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先知復仇,巴黎恐襲兇手怒砍兩人,還想燒了查理周刊樓!

2020-12-27 騰訊網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歐時大參報導昨天(9月26日),巴黎11區《查理周刊》舊址發生持刀恐襲事件。據法新社報導,案發後,警方在巴士底歌劇院附近逮捕一名嫌犯Ali H.,巴基斯坦人,在巴黎打擊犯罪大隊反恐組(SAT)對他第一次訊問時即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法新社發布的9月25日警方逮捕嫌犯畫面。(法新社圖)

目標是《查理周刊》

據《巴黎人報》報導,嫌犯Ali H.,2002年出生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三年前(也有媒體報導是2018年8月)來到法國,屬於「無父母陪伴的未成年人」(mineur isolé)。

Ali H. 向警方供述,之所以選擇巴黎11區Nicolas-Appert街作案,是因為他以為那裡仍是諷刺雜誌《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的辦公樓,並相信被自己襲擊的兩人是《查理周刊》的工作人員。Ali H.還承認自己在作案前一天去踩過點。

▲2015年1月遭到恐怖襲擊後,《查理周刊》已搬去新址辦公,具體地址保密,且被嚴密保護。圖為25日持刀恐襲案發地點。目前在此處辦公的是「第一線」(Premières lignes)媒體公司。「第一線」是《查理周刊》恐襲時的鄰居,《查理周刊》搬走後,「第一線」搬進《查理周刊》舊址繼續辦公。25日持刀恐襲案中的兩名傷者為「第一線」的記者,案發時在辦公樓外抽菸休息。(法新社資料圖)

監控錄像顯示,Ali H.當天在發起攻擊前多次經過《查理周刊》舊址。警方逮捕他時在其雙肩包裡搜到油漆溶劑油(white spirit),是他原本打算用來縱火燒辦公樓的。

據法新社援引消息人士稱,Ali H.在翻譯的幫助下供述說,自己對《查理周刊》重新刊發先知漫畫「感到憤怒」「無法忍受」。

▲巴黎特別重罪法庭9月2日開庭審理《查理周刊》恐襲案及相關的兩樁恐襲案。值開審恐襲案之際,《查理周刊》重新刊發先知漫畫,以此表示捍衛言論自由的原則立場,拒絕向伊斯蘭極端勢力低頭。再版漫畫剛剛面世便告罄,同時,蓋達組織(Al-Qaïda)警告將採取報復行動。圖為9月2日,荷槍實彈的警察負責守衛法院大樓。(法新社圖)

法國《世界報》報導,Ali H.在被捕後很快承認作案行為有「政治色彩」,是否有宗教原因仍待確定,但他已否認與蓋達組織(Al-Qaïda)有關。

▲《查理周刊》重發先知漫畫後,巴基斯坦國內爆發遊行示威。(法新社圖)

案發後,警方逮捕了Ali H.曾經在巴黎北郊Cergy(95省)的1名前室友,以及現在Pantin(93省)住所的5名巴基斯坦室友,以調查這些人是否了解Ali H.的襲擊計劃,是否為他提供幫助。

周五被警方拘留的33歲阿爾及利亞男子已被釋放。警方抓捕他的原因是監控顯示其在案發後曾與Ali H.有過交談。不過,該男子解釋說自己當時是在試圖抓住Ali H.,結果反被後者威脅,巴黎公交公司(RATP)監控錄像證實了這一點。

未成年人身份引爭議

周五晚,內政部長達爾馬寧(Gérald Darmanin)在法國電視二臺晚間新聞上透露,嫌犯三年前來到法國,屬於「無父母陪伴的未成年人」,不在法國監控名單Fiche S上,也沒有極端化記錄。

今年6月,Ali H.曾因在巴黎攜帶武器(螺絲刀)被警方逮捕,但當時他尚未成年,所以僅被巴黎未成年人法院判處「執法警告」(rappel à la loi)。

今年8月,在瓦茲河谷省兒童社會扶助系統(ASE)的幫助下,Ali H.還做了一份實習。8月10日,Ali H.年滿18歲,不再歸兒童社會扶助系統管理。

《世界報》報導,Ali H.在抵達法國後提交的出生證明顯示,其出生日期為2002年8月10日,並得到數字指紋的印證。

2018年8月17日,Ali H.由巴黎北郊瓦茲河谷省負責未成年難民的兒童社會扶助系統(ASE,由各省政府負責)接待。但很快,瓦茲河谷省當局就向司法機關提出對Ali H.未成年身份的質疑,因為他看上去比出生證明上的年齡要「老」得多。

不過,2019年7月19日,Cergy-Pointoise未成年人法院法官拒絕了對Ali H.進行骨齡檢測的要求。《巴黎人報》稱,在法國,大部分情況法官都會拒絕,一是基於對未成年人的有利推斷,二是「骨齡檢測並不可靠」。

《費加羅報》指出,鑑於Ali H.已年滿18歲,不再享有未成年人保護,若沒有合法居留或將被法國驅逐出境。

法國無父母陪伴未成年移民人數暴增

就在巴黎持刀恐襲事件發生前兩天,9月23日,《費加羅報》發文稱,法國無父母陪伴未成年移民人數暴增,2020年收留人數或將達到4萬名;而2014年,被兒童社會扶助系統(ASE)安置的人數僅有4000。

法國省長協會(ADF)一名幹部向《費加羅報》透露,自今年1月1日以來,幾乎平均每天接待100名無父母陪伴未成年人,照此估算,今年全年將收留4萬人左右,其中一半人需要接受骨齡檢測才能確認未成年人身份。省長協會指出,接待一名未成年人每年約花費5萬歐元,4萬人就要花20億歐元,雖然國家給補貼,但這對於各省來說仍是沉重的負擔。

▲今年7月30日,一些被省兒童社會扶助系統(ASE)認定是「成年人」的無父母陪伴的未成年人以及支持者來到法國最高行政法院(Conseil d'État)前示威,抗議未得到妥善安置。「無國界醫生」(MSF)稱,在巴黎大區,約有300名未成年人被兒童社會扶助系統(ASE)拒絕接待。(Francebleue相關報導截圖)

《費加羅報》稱,今年進入法國的未成年人裡有三分之二來自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剩下的三分之一大部分來自近東和中東地區。

事實上,無父母陪伴未成年移民也是極右和右翼政黨的「保留」話題之一。25日晚,右派共和黨議員西奧蒂(Eric Ciotti)發推特稱,巴黎持刀恐襲主嫌「純粹是所謂無父母陪伴未成年人移民團夥的產物」,並要求「實行骨齡檢測來判定真實年齡」。

西奧蒂的言論引發爭議。共和黨歐盟議員François-Xavier Bellamy周六在Franceinfo節目中為西奧蒂辯護稱,西奧蒂不是質疑巴黎持刀恐襲事件主嫌是否未成年,而是在揭露「假未成年外國移民這一重大問題」。Bellamy表示:「巴黎警察總局自己說的,巴黎市公共場所60%的暴力事件都來自無父母陪伴的外國未成年人。」共和黨歐盟議員更「補刀」說,巴黎警察總局敦促巴黎市府核實這些人是否真的未成年,但巴黎市府出於「意識形態的原因」拒絕這麼做。

▲Franceinfo9月25日報導,根據法國司法部今年4月的數據,法國監獄關押65000名犯人,其中23.5%為外國國籍,而法國外國人口比例只有7%。不過,Franceinfo指出,在罪行相同的情況下,外國籍罪犯的判決更加嚴厲。(法新社圖)

法新社近日曾發文指出,這些無父母陪伴的未成年人非常容易成為法國當地犯罪團夥的「獵物」,利用其進行「無成本」犯罪。法國前總統奧朗德25日晚在BFM電視臺上表示,巴黎持刀恐襲案中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嫌犯也是從普通輕罪走向「極端化」,這與土魯斯連環槍擊案兇手梅拉赫(Mohammed Merah)等其他恐襲兇手有類似之處。

▲《巴黎人報》也曾多次對巴黎大區無父母陪伴外國未成年人做出報導。報導指出,不少未成年人在原住國成年人的「遙控指揮」下實施偷盜犯罪。2019年,伊夫林省破獲的偷竊藥店3人團夥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1歲,最大的13歲。(《巴黎人報》相關報導截圖)

(原標題:為先知復仇,巴黎恐襲兇手怒砍兩人,還想燒了查理周刊樓!未成年移民管理再引爭議)

來源: 歐時大參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相關焦點

  • 「查理」事件重演 丹麥咖啡館遭恐襲
    造成1人死亡3名警察受傷瑞典藝術家為此次恐襲目標  丹麥咖啡館遭恐襲  法國《查理周刊》恐襲案僅過去一個多月,類似襲擊事件在歐洲再次上演。據路透社今晨報導,當地時間14日下午,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一家咖啡館發生槍擊案,造成1人死亡,3名警察受傷。
  • 《查理周刊》舊址發生流血襲擊 恐怖主義陰影籠罩巴黎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導外媒稱,9月25日,巴黎《查理周刊》總部舊址附近發生一起持刀砍人襲擊事件,造成兩人受傷,包括嫌疑人在內的七人接受調查。據路透社巴黎9月25日報導,一名手持切肉刀的男子25日在巴黎《查理周刊》總部舊址外襲擊了兩個出來吸菸的人。
  • 原告近 200 人討說法,《查理周刊》恐襲案開審
    華輿訊 據歐洲時報網援引法新社和法國媒體報導,巴黎特別重罪法庭9月2日開庭審理《查理周刊》恐襲案及相關的兩樁恐襲案,14名被告人將受審;這三樁恐襲案的受害原告近200人,預定庭審將持續49天。2015年1月發生在巴黎的系列恐襲案曾經震驚世界,時隔5年的審判受到輿論的密切關注。最新民調顯示,在與上述恐襲案相關的宗教信仰、言論自由等相對敏感的問題上,法國社會仍存在明顯的分歧。
  • 致命恐襲發生5年後再現爭議漫畫,法國《查理周刊》在想什麼?
    5年前,一幅漫畫引發了一場驚動世界的恐襲。那一年,接二連三的恐襲讓人們心神不寧。5年之後的9月2日,巴黎特別重罪法庭開庭,十三男一女由於為《查理周刊》恐襲的武裝分子提供幫助而成為被告;身負重傷的倖存者菲利普·蘭松還在艱難地嘗試走出那場恐襲的陰影;而當年因為恐襲「告別」先知題材漫畫的《查理周刊》如今卻決定重新刊發那些讓它惹禍上身的漫畫……真的「一切都被寬恕了」嗎?
  • 《查理周刊》恐襲案宣判,14名被告最高被判30年
    當地時間12月16日(周三),巴黎特別重罪法庭就《查理周刊》相關恐襲事件的14名嫌疑人作出判決。2015年1月,因刊登諷刺漫畫而出名的《查理周刊》編輯部遭遇伊斯蘭極端分子庫阿奇兄弟襲擊,造成12人死亡。
  • 巴黎歌劇院恐襲案後續:兩名與兇手關係密切女子落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戰濤】5月12日巴黎歌劇院街區持刀恐襲案的調查取得了新進展。據法國《歐洲時報》5月18日報導,法國警方於當地時間5月17日下午逮捕了兩名女子,後者是恐襲兇手的親友。這兩名被捕的女子同該案兇手阿茲莫夫和阿基姆關係密切。
  • 巴黎恐襲第8個兇手是誰?恐怖分子資料背景照片曝光
    第一個小組至少3人,在法蘭西體育場外發動自殺式炸彈襲擊;第二個小組至少3人,在巴塔克蘭劇院劫持人質,殺死近百人,在與警方對峙中身亡;第三個小組至少兩人,襲擊目標為餐館和酒吧,在一個地方作案後駕車流竄到另一個地方行兇,其中一人引爆炸彈背心自殺,另一人據信就是阿卜杜勒-薩拉姆。  警方懷疑,阿卜杜勒-薩拉姆在作案途中下車,而後乘坐別的車輛逃離巴黎。
  • 《查理周刊》系列恐襲案庭審接近尾聲 法國檢方要求嚴判被告
    當地時間8日,法國國家反恐檢察院針對2015年1月《查理周刊》系列恐襲案14名被告做量刑陳詞,要求法庭依據其各自的刑事責任給予5年至終身監禁不等的判決。 △《查理周刊》編輯部舊址(圖片來自法新社) 其中,檢方要求判處11名到場聽審被告中的主要嫌疑人阿里·裡薩·波拉(Ali Riza Polat)終身監禁,這名法籍土耳其裔男子涉嫌為整個系列恐襲提供後勤與資金支持
  • 《查理周刊》恐襲案宣判
    【歐洲時報來米編譯】法新社12月16日報導,歷時3個月的審判之後,涉嫌在2015年《查理周刊》和「卡謝爾猶太超市」(Hyper Cacher)恐襲案中起幫兇作用的14人被宣判。此外,裡薩波拉(Ali Riza Polat)被認為在恐襲準備工作中起到關鍵作用,被判刑30年,20年不得緩刑。 其他10名被告分別被判4至20年,他們被認為提供武器給恐襲作案人或者幫助了恐襲作案人。檢察官認為,他們是「襲擊的關鍵和後盾」。 這些年齡在29到68歲的男子儘管之前都有過輕罪前科,但從未因恐怖主義被判過刑。
  • 法國《查理周刊》系列恐襲案宣判,14名被告獲刑一人被判終身監禁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鍾書毓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6日,巴黎特別重罪法庭就涉嫌參與2015年1月《查理周刊》系列恐襲案的14名被告做出一審判決。此前,法國情報機構曾認為貝胡辛兄弟已經在敘利亞死亡,但檢方認為相關證據不足,因此仍然將兩人列為被告。法庭於16日缺席判處穆罕默德·貝胡辛終身監禁,邁赫迪·貝胡辛今年1月已經在另一起案件中被判刑,在本案中沒有做出判決。哈亞特·布邁丁被判處30年有期徒刑。
  • 《查理周刊》恐襲五周年:審判開庭 嫌疑人大多已死亡
    中新網1月7日電 據法國24電視臺報導,當地時間1月6日,《查理周刊》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五周年之際,對這場致命襲擊的審判在巴黎開庭。而嫌疑人當中的大多數都已經死亡或推定死亡。當地時間1月7日,法國紀念《查理周刊》恐怖襲擊事件五周年。
  • 巴黎「查理周刊」舊址恐怖襲擊,2重2輕傷!3個區學校及6站地鐵...
    《查理周刊》舊址發生恐襲 在所有人都被疫情分散了注意力的時候,巴黎真正經歷了一場襲擊。 今天中午,巴黎十一區尼古拉斯·阿佩特街(Rue Nicolas Appert)附近的查理周刊編輯部舊址附近,突然發生了恐怖事件,有至少兩人手持砍刀襲擊路人,至少四人受傷,其中兩人情況緊急,肇事者迅速逃亡。
  • 多名被告確診新冠 法國《查理周刊》恐襲案推遲審理
    中新網11月2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法國《查理周刊》恐襲案的主審法官表示,在一名主要嫌犯感染新冠後,又有2名被告確診新冠肺炎,因此該案的審判將再延後至少一周。
  • 法國穆斯林譴責恐襲,不滿總統雙標:言論自由有邊界
    伊斯蘭教完全禁止將安拉(上帝)和先知偶像化,一切對其形象的刻畫在伊斯蘭教中都會被認為是褻瀆,更不用說諷刺漫畫。查理周刊發表的漫畫被指侮辱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穆德,成為其遭恐怖襲擊的導火索。同樣的悲劇在五年後重演。謀殺發生之前,帕蒂曾在課堂上展示上述諷刺漫畫來討論言論自由。 一堂討論言論自由的課程,卻招致了最可怕的結果,究竟如何界定言論自由和侮辱他人之間的界限?
  • 維也納六處遭恐襲槍擊,華人一死一傷,槍手身份曝光!
    全球每100人中擁槍量最多的25個國家 (來源:小型武器調查) News 多國領導人發聲 在恐襲事件發生後
  • 《查理周刊》慘案追溯:積怨已久 射殺無差別
    「恐怖襲擊巴黎」「巴黎屠殺」「巴黎屠殺震驚世界」「12人遇害後,巴黎全城警戒」……澳大利亞暢銷報紙《先驅太陽報》和《信使報》、《倫敦標準晚報》、土耳其《今日時代報》、英國《每日電訊報》、印尼《雅加達郵報》、《今日美國》頭版均是這種標題。 同日,法國巴黎南部近郊蒙魯日的沙蒂永門處發生襲擊事件。一名女警察和一名公務員遭槍擊,其中女警已經死亡。
  • 法國恐襲事件時間線:浪漫之都的危情三日
    原標題:法國恐襲事件時間線:浪漫之都的危情三日  視頻:法國恐怖襲擊事件:警方將嫌疑人圍困在建築物中 來源:中央電視臺   中新網1月10日電 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法國《查理周刊》恐襲事件,當地時間9日傍晚以多名嫌犯被擊斃而告一段落。自7日雜誌社遭襲,到8日槍殺女警,再到9日雜貨店劫持人質,兩夥有關聯的恐怖分子連續製造襲擊劫持事件,讓「浪漫之都」經歷了「危情三日」。
  • 巴黎教師遭斬首血案 法國社會撕裂非一日之寒
    據報導兇手殺人時高喊真主偉大。 受害者山繆埃爾·帕蒂(Samuel Paty)47歲,生前是巴黎郊區一所學校的歷史、地理教師,曾在課堂講授言論自由問題時展示過具有爭議的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有學生家長為此向校方投訴,要求解僱帕蒂。
  • 四名巴基斯坦人涉嫌參與《查理周刊》辦公室原址襲擊事件被捕
    當地時間12月18日,法國國家反恐檢察官辦公室表示,當局已經指控並拘留了四名巴基斯坦人,他們涉嫌參與了今年9月發生在《查理周刊》辦公室原址外的襲擊事件。自從諷刺雜誌《查理周刊》於今年9月重新發行有關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以來,法國陸續發生多起暴力襲擊事件。9月25日,一名男子在《查理周刊》辦公室原址外面用刀刺傷兩人。據法新社12月18日報導,四名年齡在17到21歲之間的巴基斯坦人近日接連被捕,他們均與該襲擊者有過接觸。
  • 法國《查理周刊》系列恐襲案宣判:11名出庭被告被判4至30年監禁
    【環球時報記者 姚蒙】2015年法國《查理周刊》系列恐怖襲擊案引起全法國與國際社會的震驚。3名主要行兇者都已被警方擊斃,但他們的同夥仍將受到法律制裁。今年9月2日,巴黎重罪法庭在司法調查結束、大量證據齊全後開始庭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