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第十五期愛國宗教界人士研修班、 第五期愛國宗教界...

2020-12-25 人大新聞網

10月12日上午,第十五期愛國宗教界人士研修班、第五屆愛國宗教界人士碩士研究生班開學典禮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王作安,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級巡視員宋毅,中央統戰部十一局局長韓松,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學校辦公室主任顧濤出席開學典禮。開學典禮由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吳付來主持。

靳諾代表學校致辭,向參加第十五期愛國宗教界人士研修班、第五屆愛國宗教界人士碩士研究生班學習的全體學員表示歡迎,並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的辦學歷史、辦學宗旨和發展情況,回顧了以往開辦愛國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和愛國宗教界人士碩士研究生班的經驗成績和各方肯定,對中共統戰部、教育部的重視和信任表示感謝。靳諾表示,愛國宗教教育具有重大意義,中國人民大學將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優勢,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宗教工作。希望各位學員在校學習研修期間,能夠排除各種困難,和諧相處,安心研修,在文化素質、專業知識等方面取得新的收穫。

宋毅代表教育部致辭,向研修班和研究生班的舉辦表示祝賀,向承擔培訓工作的中國人民大學和有關專家學者表示感謝。他表示,黨中央高度重視宗教工作,教育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積極做好相關工作。希望各位學員珍惜機會,刻苦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宗教學識和人文素養,在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方面下功夫,在深刻把握宗教學基礎理論和宗教教義方面下功夫,在開闊視野方面下功夫。同時,希望中國人民大學總結以往成功經驗,緊密結合學員需求和學校辦學優勢,確保培訓質量、圓滿完成培訓任務。

寬靜法師、王振華道長、吾拉爾·對山阿訇、趙慶龍神甫、許磊牧師分別代表第十五期愛國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學員和第五屆愛國宗教界人士碩士研究生班學員作發言,表示一定會加倍珍惜到中國人民大學學習的機會,認真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和專業知識水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好地為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王作安代表中央統戰部對學員們表示歡迎,向一直以來支持中央統戰部工作的中國人民大學各位領導、任課教師以及工作人員的精心安排和付出表示衷心感謝,並對學員們提出了三點希望:一要珍惜學習機會,儘快完成身份轉換、放平心態,全身心投入學習,樹立中青年愛國宗教界人士的良好形象;二要明確學習目標,在認真完成學校教學計劃的基礎上,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宗教問題和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善於用理論結合實際,真正做到學有所獲、學以致用;三要遵守紀律規矩,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不能搞特殊化,嚴格遵守宗教政策法規,堅持宗教和教育相分離的原則。

開學典禮開始前,靳諾會見了王作安一行,吳付來、顧濤陪同會見。黨委統戰部、黨委宣傳部、研究生院、教務處、後勤集團、國內合作辦公室、哲學院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見。

中央統戰部十一局院校處處長王蕾、調研員孫鋼,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人文社科教育處處長張慶國;中國人民大學黨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楊偉國,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馮玉軍,研究生院副院長宋健,黨委統戰部副部長郝麗,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辦公室主任趙瀟,後勤集團副總經理黃粵濤等參加開學典禮。哲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臧峰宇,黨委書記、副院長徐飛,校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所長、第十五期愛國宗教界人士研修班班主任張風雷,副院長王宇潔、劉勁楊、張霄,國學院黨委副書記華建光,哲學院教授姜守誠、副教授張雪松,哲學院黨委副書記、第十五期愛國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副班主任張鵬舉,第五屆愛國宗教界人士碩士研究生班班主任、哲學院教師孫曉雯等哲學院領導和研修班任課教師參加開學典禮。

開學典禮結束後,王蕾和張風雷主持召開了本期研修班和研究生班的第一次班會,對有關工作進行了具體布置。

2006-2019年期間,中國人民大學受中共中央統戰部和教育部委託,由教務處、哲學院、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具體實施,成功舉辦了第一至十四期愛國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受到中央領導同志及中共中央統戰部、教育部、國家宗教事務局領導和學員們的高度評價。

在此基礎上,中央統戰部決定,第十五期愛國宗教界人士研修班仍將委託學校承辦,時間為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為期3個月,學員共56人。

自2012年9月開始,受中央統戰部委託,哲學院在「愛國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多年實踐探索的基礎上,開始舉辦「單獨考試」的愛國宗教界人士碩士學位研究生班。愛國宗教界人士碩士研究生班(全脫產)2012年開始招收第一屆共19人,2014年招收了第二屆共15人,第三屆共招收了20人,第四屆共招收了25人,2020年第五屆共招收了19人。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民大學舉行第十四期愛國宗教界人士研修班結業典禮
    2019年12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第十四期愛國宗教界人士研修班結業典禮在中央統戰部舉行,來自五大宗教的56位愛國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學員順利結業。王利明代表學校致辭,對研修班全體學員順利結業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黨和國家一貫重視做好宗教工作,特別是重視愛國宗教界中青年代表人士的培養工作。
  • 廈門市佛教人士研修班在中國人民大學圓滿結業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和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高舉愛國愛教偉大旗幟,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加強廈門佛教代表性人士的自身建設研修班於5月1日上午在賢進樓進行結業典禮,結業典禮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黨委副書記張鵬舉老師主持。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徐飛,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執行所長張風雷教授,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廈門市佛教協會會長、閩南佛學院院長則悟大和尚,廈門市民族與宗教事務局一處處長沈仲勇等共同參加了結業典禮。
  • 農融為廣西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
    6月11日上午,廣西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掛牌儀式在貴港市桂平西山龍華寺舉行,自治區民宗委黨組書記、主任,自治區民語委主任,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農融,貴港市委統戰部部長潘漢勝,龍華寺住持釋湛空,桂平市市長陳錦秀出席掛牌儀式,農融、釋湛空為廣西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
  •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出版座談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11月6日,由中華書局、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聯合主辦,廈門南普陀寺協辦的「《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出版座談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堂舉行。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馮惠玲,國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長、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劉威,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學誠法師,中國出版集團總裁聶震寧,中華書局總經理李巖,中國佛學院教務主任持真法師,臺灣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主任呂勝強出席座談會並致辭。
  • 江蘇省宗教界關於加強教風建設的倡議
    江蘇省佛教協會、江蘇省道教協會、江蘇省伊斯蘭教協會、江蘇省天主教愛國會、江蘇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江蘇省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江蘇省基督教協會於日前聯合發布《江蘇省宗教界關於加強教風建設的倡議》。全文如下:教風是宗教的生命線。
  • 中國佛教界愛國情感、愛國思想和愛國實踐的統一
    南嶽僧眾在抗日救亡運動中踐行著愛國愛教的責任,既鍛鍊了自身,也彰顯了他們保衛國家和救度眾生的愛國情懷。  湘潭大學碧泉書院教授方紅姣:  在抗日洪流中,南嶽僧侶道士為「救國救教」而成立南嶽佛道救難協會,以自己的方式投入抗戰,成為了全國抗日的重要組成部分,譜寫了南嶽僧侶愛國愛教的歷史篇章,彰顯出佛教道教與國家、民族、社會的適應性。
  • 江西永豐縣民宗局四大舉措關愛宗教界人士
    佛教在線江西訊 江西省永豐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在宗教工作中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採取四大舉措,切實關心關愛宗教界人士,以愛心贏得人心,促進了宗教領域的和諧穩定。一是關心宗教界人士的身體健康。2009年5月、2010年5月兩次共組織宗教團體負責人、重點宗教場所負責人21人到縣中醫院進行了免費體檢。二是關愛宗教界人士的家庭成員。
  • 松潘縣宗教界人士自發為抗擊疫情捐款捐物,弘揚宗教正能量
    中國財經報導記者:謝容天災無情人間有愛,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全國性疫情,尤能體現松潘縣各族群眾團結協作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民族團結之情。松潘縣是以藏、羌、回、漢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縣,全縣共有31座宗教活動場所,1000餘名宗教界人士。
  • ...基督教、天主教「三自」愛國運動和佛教、道教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
    對此,一方面,党進一步堅持和發展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提出並實行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對宗教界愛國民主人士的統一戰線政策,邀請宗教界愛國人士代表參加政協會議,參與制定《共同綱領》,參加新中國建設和三大運動;另一方面,實行積極慎重的工作方針,針對各種宗教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政策,支持、引導基督教、天主教割斷與帝國主義的聯繫,肅清其影響,使宗教真正成為中國信教群眾自辦的宗教事業;推動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實行民主改革
  • 【論壇】構建完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助推宗教界人才隊伍建設
    構建完善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於宗教界人才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圍繞如何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簡便易行、真實管用的宗教界代表人士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簡要闡述。在政治安排、場所聘任、評先選優等關鍵點啟動綜合評價,並將評價結果納入宗教界人才管理資料庫,為公開、公平、公正地任用優秀的宗教界代表人士提供客觀依據。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可行性體現在其指標的合理性和具體實踐操作的簡易度。定性指標界定指標體系的「程度」,該類指標不易量化,如政治立場、愛國愛教、遵紀守法、言行儀表、道德品行、維護團結等,便於定性分析。
  • 我國宗教界參與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考察與分析——裴勇、胡紹皆...
    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為社會提供公益相關和公共服務,是我國宗教界的傳統美德,是宗教融入社會的重要途徑,也是宗教社會化的重要表現,更是宗教這一特殊社會組織生命力之所在。多年來,我國宗教界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越來越多的宗教團體和和宗教界人士積極參與扶危濟困、社會慈善等公益事業,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贏得了廣泛的社會好評。
  • 【溫暖中國·溫暖茶陵】黃勇攜宗教界愛心人士走訪慰問孤寡老人
    紅網茶陵縣分站1月20日訊 (分站記者 譚志芳)1月19日,湖南茶陵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黃勇帶領宗教界愛心人士深入棗市鎮、界首鎮走訪慰問敬老院孤寡老人。   在敬老院,愛心人士給老人朋友們送上了水果、大米、麵條等過年物資,並給老人們戴上保暖圍巾,受到老人們的熱烈歡迎。
  • 中國基督教發起三自愛國運動70周年紀念會在上海召開
    中國基督教發起三自愛國運動70周年紀念會在上海召開 新華社上海9月24日消息,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9月23日在上海舉行中國基督教發起三自愛國運動70周年紀念會。
  • 雲南省基督教兩會舉辦基督教中國化暨第十六期教牧培訓班
    本報訊(邵立良) 為積極探索具有雲南特點的基督教中國化道路,深化雲南基督教教牧人員對我國宗教中國化的認識和理解,推進雲南基督教健康發展,日前,雲南省基督教兩會舉辦了「2020年基督教中國化暨第十六期教牧培訓班」。
  • 圓瑛大師愛國思想研討會暨福建省民族與宗教研究所田野調查基地...
    圓瑛大師作為從福建省古田縣走出來的近代著名佛教高僧,始終踐行愛國愛教思想,將國家命運與佛教命運緊密相連,用畢生的努力去淨化社會,為促進祖國和平貢獻了自己全部的力量。他一生曾九次遠涉南洋,時間跨度達41年,足跡遍布「海絲」沿線國家,是中國與東南亞從事佛教文化交流最多的高僧。
  • 海內外宗教界及各界人士紛紛致唁悼念本煥長老
    海內外宗教界人士及各界人士驚悉中國佛門泰鬥示寂,紛紛致唁表示沉痛哀悼,希望四眾弟子及深圳弘法寺兩序大眾,學習本煥長老愛國愛教,弘法利生的菩薩精神;化悲痛為力量,化哀思為行願,秉承長老遺願。本煥長老修行嚴謹,悲心濟世,是我國佛教界愛國愛教的典範。希望佛教界人士和廣大佛教信眾以他為榜樣,莊嚴國土,利樂眾生,為國家昌盛和社會和諧作出積極貢獻。正在國外訪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請國家宗教局轉達哀悼和慰問。
  • 【循化公安】企業、宗教界愛心人士到縣公安局慰問公安民警
    【循化公安】企業、宗教界愛心人士到縣公安局慰問公安民警 2020-02-15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教育報]宗教局長三謝人大教授
    今年已78歲高齡的方立天先生,現任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中央文史館館員,從1961年起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系)任教至今,是國際知名的中國哲學史家和宗教學家。 王作安在講話中三次向方立天表達謝意。他首先代表國家宗教事務局感謝方立天:「方先生不是呆在書齋裡治學的人,他關心國家的宗教事業,國家宗教局從他的思想、觀點中受益匪淺,實踐也成為他治學的活水源頭。」
  • 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諧為新福建建設匯聚力量——福建省民族宗教界...
    正在福州大學考研的阿卜力克木·阿卜杜外力介紹,他和幾名新疆同學成立「一袋一果」創業團隊,主營新疆特色產品。這是福州大學「劉敏榕工作室——少數民族學生之家」宣講五中全會精神、指導少數民族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成果之一。福州大學現有少數民族學生2000多名,其中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260多名。
  • 喜饒嘉措大師愛國思想研討會論點摘編
    解放後,作為一個熱愛祖國、虔信宗教的上層人士,比較早地了解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宗教政策。他經常針對信教群眾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宣傳黨的政策,在團結信教群眾和宗教界人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積極參政議政,胸懷坦蕩,不隱瞞自己的觀點,是中國共產黨的諍友,對成績他熱情讚揚,對缺點或錯誤,他敢於提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