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報著」長大的李雅婷 去西安上大學了!

2021-02-21 潯陽晚報

帶著滿滿的希望 帶著深情的祝福
我們「報著」長大的李雅婷
去西安上大學了!!!

「雅婷,祝福你,到了大學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多拿獎學金,當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昨晚,美吉特集團九江華東市場「做東」,為即將踏上大學旅途,開始大學新生活的雅婷舉行送行晚宴。當晚雅婷在媽媽的陪伴下乘坐九江至西安的火車,前往西北工業大學。華東市場企劃部代表公司為雅婷送行,大家給雅婷送上的不僅僅是鮮花和掌聲,更有深情祝福,祝福她在人生新的徵程中,越飛越高……

▶▶最開心的是即將開始嶄新的生活
本來打算在家多待幾天,因到西安的火車票比較緊張,好不容易才買到兩張火車票,雅婷和媽媽商量,只好提前乘坐硬座列車去西安。雖然捨不得多花一分錢,但是擔心女兒人生地不熟,加上自己也從來沒有出過遠門,很想去外面看看,雅婷的媽媽郝雲鳳一咬牙,買票乘坐火車送女兒去大學。


即將開始新的大學生活,雅婷最開心了,到大學裡可以追逐自己的夢想,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實現自己的理想。對她來說,一切都將是個全新的開始。雅婷告訴記者,考上的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自己的理想專業,將來可以從事國防工程建設。雅婷的眼神裡,充滿了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從小到大,除了偶爾跟媽媽一起去過老家武寧以外,再也沒去過別的地方。自己也早就想到外面去轉轉,以前一直沒這個機會,這次終於可以走出家門,到大學裡開始全新的生活了,自己一定會珍惜大學校園的時光,好好讀書。

▶▶最感謝的是幫扶她的愛心企業和《潯陽晚報》
8月1日,當《潯陽晚報》以連版的形式圖文並茂地報導了愛拾破爛的女孩李雅婷考上重點大學的消息後,美吉特集團九江華東市場管理層為這個孩子不向命運屈服、低頭,刻苦勤奮求學的精神所打動,及時向這個特別貧困家庭的孩子伸出了溫暖的援助之手,他們一口氣「承包」了雅婷大學四年的學費,得知這一消息後,雅婷的媽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連聲說:「沒有《潯陽晚報》的報導,沒有華東市場的『雪中送炭』,我們母女就是急白了頭也一時湊不齊學費,他們真是我們的大恩人,這段時間我經常跟孩子說,一定要學會感恩和回報。」

臨上車前,李雅婷分別將寫給本報及華東市場的感謝信拿了出來。她說:「這兩封信都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華東市場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解決了我大學學費的燃眉之急,讓我一輩子都忘不了,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和了解,我知道華東市場是一家有愛心、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資助過不少和我一樣,家庭貧困的大學生,有幸與你們相識並結緣,讓我懂得了如何心存感恩,將來有能力,我也會向你們一樣,為社會傳遞一份份溫暖和正能量。」


在寫給《潯陽晚報》的信中,雅婷這樣寫道:「2006年9月1日,10歲的我第一次登上《潯陽晚報》,讓我感受到原來這份報紙裡的世界離我並不遙遠,它的內容是我身邊的事,它的主角甚至可以是不起眼的我。八年來,《潯陽晚報》為我們尋求到了資助,解決了戶口、落實了低保、申請了廉租住房,晚報始終沒有停止對我的關心和幫助;八年了,我從一個天真稚嫩的小學生成長為一個有著滿腔熱血和抱負的大學生,《潯陽晚報》也一路伴隨我一同成長,作為一名長期受益於晚報的學子,我會牢記自己受到的關懷和資助,在將來的學習中刻苦努力,再次表達我和母親對貴報深深的感謝與敬意!」


臨行前,大家把聲聲祝福和囑託送給了李雅婷,希望她到大學校園裡展翅高飛。雅婷說:「我會想念大家的,放假回來一定再來看望叔叔阿姨們!」

【潯陽晚報記者 洪永林】

相關焦點

  • 自帶光環的女孩——李雅婷
    她就是西浦附校六(4)班李雅婷課上:一絲不苟、聚精會神、愛動腦筋、積極發言課後: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溫故而知新                                         from李雅婷將學習內容融入到遊戲中,可以激發學習興趣推薦遊戲:成語接龍   即興編故事
  • 李雅婷 (學生)| 第二屆湖北大學「青年五四獎章」評選活動候選人展示!
    而我想說,李雅婷同學一直在為自己喜愛的工作而努力。大一期間,在學生會擔任體保部幹事、在學生社團聯合會中擔任體育運動部部長、在班級裡擔任班長,李雅婷同學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和肯定,在社聯被評選為「優秀學生幹部」。在通識教育學院獲得「先進工作者」稱號。身為學生會體保部幹事,李雅婷同學和大家一同組織策劃一系列豐富而有意義的體育活動,在活動中收穫了成長,更收穫了友誼。
  • 身邊的榜樣|李雅婷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高二(8)班學生會廣播部幹事李雅婷.在校期間我樂於助人,努力向上,校外熱愛生活,熱衷志願活動,高中兩年內共參加80小時的志願。志願是不輕鬆的,但志願給予人滿足與快樂:當孩子們投以燦爛的笑容,當路人傳來讚賞的目光,當老人說出欣慰的話語,這些都不足以表達志願活動的回報。
  • 報志願撿漏上西安交大——感謝命運給我翻盤的機會
    她的成績並不理想,卻進入了不錯的大學,走進了特棒的城市。向來冷酷倨傲的她,在微信裡語無倫次地對我發「hhhhh」「爺的青春開始了」我由衷為她高興,也真心為自己難過。11小時前:我登錄西安交大官網,沒有查詢到我的名字,一時間心如墜入冰窟。一天前:小道消息得知西安交大的分數線,大腦仿佛炸開,躲在房間裡抹眼淚。7月26日:高考成績是我從未想過的爛。
  • 《西安晚報》:借書信徵集造品牌效應
    原標題:《西安晚報》借書信徵集造品牌效應 自6月底至10月在《西安晚報》大面積、高頻次見報的「我愛祖國學生書信徵集活動」,新媒體多平臺廣泛傳播,成為陝西媒體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宣傳報導活動的亮點之一。
  • 新民晚報數字報-信仰的力量高於一切
    為傳承紅西路軍精神,進一步加強對這一獨特紅色資源的保護和宣傳,由紅西路軍後代徐小巖、陳祖莫、謝烈、王宇紅、胡濱江、周善平、劉延淮、杜紅、王娟娟、蔡小心,西路軍研究專家朱玉、肖裕聲、麻昆、郝成銘,《北京晚報》、《齊魯晚報》等20餘家新聞媒體記者共同參與「信仰的力量」座談會,對西路軍的悲壯徵程和如何傳承西路軍精神進行了座談。
  • 報的山東大學,結果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錄了,孩子很失落,怎麼辦?
    今天,在網上看到兩個高考方面的問題,一個是家長諮詢的問題:報的山東大學,結果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錄了,孩子心情很失落,怎麼辦?另一個是考生詢問的問題:2020年河南高考文科考生,成績保底二本。我今年17歲,想再復讀一年, 個人對更好的學習環境極其嚮往,不甘心。
  • 【中國教育報】西安交通大學:「知識分子就要愛國奮鬥」
    西安交通大學:「知識分子就要愛國奮鬥」【總書記原聲】我們要發揚老教授們這種西遷精神。重大的歷史進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災難之後,我們這個民族就是這樣在艱難困苦中歷練、成長起來的。提起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西安交通大學考察的事,86歲的潘季教授仍感到熱血澎湃。這位60多年前隨交大西遷、紮根大西北的老教授,不遺餘力發揮餘熱,出席各種座談會、報告會,給大學生、企事業單位講述西遷故事,宣講西遷精神,深受年輕同志歡迎。「只要單位有需要、學校有安排,我都參加。」他說做這事有意義,很開心。
  • 濟南小丫才上初三考上西安交通大學本碩連讀
    日前,濟南外國語學校初三14班的宋問之收到了西安交通大學少年班的錄取通知,而且是本碩連讀。今年9月,她可以直接去西安交大報到。  3月25日上午,宋問之和她的媽媽、班主任在濟南外國語學校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參加少年班選拔考試  900多考生中,她的英語成績最高  2009年11月,宋問之和同校的4名同學一塊報考了西安交通大學少年班。
  • 報北大考古女生收到50斤禮物 文物在西安的大學只能用來曬被子
    報北大考古女生收到50斤禮物 文物在西安的大學只能用來曬被子時間:2020-08-20 23: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報北大考古女生收到50斤禮物 文物在西安的大學只能用來曬被子 根據各家媒體報導,報考北大考古系的女生鍾芳蓉收到了9家考古所寄來的禮物,9個包裹重達
  • 南瓜不長蔓上長根上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張夢瑩)「我種了十幾年南瓜了,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就想讓大家都知道一下。」16日上午,家住太原市體育西路無線電一廠宿舍的王老先生給山西晚報打來電話,訴說自己在種南瓜時遇到的「怪事」。「大家都知道南瓜是長在蔓上的,但這個南瓜它是長在根上的,特別奇怪。」王老先生說。
  • 我們該如何報志願?——到哪裡上大學比較好?
    報志願,說起來很複雜,畢竟有2740所高校、500多個專業,聽起來就頭暈。但實際上,只要搞清楚其中的核心問題,處理起來也比較簡單。因為高考分數已經限定了志願可選的範圍,搞清楚以下幾個重要原則問題,就可以做出恰當的選擇了。地域篇最後談一下第三個原則問題:地域,即到哪裡上學的問題。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設計及理論】研究生導師大全(上)
    版權歸涵姐所有,可以轉載但需全文轉載不得任意刪改刪除所留聯繫方式(涵姐微信號Gold_in_them_hills)。正門)就是他設計的,不止是門,還是座建築,是個博物館,是馬老師擁有,很多收藏在裡面,別有洞天,值得一看。
  • 西安文理學院升「西安大學」,遙遙無期!「寶雞大學」卻指日可待
    對於西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目前是陝西的省會城市 ,更是一座「世界文化名城」。西安高校實力也相當雄厚,目前擁有63所大學,其中擁有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佔據西部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 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哪個更好?
    同源同根的兩所交通大學,一所在上海一所在西安,錄取分差這麼多同根同源1955年,為響應國家建設大西北的號召,教育部決定把上海的交通大學整體遷往西安,搬了兩年,搬完一大半的時候,決定不搬了,改為一校兩地辦學
  • 《中國教育報》刊登西安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劉衛國署名文章
    11月17日,《中國教育報》刊登西安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劉衛國署名文章《忠誠進取鑄輝煌 精工博藝育英才》。六十五年崢嶸歲月,足跡鏗鏘。誕生在新中國的西安工業大學肩負著培育國防軍工人才的重任,在追夢徵程中繪就了華彩篇章。
  • 西安公交配音小姐姐:畢業後會懷念很久的西安聲音
    在西安生活過的人對這段語音播報應該都不陌生,有人離開多年後都會懷念很久,其實西安公交上的聲音出自一個從小在公交家庭長大的西安女娃張蔚。截至目前,穿梭在西安大街小巷的9000多輛公交上都能聽到她的聲音。多次收聲失敗後,趙宇靈機一動,向華商網官方微博發出求助,希望能幫忙找到西安公交的報站原聲。公交報站器的聲音來自一位公交系統工作者、也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西安女娃,在華商網記者與西安公交配音小姐姐張蔚做了簡短溝通以後,張蔚欣然應允,並表示願意現場為學生們錄音。「下一站,陝西科技大學站,請帶好您的隨身物品,從後門下車。」
  • 「突然發現孩子長大了」 援鄂護士對母親的心意,我們帶到了...
    在劉宇航臨出發前寫給母親的信中,一句「長大後我就成了你」,讓母女的心貼得更近。和女兒已經兩月未見,視頻通話成了一家短暫團聚的方式,擁有一部新手機是劉德芬的心願。「由於手機老舊,和女兒視頻總是卡頓。」同時,因為經常要下鄉到各個村裡,她需要一臺便攜筆記本電腦進行登記造冊等工作。3月28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人民政協報開展的「共圓英雄夢」活動,為劉德芬圓了這個夢想。
  • 西安翠華路小學長大校區:讓人從心裡升騰出熱愛
    人們說,一所學校好不好,要看她能否給師生、家長帶來幸福感,這所學校——雁塔區翠華路小學長大校區的師生家長不約而同真情流露,講述了滿滿幸福感背後的故事。從曾經的長安大學附小和附中到雁塔區翠華路小學長大校區,改革創新屬於她,成績斐然屬於她,溫暖有愛屬於她。名校翠華路小學和翠華路小學長大校區組建了市級「名校+」教育聯合體。
  •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如何融合發展——《西安晚報》「尋找古詩詞中的...
    來源:西部學刊2016年2月下 摘要:結合《西安晚報》「尋找古詩詞中的西安旅遊之美」專欄的報導,比較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劣,提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思路,著重敘述了如何推行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旅遊的創新模式,並論述了進一步報導藍田「唐詩古道」的歷史意義與現實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