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美白對蝦養殖的水質調控
南美白對蝦對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因此,養殖過程中的水質調控至關重要,環境調控主要分為對水質、底質以及天氣變化的預防和處理。
一水質
1、菌群平衡
菌群平衡是水體中所存在的多種微生物之間所保持的比例的動態的,相對的平衡。長期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消毒劑後,大多數敏感菌和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殺滅,但耐藥菌則獲得生存優勢而大量繁殖致病導致菌群失衡,引起對蝦的發病。菌群平衡不僅決定水體汙染物的分解速度和營養轉化,從而影響藻相情況,還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底質。在對蝦養殖中必須不定期的頻繁追加有益活菌,提高水體環境的分解淨化能力,促進池塘營養元素的循環。
可使用「光合菌」調控藻相活菌,淨化水質;防病抑菌可選擇使用「乳酸菌、丁酸梭菌」以及「蛭弧菌」。另外,還需注意產品之間的搭配與交替使用。
2、藻相
優良的藻相不僅可供給對蝦攝食,更能維持一個穩定而優良的水體環境對蝦養殖不僅需要辨別常見水色對應的藻相情況,還要掌握及時調控各種藻相的方法。
3、換水
換水是減少池塘有害物質積累的簡單方法,緊急時還可作為急救中毒和增氧的一個有效的措施。然而,換水往往容易令池塘原有的水體環境劇烈變化,所以要注意防止對蝦應激以及水質的變化,養殖前期不排少進,儘量不進;養殖中期少排少進,調水抗逆;養殖後期快排慢進,補充維生素、鈣等。
二底質
1、汙染物質
池塘汙染物質一般分為難溶有機物和溶解有機物兩類。難溶有機物為塘壁衝刷下來的泥土、糞便、殘餌、死藻、水源汙物等,溶解有機物可通過底部排水設施排出池塘,或者使用改底產品。對於溶解有機物的處理可使用氧化類產品配合活菌產品分解處理
2、毒素沉積
長期養殖的池塘有很多毒素沉積池底,包括有機質厭氧分解的眾多有毒產物、細菌病毒的代謝產物以及藻毒素等,這些毒素對肝臟的傷害比較大。這時,不僅需要經常性的增氧改底,用有益菌分解利用,同時也要通過適當換水減輕水體及蝦體負擔。
三天氣
天氣的變化對養殖影響非常大,不僅會讓環境出現較大的波動,致使水中微生物種群出現衰退死亡,還會直接令對蝦應激發病。養殖對蝦必須時刻關注天氣變化,天氣變化之前就要注意控料減輕肝臟負荷,儘快調節好水質以及底質減少環境壓力,同時要注意保健調理,增強對蝦抵抗力。
天氣正常後,要注意控料內服提高抵抗力,並注意少量多次的消毒防病,及時補菌追肥,調水改底。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老蝦農」堅持發文,只為您在文末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