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打嗝是很正常的,新生兒在吃奶過程中會咽進空氣,由於新生兒的胃部結構發育的特殊性,很容易吐奶脹氣,所以需要給新生兒拍嗝。吃完奶後拍嗝是十分重要的,寶寶吃完奶後應該如何拍背,才能讓新生兒最舒適呢?
新生兒為什麼要拍嗝?
新生兒的胃部和喉部還沒有發育成熟。由於新生兒的胃賁門還不能很好進行收縮,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比較容易流回食道。無論餵奶還是哭鬧,都會導致新生兒咽下空氣,不然這些空氣到腸子裡會引起寶寶疼痛,各種哭鬧不睡。所以,每次餵完奶,一定要給新生兒拍嗝,把空氣全部排出,讓寶寶睡得更踏實。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需要拍嗝?
寶寶吃奶沒平時多,不願吃,扭來扭去,吃進去又吐出來。
吃完奶的時候,看起來不舒服,表情比較痛苦
出現這幾種情況,媽媽可以試著給寶寶拍嗝,排完氣之後,孩子可能會繼續安靜的吃奶,或者舒服的玩。
新生兒拍嗝的正確方法有哪些?
1、媽媽雙腿併攏端坐在凳子上,讓寶寶垂直坐在自己的一條大腿上,身體側面輕靠媽媽的胸口。媽媽一隻手託住寶寶的下巴,另一隻手輕拍寶寶的上背部。拍嗝時手掌要微微併攏呈空心狀,然後從寶寶背部由下往上輕輕拍打,直到寶寶打嗝停止。
提醒:拍嗝時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造成寶寶吐奶。如果拍打幾次仍拍不出嗝,可以先撫摸一下寶寶的背部再拍打。拍嗝以後也不要立刻將寶寶放下,可以用手掌從下到上輕輕捋捋寶寶的後背,讓寶寶順順氣。
2、把寶寶直立抱在肩膀上,用一隻手的手臂託住寶寶的屁股,另一隻手的手掌輕拍寶寶的上背。拍打時手掌要略為拱起呈空心狀,用空掌從腰部的位置由下往上輕拍寶寶的背部,利用震動的原理,將寶寶體內的空氣拍出來。
提醒:此方法適用於4個月以上的寶寶,對於不滿4個月的寶寶,由於脊椎發育還不完善,拍嗝時應注意用手託好寶寶的脊椎和頭頸。另外,給寶寶拍嗝時,應注意不要讓自己的身體捂住寶寶的口和鼻。
3、媽媽雙腿併攏端坐在凳子上,將寶寶頭部朝下俯臥在大腿上,媽媽一隻手託住寶寶的頭頸部,另一隻手輕輕拍打寶寶的上背部。拍打時,五根手指應併攏靠緊,手心彎曲成空心狀,確保拍打時不漏氣。
提醒:這種拍嗝法比較適合大一點的寶寶,特別是能夠俯臥抬頭的寶寶,有時寶寶在媽媽大腿上俯臥一會,不用拍就能打出嗝來。另外,寶寶吃奶嗆入鼻子時,也可採取這種姿勢。拍嗝時,應注意拍打的力度,以引起寶寶背部震動為宜,不可讓寶寶感到疼痛。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溫馨提示:
拍嗝的方式因人而異,以上三種方式不一定適合每個寶寶。媽媽可以經常變換位置,進行多方面的嘗試,像拍背、撫觸、按摩等都可以,能給寶寶拍出嗝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