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乳腺癌患者接受治療20年後仍有復發風險

2020-12-20 央廣網

據法新社11月9日報導,牛津大學近來的一項研究表明,接受乳腺癌雌激素治療的女性20年後仍面臨著癌症復發的風險。相關研究人員在日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接受乳腺癌雌激素治療的女性20年後仍然面臨癌症復發的巨大風險。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篇報告指出,原發腫瘤體積較大,且有4個及以上淋巴結受到擴散影響的女性乳腺癌復發的風險最高。此次研究進行了88項臨床試驗,近6.3萬名患雌激素受體(ER)陽性乳腺癌的女性參與了試驗。

據報導,這些患者都接受了為期5年的內分泌治療,並得到治癒。這些治療手段中,它莫西芬(一種抗雌激素,用於治療婦女乳腺癌)治療是降低癌症復發風險的標準治療手段。

但是研究人員發現,在初次診斷後的20年內觀察期中,15年內腫瘤復發的風險是穩定的。密西根大學綜合癌症中心的乳腺癌研究教授丹尼爾·海耶斯(Daniel Hayes)表示,「儘管在最初5年內乳腺癌沒有復發,但其他身體部位如骨頭、肝臟和肺部,癌症復發的風險在5年至20年期間仍然穩定存在。」

原發腫瘤體積大並擴散到4個及以上淋巴結的女性在未來15年內癌症復發風險高達40%。對於癌症級別較低,腫瘤體積較小且沒有擴散到淋巴結的女性,未來15年內癌症復發的風險為10%。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洪朝攀(音譯)就讀於牛津大學,他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可以長時間保持休眠狀態,接著在隨後的幾年內擴散並保持穩定,復發風險與腫瘤的大小以及是否已經擴散到淋巴結有密切關係。現階段的治療手段是切除腫瘤5年後使用它莫西芬或芳香酶抑制劑進行治療,以降低復發風險。該研究就此提出了一些新的問題。

有專家認為治療時長應該延至10年。這種治療可能會產生潮熱、陰道乾澀、骨質疏鬆症和關節疼痛等副作用。海耶斯表明,治療手段的選擇還是取決於女性患者和主治醫師。「患者和醫務人員在權衡治療的副作用和毒性,來決定五年後是否繼續服用抗雌激素藥物時,可以參考到這些數據。」(實習編譯:劉文慧 審稿:田瑞哲)

相關焦點

  • 乳腺癌患者怎麼吃?10年研究成果告訴你答案
    乳腺癌是全球第二常見的癌症,亦是女性中第一高發的癌症。可喜的是,近年來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不斷提高——美國達到90%,中國為83.2%,死亡率不斷降低,但是康復期患者的復發風險卻在悄然上升,甚至在診斷後的20年還有復發可能。
  • 用於乳房修復的脂肪填充,不會增加乳腺癌復發風險
    2011年進行的研究表明,與從未進行過脂肪填充的女性相比,進行脂質填充的女性不太可能復發。2016年的一項研究增加了更多證據表明脂質填充不會增加復發風險。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確定了超過1,024名乳房切除術後進行乳房再造的女性,其中包括脂肪填充:·719名婦女進行了乳房切除術以切除乳腺癌·305名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很高,但尚未被診斷出並且進行了預防性乳房切除手術以降低風險
  • 乳腺癌術後復發風險最高 廈發病率超全國水平
    據了解,2011年,姚貝娜就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並於當年接受了乳房全切手術。不料,乳腺癌復發,癌細胞轉移至大腦和肺部,最終擊倒了她。乳腺癌也被稱為「紅顏劫」。據2014年衛生部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廈門地區乳腺癌發病率約35.1/10萬,超出全國平均水平,已連續多年佔據我市女性十大惡性腫瘤發病率排行榜之首。
  • 乳腺癌患者該如何日常調理身體?如何知道復發轉移的發生?
    研究發現,診斷後繼續吸菸的患者與從不吸菸者相比,乳腺癌死亡風險增加72%;診斷後禁菸的患者與診斷後繼續吸菸的患者相比,死於乳腺癌的風險降低33%,死於呼吸道症的風險降低61%;中國婦女主動吸菸率僅為2.5%,但總體暴露於二手菸的比例為71.6%。被動吸菸使絕經後或肥胖的乳腺癌患者發生不良預後的風險更高。
  • "紅顏劫"術後復發風險最高 廈乳腺癌發病率超全國
    楊素梅說,自該科2010年建科以來單純因乳腺癌死亡的大約有4-5例,其中3例都是較年輕的患者。她分析,一方面,年輕乳腺癌患者往往對乳腺癌風險重視不夠,首次確診時常已到了較晚的分期,耽誤了治療時機;另一方面,年輕乳腺癌患者往往分子分型相對較差,惡性度相對較高,也更容易復發。
  • 20年隨訪研究:乳腺癌術後靶向放療優於全乳放療
    全球每年約有200萬女性新診斷為乳腺癌。對於大多數早期患者來說,往往有機會進行保乳手術,但同時需要接受輔助放療以減少復發風險。通常,術後為期數周的全乳放療是標準治療。傳統觀點認為,放療必須多次進行,而且全乳放療始終至關重要。
  • 乳腺癌術後有兩個復發高峰期
    本報長沙訊 「不算複查的數據,2018年,湘雅醫院乳腺科就收治了1000多例新髮乳腺癌。」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乳腺科主任王守滿教授在談及乳腺癌時說道。    近年來,乳腺癌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 乳腺癌切除後隆胸,如何才能不復發?
    有調查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20萬例乳腺癌患者接受了手術治療,而常規外科手術後不可避免地造成不同程度的乳房缺失,這使得女性患者,尤其是年輕患者在治癒後長期遭受形體改變帶來的困擾。 多個研究顯示,乳腺癌乳房切除術後的女性,多數會繼發不同程度失眠、自卑、焦慮、抑鬱等心理變化,嚴重時可影響夫妻關係、家庭穩定;部分患者更難以回歸正常的工作和融入日常的社會生活。所以乳腺癌治療後乳房重建,在治癒軀體病變的同時,也能治癒患者的心靈。但隆胸術和乳腺癌的治療,是否有禁忌與衝突之處,又常成為困擾患者的問題。
  • 乳腺癌保乳術後再接受質子治療,可靠嗎?
    乳腺癌作為女性發病率的首位,困擾著很多女性的健康和生活。為了不影響外觀,保乳術成為很多乳腺癌患者的首選治療方式。研究顯示,乳腺癌保乳術後進行放療可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和復發率。作為新興的放療技術,質子治療也成為乳腺癌保乳術後患者的選擇之一。那麼,乳腺癌乳腺癌保乳術後再接受質子治療是否可靠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來分析一下。
  • 乳腺癌新藥「帕捷特」在中國獲批上市 可降低復發和死亡風險!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中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每年全國新增病例約27萬,其中HER2陽性乳腺癌約佔所有乳腺癌病例的20%-25%,一度被稱為「最兇險的乳腺癌」。最近,乳腺癌新藥帕捷特獲得批准,將把HER2陽性乳腺癌高復發風險患者的復發或死亡風險降低25%左右。
  • 逃過「5年劫」 乳腺癌十幾年後可能還會復發
    在近日召開的第14屆全國乳腺癌會議暨第11屆上海國際乳腺癌論壇上,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榮譽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專家表示,和肝癌、肺癌患者不同,乳腺癌患者逃過「5年劫」,卻在十幾年後復發。應該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乳腺癌也需普及長期管理概念。
  • 乳腺癌手術後復發,醫生這麼說
    這個病人是9年前洗澡摸到乳房有拇指大小硬塊,不痛不癢,到醫院檢查確診為浸潤性導管癌乳腺癌。查出乳腺癌並做了手術,術後又放療了5次。沒想到5年後就出現了背痛,一查已經是胸椎骨轉移,又進行了放療和口服化療和內分泌治療,但是依然沒有阻擋住癌細胞的擴散。
  • ...腫瘤疫苗GP2實現癌症患者5年無一例復發,乳腺癌迎來治癒新曙光
    這些藥物,給HER2乳腺癌患者帶來了明確的治療效果和更多的治療選擇。即便如此,現有的治療選擇下,仍有八分之一的女性受復發性乳腺癌的影響,約50%的復發性乳腺癌女性對曲妥珠單抗等藥物無反應,導致轉移性乳腺癌和預後不良,有80~85%的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無法生存。科學家也為此做了很多努力,嘗試更多的新療法來實現患者的長期生存,降低復發率。
  • 乳腺癌術後,內分泌治療期間會復發嗎?還有哪些治療辦法呢?
    乳腺癌術後復發被許多因素影響,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還是腫瘤分期,分期越早復發的機率要小很多。資料顯示Ⅰ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要在95%以上,其中60%—80%的病人20年後也沒問題!規範化治療是降低病人復發風險、改變生存時間最重要的措施,內分泌治療就是主要方法之一。內分泌治療適應於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術後治療一般持續要5—10年,治療期間腫瘤有復發轉移的可能嗎?
  • 中國專家8年臨床研究顯著降低「最毒乳腺癌」復發率
    「最毒乳腺癌」復發率 5年無病生存率升至86.3%  中新網上海4月11日電 (陳靜 王懿輝)如今,乳腺癌已逐漸成為可防可治的「慢性病」,但三陰性乳腺癌5年內復發轉移風險卻依舊居高不下,被稱為「最毒乳腺癌」 。
  • 英研究稱同時化療和放療可降低乳腺癌復發率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說,在對乳腺癌的治療中,如果改變常規的先後使用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的方式,而是同時進行化療和放療,可以降低乳腺癌復發率,並且治療時間也得以縮短
  • 乳腺癌患者需要了解的21、70、28基因檢測
    ●研究三:SWOG S8814 SWOG S8814研究納入的是367例HR陽性HER2陰性、1-3枚淋巴結轉移的乳腺癌患者,對於僅接受他莫昔芬內分泌治療人群中,RS有預後價值,調整陽性淋巴結個數後,低危組(RS<18)未顯示化療獲益。
  • 蘇逢錫教授團隊研究亮相SABCS,揭示中國乳腺癌患者的基因圖譜|2020...
    20.65%),提示中國乳腺癌患者針對這些通路相關基因突變進行靶向治療獲益的比例會增加。如針對未達到病理學完全緩解(pCR)的患者進行升階治療,針對低危患者可嘗試降階治療。除了針對HER2陽性乳腺癌進行靶向升階和針對三陰性乳腺癌(TNBC)進行化療升階,目前有研究針對術後有殘留病灶的TNBC患者進行基因檢測,並以基因為導向進行匹配治療,為高危早期TNBC患者尋找僅有的最大的可能治癒的機會。
  • 帕妥珠單抗又一適應症在中國獲批,開啟晚期乳腺癌治療新格局
    早期患者中,30~40%會發展為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僅20%,總體中位生存時間僅為2~3年。HER2又稱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是重要的乳腺癌預後判斷因子,HER2陽性乳腺癌約佔乳腺癌的20%-30%。對於HER2陽性乳腺癌,癌細胞內HER2基因高度表達,因此就會有太多HER2蛋白出現在這些癌細胞表面,稱之為HER2蛋白過表達。
  • 絕經前的乳腺癌病人如何使用內分泌治療?
    大約有75%的乳腺癌病人的雌激素受體(ER)和/或孕激素受體(PR)呈陽性,此類型乳腺癌的病人需要接受輔助內分泌治療,本次我們專門介紹未絕經、激素受體陽性、無轉移的乳腺癌輔助內分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