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呼吸科醫生感慨
今年冬忙的時間提前了
記者 王真 周潔瓊 通訊員 方序
本報訊 昨天是杭州入冬以來空氣品質最差的一天,昨天微博微信上,好多人在曬天氣,討論怎麼辦,要不要戴口罩,要不要買空氣淨化器,要不要去空氣好的地方度個假,甚至說起要不要把家搬到空氣好的地方。而昨天,醫院裡與這場霾有關的疾病也多了不少,特別是呼吸科的醫生感慨說,病人多得都快忙不過來了。
霾這麼厲害,我們怎麼做才可以減少它對我們的傷害?
對付霧霾的8條健康建議
口罩和空氣淨化器對付霧霾作用到底有多大?在這樣的霧霾天裡,我們怎麼做才能健康一點?王選錠教授歸納了業界專家的觀點,總結出以下建議——
1.老年人沒事別出門。
雖說室內外的空氣是流通的,但因為機動車尾氣的排放,馬路上的空氣汙染肯定要比小區裡嚴重。減少出門是自我保護最有效的辦法,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疾病的病人,還有身體免疫力較弱的兒童和老人。
2.鍛鍊肯定比不鍛鍊好,但不要晨練要午練。
鍛鍊肯定比不鍛鍊好,鍛鍊可以增強免疫力,但鍛鍊也要看得失。冬天是一年裡空氣品質最差的時候。而一天當中,早上和傍晚上下班高峰這段時間,又是一天中空氣最差的時候。特別是早上,空氣溼度相對較大,PM2.5不易擴散,容易形成氣溶膠(所謂「氣溶膠」,就是水包裹著顆粒物質,凝結在一起),加上機動車尾氣的排放,空氣品質不太好。
而且早上天冷,心血管病人更易出意外。一天中最好的鍛鍊時間是上午10點到下午3點,這個時段,PM2.5容易流通,擴散到更大的範圍,局部地區顆粒物質較少。建議大家改變晨練習慣,改為「午練」,比如吃完中飯後出去散個步。或者改室外運動為室內運動,比如跑步改遊泳。
3.哮喘和鼻炎病人出門戴口罩。
說實話,現在你在馬路上看到的口罩基本上都不能阻擋PM2.5,要想完全阻擋PM2.5,建議戴N95口罩。N95口罩對直徑在0.3微米以下的顆粒可以抵擋95%以上,是真正可以阻擋PM2.5的口罩。但這個口罩密封性非常好,醫生也只有在進入傳染病病房時才戴這個口罩,而且戴上半個小時就會氣悶。價格也比較高,即使是醫院大規模採購,每個口罩也要十幾元。
所以我們不是特別建議大家選擇N95口罩,特別是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更易氣急,不要戴。但我們還是建議大家,特別是容易感冒的人、哮喘病人或有慢性鼻炎的人,在霧霾嚴重的時候,出門能戴個口罩。
像一次性的醫用外科口罩,雖然不能阻擋PM2.5,但可以阻擋PM4以上的顆粒;普通的紗布、棉布口罩可以阻擋PM5以上的顆粒。吸入嘴巴或喉嚨的顆粒越少,得病的機率也會減少。
不過要注意的是,戴過的口罩很潮溼,細菌更易繁殖,所以不能重複使用。
另外,冬季空氣冷而乾燥,喉嚨會不舒服。戴著口罩,口鼻之間會形成一個溫暖的潮溼小氣候,喉嚨的舒適度會好一點。
4.開車時把窗戶關上。
馬路上的汙染最嚴重,所以開車時最好關閉車窗。
5.上班到單位、下班到家裡,記得洗手洗臉漱口洗鼻子。
PM2.5顆粒還會以氣溶膠的方式沾到我們的皮膚上,特別是最近天氣乾燥,很多人出門前都會擦潤膚霜或潤唇膏,更容易沾染空氣中的細菌或其它有害顆粒物。如果不及時清洗,特別是嘴唇上的髒東西就會在喝水、舔嘴唇時吃進去,刺激喉嚨。
洗臉最好用溫水,漱口清除附著在口腔的髒東西。
對於有鼻炎的人,回家後清理鼻腔很重要:洗淨雙手後,捧溫水,用鼻子輕輕吸水並迅速擤鼻涕,反覆幾次。家長給孩子清理鼻腔,可以用乾淨棉籤蘸水,反覆清洗。
6.有條件的買個有HEPA網的空氣淨化器。
空氣淨化器這兩年一到冬天就賣得蠻好,但不是所有的空氣淨化器都能有效對付PM2.5。建議買含有高效空氣微粒過濾器的空氣淨化器(含有HEPA網),這種淨化器對攔截PM2.5有一定效果。
但要注意的是,空氣淨化器的過濾網要定期清洗或更換,否則長時間處於汙染狀態,細菌和病毒等致病物質容易滋生,反而有害。
還有,每臺空氣淨化器過濾的區間有限,有的過濾範圍是15平方米、有的是30平方米。所以,如果空氣淨化器放在臥室,客廳就沒有淨化的作用了。
7.多喝水多吃些潤肺的食物。
可以多喝銀耳、雪梨等潤肺的食物,這可以使人體保持溼潤,津液充足,在較淺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阻擋顆粒物質。
多喝水也有同樣的效果。
8.咽喉幹癢吃點薄荷潤喉糖。
霧霾天在外面久了,嗓子很容易不舒服,比較多的是幹癢。吃點含有薄荷、冰片的潤喉糖,可以使充血的咽喉清涼,緩解咳嗽不適。不過不要吃太甜的潤喉糖,糖分太高,會有黏膩感。
大家也可以選擇適用於咽喉不適的非處方藥,減輕咽喉充血過敏反應。
和霾有關的咳嗽病人增加兩倍也不止
呼吸科醫生冬忙的時間提前了
昨天下午,我們到杭州幾家大醫院轉了一圈,說起霾,呼吸科的專家們都在嘆氣,「這樣的天氣,病人肯定多啊。不要說病人不舒服,我們醫生也不舒服,『咳咳咳』的不知道有多少。」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科羅秋平副主任醫師說,冬天受冷空氣刺激,呼吸道疾病本來就容易多發,這兩天空氣汙染加劇,刺激呼吸道,更會直接導致呼吸系統的各種疾病。「每年冬春季是呼吸科最忙的時候,不過現在這個霧霾,讓我們忙的時候提前了。」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感染管理科科長王選錠教授,是我省研究PM2.5的專家,昨天早上坐診呼吸內科專家門診。「專家號是限號的,所以單從門診量來看,看不出變化。但這兩天門診病人的病情有明顯變化,和霧霾有關的病人佔了所有病人的一半以上。特別是咳嗽,這和霧霾直接相關,五六年前空氣還沒這麼差的時候,哪有這麼多咳嗽病人,現在的咳嗽病人比以前增加兩倍都不止。」
浙江省中醫院呼吸科主任王真教授昨天在長沙出差,打電話給他,他說,「我都聽說了,杭州霧霾很嚴重。科室裡的醫生和我說,病人真的很多,他們都忙不過來了。」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感冒後咳嗽很難好
專家說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霾惹的禍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PM2.5將導致以下疾病:咳嗽、呼吸困難、肺功能降低、哮喘加重、慢性支氣管炎、心律不齊、非致命的心臟病發作甚至會導致某些癌症。
其中最典型的是咳嗽。
王選錠教授說,他曾經接診過五六位六十出頭的大伯大媽,他們結伴去莫幹山休假,在山清水秀的地方住了一個月,回到杭州後都不對了,有的咳得厲害,有的老慢支發作;還有些留學生,從澳大利亞回到杭州,不停咳嗽,最後成了哮喘。
大家有沒有發現,五六年前的感冒,發燒、流鼻涕居多,也有咳嗽,但最多兩個星期就好了,很少一直咳下去的。但現在得次感冒,前一周發燒流鼻涕,一周後,發燒流鼻涕症狀沒了,咳嗽卻斷不了根。而且都是乾咳,嗓子癢、忍不住想咳,卻咳不出痰。老底子有種說法,「乾咳無痰,離死不遠」,這是種很嚴重的毛病,但現在看看周邊,乾咳的人要多不少。
「這種感冒後的咳嗽,容易在空氣汙染的作用下,發展成咳嗽變異型哮喘,甚至一咳就是幾個月。」
王選錠教授說,感冒咳嗽是因為支氣管有急性炎症,出現充血,產生高氣道反應造成的。以前空氣好的時候,感冒總體的炎症消退後,支氣管的炎症也跟著消退,充血沒有了,咳嗽症狀也就消除了。現在,空氣汙染大,到了感冒後期,炎症雖然消除,但充血的支氣管仍受有害物質的刺激,敏感性增加,高氣道反應依然在,容易乾咳。這反過來又加劇了支氣管的充血,最後導致咳嗽的綿延不愈。
「咽喉、支氣管長時間充血,最終導致氣道結構性的改變,氣道狹窄了,最終轉化成哮喘。」王選錠教授說。
為了吸口新鮮空氣
有人戴口罩
有人家裡備了4臺空氣淨化器
昨天晚高峰時,騎車沿著上塘路往城北騎,天灰濛濛的,傍晚5點剛過,路上就已經很黑了,嗓子感覺很不舒服。路上,隨處可見戴著口罩的行人和騎車人。最誇張的是在登雲路大關路口,10多個等紅燈的騎車人裡,戴著口罩的居然有四五個人。確實,在這樣的灰霾天,大家都應該想點辦法保護自己。
說起這兩天杭州的空氣品質,周女士昨天既無奈又有點小安慰:「我家裡有4臺空氣淨化器!」
周女士三十來歲,小孩兩歲。
「朋友來我家總要笑話我,一家三口加個阿姨也就四個人,空氣淨化器卻擺了四臺。我說誰願意啊,還不是為了吸口乾淨點的空氣。」
周女士說,她對環保比較重視。她的觀念是,水汙染了,換個牌子喝。食物有害,換個品種吃。空氣汙染了沒法換,就想到能不能過濾。身邊的朋友家裡好多已經買了空氣淨化器,所以兩年前懷了小寶寶後,想得就更周全細緻些。
四臺空氣淨化器,兩臺是進口的,比較大,用了一兩年了。另兩臺小一點的是國產的,不久前朋友送的。4臺機子分別擺在臥室、客廳和書房裡,有人的時候基本上都開著。
「介紹上說這些淨化器能除甲醛,對PM2.5也有效,但作用到底有多大,我心裡也沒底,也沒找專業的檢測機構檢測過。但對灰塵肯定有用,因為差不多一個月就要換一下濾芯,每次拆開來都要嚇一跳,原本雪白的濾芯,肯定變得又黑又髒。」
周女士說,有時候想想也蠻無奈的,因為空氣這個東西無孔不入的,家裡與室外不可能做到完全隔絕,你也不可能永遠呆在家裡不出去,所以只好安慰自己,有預防總比沒作為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