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勢不對,拍嗝再久也白搭!這才是寶寶拍嗝的正確方法

2020-08-27 叮麻育兒

護理新生兒寶寶,你最怕的是什麼?

是肚臍清潔,大小便處理,還是母乳不夠吃?很多寶媽表示,最害怕的莫過於寶寶吐奶

有位寶媽分享說,她家寶寶吐奶特別嚴重,每次吃飽喝足,剛放下沒幾分鐘,就開始吐奶,像趵突泉一樣從鼻子、嘴巴噴出來,量多且急促,特別嚇人。雖然經歷了很多次,還是仍然習慣,總擔心寶寶被嗆到,每次餵奶都心驚膽戰的。

其實,在寶寶三四個月之前,吐奶是很常見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寶寶的胃容量少,且呈水平位,而且幽門肌肉發達,關閉的比較緊,但是賁門肌肉卻不發達,關閉的比較松,當寶寶吃的太多、太急,吞咽過多空氣、或者奶後被大力搖晃、翻動時,吃下的奶就容易逆流出來,出現吐奶。

等到三四個月以後,寶寶發育越來越完善,胃肌肉功能也逐漸加強,吐奶現象會自行緩解,逐漸消失。

大多數的吐奶都是正常的,每個新生兒都會經歷,一般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但是如果吐奶厲害,處理不及時,或者方法不當,可能會讓寶寶把奶吸入到氣管裡,導致嗆奶,危害健康。所以媽媽必須要儘可能的減少寶寶吐奶的發生。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指出:一個更好的辦法就是經常給寶寶拍嗝,即使他沒有不舒服的表現。暫時停頓並調整姿勢,會減緩寶寶的吞咽速度,減少吞下的空氣,吃配方奶的寶寶應該每吃完60-90毫升的奶就拍拍嗝;吃母乳的寶寶,應該趁著換邊母乳時拍嗝。

也就是說,媽媽需要奶後拍嗝,但是拍嗝前還應該查找寶寶吐奶的原因,然後把引發原因扼殺在搖籃裡。

寶寶吐奶的原因

除了自身的生理特徵,吐奶的頻繁與否,還跟吃奶量、吃奶速度、吃奶銜接、寶寶狀態、外界幹擾有很大關係。

1.吃奶量:寶寶的胃容量比較少,如果吃的太多,超過了胃的最大容量,一時半會兒又消化不了,多餘的奶很容易逆流出來。其實理解起來很簡單,大人都有吃吐的情況發生,新生兒自然也會發生。

2.吃奶速度:寶寶吃奶太快,更容易吞進大量的空氣,吞咽的空氣越多,吐奶的情況就會越嚴重。

3.吃奶銜接: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瓶餵養,寶寶不僅要含住RU頭/奶嘴,還應該把大部分的RU暈銜接住,這樣不僅能夠避免空氣的進入,還能夠更好的吸吮。如果只銜接RU頭和奶嘴,很可能會在吸吮的時候,進入大量空氣,引發吐奶。

4.母乳太多:有些寶媽的母乳非常充沛,寶寶吸吮時,母乳流動速度非常快,寶寶吞咽不及時,就容易嗆到,進而吐奶。

5.寶寶狀態:有些寶寶餓得太狠,或者心情不好,哭鬧的厲害,此時吃奶,必然會吸入大量空氣,增加吐奶的發生。

6.受到幹擾:所謂的幹擾,指的是奶後晃動、劇烈活動,或者擠壓腹部,或者立即洗澡,這些行為都會讓胃裡的母乳逆流出來。

緩解吐奶有辦法

既然知道了加重吐奶的外部因素,媽媽可以對症解決,通過下面幾個辦法來緩解:

1.母乳餵養的寶寶,應該按需餵養,一般來說,寶寶吃飽喝足以後,會自動把RU頭吐出來,而且精神不錯,不會哭鬧,遇到這種情況,媽媽就別再強餵寶寶了;奶粉餵養的寶寶,雖然有奶量標準,但是每個寶寶的發育不同,需求不同,媽媽需要觀察寶寶的奶量情況,根據實際來調整奶量。

2.不要在寶寶飢餓過度時餵奶,不要在寶寶哭鬧厲害時餵奶;母乳餵養時,如果媽媽母乳太多,流動太快,可以在餵奶前先擠出來一些,等寶寶吸吮時,再用手指壓住乳房,減慢母乳的流速。奶粉餵養時,媽媽需要注意奶嘴口的大小,千萬不要把奶嘴口開的太大。

3. 餵奶時,有一個很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寶寶的銜接。如果是母乳餵養,寶寶應該含住RU頭和大部分RU暈;如果是奶粉餵養,寶寶應該含住大部分奶嘴,讓嘴巴和RU房/奶嘴儘可能的貼緊,不要有空隙,這樣可以避免空氣的進入。

4.餵奶時,應該給寶寶創造一個安靜的吃奶環境。不要逗弄寶寶,不要打擾寶寶,奶後不要劇烈運動,不要擠壓肚子,也不要立刻洗澡,而是應該溫柔的給寶寶拍嗝,拍嗝後把寶寶輕輕放下,側躺一會兒。

正常來說,如果媽媽可以做到上述4點,寶寶吐奶情況將會有所緩解,但是要想大量減少,還需要拍嗝的幫助。

拍嗝方法很重要

最後要說的,自然就是最重要的拍嗝!

其實拍嗝並不困難,把寶寶豎抱起來,趴在媽媽肩膀上,媽媽一隻手託住寶寶,一隻手輕輕拍打寶寶的後背。只是,手的動作很重要,如果手勢不對,拍嗝再久也白搭!

手勢不對,拍嗝再久也白搭!這才是寶寶拍嗝的正確方法

1.豎抱拍嗝

豎抱拍嗝就是上面提到的,把寶寶豎抱起來,趴在媽媽肩膀上的拍嗝方式。拍嗝時需要注意這幾點:

①在肩膀上墊塊乾淨的毛巾,可以預防寶寶吐奶時,弄髒衣服。

②寶寶趴在肩膀上時,腦袋要側一側,面部朝外或者朝內都行,主要是為了預防面部被捂住,引起窒息。

③拍嗝時,媽媽的手需要拱起來呈半圓狀態,然後再慢慢拍打。

④拍打時,力度要輕,節奏要慢,大約一秒一下,從寶寶的腰部往上至頸部,輕輕的拍打,直到寶寶排出奶隔。

豎抱式是最常用的拍嗝方法,如果不喜歡,也可以試試端坐式側趴式

端坐式:寶寶坐在媽媽的大腿上,媽媽一隻手支撐寶寶的胸部和頭部,一隻手輕輕拍打寶寶的後背。

​側趴式:寶寶趴在媽媽的大腿上,媽媽一隻手扶住寶寶的頭,讓頭部略高於胸部,另一隻手再輕輕拍打寶寶的後背,或者畫圈撫摸。

其實不管是常見的豎抱式拍嗝,還是端坐式和側趴式拍嗝,媽媽的手勢都是非常重要的,切記,一定要把手拱起來呈半圓狀態,輕輕地、緩慢的拍打,不要太重,也不要太快,以免讓寶寶受傷。

PS:不是所有的拍嗝都會成功,很多父母拍了十幾二十分鐘都不出嗝,非常擔心是不是自己的手法不對?對於這個問題,其實不需要太擔心,媽媽可以把寶寶豎抱15-20分鐘,然後輕輕放下,讓寶寶側躺一會兒。

叮麻寄語:

寶寶吐奶是很常見的問題,但是如果經常吐奶,吐奶很厲害,必須要查找原因,是吃奶太多、太急,還是餵養方式不對,外界幹擾太多,亦或者是病理性因素。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必須要及時就醫,以免危害寶寶的健康!

今日討論:你家寶寶吐奶嗎?都是怎麼處理的?歡迎留言探討~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手勢不對,拍嗝再久也白搭!這才是寶寶拍嗝的正確方法
    大多數的吐奶都是正常的,每個新生兒都會經歷,一般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但是如果吐奶厲害,處理不及時,或者方法不當,可能會讓寶寶把奶吸入到氣管裡,導致嗆奶,危害健康。所以媽媽必須要儘可能的減少寶寶吐奶的發生。《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指出:一個更好的辦法就是經常給寶寶拍嗝,即使他沒有不舒服的表現。
  • 寶寶奶後要拍嗝,這才是拍嗝的正確手法,很多爸媽拍錯了
    奶後拍嗝的3個誤區,新手爸媽要避開1.拍嗝後溢奶,是拍嗝不正確?很多媽媽發現,寶寶奶後拍嗝了,而且聽到了「嗝」的聲音,但是沒過多久,寶寶又溢奶了。是不是拍嗝不正確?拍嗝是為了幫助寶寶把胃裡的空氣排出來,但是如果寶寶吃奶時姿勢準確,銜接標準,沒有吸進空氣,那麼他們拍再久也不會排出「嗝」來。對於這種情況,建議媽媽豎抱寶寶15-20分鐘,給他們一些緩衝時間,讓他們稍作休息,然後再放下側躺。3.
  • 嬰兒如何拍嗝 出生嬰兒如何拍嗝
    嬰兒如何拍嗝怎樣正確給寶寶拍嗝?本期邀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體療師鍾金園專家為我們解答。給寶寶拍嗝的時間選擇有技巧給寶寶拍嗝,選對時間很關鍵。正確的拍嗝時間在餵奶過程中或餵奶後。
  • 寶寶嗆奶雖常見,學會正確餵奶拍嗝,寶寶才不遭罪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嬰兒都會發生嗆奶的原因,它是孩子的生長發育特性,家長無須過分擔憂。但如果孩子一旦發生嗆奶的情況,要馬上採用正確的方法幫寶寶緩解不適。發生嗆奶後,應該怎麼辦?《陳寶英孕產育兒全書》中提到,注意餵奶後讓寶寶側臥,以防嗆奶。當寶寶發生嗆奶,尤其是新手父母,通常會手足無措。
  • 寶寶多大不用拍嗝?晚上睡覺要不要拍嗝?這些技巧新手爸媽需掌握
    每位新手爸媽都必須掌握的一個技巧就是:給寶寶拍嗝,這絕對是個技術活,有的人拍兩下就拍出嗝了,有的人拍很久都拍不出來。A:這不一定,不是每次都能拍出來,比如寶寶吃的比較少,也沒有進空氣,很有可能就拍不出來,但是我們以然要用拍嗝的姿勢拍一拍。
  • 給嬰兒拍嗝要拍多久,怎麼才算拍好了?給寶寶拍嗝需注意這些事項
    芳芳產後一直奶水不足,而半夜給孩子衝奶粉、拍嗝的事也是她在做,芳芳說她老公太沒耐心了,給孩子拍嗝一兩分鐘如果孩子還沒打嗝,他就直接把孩子放下來了。於是芳芳抱怨老公給孩子拍嗝時間太短,可她老公則認為根本不需要那麼久。那麼,給孩子拍嗝需要拍多久呢?怎麼才知道已經拍好了呢?
  • 如何幫助寶寶正確拍嗝
    通常親餵母乳的寶寶較不容易有吸入過量空氣的問題,因為寶寶的嘴和媽媽的乳頭形成一個真空吸附,空氣不容易進入,而且親餵母乳時寶寶必須用力吸吮,會隨著媽媽的身體挪動位置,加上有時媽媽餵母乳的姿勢採用直立式,這時寶寶的整個消化道是通暢的,所以親餵母乳時不是必須要拍嗝。如果媽媽不放心,還是可以幫寶寶拍嗝,若沒拍出嗝來,就儘量讓寶寶保持右側臥。
  • 寶寶奶後拍嗝,為啥經常不出「嗝」?拍嗝手法、力度和順序有講究
    很多媽媽發現,寶寶奶後拍嗝了,而且聽到了「嗝」的聲音,但是沒過多久,寶寶又溢奶了。是不是拍嗝不正確?PS:並不是所有的拍嗝,都會發出「嗝」的聲音。拍嗝是為了幫助寶寶把胃裡的空氣排出來,但是如果寶寶吃奶時姿勢準確,銜接標準,沒有吸進空氣,那麼他們拍再久也不會拍出「嗝」來。
  • 這樣給寶寶拍嗝又快又有效,寶媽快來掌握拍嗝的訣竅!
    拍嗝是日常工作內容之一,每天需要重複很多次,而且非常重要。拍嗝對寶寶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拍嗝不及時,或者手法不專業,寶寶再發生吐奶、嗆奶。所以,拍嗝技術,不僅要學,還得學得標準。一、給寶寶拍嗝的正確方法01、直立式1、拍嗝前的準備在肩上放置一塊口水巾,以免引發寶寶皮膚過敏或者感染;同時,也避免寶寶吐奶後弄髒衣服。
  • 如何有效的給寶寶拍嗝?真人動圖演示給寶寶拍嗝的三種正確姿勢
    實際操作的時候,真的沒有那麼簡單啦,有時候大半夜的困得不行,但抱著寶寶拍了二十多分鐘都沒有拍出來,又不敢就這麼放她睡覺,又被一種永無止境的無力感而吞噬著。下面是個人給寶寶拍嗝的經驗,基本上都能拍出嗝。第一種姿勢,坐著拍讓寶寶坐在膝蓋上,身體前傾,拇指和食指扶住寶寶的頭,手掌支撐住寶寶的胸口,然後用另一隻手來拍嗝。注意不要像下圖這樣拍得太大力,新生寶寶內臟很脆弱哦!
  • 想要寶寶不吐奶,奶後拍嗝很重要,這3個正確手法媽媽要了解
    她的朋友解釋,這其實就是拍嗝。小傢伙們喝奶的時候會把一些空氣喝到肚子裡,而拍嗝就可以明顯地緩解這種不適,這樣寶寶就不會頻繁地往出吐奶了。蘭蘭聽後這才明白,原來自家孩子吐奶是因為少了喝奶後拍嗝這一關鍵步驟。
  • 「主題」怎麼給寶寶拍嗝,方法很重要
    說起給寶寶拍嗝,我家寶寶那時候倒是經常給她拍,特別是每次餵過奶之後,都要拍上幾分鐘,拍了之後聽到他打嗝了之後,我才安心的把她放在床上睡覺,有時候會自己玩一會兒再睡。其實剛開始我也不會給我家寶寶拍嗝的,因為剛生完寶寶在醫院的時候,寶寶每次喝了點奶就有點吐奶,我以為不正常,就去叫了護士過來看,結果他們說很正常的,要給寶寶拍嗝才可以。
  • 如何給寶寶正確拍嗝?
    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餵奶中或者餵奶後經常給寶寶拍嗝都能讓寶寶排出多餘的空氣,減少吐奶,同時讓他感到安心與舒適,拍嗝的方法有:讓寶寶趴在你的肩上,抱緊他,用一隻手輕拍或輕撫寶寶的背部。讓寶寶趴在你的雙腿上,面朝下,頭部略高於胸部,一隻手扶住寶寶,另一隻手輕拍或輕撫寶寶的背部。
  • 寶貝(嬰幼兒)中耳炎之不知道怎麼給寶寶拍嗝?吐奶溢奶解決方案
    寶貝(嬰幼兒)中耳炎之不知道怎麼給寶寶拍嗝?吐奶溢奶解決方案很多新家長都會遇到寶寶吐奶、溢奶,嬰兒中耳炎的情況,費很大勁兒才吃飽的,一下又吐出來了;還有可能寶寶無緣無故就哭了起來,反覆出現耳朵流膿流水,有經驗的人會告訴你,可能是寶寶小肚子脹氣了。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寶寶吃完奶之後及時拍嗝。
  • 寶寶「拍嗝」了還吐奶?不是方法有誤,而是父母實際操作不對
    寶寶出生後,吳媽媽再餵孩子喝奶時,發現女兒總是吐奶。在請教了自己的母親後才發現是自己沒有給孩子「拍嗝」鬧出的笑話。「拍嗝」方式很多媽媽在餵新生兒時,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但換一個人拍的時候,孩子的情況就會好很多,這是為什麼呢?
  • 寶寶睡了還需要給寶寶拍嗝嗎?拍嗝的方法和技巧 一起學習起來
    ,這個感覺就和我們成年人想打嗝又打不出來的感覺是有關的,我們成年人可以控制自己打嗝,但是小寶寶不可以,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給寶寶拍嗝,幫助寶寶把嗝打出。在寶寶每一次吃完奶之後都需要給寶寶拍嗝,特別是小月齡的寶寶更加是不能偷懶的,如果吃完奶直接把寶寶放床上了很容易造成寶寶吐奶的情況。2、那寶寶多大之後可以不給寶寶拍嗝呢?這個是沒有標準的月齡答案的,主要是看寶寶的自身發育情況,等到寶寶學會自己打嗝之後就不需要給寶寶拍嗝了,所以寶媽們多注意寶寶就好了。3、在寶寶晚上吃完奶是否需要給寶寶拍嗝呢?
  • 寶寶吐奶是常見的,掌握正確拍嗝方法順利過渡
    ,這就比較容易引起打嗝甚至吐奶,還有的寶寶吃的過量也會引起吐奶,寶寶胃容量小,吃的過多會本能的把多餘的奶吐出來。正確給寶寶拍嗝的方法在餵奶的過程中,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都要在期間給寶寶拍嗝,方法1:讓寶寶趴在肩上,抱緊寶寶,一隻手穩穩的拖著寶寶的臀部,另一隻手用空掌輕輕的從腰部向上拍或輕撫寶寶的後背。
  • 手勢不對,拍再久也白費,圖解寶寶拍嗝、哺乳的正確方法
    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 配方奶餵養的寶寶, 在吃奶時常會吞入一些空氣。 如不及時排出, 很容易引起吐奶和腸絞痛。
  • 新生兒拍嗝的正確方法有哪些?需要拍多久?
    無論餵奶還是哭鬧,都會導致新生兒咽下空氣,不然這些空氣到腸子裡會引起寶寶疼痛,各種哭鬧不睡。所以,每次餵完奶,一定要給新生兒拍嗝,把空氣全部排出,讓寶寶睡得更踏實。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需要拍嗝?寶寶吃奶沒平時多,不願吃,扭來扭去,吃進去又吐出來。
  • 給寶寶拍嗝的正確姿勢有這兩種,各位媽媽請注意查收
    寶寶在小的時候消化功能還不夠強,吃的奶很容易會反流到食道裡面,導致寶寶出現溢奶的情況。除此之外,如果給寶寶餵奶的姿勢不對的話,也會導致一些氣體被吸入到胃裡面,從而造成溢奶。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寶媽在讓寶寶吃飽後一定要給寶寶拍奶嗝,把寶寶胃裡的氣體排出來,這樣才能防止寶寶溢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