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康復是場持久戰,定製「長期計劃」避免復發轉移!

2020-12-18 彭淑蓮主任

乳腺癌康復是場持久戰,定製長期計劃有助於提高預後。

乳腺癌患者度過術後關鍵的前五年後就不會再復發轉移了嗎?其實不完全是這樣,部分乳腺癌患者五年後仍有復發小高峰。要想獲得高質量的康復期,制定一個長期計劃就顯得十分重要。

0-1年

乳腺癌術後

確診乳腺癌的第一年是患者內心最為波動的一年,從確診那一刻的心理負擔以及治療上的折磨,都十分容易讓患者在心理上感到絕望。因此第一年的康復計劃中最為需要關注的就是治療和心理,以及術後康復問題

01 治療

乳腺癌目前的治療中,手術治療依然是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如果符合保乳指徵的可以選擇保乳,如果必須進行乳房根治術的患者可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進行乳房重塑手術,或是在術後佩戴義乳,維持形象完整。

術後還需根據患者的病理分型決定是否進行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患者需在這些階段配合醫生治療,積極反饋身體情況。

02 心理

否認,拒絕接受,這是大部分患者在得知患癌時的第一反應,對於疾病未知的恐懼以及手術治療的焦慮,如果沒有一個較好的調整方式,這些心理甚至可能發展為抑鬱。

身體形象上的改變又是一次打擊,術後放化療帶來的生理上的不適,以及脫髮等形象改變的問題都可能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心理影響。因此在這個時間段裡,患者們採取一些方法改善心理,以更好的狀態去進行康復治療

緩解心理壓力的辦法:

(1)抑鬱,焦慮的情緒都是建立於乳腺癌的未知。患者可以通過和醫生之間的交流,了解更多的疾病信息。研究表明當患者越了解疾病和自身的情況,生活反而會越自在。

(2)學會壓力釋放,患者可以通過向自己最親近、最信賴的人傾訴,或聽音樂、散步,短途旅行等方式來舒緩情緒,從而調整心態,面對新生活。

(3)心理治療:當患者無法應對心理壓力時,會陷入一個無助、負面的惡性循環。面對這個情況,我們不能將自己關在死胡同中。

有效的心理治療(團隊心理治療或個人心理治療)可以打破這個循環,專業的心理治療師懂得如何更高效的排解患者心理上那道很難邁過去的坎。

03 康復護理

術後鍛鍊和飲食補充對於乳腺癌康復期十分重要。

(1)鍛鍊:淋巴康復操

術後1~3天,可做伸指、握拳、屈腕、屈肘等鍛鍊。

術後3~9天,患者可坐起,進行屈肘動作,術後7天內限制肩關節外展。

術後9~14天,胸帶解除後,患者可用手掌摸對側肩部及同側耳部的動作(可用健肢託患肢)。術後兩周內避免大幅度運動。

術後14天後,傷口癒合並拆線後,經醫生允許,可緩緩抬高患肢,並將患肢的肘關節逐漸抬高至與肩部平齊。

練習到逐漸能以患側手掌越過頭頂並觸摸對側耳部。

(2)飲食

術後應該及時調整飲食結構、少食多餐(可以把一日三餐變為一日五到六次小餐)、不能自主進食的及時尋求家屬的幫助。

多吃新鮮果蔬、水果、粗糧;給予低脂、低膽固醇、優質蛋白質飲食,如瘦肉、雞肉、雞蛋、鱔魚湯、酸奶、深海魚;益氣養血的食物,如糯米、山藥、玫瑰花、泥鰍、大棗、山楂、蘿蔔。

1-3年內

1

改善副作用和定時複查

這段時間裡除了部分靶向治療和內分泌治療還在繼續,大部分治療已經完成。患者的身體狀態也逐漸恢復正常。但是術後1-3年間是復發的高峰期,因此,這期間定期複查十分重要。

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淋巴、骨、肝、肺,複查時需要進行必要的檢查,例如乳腺鉬靶、肺部CT、胸部CT等等;接受內分泌治療的患者,可能出現骨質疏鬆和婦科情況,應定期接受骨密度和婦科檢查。

如果還沒有到複查時間卻出現胸痛、不明原因腰背部疼痛、久治不愈咳嗽及手術區域周圍出現硬塊等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每次複查,要詳細敘述自己的不適症狀及治療情況,使醫生能有重點的檢查,做到早期診斷,及時治療。

2

回歸社會,重塑自我

在身體狀況日漸復原的情況下,癌症患者也需要逐漸回歸社會,步入正常的社會生活。

如果形象上發生改變的患者,可選擇佩戴義乳或是假髮等,改變形象可以給自己帶來信心。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和社會關係,重新參加工作,做一些簡單輕鬆的內容,但是依舊有所貢獻。多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保持鍛可以預防骨質疏鬆和肥胖等問題,自然美景更容易讓人心情愉悅舒暢,

3-5年

「對於HER2陽性型和三陰性型乳腺癌患者,平安度過2-3年的復發高峰後,再復發的機率明顯降低。」

康復期的飲食大體上和正常飲食沒有太大差異,遵照飲食原則及飲食禁忌合理安排飲食即可。

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白菜、青菜、捲心菜。多項研究證實十字花科蔬菜可以降低乳腺癌復發風險。

避免含高雌激素的食物,如蜂王漿、雪蛤、胎盤素、蜂膠等。少吃容易變胖的食物,高脂肪的紅肉、加工肉、全脂牛奶、蛋糕、甜品、糖果這類食物容易導致體重升高,這類食物應該少吃或不吃。

5年後

成功度過關鍵的前五年,是不是就不會復發轉移了呢?有專家提出,激素受體陽性患者在第7年、第10年仍會有一個復發小高峰。提醒患者們不能放鬆警惕,每年仍需按時複查:

自我檢查:每月自行乳房、胸壁和腋窩檢查,發現異常及時就診。

乳腺鉬靶攝片:一年一次。

胸部CT平掃:一年一次。

血液生化檢查:比如有些患者可能出現內分泌藥物引起的肝損等不耐受現象,因此可以視情況進行定期血生化指標監測。

婦科B超:對服用內分泌藥物的患者,可以定期進行婦科B超監測藥物帶來的刺激影響。

治療、複查、心理、運動、飲食,乳腺癌患者康復期需要這樣一個長期計劃,每個階段側重不同的內容,讓患者擁有更高質量的長生存。

相關焦點

  • 太保安聯首單理賠「粉紅守護」乳腺癌復發轉移疾病保險
    近日,廣東的黃女士在被確診為乳腺癌同側復發後不久,就收到了來自太保安聯的「粉紅守護」乳腺癌復發轉移疾病保險10萬元理賠款。作為太保安聯「粉紅守護」乳腺癌復發轉移疾病保險的首位理賠客戶,這份帶著溫度的急速理賠,不僅為黃女士帶去了緩解治療經濟壓力的「及時雨」,更給她增添了抵抗病魔的勇氣和信心。
  • 這5點不改,等於默默增加乳腺癌的復發轉移率!
    復發轉移一直是乳腺癌患者的關注重點,甚至有許多患者已經變成「驚弓之鳥」,一聽到或一看到「復發轉移」的字眼,就條件反射的渾身繃緊。癌細胞捲土重來,的確是件不幸的事,但復發轉移的發生定不是忽然「從天而降」的,而是你做了什麼,為癌細胞助力!
  • 乳腺癌復發轉移的3大原因,你知道嗎?
    如果不幸被乳腺癌盯上了,經歷了手術、化療等治療手段後,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治療後會不會復發轉移?復發轉移了怎麼辦?也因如此,很多患者如臨深淵,時刻擔憂復發轉移。更有甚者四處尋找「神藥」、「保健品」......術後的生活原應是安心調理的時候,卻人人自危,被重重心理焦慮籠罩。
  • 乳腺癌手術後,如何避免復發和轉移?要注意什麼?醫生告訴你
    乳腺癌是一種長在女性乳房上皮組織的腫瘤,乳腺癌是女性惡性腫瘤中發病率最高的,每年因為乳腺癌離世的女性數以萬計,乳腺癌的治療方法比較多,對於早中期的乳腺腫瘤而言,進行手術切除的效果是比較好的,但是進行乳腺癌手術後,復發和轉移的機率也是比較高的,乳腺癌一旦轉移,治療的難度就會大大增加,
  • 乳腺癌患者該如何日常調理身體?如何知道復發轉移的發生?
    乳腺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進行身體調理? 如何知道乳腺癌可能發生了復發轉移? 乳腺癌復發轉移應如何治療?上海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乳腺科湯永喆醫生,開展了題為《乳腺癌復發轉移診療指導篇:規範診治,不懼復發》的講座,指導乳腺癌患者如何儘早發現和確診復發轉移,並現場解讀乳腺癌復發轉移的治療方法,加強患者對復發轉移的認知和理解。
  • 姚貝娜乳腺癌復發 腦轉移=病危?
    網易健康採訪到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乳腺腫瘤內科主任李惠平女士 ,進一步了解這項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對讓大家過度「緊張」的乳腺癌癌細胞轉移等問題,進行了細緻的回答。經證實,2015年1月16日下午,著名青年歌手姚貝娜因乳腺癌復發,病逝於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願逝者安息,一路走好。
  • 乳腺癌手術後復發,醫生這麼說
    這個病人是9年前洗澡摸到乳房有拇指大小硬塊,不痛不癢,到醫院檢查確診為浸潤性導管癌乳腺癌。查出乳腺癌並做了手術,術後又放療了5次。沒想到5年後就出現了背痛,一查已經是胸椎骨轉移,又進行了放療和口服化療和內分泌治療,但是依然沒有阻擋住癌細胞的擴散。
  • 聽信中藥能替代化療 乳腺癌復發又轉移
    查出乳腺癌卻忍受不了化療的副作用,聽信「吃中藥能代替化療」的傳言,不到半年癌細胞就復發並多處轉移,肝功能也出現異常。  46歲的黃女士去年2月因左側乳房出現腫塊,到醫院就診並切除了左乳,病檢結果顯示是乳腺癌。術後接受一個周期化療後,有朋友告訴她,堅持吃某些中藥,可以取得和化療同樣的治療效果。
  • 第一年:當心乳腺癌復發「高危期」
    在國內最大患者互助社區覓健平臺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徐兵河主任醫師這樣回復癌友說,乳腺癌的復發跟患者的個人體質及癌症分期各有不同,總體來說,30%~40%的乳腺癌患者會出現復發。早期乳腺癌五年生存率能達到90%,二期乳腺癌五年生存率能達到75%,三期如果接受有效治療五年生存率大概能達到50%~60%。警惕身體的癌症復發「信號」。
  • 乳腺癌堅持5年放療,卻還是發生骨轉移,為啥乳腺癌容易復發?
    癌症患者最害怕的就是癌症轉移、復發,因為如果癌症出現轉移或者復發的情況時,大部分的癌症患者已經處於晚期的狀態。乳腺癌出現骨轉移也是一個道理,乳腺癌時女性疾病殺手之一,而且乳腺癌的治療難度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女性想要自己長壽就要早早的進行預防工作。
  • 乳腺癌根治術是真的「除根」了嗎?避免復發,有哪些事情要注意?
    腫瘤直徑超過1—2mm即有可能發生轉移,這種擴散是全身性的,手術刀再怎麼鋒利也只能切除局部的病灶,遠處的癌細胞雖然不能被現有的醫療檢查手段所發現,但不代表沒有,它們就是日後東山再起的禍根、隱患! 那麼,乳腺癌術後如何才能避免腫瘤復發呢?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
  • 澳門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抑制乳腺癌轉移和復發新機制
    由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院長鄧初夏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最近發現,乳腺癌相關基因1(BRCA1)可通過促進線粒體自噬及降低炎症小體活性,抑制手術後乳腺癌的復發及轉移。
  • 乳腺癌轉移能活多久?轉移到肝怎麼治療
    乳腺癌轉移到肝怎麼治療?乳腺癌轉移到肝癌往往是乳腺癌發展到晚期的重要標誌,需要及時對症施治,否則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乳腺癌多發肝轉移治療應遵循綜合治療結合個體化治療模式,對於早期無轉移的單一腫瘤患者,可採取手術切除局部癌腫,避免腫瘤細胞繼續增殖縱向擴散轉移,但手術治療本身存在自身缺陷,如手術切除不徹底,術後容易殘留一些癌細胞造成術後再度復發轉移,影響後期治療效果。
  • "紅顏劫"術後復發風險最高 廈乳腺癌發病率超全國
    廈門晚報訊(記者 蘇奇 通訊員 石青青)前天,歌手姚貝娜因乳腺癌復發而病逝,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裡,網友們紛紛表示惋惜。據了解,2011年,姚貝娜就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並於當年接受了乳房全切手術。不料,乳腺癌復發,癌細胞轉移至大腦和肺部,最終擊倒了她。乳腺癌也被稱為「紅顏劫」。
  • 乳腺癌術後復發風險最高 廈發病率超全國水平
    據了解,2011年,姚貝娜就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並於當年接受了乳房全切手術。不料,乳腺癌復發,癌細胞轉移至大腦和肺部,最終擊倒了她。乳腺癌也被稱為「紅顏劫」。據2014年衛生部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廈門地區乳腺癌發病率約35.1/10萬,超出全國平均水平,已連續多年佔據我市女性十大惡性腫瘤發病率排行榜之首。
  • 50歲女子乳腺癌5年後,右上肢突然水腫是腫瘤復發?
    50歲的鄧女士5年前因為乳腺癌做了手術,5年來,在醫師的精心治療下,康復得跟正常人一樣,讓她十分高興。然而,最近她發現右側上肢又莫名其妙的腫了起來,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乳腺癌病情復發了?通過仔細詢問病史及必要的檢查,發現鄧女士的乳腺癌並沒有局部復發,而是患上了乳腺癌術後的一種常見併發症——淋巴回流障礙症。那麼,什麼是淋巴回流水腫呢?腫瘤科劉莎護士長解釋,乳腺癌術後淋巴回流十分常見,是乳腺癌術後常見的較晚期的併發症,其發生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腋窩淋巴結清掃對於淋巴回流的影響。
  • 避免胃癌復發轉移,一定要警惕這六個高危因素
    胃癌的康復,是一個長期持久的過程,既需要患者的堅持和耐心,又需要有一定的科學素養和醫學常識,這其實並不容易。如果康復期因為無知而導致疾病惡化,實在令人可惜!以下是康復期應該避免的6類行為:
  • 轉移復發大半存活:復旦模式讓乳腺癌變慢病
    在第十五屆全國乳腺癌會議暨第十三屆上海國際乳腺癌論壇前夕,健康時報記者獲知,近十年間,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出院0期至III期乳腺癌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為85.5%,原位癌5年總生存率高達97.9%。即便發生復發轉移,大部分患者仍能獲得長期帶瘤生存。該病診療水平已達歐美發達國家水平,乳腺癌已從「絕症」轉化成一種「慢病」。
  • 為何切了乳腺,乳腺癌還會復發?醫生總結出幾個因素,需多留意
    尤其是現在人得乳腺癌的風險很高,有的人在切除乳腺部位後,還是復發了,又再一次患癌。女性需要正確面對乳腺癌,並且向醫生多了解復發原因,多留意異常積極處理,才能降低復發風險。醫生總結出的幾個因素,女性一定要牢記在心。為什麼切掉乳腺還能再得乳腺癌?
  • 摸到淋巴結變大,是乳腺癌轉移嗎?
    」最近摸到我的淋巴結變大了,是轉移了嗎?「近日不少覓友在覓健社區發帖互助提問,術後淋巴結增大是否為乳腺癌復發轉移,甚至因為淋巴結腫大而徹夜難眠,連日趨車到醫院掛號檢查。淋巴結腫大是復發轉移嗎?乍一聽「淋巴結」這個詞,似乎很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