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原因,持續一個學期的線上教學之後。公共藝術(建築設計方向)專業1-5周開設《建築模型與沙盤製作》課程,1-2周採用線上教學的方式,3-5周回歸線下教學。
在線上教學過程中,使用釘釘班級群進行籤到、直播授課並答疑解惑,組織討論,同時採用提問的方式考察學生的在線狀態、學習效果。學生們在平臺上不但完成了專業課程學習任務,同時也能夠積極進行課下自主調研學習。
通過此次實踐教學,通過教與學的角色翻轉更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基本達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目的。同時,鼓勵同學們廣泛查閱課程資料,通過網絡搜集優秀案例以及學習資料,達到了師生共建課程資料庫的目的。
利用課程教研會,全體本課程的授課教師進行教學經驗的總結和授課反思,大家統一思想,提高教學質量首先教師要做到備課充分、嚴格把控課堂教學進度、課程重難點著重分析。
《建築模型與沙盤製作》3-5周授課方式轉入到線下,授課教師主要是對學生的模型製作進度的把控和輔導,強調模型製作過程的重點與難點,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在教室授課過程中,也會隨時通過釘釘或QQ群穿插入一些優秀案例、製作技巧視頻等線上資源供學生下載學習。
學生線下課堂
本次課程既有線上理論講授環節又包含了線下實踐操作指導,混合式教學方式對教師既是一種挑戰,又是一個契機。通過此次課程的鍛鍊不僅提高了線上教學的能力培養,同時線下教學中合理的融入線上教學手段,極大的豐富了課堂。使學生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發散思維,加強空間分析能力與動手能力,切實完成建築模型的製作。
一、以疫情防控知識作為課程導入,由於疫情原因,本課程1-2周為線上課程,制訂了教學計劃、保證線上教學有序進行。第一周以疫情防控知識作為課程導入, 提醒同學們如何做好自我防護,比如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曬太陽、不去人員密集處等。並把疫情防控知識中勤通風和曬太陽等常識結合建築設計專業內容,如講授建築設計中通風和採光問題的重要性,結合疫情知識做好建築的流線設計、分區設計、安全設計等。
二、在模型製作中加入了聲、光、電;強調模型的每一個細節,顏色和肌理都要盡力做出建築特有的味道;重在模型制技巧,例如:模型的牆與牆的接口處都是 45度角拼接的,能使牆體比較美觀、牆與地面的正確拼接,能讓牆體結實等技巧;加入配景,加入配景設計不會使模型顯得單調。並且使模型更加豐富、美觀,給人美感。
通過《建築模型與沙盤製作》課程教學,實現以下目標:
1.強大的動手能力——能夠通過常用的材料和工具,製作出精準的模型和沙盤,詮釋設計方案。
2.分析與研究的能力——能夠運用理論進行相關設計的分析與解決一些問題的能力。
3.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能夠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學習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創新能力——能夠在掌握人地關係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