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小香薯進入電商銷售旺季
杭州網訊 近日,在杭州臨安區天目山鎮九裡村、九獅村、千洪村等地,村民們不懼盛夏的高溫,紛紛在田地間收割自家種植的天目小香薯。
目前,小香薯正進入了電商銷售旺季,一家店鋪每天都有上萬斤甚至十來萬斤的銷售量。小小番薯,如今已成為村民致富的「金疙瘩」。
記者獲悉,為保證小香薯的完整性,收割工作需要靠人工進行採挖。村民們一把揮起鋤頭扎進地裡,再將土裡的香薯輕輕鉤出來,全程保持輕手輕腳,生怕碰傷了它。
這一天,茗茹天貓旗艦店的掌柜胡芸芳和店裡的員工們正忙的不可開交,最近她的店鋪銷量一直節節攀升,最高一天售出了12萬斤小香薯。
胡芸芳於2008年開始種植天目小香薯,「 當時主要通過上門推銷,批發給市場等傳統模式銷售,因為小香薯銷售難,」胡芸芳表示,當時只能每天凌晨和家人送貨到市場批發,但即使這樣,小香薯的銷售量還是一直上不去。
自2015年,一個改變讓小香薯打開了銷路。在加入淘寶平臺後,如今胡芸芳的銷售額達到了上千萬元。
今年,「茗茹小香薯」又進駐了天貓店。通過電商平臺,「茗茹小香薯」已經走進全國各個大酒店,不少酒店「五穀豐登」這道菜的小香薯就來自她家。
最高一天可售出12萬斤小香薯
據了解,去年4月,阿里巴巴正式啟動「畝產一千美金」計劃,陸續落地全省25縣、市,旨在為農產品上行打造通路,同時培育新農人、打造品牌農業。
阿里巴巴獨有的助農模式,也吸引年輕人投身農產品電商領域。臨安千洪村的徐鑌,就是一位返鄉創業的年輕人。回鄉後他通過淘寶網店銷售臨安筍乾、小香薯等農特產品,不僅帶動當地種植戶打開銷路,擴大了產量,還創立了屬於自己的生鮮品牌「薯小萌」。「通過淘寶直播等手段,目前『薯小萌』每天的銷量都在1.5萬斤以上,生意好的時候一天的銷量能夠達到3.5萬斤左右。」
目前,臨安區的天目小香薯的種植面積已經達2萬畝,產量1500噸,其中,900噸以上的小香薯是通過電商銷售,越來越多的農民走上了致富路。僅天目小香薯的發源地天目山鎮就有800多農戶種植或銷售天目小香薯,種植面積達3000畝,年產值超過4500萬元,形成了香薯粉、香薯幹、香薯面等系列產品,成為當地的金字招牌和特色產業。
來源: 作者:記者 婁曉涵 通訊員 席雲竹 編輯: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