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寶是保險產品還是互助平臺?能不能代替商業保險?

2020-12-17 多保魚談保險

相互寶自從上線以來,受到了不少朋友的追捧,短短幾個月互助人數已超過幾千萬,雖然之前鬧出過拒賠事件,但是老百姓參與熱度絲毫不減。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這個平臺並且已經加入互助計劃,但你知道相互寶這個平臺有什麼特點嗎?能不能代替商業保險? 接下來多保魚小編就圍繞著這幾個話題和大家說一說。

一、相互寶互助平臺特點

這款產品的承保機構是螞蟻會員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只要出生30天—59周歲的人都可以投保,對於年齡和健康告知都是比較寬鬆的。等待期有90天不長也不短,大多都可以接受,多保魚小編不得不誇一下它的保障範圍,保障100種重疾還有2種輕症。保額的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慢慢減少的,比如說0—39歲的人投保,重疾保額有30萬,輕症保額有5萬;40—59歲的人投保,重疾保額只有10萬,輕症保額不變依舊時候5萬。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想要買保險越早投保越好。從相互寶的互助特點來看,是一種更深層次上的互助形式,很接近保險的形態但依舊不能稱之為保險。

它們之間有什麼相同點?

1、投保前都有明確的健康告知要求

任何參加相互保險的成員都應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並承擔一定的契約責任。比如說因意外導致的深度昏迷,符合條款的理賠條件,但是患者在投保前連續服藥超過30天,這是明顯不符合健康告知要求的,就算是前期投保成功,理賠的時候照樣會拒賠。

2、有明確的賠付條件

只有發生符合約定的輕疾和重疾才能獲賠。相互寶對100類重疾和2類輕疾有明確的疾病定義要求,比如甲狀腺癌和早期前列腺癌有疾病定義要求。

與傳統的商業重疾險一樣,不管住院花費多少錢,不符合疾病定義要求,就不會賠付。相互寶關於輕度重疾的疾病定義規定:輕症第一高發的為原位癌,不在相互寶互助範圍內;像甲狀腺癌一般屬於商業保險的重大疾病,相互寶將其劃入輕症範圍。

二、相互寶能不能代替商業保險?

相互寶雖然有保險的形態,但是與真正保險產品還是有明顯的差距,那麼,相互寶能代替商業保險嗎?

多保魚小編認為不能代替,可以從以下這幾點來看:

1、相互寶保障範圍比較窄

相互寶賠付對象是發生100類重疾和2種輕疾(甲狀腺癌和前列腺癌),沒有身價保障,也沒有輕疾豁免,甲狀腺癌在當前的商業重疾險中,屬於重大疾病,賠付額度更高。

2、每月分攤的金額存在不確定性

相互寶每月的費用是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加而增加的,目前需要賠付的案件不多,自然需要均攤的錢也不多,如果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理賠的案例從原來的100增加到1000例或者1萬例,那需要均攤的費用就非常高了。換句話說,相互寶未來的參與承辦不確定,你根本不知道每個月要扣取多少錢,有可能這幾月幾塊錢,下個月就要扣幾十元的,全是全家6口人都投保的話,這是一筆很大的費用。反觀商業保險,實行均衡費率,選擇繳費時間是20年的話,每年交的費用都是一樣多,不存在繳費金額不確定性。

3、隨時會進行調整或終止

相互寶的互助計劃隨時都有可能會進行調整或終止,如果說參與人數低於324萬或者其它不可抗辯原因導致互助平臺出現了某些問題,這個計劃可能會終止,消費者之前每月扣取的錢也拿不回來,另外相互寶不能給到參與成員確定的利益,會根據參與人數、風險情況,隨時對計劃進行調整。商業保險就不一樣了,它因為受到法律保護,即使破產也不會解散。保險產品將繼續由接管的新保險公司承保。長期重型保險更加安全可靠,可以用一份合同鎖定未來的權益。

4、相互寶的保障期限不長,覆蓋不了大病風險

相互寶的保障期限是0-59歲,重大疾病的高發期為40-70歲。重大疾病的發病率隨年齡遞增而不斷升高,在最需要保障的時候,相互保並不能起到作用。

5、有道德風險

因為支付寶上面的投保流程都是消費自主操作,簡單評估幾個健康告知問題就可以投保成功,會造成一些加入的人不誠信,他們可能會帶病投保。這樣發病率就會增加,每個人承擔的金額就會增加。沒有病的人是不是能承受幫人的成本。

相互寶的這種模式,通過芝麻信用分來篩選人群,通過限制39歲之後只有10萬保額,59歲之後就不給賠付,理賠可能性低的客戶,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也不一定能拿到理賠款。

相互寶不能代替商業保險,這裡拿重疾險來舉例:

相互寶保障額度不夠高,重大疾病的患者和家庭所需要的醫療成本遠遠高於這一數額;保障期限也不夠長,不含60歲以上人群,而重大疾病的發病率會隨年齡遞增而不斷升高。如果,您和家人已經購買了長期的重大疾病商業保險。可以加入相互寶作為補充,畢竟初期分攤費用不高,而且可以隨時退出,多一份保障。今後,如果分攤費用不划算,可以選擇退出。

寫在最後

相互寶是一個互助平臺,每月分攤的金額存在不確定性,這個平臺也會隨時進行調整,也有可能會終止,消費者想要有保險的保障不能只依靠這一個平臺,可以考慮購買一份商業保險,商業保險在保險利益的確定性和可靠性上相互寶是無法比擬的,相互寶不能作為我們的主險,而是購買了商業保險之後,把它作為一種補充。

相關焦點

  • 似保險非保險?「相互寶」等網絡互助產品誰來管
    然而,相互寶以張女士2011年和2017年兩次懷孕期間有過心律過速的情況,拒絕賠付。「心律過速跟乳腺癌又有什麼關係呢?」張女士說。對此,相互寶客服表示,根據平臺條款,加入互助計劃前要求自然人沒有「心臟疾病」的就醫行為,而只要出現兩次心律不齊,就被列為有「心臟疾病」,不能申請賠付。
  • 半月談:似保險非保險?「相互寶」等網絡互助產品誰來管
    然而,相互寶以張女士2011年和2017年兩次懷孕期間有過心律過速的情況,拒絕賠付。「心律過速跟乳腺癌又有什麼關係呢?」張女士說。對此,相互寶客服表示,根據平臺條款,加入互助計劃前要求自然人沒有「心臟疾病」的就醫行為,而只要出現兩次心律不齊,就被列為有「心臟疾病」,不能申請賠付。
  • 似保險非保險 「相互寶」等網絡互助產品存管理缺陷誰來管
    來源:半月談原標題:似保險非保險?「相互寶」等網絡互助產品誰來管  「一人得病、眾人均攤」「0元加入、保障金額最高30萬」……近年來,在風險資本和網際網路企業的推動下,喊著此類宣傳的網絡互助計劃迎來了推出高峰期。
  • 螞蟻金服「相互寶」與保險脫鉤:千萬人大病互保改為互助
    就在一場「千萬人入保」的盛宴中,螞蟻金服突然對該產品改名「相互寶」,將此產品更新為互助計劃。這場相互保險的狂歡就此落幕,這個引得上千萬用戶追捧、並成為紅極一時的網紅產品,究竟是何方神聖?在相互保險這場普及活動中,相互保險公司和網際網路平臺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相互寶整改後,對用戶的影響有多大呢?
  • 螞蟻金服的「相互寶」:網際網路保險的創新還是偽裝?
    不過很快被監管部門約談,被指將網絡互助計劃偽裝成相互保險,同時被指涉嫌虛假宣傳、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多位業內人士向鞭牛士表示,不同於保險產品,螞蟻金服在相互寶中並沒有剛性兌付的義務,而且在成員互助中,平臺方還可以抽取佣金和手續費用,可謂是「空手套白狼」。官方對外宣傳,單個救助中實際上每位成員分攤的金額甚至不到1分錢,大概是0.6分錢。
  • 似保險非保險 "相互寶"等網絡互助產品存管理缺陷誰來管
    然而,相互寶以張女士2011年和2017年兩次懷孕期間有過心律過速的情況,拒絕賠付。「心律過速跟乳腺癌又有什麼關係呢?」張女士說。 對此,相互寶客服表示,根據平臺條款,加入互助計劃前要求自然人沒有「心臟疾病」的就醫行為,而只要出現兩次心律不齊,就被列為有「心臟疾病」,不能申請賠付。
  • 從相互寶展望網絡互助行業發展
    網絡互助最大的特點是低價和低門檻,在2018年10月16日,支付寶平臺上線了「相互保」大病互助產品,這一產品剛出便獲得了極高的市場反響,而之後「相互保」變更為「相互寶」。本文在介紹相互寶的產品屬性與特徵的基礎上,結合行業的競爭情況以及網絡互助行業的背景對相互寶的商業模式可行性以及網絡互助行業的前景及發展做了一系列探討。
  • 戴哥說險:輕鬆籌或者相互寶,到底靠不靠譜?是不是能替代保險?
    ,以為萬事大吉有的人相信保險,買的產品卻不能賠......可以說,大病籌款、互助計劃、商業保險,就是很多人應對大病風險的三種方式。很多朋友很好奇,這些大病籌款,或者互助計劃,到底可不可信?能不能代替保險?
  • 相互寶是保險嗎?是騙人的嗎?
    然後,支付寶官宣「相互保」升級為「相互寶」,成為一個互助計劃,現在的官方名稱是《相互寶重症疾病互助計劃條款》,屬於一個「一人生病,大家分攤」的互助社區,包括像早期的夸克聯盟、抗癌公社以及輕鬆互助、水滴互助都是屬於這種形式,只是針對的方向不一樣,有的是抗癌、有的是保意外,有的是保重疾或輕症。
  • 螞蟻另類新生力量:相互寶能否掀起一場保險革命?
    2016年6月22日,中國保監會正式批准三家相互制保險機構——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匯友建工財產相互保險社和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進行籌建,相互制保險在國內實現「破冰」。而作為國內首家相互制壽險機構,信美人壽背後的主要發起成立人之一就有螞蟻集團。2018年10月16日,一款名為「相互保」的大病互助性質保險產品在支付寶平臺上線。
  • 輕鬆籌-輕鬆互助和相互寶為大多數人選擇保險把好關!
    3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到 2030 年,全面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託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至此,醫療互助進入了我國醫療保障體系的頂層設計,網際網路醫療互助迎來蓬勃發展的春天。
  • 市場要聞|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再徵意見,相互寶、水滴互助遭新枷鎖?
    眾籌平臺的保險變現之路還能走多久?繼去年年底之後,銀保監會於昨日再次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與2019年版本相比,此次《辦法》更加強化了持牌經營原則。《辦法》指出,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保險機構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不得超出該機構許可證(備案表)上載明的業務範圍。非保險機構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包括但不限於:提供保險產品諮詢服務;比較保險產品、保費試算、報價比價;為投保人設計投保方案;代辦投保手續;代收保費。
  • 螞蟻集團為了上市要捨棄相互寶?監管發聲網絡互助平臺是非持牌經營
    網絡互助平臺屬非持牌經營 事實上,市場對以相互寶為代表的網絡互助平臺始終存在較大爭議,究竟是不是保險產品,應該如何監管? 今年9月,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撰文談及網絡互助監管話題時指出,最近一段時期野蠻生長的網絡互助平臺,本質上具有商業保險的特徵,但目前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和監管標準,處於無人監管的尷尬境地。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需要適時完善保險監管政策和監管技術,及時、準確打擊非法商業保險活動,保障保險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切實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
  • 駱駝說保:相互寶是保險嗎?要不要加入?加了要退麼?
    目前相互寶旗下有三個方案,分別是「大病互助計劃」、「慢性病互助計劃」、「老年防癌計劃」二、相互寶和傳統保險的區別?相互寶是保險嗎?與傳統保險有什麼區別呢?相互寶並不是保險產品。相互寶的前身是保險公司信美人壽承保的保險產品,因為違反《保險法》被迫改名為「相互寶」,轉變為一項由螞蟻金服獨立運營的 「互助計劃」。
  • 相互寶是保險嗎?最近分攤金額開始增高,要不要退出
    來,先甩上保大師的觀點:"相互保"升級為"相互寶",產品正式從網際網路保險轉型為一款基於網際網路互助計劃。"互助計劃"不屬於保險,作為一款網際網路產品,它存在不可持續性,相關承諾的履行和資金安全難以有效保障,容易引發糾紛。
  • 「艾賓浩斯錯覺」背後,相互寶還是那個相互寶
    相互寶中的等待期類似保險等待期,即:在保險合同生效的這段時間,即使發生保險事故,也不能獲得保險。一般重大疾病保險都是90天等待期。  從加入相互寶首日起,90天(包括第90天)都屬於等待期。在這個期間內,正常確診患病是不能申請互助金的。之所以這樣設置,是為了防範帶病加入等風險,保護用戶的利益。
  • 1億人加入「相互寶」互助平臺,真能高枕無憂嗎?不要想得太美好
    近年來,各種互助平臺層出不窮,像大家經常在朋友圈看到的水滴籌、輕鬆籌等,但今天要跟大家講的不是這兩個平臺,而是我們支付寶在2018年10月推出的相互保。雖然相互保與輕鬆籌、水滴籌都屬於互助計劃,但前者偏向於「強制」出資,後者則是純屬自願。
  • 相互寶、水滴互助真的是在「掛羊頭賣狗肉」麼?
    水滴籌「相互寶,水滴籌」我估計在座朋友應該都在朋友圈見過吧,簡單來說就是幫助窮苦無依,沒錢治病,需要幫助的人以網際網路傳播的方式進行社會募捐,籌款,且平臺是不收任何手續費的,因此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非法商業保險活動也借勢抬頭,出現了很多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網際網路化使得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傳播範圍更廣、速度更快、更加難以規制。
  • 「相互保」變形後餘波猶在,來看三位從業者的復盤親述丨網際網路保險...
    截至目前,已經有300多萬相互寶用戶為500多萬父母加入了相互寶和老年版相互寶。這場風波把相互保險送入到了更廣泛的大眾視野,更把大病互助這一細分領域再次拉至聚光燈下,除了消費者教育層面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場風波也讓互助和保險的界限更加明晰。
  • 一毛錢換不來30萬,互助保險不再是小打小鬧,相互保的春天在哪
    10月16日剛剛上線的「相互保」,意味著互助保險在中國不再是「小打小鬧」了。比相互保做得更絕的是水滴互助的「中青年抗癌互助計劃」(這不是保險產品)。在這一互助計劃中,18~50周歲的參與者每年付出也就20元左右,能夠在患癌時獲得最高30萬元的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