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女子乳腺癌5年後,右上肢突然水腫是腫瘤復發?

2020-12-18 瀟湘晨報

50歲的鄧女士5年前因為乳腺癌做了手術,5年來,在醫師的精心治療下,康復得跟正常人一樣,讓她十分高興。然而,最近她發現右側上肢又莫名其妙的腫了起來,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乳腺癌病情復發了?

鄧女士心急如焚找到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唐三元主任。通過仔細詢問病史及必要的檢查,發現鄧女士的乳腺癌並沒有局部復發,而是患上了乳腺癌術後的一種常見併發症——淋巴回流障礙症。

那麼,什麼是淋巴回流水腫呢?腫瘤科劉莎護士長解釋,乳腺癌術後淋巴回流十分常見,是乳腺癌術後常見的較晚期的併發症,其發生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腋窩淋巴結清掃對於淋巴回流的影響。上肢的血液回流除了靜脈以外,還存在著另外一條通路,那就是淋巴通路,組織液的回流主要是淋巴通路。當腋窩清掃打斷了淋巴回流的通路以後,很容易造成組織液回流障礙,這是一個主要的原因,也是腋窩淋巴結清掃必然會發生的併發症。

其次,術後放療對於淋巴回流障礙起到了加速作用。乳腺癌術後,如果腋窩淋巴結轉移較多(≥4個)的話,一般會配合術後輔助放療以減少術後復發的風險,而放療容易造成腋窩纖維化以及血管閉塞,從而妨礙淋巴及血液回流。

第三,術後缺乏正確的鍛鍊。乳腺癌及腋窩清掃術後,有的人由於缺乏正確的鍛鍊,或者是因為傷口疼痛而不願鍛鍊,導致了腋窩淋巴回流障礙。

那麼又該如何診斷淋巴回流障礙呢?唐三元主任解釋道,對於淋巴回流障礙首先要注意是局部有沒有復發,所以我們會首先做腋窩淋巴結B超、CT檢查,必要時還有加上腋窩的磁共振掃描,以排除腫瘤復發的情況。如果沒有局部復發的話,還需要作上肢的血管彩色超聲,以排除有沒有血管內血栓,堵塞靜脈回流的情況。如果這些情況都能排除,結合患者手術史、放療史和放療野的分布,那麼乳腺癌淋巴回流障礙還是不難診斷的。

得了淋巴回流障礙該怎麼辦呢?劉莎護士長解釋,第一條就是做好預防工作,因為腋窩清掃以後淋巴結回流障礙發生的機率是非常高的,因此首先就是要根據病情選擇是不是需要作淋巴結清掃,如果乳腺癌屬於非常早期,腋窩沒有可以觸及的淋巴結腫大,B超檢查也沒有發現淋巴結腫大,可以通過前哨淋巴結活檢來選擇腋窩治療的方式,如果說前哨淋巴結是陰性,也就是沒有淋巴結轉移的話,那就沒有必要作腋窩淋巴結清掃,這樣就從源頭上解決了問題的根源,當然,如果腫瘤比較大,腋窩有多發的淋巴結轉移,從治癒疾病的角度出發,還是需要作腋窩淋巴結清掃的;

第二,腋窩清掃以後,及時進行功能鍛鍊,促進血液及淋巴回流改善,避免肢體水腫的發生,儘量避免長時間的使同側上肢處於下垂位,因為這個體位不利於血液回流,從而促進淋巴回流障礙的發生;可以多作上抬肢體的訓練,以及握力練習,必要時可以藉助器械如加壓彈力襪,真空吸引裝置等,目的就在於促進肢體的血液循環。

劉莎護士長還說,腋窩清掃後掌握淋巴回流障礙發生的時間規律也很重要,一般來說,淋巴回流障礙一般發生在術後1-3年以內,少數的術後5年都有發生的可能,掌握這個時間規律可以有針對性的開展訓練,並在這個時間點內加大隨訪的力度,從而避免上述併發症的發生。隨訪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對比觀察左右兩側上肢在同樣位置的周徑大小,如果差別在2cm以上時,就要考慮到淋巴回流受阻的可能,如果能夠進一步排除局部復發和血管內血栓形成的話,那麼肢體淋巴回流障礙診斷就是明確的。一旦診斷明確,就需要積極開展康復訓練,接受專業的治療。目前國際上有專門的淋巴回流障礙康復師,其目的就是提供專業的輔導,避免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聽了唐主任和劉莎護士長的解釋,鄧女士的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重新恢復了往日的自信,接下來,她將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解慧遠 任鬥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乳腺癌術後出現上肢水腫怎麼辦?
    乳腺癌後上肢水腫的防治: 避免長時間走路 康復治療尤為重要 「上肢水腫不是一個病,它的產生基於腋窩的解剖結構改變,基於病期的早晚,影響水腫的客觀因素很多。隨著保乳保腋窩的病人越來越多,水腫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只要很好的注意患側上肢的保護,這個問題是可以避免的。」
  • 上肢淋巴水腫治不好?現在有辦法了!
    &nbsp&nbsp&nbsp&nbsp近日,廣東54歲的於女士(化名)水腫了8年的左上肢終於好。&nbsp&nbsp&nbsp&nbsp8年前,於女士因患乳腺癌接受了手術治療,手術過後雖然癌症好了,但是沒過多久,乳腺癌手術導致她患上了繼發性上肢淋巴水腫,水腫的左手臂比自己的右手臂粗了5釐米,疼痛難忍、行動不便,給於女士的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8年來,她跑了多家醫院都沒能根治這一病痛。
  • 逃過「5年劫」 乳腺癌十幾年後可能還會復發
    晨報記者陳裡予報導 中老年女性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近10年來,本市25至49歲組的年輕女性乳腺癌發病率未出現明顯增長,50至79歲組發病率則顯著增長。在近日召開的第14屆全國乳腺癌會議暨第11屆上海國際乳腺癌論壇上,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榮譽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專家表示,和肝癌、肺癌患者不同,乳腺癌患者逃過「5年劫」,卻在十幾年後復發。應該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乳腺癌也需普及長期管理概念。
  • 乳腺癌術後要警惕淋巴水腫!
    乳腺癌術後要警惕淋巴水腫!一個月前的某天,她在超市搶購了一袋10公斤的大米,右手一路提回家,隔天突然發現自己原本纖細的右手臂腫脹,比左手臂還粗。但劉大姐沒有重視,想著過幾天自己就能好,可一個月過去了,她的右手非但沒有消腫反而越來越嚴重,出現酸脹、麻木、沉重感,手臂活動也沒有那麼靈活了。
  • 順德一女子這樣做後竟引發乳腺癌...
    女性在發現乳房腫物後,應該儘早到正規醫療機構乳腺專科找醫生診治。」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胸乳外科主任吳祖培說。近日,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胸乳外科接診了一名有著「慘痛教訓」的患者歐女士。之前她因乳房有硬結到美容院接受了「排毒理療」,隨後硬結「擴散」,到醫院就診後被確診為乳腺癌伴腋窩淋巴轉移,需接受乳房切除和化療。
  • 姚貝娜乳腺癌復發 腦轉移=病危?
    網易健康採訪到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乳腺腫瘤內科主任李惠平女士 ,進一步了解這項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對讓大家過度「緊張」的乳腺癌癌細胞轉移等問題,進行了細緻的回答。經證實,2015年1月16日下午,著名青年歌手姚貝娜因乳腺癌復發,病逝於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願逝者安息,一路走好。
  • ...腫瘤疫苗GP2實現癌症患者5年無一例復發,乳腺癌迎來治癒新曙光
    2020年11月9日,美國東部標準時間上午9點05分,一張5年隨訪乳腺癌患者的結果圖,炸裂了不少人的癌友圈。大家紛紛拿著下面的這張圖奔走相告:一種被稱為GP2的腫瘤疫苗,讓乳腺癌患者5年復發率為零,堪稱臨床治癒!
  • 第一年:當心乳腺癌復發「高危期」
    ■ 福軍「5年生存率不代表只能活5年,對於乳腺癌患者來說,現在還引入10年生存率的概念。」在國內最大患者互助社區覓健平臺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徐兵河主任醫師這樣回復癌友說,乳腺癌的復發跟患者的個人體質及癌症分期各有不同,總體來說,30%~40%的乳腺癌患者會出現復發。早期乳腺癌五年生存率能達到90%,二期乳腺癌五年生存率能達到75%,三期如果接受有效治療五年生存率大概能達到50%~60%。警惕身體的癌症復發「信號」。
  • "紅顏劫"術後復發風險最高 廈乳腺癌發病率超全國
    中山醫院乳腺外科主任楊素梅告訴記者,該院每年都能接診多例20來歲的年輕女性,其中最年輕的是一名18歲的大一學生,因此,姚貝娜這個年紀得乳腺癌並不算罕見。雖然廈門乳腺癌發病率較高,但乳腺癌死亡率卻在5/10萬以下。楊素梅說,乳腺癌並不可怕,早期乳腺癌10年存活率可在75%以上。那麼,姚貝娜為何還會因乳腺癌去世呢?
  • 乳腺癌切除後隆胸,如何才能不復發?
    隨著乳腺癌診療手段的進步,乳腺癌患者治癒率與生存時間不斷提升,與此同時,乳腺癌的年輕化趨勢也愈發明顯,57.4%的中國女性乳腺癌患者確診時年齡不到50歲,病人們希望恢復健康的同時,保持美麗,享受美好人生。
  • 乳腺癌術後水腫可防可治
    乳腺癌術後水腫宜早治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乳腺癌的治療效果已有了明顯提高,但是治療的後遺症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其中以術後上肢水腫最為常見。據不完全統計,因為手術切除了腋窩淋巴結,放射治療進一步破壞了淋巴管,淋巴回流受阻,大約20%-30%乳腺癌根治術後患者會發生上肢淋巴水腫。
  • 醫患故事丨順德一女士接受錯誤乳房按摩後引發乳腺癌轉移
    女性在發現乳房腫物後,應該儘早到正規醫療機構乳腺專科找醫生診治。」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胸乳外科主任吳祖培說。  近日,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胸乳外科接診了一名有著「慘痛教訓」的患者歐女士。之前她因乳房有硬結到美容院接受了「排毒理療」,隨後硬結「擴散」,到醫院就診後被確診為乳腺癌伴腋窩淋巴轉移,需接受乳房切除和化療。
  • 乳房突然變大怎麼回事 如何預防乳腺癌
    但是,對於成年女性來說,乳房突然變大其實不是一件好事,它很有可能預示著乳房患有乳腺癌了。在中國乳腺癌的出現率其實並不低,有很多明星就是死於乳腺癌,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護好乳房,小或者大不重要,重要的是乳房要健康。做到這些可以有效的預防乳腺癌的出現:1、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情。
  • 合肥女子乳腺癌術後復發轉移 堅強挺過一年平均生存期
    家住合肥市瑤海區的夏大姐今年50歲,2015年初發現乳腺包塊,後確診為乳腺癌並做了手術。術後不久便發現癌症復發轉移至骨頭、胸壁等部位,醫生指出她的腫瘤侵襲性很強,屬於復發轉移性乳腺癌,平均生存期不足一年。
  • 研究:乳腺癌患者接受治療20年後仍有復發風險
    據法新社11月9日報導,牛津大學近來的一項研究表明,接受乳腺癌雌激素治療的女性20年後仍面臨著癌症復發的風險。相關研究人員在日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接受乳腺癌雌激素治療的女性20年後仍然面臨癌症復發的巨大風險。
  • 乳腺癌根治術是真的「除根」了嗎?避免復發,有哪些事情要注意?
    大約130年前,有醫生認為乳腺癌之所以復發是因為沒有「切乾淨」,包括腫瘤周圍組織以及淋巴結切除的範圍不夠。於是開啟了乳腺癌根治術,也叫擴大根治術,包括乳房、腋窩淋巴結以及支配上肢運動的胸大肌、胸小肌等,嚴重的併發症影響到病人術後的生活質量,有人甚至不得不失去患側上肢!
  • 胸前長籃球大腫塊潰爛感染,女子乳腺癌復發險送命
    三湘都市報1月8日訊(記者 田甜 劉安妮 石榮)數日前,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普外科病房初次見到夏阿姨時,她癱坐在輪椅上,面容痛苦,臉上沒有一絲血色,右胸前一個籃球大小的腫塊被浴巾包裹著,散發著腥臭味;1月8日,再見到夏阿姨,她已經完全變了一個樣,精神飽滿、行動自如的她,竟然開始和周圍病友分享乳腺癌的防治經驗起來
  • 乳腺癌淋巴水腫是怎麼回事
    專家指出,在乳腺癌患者接受手術或者放射治療期間,或大或小的會造成淋巴組織損傷,手術治療會移除部分或全部的淋巴結,而放射治療會使淋巴組織產生纖維化。因此,經過乳癌治療後的患者,受到淋巴系統中斷的影響,是發生上肢淋巴水腫的高危險群。觀察發現,乳腺癌手術後,大約有15%的患者會出現淋巴水腫,而有的患者是在放射治療以後發生腫脹的。
  • 乳腺癌手術後復發,醫生這麼說
    昨天門診接診一位62歲乳腺癌腦轉移、骨轉移患者馬女士,病人骨瘦如柴。因為排隊的病人較多,她難以長時間坐著,醫護人員便安排到推拿室的床上躺著候診。 這個病人是9年前洗澡摸到乳房有拇指大小硬塊,不痛不癢,到醫院檢查確診為浸潤性導管癌乳腺癌。查出乳腺癌並做了手術,術後又放療了5次。沒想到5年後就出現了背痛,一查已經是胸椎骨轉移,又進行了放療和口服化療和內分泌治療,但是依然沒有阻擋住癌細胞的擴散。
  • 乳腺癌早期症狀 5種方法有效預防乳腺癌
    乳腺癌早期症狀皮膚改變乳房皮膚出現溼疹樣變、水腫、變色等異常,與乳房內的結節包塊不無關係,也可能是乳腺癌早期症狀之一。少數患者還會出現乳房大小不一的徵象。橘皮徵患上乳腺癌,乳房表面的皮膚會出現「橘皮徵」,即乳房的皮膚增厚變粗、毛孔增大,也是乳腺癌早期症狀之一。之所以會出現「橘皮徵」,是因為庫柏氏韌帶牽扯或腫瘤與皮膚粘連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