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葉飛起,吃不厭精,寫不厭細,http://weibo.com/1688509227/profile
三十年前,我是個少年。沒什麼煩惱,也沒什麼理想,傻孩子加窮孩子。盼望的只是夏天能一頭扎進遊泳池,舒暢地遊他幾個來回。遊好泳之後,向著最近的小吃店而去。
記得那時的小吃店有不放牛肉的咖喱牛肉湯,簡稱「牛肉清湯」,三分一碗,因為我基本只吃得起這種湯。一口下去,暖意濃濃,饞蟲雀躍。一調羹接一調羹,灌下嘴的不是湯,而是饞。說是清湯,其實是濃湯,只不過少幾片牛肉而已。那時的「牛肉清湯」,是真正的牛肉原汁湯,我到現在都想得起那一口純味!
一般情況下,我會先狂喝半碗,然後開始加料,上海米醋。窮有窮的樂子,加1調羹米醋是為增添風味,那麼加5調羹呢?我有個同學的最高記錄是:加8調羹!半碗湯又成了一碗,只不過變成「牛肉清酸湯」。後來,好多同學們都發了,加8調羹的老兄,每當吃到魚翅羹,總要說一句:沒有我當年的「牛肉清湯」好吃!
雁蕩路上「味香齋」的一碗湯5元,碗是比較淺的大碗。端到桌子上,有一股香氣撲鼻。湯呈淡金黃色,泛著油油的光,一層蔥花散落漂浮,裹著牛肉的味,咖喱的香,直往心眼裡鑽。一口下去,是一口深深的回味,悠遠而飄香,「鬱郁乎湯哉! 」清湯釅釅,暗香浮動,饞心萌發。我不是在吃湯,是在吃回憶。竟有人說,這湯跟外面拉麵館的咖喱牛肉湯是一個味。我只能說:洋盤!拉麵館的咖喱牛肉湯其他不說,只說一樣,放香菜,不放蔥花。
「味香齋」的「咖喱牛肉湯」,有個特別的名字:小牛湯。到底是小牛燒的湯,還是小塊牛肉燒的湯,還是小碗的牛肉湯,我也弄不清爽。我只曉得,牛肉吃得出牛肉味,有一點點醃漬過的感覺,香!不像有些地方的咖喱牛肉湯,每一滴牛肉是香的,每一片牛肉都是勿香的。
喝了半碗湯,我又摒不住了,開始倒米醋,沒好意思多倒,只半調羹意思意思。湯的風味隨著半調羹的米醋起了變化,入口酸純清冽,與前半碗的濃中和了一下,妙極!喝得不過癮,可以請阿姨給添點湯,不過要看她的心情,心情好會添給你,不過最多添大約三調羹的數量。比較識相的方法是,吃到半碗的時候,自己加三調羹醋,一不用看阿姨的臉,二可以嘗嘗別樣的風味。
人生可以嘗嘗別樣的風味,但卻離不開生根的原味。當年遍布上海灘的「咖喱牛肉湯」,到今天,我看到只剩「味香齋」一家,我想,離失去它可能也不遠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