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眼看當代中國文學 作家不懂外語很麻煩
環球在線消息:波恩大學漢學教授顧賓(Wolfgang Kubin)是德國最著名的漢學家之一,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介紹和研究方面堪稱權威。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他對中國當代文學、作家存在的問題、中國文學如何走向世界等談了他的看法。德國之聲:聽說您最近作了一個報告,關於21世紀中國文學存在的問題。
-
「當代文學批評工作坊」 第一期|鄉土經驗對「70後」作家意味著什麼?
中國作家網公號將陸續推送相關專題,敬請關注。「當代文學批評工作坊」 第一期鄉土經驗對「70後」作家意味著什麼?今天的文學已經做到了對城鎮經驗的文學化處理,但由於今天的時代還沒有再產生一次從鄉村到城市的變化,所以我們看不到其中意義,也無法去定性它。從故事發生學的角度看,從鄉村到城市,文學需要面對新的挑戰,也肩負新的責任。同時,劉詩宇也對這一話題提出了疑問,即「70後作家是否需要在『大歷史』的角度更進一步」,從故事發生學的角度上,作者是不是可以向著「大歷史」的方向上再稍稍「點」上一筆?
-
2020貴州省90後作家排行榜出爐
近年來,貴州省90後青年作家創作活躍,發表了大量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兒童文學、文學評論等作品,湧現出一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90後新銳作家,作品紛紛登上國家刊物或在各大網絡文學平臺轉發。在各種文學獎以及中國作協各專業學會、全國文學期刊主辦的文學獎項中,我省90後青年作家作品屢獲獎項,顯示較強的創作實力。
-
打造當代通俗文學經典
這要求作者既對時代變化保持敏感,又廣泛吸取嚴肅文學創作經驗,實現新的文學創造當前,我國通俗文學進入繁榮發展期,網絡文學規模壯大,科幻文學等類型文學方興未艾,持續滿足讀者多樣化、多層次閱讀需求,為當代文學發展不斷注入生機與活力。
-
2019年重讀中國當代文學名著,哪些作家名副其實,哪些被高估了?
這些年來,反倒是網絡文學越來越繁榮,而且網絡文學和影視化改編形成了鏈條,網絡文學給影視化改編源源不斷提供劇本故事,影視化改編反過來又進一步帶動了網絡文學的熱度,同時也讓這些網絡作家賺到了大筆金錢。因為網絡文學說到底都是 爽文,就是當時看得爽,看完以後覺得悵然若失。更糟糕的是,很多網絡文學為了讓讀者看得爽,很多情節都經不起推敲,細想起來,完全都是瞎扯。所以這兩年我又不喜歡看網絡文學了。2019年,用業餘時間我又把以前的這些當代中國著名作家的小說都翻了一遍,尤其是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又大體都重溫了一遍。
-
2018中國90後作家影響力排行榜
制榜背景: 為更好的展示90後文學的創作水平,鼓勵90後作家積極創作,完善90後作家檔案,中國出版集團聯合中國作家協會、騰訊,網易各大新聞網站,各大文學網站,部分省市級作家協會以及對民間讀者走訪調查歷經4個月制定出本榜。
-
90後作家·訪談|郭沛文:90後作家真的已經不算年輕了
「90後作家已經不算年輕了」澎湃新聞:你高中時就開始寫推理小說,受到了《萌芽》和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影響。能詳細講講那時候閱讀的經歷、自己對寫作和職業選擇的想法嗎?周圍的同齡人是否對新概念作文大賽都很著迷?
-
2018年90後十大青年作家排名,你支持哪一位?
90後十大作家排名,你支持哪一位?導讀:80後作家已經紅了十多年了,韓寒、郭敬明都從作家變成大導演了!而90後作家還沒有一個是爆紅的,但現在該是90後作家爆發的時候了,到底有哪些有潛力有實力的作家?或許他們就是下一個韓寒和郭敬明!
-
這家文學學術研究機構以當代作家命名
這家文學學術研究機構以當代作家命名 2020-12-13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有空的時候別刷手機了 這幾位90後作家的小說讓人大呼過癮
與「80後」作家相比,「90後」作家是悄然出場的一代。隨著一代文學新人在創作上的不斷求索與逐漸成熟,「90後」作家正在成為日益重要的文學新力量。「90後」作家呈現出個體多元的文學品質,以豐富的面貌、開闊的書寫行走在文學前沿。無論是深入生活現場的現實題材,還是具有先鋒色彩的寓言式小說,抑或從個體經驗出發的靈性探索,「90後」作家始終抱有著對純文學的信仰與追求。
-
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難在哪裡
幾年前,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赴加拿大參加文學交流活動。在跟當地一位文學評論家交流中,白燁談了自己對一些當代加拿大作家及其作品的看法。那位加拿大評論家聽後,也想對中國當代文學發表些看法做回應。可他左想右想,連一位中國當代作家的名字也想不起來。後來吃午飯時,他高興地告訴白燁:「終於想到一位當代中國作家的名字了。」「是誰?」白燁問。「李白。」對方回答。
-
當代文學:海外傳播新風景
類型小說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科幻文學、網絡文學、諜戰小說等文學新門類正成為海外讀者了解中國文學的窗口。 「科幻文學已經成為中國文學海外傳播的新名片。」姚建彬說。科幻文學不僅通過翻譯渠道走了出去,更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走進去」。通過獲國際獎項情況、國外圖書館館藏量、圖書銷售量、書評及論文研究情況等指標可以看出,以《三體》為代表的中國科幻文學海外傳播力與認可度逐漸提升。
-
中國當代文學拓展歐美市場的調查
這一類從事翻譯出版活動的主體人群是歐美大學裡的中國研究專家、教授和在中國臺灣、香港以及中國大陸出生移居歐美世界的海外華裔學者,以學術研究為主,翻譯出版中國當代文學譯作屬於中國研究的一個組成部分。另一類大眾出版社,翻譯出版中國當代文學作品主要是為了獲取出版商業利潤,這部分出版機構自20世紀90年代以後,開始逐步增多,此次進入排行榜的出版機構數量為45家。
-
文學陝軍吹響集結號:「百優作家」五年成果展示
接續傳統:承前啟後新一代在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格局中,得天獨厚的陝西作家是最具實力的創作群體之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柳青、杜鵬程、王汶石、李若冰等創作的《創業史》《保衛延安》《風雪之夜》《柴達木手記》等享譽文壇,確立了陝西在當代中國文學中的重要地位。
-
當代俄羅斯文學的現實主義潛流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文學迅速進入後現代敘事階段,這種後現代主義文學以其魔幻化、碎片化、荒誕化等新奇特性成為當代俄羅斯文學的「主潮」。這種後現代熱潮幾乎遮蔽了另外一種傾向,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現實主義潛流。在俄羅斯文學界有人稱這種現象為「回歸」。
-
當代文學呈現中西方共同點
當代文學呈現中西方共同點桂濤中國「70後」作家路內應邀參加英國利茲大學中國文學項目一場活動。路內善於寫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三線城市,寫工廠、工人的故事。除了路內等4名華語作家,活動組織者邀請校內外的中國文學教授、專業文學翻譯、中文專業在讀博士生參加交流評論會,最遠從羅馬尼亞趕來。這些人懂中文,平時定期為這個中國文學項目的網站寫書評。據說,他們的評價對一本書在英語世界的銷量有相當大影響。
-
德國漢學家炮轟中國當代文學:他們不知人是什麼
您說過1949年前,中國文學,也就是現代文學是五糧液;1949年後中國文學,也就是當代文學是二鍋頭。這是不是有種時代決定論的味道?因為我們知道即便是同一個時代,也會有不同的作家。顧彬:那是因為1949年前後,中國文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三四十年代,中國在文學上比一些歐洲的國家進步得多。而在1949年後,中國就和現代性的文學告別了。
-
《當代》雜誌40年 | 「寫小人物的命運難道不是作家的責任嗎?」
孔令燕當時覺得《當代》還像本老雜誌,思路、理念和作品風格都顯得有點保守,所以希望在不傷害雜誌主體風格的前提下,形式上可以嘗試一點突破。 2000年左右,孔令燕在《當代》開設過一個網絡文學欄目,中國的傳統雜誌最早與網絡文學握手。那時在網上寫作的是一批最先掌握上網技術的作者,多為理工科背景,聚集在榕樹下和天涯社區。
-
...十位當代作家多元書寫,匯成城市斑斕拼圖英文版《上海故事...
由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戴從容主持、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金理負責編選的這一項目,在業內看來,至少有兩重突破:一是不同於海外漢學家以往對上海乃至中國文學脈絡的學院派梳理,這本故事集的目標受眾更廣泛,包括全球觀光客等大眾讀者,傳遞出更感性、多面的當代中國都市「人格」;二是相較中文版小說面世後再輸出版權的傳統模式,這次是海外出版商主動提出策劃約稿,並自行組織翻譯,直接以英文版在當地主流渠道發行推廣
-
印度當代文學:無聲無息的光輝
不顯山露水卻山水崢嶸 在中國,言及印度當代文學,總的來說是寂寞的。引進的書少、讀者少、研究者更少。記者隨機做的調查表明,一說「印度作家」,大家的第一反應幾乎都是泰戈爾。能說出一個當代作家或作品的,連百分之一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