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醫家名數之成立(十八)—宋校《千金方<丁腫方>》之審查

2021-02-07 稷下會飲


1、緣起

按今日所能見之《千金方》,一曰 《備急千金要方》,此宋林億等校正之本也,一曰《孫真人千金方》者,則未經校正者也,其間之總體差異,前人多有論述,今餘讀《丁腫方》一篇,則有若干頗可玩味之差異,輕者則字句正誤、章節先後之類也,重者則關乎醫理與史實也,是不可不慎者,乃略為拈出。

2、割截

此一門也,《要方》在卷二十二,《孫方》在卷二十三,而《外臺秘要》卷三十引此門之大半,注云「並出第二十三卷中」,是《孫本》之篇次存其舊也。

《要方》先標「丁腫第一」,下注「論一首,證十五條,方二十九首,灸法一首」,此注為館臣自記也;而《孫方》則首為「嵇康曰」云云;謹按《要方》之論略曰:

夫稟形之類,須存攝養,將息失度,百病萌生…陰陽之氣不得宣瀉,變成癰疽疔毒惡瘡諸腫,至於丁腫,若不預識,令人死不逮辰…凡是瘡痍無所逃矣。

餘以為此論當是此一卷之總論,此卷有丁腫、癰癤、發背等六門,其證候皆可括於此論之中也,而「至於丁腫」一句,當順承「癰疽疔毒惡瘡諸腫」讀下,是病症之轉劇也,非單列丁腫而論;「至於」者,是已得其病,而不得節度,觸犯禁忌,使病惡化之謂也;《源候論》雲「犯丁瘡腫候,謂瘡腫欲瘥,更犯觸之,瘡勢轉劇,乃甚於初」,又雲「犯丁腫,謂病丁腫,而或飲食,或居處,觸犯之,令腫增劇也」,此即孫氏之意也。

此論亦見《外臺》,亦以當丁腫之論,而《孫本》無之,其首略曰:

嵇康曰:稔歲多病,飢年少疾。信哉不虛!是以關中土地,俗好儉畜…江南嶺表,其處豐饒…恣口食啖,夜長醉飽…大小皆病,或患霍亂腳氣脹滿,或寒或熱,瘧痢惡核丁腫,或癰疽痔漏,或偏風猥腿…凡如此者,比肩皆是爾,惟雲不習水土…學者先須識此,以自誡慎,故此一卷存於攝養,預防不逮耳。

謹按此段非專論丁腫,亦不能統攝全卷,蓋非此卷之文;今檢之乃在《要方》卷二十七《養性》之中,而無「故此一卷存於攝養,預防不逮耳」一句;依《養性》之體例,館臣蓋誤以此段全出嵇康《養生論》,故編入也,然嵇康之言實惟「稔歲多病,飢年少疾」八字而已,其後皆孫氏之語也。

《真本》之卷二十二為《食治》,乃論瓜果鳥獸等之食用宜忌,正與此段之內容相合,故「此一卷存於攝養」,正指《孫方》之卷二十二《食治》也。

蓋《孫本》佚失丁腫癰疽卷首之論一頁,乃於分卷之時,誤將《食治》之卷末之論作其總論也;而館臣則編入《養性》而改作嵇康語,實為大誤。

《要方》而後雲「凡療疔腫,皆刺中心至痛,又刺四邊十餘下,令血出…」,「又其腫好著口中頰邊舌上…是秋冬寒毒久結皮中…心煩即死也」,《要方》前言有「證十五條」,即此二條並後所言「十三疔」是也,然此二條,《外臺》《孫方》均置卷末,且加「論曰」二字,是此為丁腫一門之總論,而《要方》前移以為證也。

3、名數

《千金》於此證中立十三丁之名數,《源候論》則立十種丁,謹按一十三丁之名或出支法存,《外臺秘要》引《備急》:

姚《方》雲丁毒為瘡…及如療丹法便瘥。又支太醫雲有十三種丁瘡,其狀在大方中,初起皆患寒熱,又三十六丁,亦是一十三種數內,或今日生一,明日生二,或生三,或生十,滿三十六丁。療之方…

謹按「大方」一詞,於今本《肘後備急方》中頻見:

飛屍入腹刺痛死方。凡犀角、射罔、五注丸,並是好藥,別在大方中。

又有華佗狸骨散、龍牙散、羊脂丸諸大藥等,並在大方中。

…二十餘方,並是至要者,而藥難盡備,且診候須明悉,別所在撰大方中,今唯載前四方,尤是急須者耳。

若發疽於十指端,及色赤黑,甚難療,宜按大方,非單方所及。

…此疾有十許方,率皆相類,此丸最勝,用藥雖多,不合五膈之名...其病各有診別,在大方中。

大方者,或對單方而言,就藥味之多少而言也,它種醫書中亦用此語,或指葛洪所撰百卷《玉函方》也;以其有百卷也,故非惟方藥之數多,其於病候診療之論述亦豐也,故其中能有此十三丁之名數及其症狀也。

或考支法存為廣州刺史王淡所殺,事在永和之中,則其與葛洪同時,又具在嶺表,故能記其說也,故孫氏此處十三丁之文本屬《玉函方》也。一十三丁亦見《古今錄驗》,惟變其文也。

按醫家名數之過十者,好用十二、十八、二十四、三十六、七十二之數,用十三者絕少,十三蓋佛門常用之數也,如十三力、十三住、十三觀門等是也;又三十六丁之逐日長頗類釋家漸修之次第也;此皆旁論也。

《千金》所言十三丁者,麻子丁、石丁、雄丁、雌丁、火丁、爛丁、三十六丁、蛇眼丁、鹽膚丁、水洗丁、刀鐮丁、浮漚丁、牛拘丁,或以形言,或以態言,或以禁忌言,或以變化言,凌亂無系。

而《源候論》之十丁,則不立其名,純以瘡頭之形色分,易為掌握;其所以不立名者,以其病源全同,而治法無異也。

又《中藏經》雲「五丁…一曰白丁,二曰赤丁,三曰黃丁,四曰黑丁,五曰青丁」,與十三丁、十丁不同,《千金》有烏麻膏,雲「主諸漏惡瘡,一十三般疔腫,五色遊腫,癰癤毒熱…」,《中藏經》所言當是此「五色遊腫」,與此卷之丁腫非一證也。

4、考源

《千金》此後再述犯腫之證,而後有「治十三種丁方」,其方略云:

用枸杞,其藥有四名∶春名天精,夏名枸杞,秋名卻老,冬名地骨。

春三月上建日採葉,夏三月上建日採枝,秋三月上建日採子,冬三月上建日採根。凡四時初逢建日,取葉子枝根等四味並曝幹。若得五月五日午時合和大良,如不得依法採者,但得一種亦得。

用緋繒一片以裹藥,取匝為限...沸定後自幹,即刮取搗為末,絹篩以一方寸匕,取枸杞四味合搗...早晨空腹酒服一份,日二。

謹按《醫心方》卷二十六引《太清經》:

此藥一種,有四名:春名天精,夏名枸杞,秋名卻老,冬名地骨。服法:正月上寅之日取其根,二月上卯日搗末服之;三月上辰之日取其莖,四月上巳之日搗末服之;五月上午之日取其葉,六月上未之日搗末服之;七月上申之日取其花,八月上酉之日搗末服之;九月上戌之日取其子,十月上亥之日搗末服之;十一月上子之日取其根,十二月上醜之日搗末服之。其子赤,搗末篩,方寸匕著好酒中,日三服之。十日百病消除;二十日身體強健,益氣力,老人丁壯;二百日以上,氣力壯,徐行及走馬,膚如脂膏。神而有驗,千金不傳。

《太清經》者,仙家方也,枸杞之多名亦見乎《抱樸子》,又《靈寶五符經序》亦存相近之論述。《千金》此「治十三種丁方」與之相合,頗有仙家服餌之意味,故此為此方與前引十三丁之文並出葛洪之《玉函方》之又一證也,而此方即所謂大方之一首也。

5、取擇

《孫方》此後乃是「治凡丁腫皆用之,此名齊州榮婆方」(《要方》作「齊州榮姥方」),《孫方》於後又載一方,不別標名,而《要方》則標作「趙嬈方」。今觀二方頗近,皆以白姜石、牡蠣、枸杞根皮為主,合法亦近。

《孫方》於前方之後雲「…用法並如前方,其二方本是一家者,評論以後方最是真本…其後方:僵石二十五兩…」,《要方》則雲「並如後方,其二方本是一家,智者評論以後方最是真本。趙嬈方:姜石二十五兩...」,《孫方》以有「用法並如前方」一句,故未載其用法,《要方》則據它書補入之,所補之文與所題《趙嬈方》中之用法相近,故改之為「並如後方」。

謹按《外臺秘要》引前方,不引後方,亦未載其用法,且作「用之法一如後方,前二家方本是一家,智者平論,以為後方最是真本」,末雲「崔氏同」,故知《孫方》之前、後字有誤,而館臣據《外臺》而改之也。

又後方中用牡蠣十兩,館臣注云「崔氏作七兩」,又雲「納狗屎二升」,館臣注云「崔氏雲尿」,故知《崔氏方》非惟有前方,後方亦有之,故為館臣所取資也。《崔氏方》為館臣常用之書,《證類本草》之中每見稱引也。蓋《崔氏》之後方之文與《千金》大致相同,館臣只於後方中標二者方劑之差異,而截取《崔氏》之後方中之用法之文,插入《千金》前方之中,以湊足之也,故其行文因之而繁冗。

餘以為《千金》於此處記有兩種「齊州榮婆方」,一前一後,而以後者為真本,故載其用法於後方之中,而前方之中則略之也,館臣不知其用意也;故館臣之改字為是,館臣之增文則非也。

又《證類本草》卷三有「阿婆趙榮二藥」,其文曰:

主丁腫惡瘡,出根蝕息肉、肉刺。齊人以白姜石、犬屎、緋帛、棘針鉤等合成如墨,硬土作丸。

又有阿婆趙榮藥,功狀相同。雲鍛石和諸蟲及緋帛,棘針合成之,並出臨、淄、齊州。

《圖經本草》:「姜石…齊州歷城來者良,所在亦有,今唯出齊州…」;

故齊州榮姥、齊州榮婆、趙姥(嬈為姥之誤)、阿婆趙榮具是一人,其方則多有流變,要以齊州之白姜石為主也,此中所謂「硬土作丸」者,即前方用伏龍肝和藥之謂也:故《千金》之前方與後方皆屬齊州榮婆方,而館臣題後方為趙姥方,名既不同,何來真偽?如是別而較之,如言諸葛亮之戰孔明,殊無必要也。

6、掩飾

其後又有所謂「玉山韓光方」者,《孫方》云:

貞觀初,醫博士徐使君訪得治丁腫人韓元。艾蒿一擔,燒作灰濃…以針刺瘡腫至痛,即點之如前法…

《要方》則云:

貞觀初,衢州徐使君訪得治疔腫人玉山韓光方:艾蒿一擔燒作灰…以針刺瘡中至痛,即點之,點三遍,其根自拔…

此中有二事需議。

《孫方》雲是醫博士,而《要方》則略之,其故為何?林億《素問序》云:

惜乎唐令列之醫學,付之執技之流,而薦紳先生罕言之…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傳之以至下至淺之人,其不廢絕,為已幸矣。

蓋館臣等於執技之人多有鄙薄也,而此醫博士者,乃州郡之醫官,品秩低微,正是執技之流也,故此中隱之,而加之衢州、玉山二籍貫;今查證聖元年(695)始於衢州設玉山縣,而孫氏卒於永淳元年(682),是當時無玉山之名也,不知館臣據何書而謬改也。

又《孫方》言「點之如前法」,《要方》則雲「點三遍」,其前法為何也?按韓元方為《孫方》之最後一方,其後則為「論曰:凡療疔腫,皆刺中心至痛,又刺四邊十餘下,令血出,去血傅藥,藥氣得入針孔中」,此總結治丁腫之點藥法也,前數十方,多有點藥之法,大同小異,今只雲如前法,恐用者不知抉擇,故緊隨其後即總而論之也,此為孫氏之安排也,而館臣改為點三遍,則去原義甚遠,臨病恐大誤人也。

《要方》於此門內各小方之順序亦多調整,此則其小者也,又加灸法一條,當是別家法門也。

7、總判

綜上,館臣之校正中古醫籍頗有失誤,能於此丁腫方中見之者列之於下:

1、割《食治》卷尾之論入《養性》中,誤以孫氏之論當嵇康之語。

2、誤以全卷之總論作丁腫一門之論。

3、誤判榮婆、趙姥為二人,而將同源之方分屬兩名之下。

4、齊州榮婆之前後方,兩方之用法相同,孫氏以後方為真本,故載其法於後方,而於前方中省之,館臣不解其用意而妄補也。且程校《外臺秘要》轉據《要方》而補之,則成一死循環也。

5、鄙薄執技之人,抹去醫博士之名號,妄加以後世之籍貫。

6、打亂孫氏之布置,不知韓元方之點法可參見其後之總論,而妄改之。

校正醫書局所校前世醫書蓋數十種,《千金》特其一書也;《千金》之書三十卷,丁腫癰疽特其一卷也;丁腫癰疽之卷有六門,丁腫特其一門;今館臣於此一書之一卷之一門中,即有如是之失誤,則其所校正之醫籍,果能徑題前人之名乎,唯讀者自決而已矣。

且當時能見前世之方書,不用之則已,用之則當盡之,今其所行之校正也,疊床架屋者多,補缺正訛者少,惟恐不察者轉深責乎孫思邈也。

相關焦點

  • 經方與時方之爭
    所謂「經方與時方之爭」,我認為主要是唐宋以來以孫思邈、許叔微、金元四家以及明清醫家對當時墨守前人成方的風氣的批評和清代以徐靈胎、陳修園為代表的醫家對仲景方之外醫方的摒斥和非議。醫之有方,從現存文獻看,至少可以追溯到漢代以前,《內經》載有藥物的處方13方,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西北出土的《流沙墜簡》、《武威漢代醫簡》、《居延漢簡甲篇》,載方更多。
  • 《千金方》導讀(上)
    仲師的《傷寒論》是法度法規,孫真人的《千金方》則是法度法規邊際的症候群的對應方劑,《千金方》是古中醫學之集大成者,是中醫學的大百科全書。清初醫家張璐先生在《千金方衍義》中指出「長沙為醫門之聖,其立法誠為百世之師。繼長沙而起者,惟孫真人《千金方》可與仲聖諸書頡頏上下也。伏讀三十卷中,法良意美,聖謨洋洋,其辨治之條分縷析,制方之反激逆從,非神而明之,孰能與於斯乎。」
  • 如何學習《千金方》?
    我粗略的向大家匯報一下:師傅從醫以來,遍覽諸家中醫經典之餘,獨具匠心,對孫真人的《千金方》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挖掘、整理、研究,師傅常說,如果要把《傷寒論》作為皇冠上的明珠,那麼《千金方》無疑是古中醫學的皇冠。仲師的《傷寒論》,它是法度法規,那麼孫真人的《千金方》呢,它則是法規之外的,是法規邊際症候群的對應方劑。
  • 中古時代陰陽家之學與術:以蕭吉為中心
    筆者致力於重繪陰陽五行學說在中古時代的學術發展脈絡及其技藝進化與場域擴張的生成方式,探尋學理和「表象」如何締結與離散,嘗試從知識內核和文本語境出發,原始要終,納繹其緒,深入把握陰陽觀念與佔卜實踐如何交織成力量紐帶這一核心命題,希冀通過「知識的內聖外王史」和「民生宗教社會史」研究,理解中古中國的知識—信仰—制度結構的「生態過程」。
  • 醫家之祖話岐黃
    岐黃為岐伯與黃帝的合稱,相傳為醫家之祖。中醫學奠基之作《黃帝內經》就是以黃帝、岐伯問答的題材寫成,因而後世用「岐黃」代稱《黃帝內經》,並由此引申為中醫、中醫學的代稱。同時,由「岐黃」組合的新詞也各有自己相應的意義。如「岐黃之術」、「岐黃之道」指中醫學術或醫術、中醫理論等。有關岐黃的研究充滿了濃鬱的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由此說明中醫藥學與其母體文化的密切關係。
  • 孫思邈與《千金方》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研繭,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兇,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已有之,深心悽愴,勿避險惡,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
  • 東海醫話:當前最宜效仿的醫家——醫神傅山及陳士鐸、王孟英、王旭高等學術特色之管窺
    傅青主應該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於學無所不通,經史之外,兼通先秦諸子,又長於書畫醫學」,享「醫神」之譽。陳士鐸比傅青主約小二十歲,他的醫著中明顯地體現出了師承傅青主。當然,陳士鐸的醫學老師不止傅青主一個。難得的是這幾個老師醫學心法非常接近(筆者認為:這完全是英雄略同,大醫略同)。
  • 《千金方》中石膏用法
    《千金方》中石膏用法作者 / 陳華章編輯 / 劉剛 ⊙ 校對 / 許琦石膏辛甘、大寒,歸肺胃經。《千金方》中用石膏的方劑達207首,涉及內、外、婦、兒各科,內傷外感各病,其用藥之奇,用意之巧,自成一家,有不可磨滅之處。可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三焦大熱、腸胃結氣、消渴煩逆、腹脹暴氣等病。茲就石膏在書中的運用作一歸納:《千金方》中石膏用於清熱瀉火是最普通、最廣泛的用法,幾乎是無熱不用。
  • 小學高年級數學名數的互化解題技巧
    小學階段名數互化,一般可分為:單名數化單名數,復名數化復名數,單名數化復名數,復名數化單名數幾類。這裡主要講解一下小學高年級較容易出錯的復名數化單名數,單名數化復名數相關的題型。名數互化,遵循一個固定規律,大單位化小單位,乘以它們之間的進率。小單位化大單位,除以它們之間的進率。做任何一道名數互化的題,首先都要弄清楚它們之間的進率。我們這裡主要介紹小學階段常用的單位之間的進率。
  • 《新資料與中古文史論稿(修訂本)》簡介
    取用此材料,以研究問題,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是故,新材料或新資料的開掘與運用,始終是推動學術進步與發展的源泉與動力。《新資料與中古文史論稿(修訂本)》一書,除充分利用敦煌吐魯番文書外,還注意挖掘簡帛、碑刻、地券、族譜以及部分域外文獻等新資料,並與傳世文獻有機結合、相互印證,對中古時期若干重要學術問題展開不同程度的探討,取得不少新進展。
  • 二陳湯和它的13個變方
    對複方的研究,也可以從基礎方著手,弄清楚配伍原理,再對照類方變化以觸類旁通,收事半功倍之效。方以秫米一升、半夏五合,長流水煎服。藥僅二味,卻具「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之功。從而開闢了化痰和胃,補瀉兼施治療大法之先端。張仲景治痰諸方也繼承了半夏湯方意。統觀《金匱》用半夏諸方,常配伍甘草、小麥、粳米、人參、茯苓、生薑、大棗等固護中焦,補益脾胃之品,當是宗半夏湯組方之義。
  • 朱良春:早年立志研究《千金》,幾十年矢志不移,常讀常新!
    《金匱要略》是宋人王誅發現,經林億等輯存而公諸於世的,而早於林億400多年的《幹金要方》,卻差不多囊括了宋本《金匱要略》的全部內容。    《傷寒論》雖然曾經晉人王叔和整理,但在孫思邈選《千金要方》時,連這個本子也沒見到,他因而有「江南諸師,秘仲景要方不傳」的感嘆,一直到他晚年,才把他看到的《傷寒大論》按「方證同條,比類歸附」的方法編進《千金翼方》傷寒卷中。
  • 《千金方》中的房中術(轉載)
    ,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七《養性》中設《房中補益》專篇討論房中養生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房中文獻。一、  《千金方》房中養生思想 房中補益 ,意在遣疾  「男婦居室 ,人之大倫」。房中之事本是男婦之間生理之必需 ,是一種正常的行為。早在《周易》就指出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雲行雨施 ,品物流行」,宇宙間萬千庶物 ,無一不是天地之氣交相感應而化育長生。人類也是如此 ,「二氣感應以相與」,男女陰陽感應而兩相親和。
  • 翔安「古宅十八彎」宋碑之謎:一起來破解!
    關於「古宅十八彎」,有一道珍貴的宋代石碑,揭示了它的緣起。官方宣傳文字中多辨識此碑的碑文為:鄭公祥化忌經並自舍,又僧妙謙十千足,計ㄌ(錢)乙伯貫足,鋪修此路,計八百餘丈,以濟往來,景定元年記。ㄌ字為錢的俗字;景定元年記: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故,最佳句讀法為:鄭公祥化,忌經井,自舍義僧紗縑十千疋,計錢一百貫足,鋪修此路計八百餘丈,以濟往來,景定元年記。
  • 傳遞中古友好情誼 「上海·人文之城圖片展」在古巴開幕
    東方網5月9日消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古巴共和國哈瓦那建城500周年——上海·人文之城圖片展」近日在古巴哈瓦那開幕。一幅幅飽滿中古人民友好情誼的圖片,讓現場的古巴觀眾流連忘返。  該展由50組幅圖片組成,分為「開放之城」「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和「上海與古巴」五大板塊,力圖展示中國上海的魅力——海納百川,兼容並蓄,面向世界,服務全國。
  • 一場與中古英語的邂逅 難倒了全球玩家的《八方旅人》
    《八方旅人》作為Square Enix為任天堂Switch量身打造的第三方大作,早在公布之初,便在RPG玩家群體中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其復古的像素風和JRPG系統都深得人心,更是靠過硬的素質拿下了IGN的9.3分被評價為「夢寐以求」的JRPG。
  • 銷售產品涉虛假廣告 青島千金方電子商務遭處罰
    近日記者獲悉,由於青島千金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金方公司」)在「京東」 電子商務平臺上所銷售的商品,宣傳廣告內容涉嫌虛假廣告,被膠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查處。千金方公司負責人孫先生表示,此前在上傳圖片時沒有仔細篩查,將原廠廣告圖片直接進行上傳,其中部分字詞違反了《廣告法》的相關內容,目前千金方公司已從京東平臺上撤店。
  • 銷售的產品涉虛假廣告 千金方公司從京東平臺撤店
    信網4月3日訊近日信網(0532-80889431)獲悉,由於青島千金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金方公司」)在「京東」 電子商務平臺上所銷售的商品,宣傳廣告內容涉嫌虛假廣告,被膠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查處。
  • 狐臭噴霧劑十大牌子國醫盟千金方
    在非手術治療狐臭方面,國醫盟千金方採用的尖端小分子萃取技術,是目前安全、有效去狐臭領域的核心科技。  據悉,小分子萃取技術是指採用超微粉碎技術和細胞破壁技術,對天然草本植物進行研磨、粉碎、破壁和萃取,將草本植物切割成極易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能高效萃取草本植物精華成分,去除有機溶劑殘留,並最大限度地保留生物活性,深入根源有效清除狐臭。
  • 宋以前傷寒論考(8)
    從《太平聖惠方》卷九、《千金要方》傷寒發汗等處,可見附子等辛溫藥是多用於傷寒的治療,聖散子方可以說是屬於這個範疇的治療。對此,可以認為宋代校正醫書局在再編撰《傷寒論》時,參考的是《太平聖惠方》卷八(這是根據宋版《傷寒卒病論》序文高繼衝進呈的本子)中所記載的傷寒治法,該書即便在太陽病發汗時也不太用辛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