起的禍根、隱患!
那麼,乳腺癌術後如何才能避免腫瘤復發呢?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
一、規範化治療
乳腺癌術後治療方案根據分期、基因分型而制定。以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細胞增殖指數ki-67等四種因素把乳腺癌分為四種類型。
分期很早且LuninalA型(ER+、或/和PR+、Her-2-、ki-67≤14%)的乳腺癌術後或免於放化療,其它情況就需要輔助化療,若腋窩淋巴結陽性則需輔助放療。
若Her-2陽性的情況考慮輔以靶向治療,目前推薦為期1年的「曲妥」標準化治療,也有一些新的靶向藥物進入臨床。
若ER+、或/和PR+,也就是激素受體陽性,推薦為期5—10年的內分泌治療。根據月經情況、復發風險(年齡、淋巴結轉移、組織分級)選擇卵巢功能抑制劑、抗雌激素類藥物、芳香化酶抑制劑等治療。
二、術後飲食也很重要
乳腺癌術後飲食沒有太多的要求,合理搭配、健康即可。避免一些含雌激素的東西,比如蜂王漿、紫河車(補藥)、雪蛤等。不吃高脂肪食物,比如肥肉、紅肉、加工肉,高脂肪的東西在體內會轉化成更多的雌激素!
雖然不要高脂食物,但也不能淨吃素,飲食要平衡!肉類是人體獲取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可以吃一些脂肪相對低的肉,比如魚肉、禽獸,雞鴨鵝皮的脂肪含量還是很大,也不要吃。
三、運動鍛鍊保持合理體重
許多人的認識裡,病人就要「靜養」,則不然,在身體狀況允許下,尤其是癌症這些慢性疾病,動動則好!利於腸蠕動,增加食慾、促進消化,且能緩解思想壓力,改善不良情緒。
合理體重對避免乳腺癌復發也有一定意義,管嘴、邁腿!
四、定期複查
乳腺癌復發包括原發灶局部復發、腋窩等周圍復發、對側乳腺發生癌以及遠處轉移。規範化手術後原發灶局部以及腋窩復發的情況少一些,若有跡象大多也可以觸摸到。重點監測肝臟、肺臟、骨骼,容易轉移的部位。對側乳腺也是複查重點,避免「燈下黑」。
總體上,乳腺癌是一種預後較好的癌症,我們國家的5年生存率大概在70%左右,包括各種類型、不同分期的乳腺癌,若發現早、規範化治療則生存時間更好,一些大城市乳腺癌5年生存率接近90%,歐美發達國家也不過這樣,科學抗癌!我是@劉永毅醫生 ,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