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大學畢業適合幹什麼,關鍵在於自己怎麼幹

2021-01-10 逐月空間

剛畢業的大學生還算不上是人才。只有你幹出點名堂和成績後,才算得上是個人才。

大學生出來幹什麼工作的都有,二本畢業的也一樣。

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能否幹出點名堂,不在於你有什麼文憑,全在於你怎麼幹。

一方面,二本大學生幹什麼工作的都有

近年來,每年高考錄取的大學生數量龐大,其中,二本大學生佔到了相當的比例。

這些二本大學生畢業後,職場之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有繼續學習考研的,有繼續學習出國留學的,有考上公務員、事業編的,有校招直接進入國企的,有在中小私企打工的,有自主創業做生意的,等等,不一而足。

當然,不管幹什麼工作,文憑只是求職應聘的入門券,幹得好與差、幹的時間長與短、幹的是否小有成就,或者在職場上是否已經取得初步成功,等等,個人的適應能力和工作能力佔主要因素。

文憑雖然在有的時候不可或缺,但是,文憑不是決定性因素,要想在職場上取得成功,主要因素還是在於大學生自己,高文憑並不等於高水平,高文憑並不等於能力強,文憑並不能保證你在職場上勝出。

另一方面,文憑只是個標籤,並不等於能力強

在職場中大學畢業的人群中,有能力強的,有能力弱的;有取得成功的,有平平庸庸的;有出類拔萃的,有默默無聞的;還有不少比不上沒有大學文憑的人的。等等。

從中可以看出,對於個人來說,文憑只是個頭銜,只是個標籤,只能證明你上過大學這個經歷,並不能證明你的能力一定就強,素質一定就高,就一定是個人才。

因此,對於有大學文憑的人來說,不管在職場上是否如意,要做到既不妄自菲薄,又不盲目自信,要一分為二地看待自己。

有個二本文憑畢竟在應聘時還是好事,可以輕易跨越入職的門檻;與沒有文憑的求職者相比,你的基礎更紮實,你的知識面更寬闊,你的起點就會更高一些。

當然,要想在職場上佔有一席之地,要想在工作中有所成就,還得靠個人的不懈努力才行。#應屆畢業生#

相關焦點

  • 考上二本大學有前途嗎?二本大學生出來幹什麼工作?聽老師怎麼說
    ,那麼,二本大學生出來之後幹什麼工作?二本大學真的沒有前途嗎?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一個網友說:我兒子就是二本,就讀於成都理工大學,畢業找了個家電跑銷售,太難跑了,三個月後考研,現在在商務部上班。這可以說是二本院校畢業的學生成功逆襲的一個例子。
  • 學生考上二本大學有前途嗎?二本畢業能幹什麼工作?聽老師怎麼說
    雖然高考成績出來的時候,有人歡喜有人愁,但不管怎麼樣,學生們都能被適合自己的大學錄取,這就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畢竟寒窗苦讀十幾年也終於有了回報。 我們都知道,大學本科分為一本、二本和三本,如果孩子考上的是985、211工程大學,那麼全家人自然很高興,但也有一些考生,雖然高考成績不是那麼的好,但也不至於那麼差,所以會選擇上一所二本大學。
  • 考上二本大學有前途嗎?二本大學出來幹什麼工作?聽過來人怎麼說
    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也讓就業形勢越發嚴峻,同樣的公司去面試,可能前面或是後面的應聘人員都是同等學歷的大學生,還有的可能是985、211的學歷。那學生們考上二本大學有前途嗎?二本大學出來又能幹什麼工作呢?聽聽過來人是怎麼說的吧!
  • 畢業後發現同事都是二本畢業,而自己211畢業,很崩潰怎麼辦?
    985、211的名校生和普通院校畢業生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眼界和獲得的資源。一個人的眼界廣,具有戰略思維、統籌規劃能力強,這些優勢在基層具體工作中用不到,但都是領導層的核心能力。這些優勢在基層工作中難以體現,但隨著職業發展,會逐漸顯現出來。
  • 適合學生參考的二本院校,學生畢業之後,人才市場搶著要
    讀大學的目的是為了什麼?肯定是為了能夠在畢業的時候選擇一個不錯的行業,實現自我價值。很多人成績其實在高中的時候並不是很好,但是在大學的時候,選擇了一個不錯的學校,不錯的專業。從而在就業的時候,成為市場上的香餑餑,不要認為你讀書不夠好,報個普通的院校實現不了自己的夢想,並不是這樣子的。一些好一點的二本學校,他們不管是從就業上,還是學生的整體素質上都是可圈可點的。
  • 現在的二本大學生出來都幹什麼工作?
    第二,相當一部分的二本院校畢業生會選擇考公務員,爭取成為公職人員。客觀的講,在國考、省考、市考,包括省直事業單位招考中,相較名牌大學、重點本科的學生,二本學生並沒有明顯的劣勢。因為,在公務員考試中,只要是本科學歷,真的都是一樣的起點,尤其是國考,可以說,相對還是非常公正的。
  • 考上二本大學,是喜是憂?這完全在於你是怎麼想的
    最近,有一位考生家長向筆者反映,他的兒子今年考上了二本,而在他的周圍很多別人家的孩子今年都考上了名牌或者重點大學,這讓他自己覺得很難堪,也不願意向別人提及有關孩子高考的事情,所以他現在很猶豫,到底該不該上這個二本大學,將來畢業後,孩子會有點出息嗎?
  • 武漢大學博士畢業,只能去二本院校當老師?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985博士畢業,只能去二本院校做老師了?》,如下:在高校招聘過程中,我們常常聽聞學歷查三代的說法,畢業院校就好比一個人的外貌著裝,光鮮亮麗的外在首先就能獲得不錯的印象分。再者,學校層次越高往往意味著科研環境越好,出成果的概率就更大,所以畢業院校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求職者的學習和科研水平。那麼什麼層次高校的畢業生可以進入二本院校任教呢?或者說,二本院校在招聘教師具有哪些傾向呢?我們收集整理了湖北省五所二本院校近兩年來錄用或擬錄用專任教師的公示情況,希望能給想要在中部地區求職二本院校的碩博們一些參考。
  • 二本大學有前途嗎?二本大學生出來幹什麼?考霸君告訴你
    浙江高考二段馬上開始了(浙江的二段不代表二本,但二本居多),2020年雖然大家都不容易,2020年高考生更不容易,但是面對不同的高考結果,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很多孩子考了二本,家長都不開心,抱怨孩子考得不好,發揮不好。
  • 二本大學輔導員與高職院校老師哪個更好?研究生畢業該如何選?
    有讀者問:二本大學輔導員與高職院校老師哪個更好?對碩士研究生畢業的人來說,該如何選擇?國內大學與大學之間、高職院校與高職院校之間,個體性差異甚大,如果僅憑我們對少數大學、高職院校的了解和認知就以偏概全、言之鑿鑿,那顯然是對題主的不負責任。所以,我認為應從共性特徵入手,建議題主從四個方面作一番分析比較後,方可做出適宜自己的最佳選擇。一看有無編制。
  • 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3所二本院校,實力不輸一本,適合撿漏
    ,雖然是二本院校,但實力比起一本院校來說,毫不遜色。對於一些考生成績稍微遜色的無法填報上一本院校的考生而言,在國內擁有綜合實力「最強」3所二本院校,許多人並不知道。這些院校適合二本劃線檔的考生了解,其綜合實力不輸一本,適合考生根據自身情況對院校進行具體的了解後撿漏。
  • 考上二本大學有前途嗎?了解這4種選擇做好規劃,畢業後前途廣闊
    ——成都理工大學,畢業後在賣家電的地方跑銷售,幹銷售的生活太不容易了。很多二本畢業的學生將考公務員和事業編製作為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因為很多雙一流大學、985高校、211高校的大學生可以通過一些捷徑直接獲得編制,根本不需要與其他畢業生一起競爭。不少知名的大企業,在校招的時候根本都不會去二本院校,所以二本大學的學生想要進入很好的企業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求職門檻上就攔上了一道限制。
  • 二本大學畢業後,會與一本大學的同學產生差距嗎?回答很現實
    例如,如果您在普通的一本大學裡學習偏門專業,那麼可能你的就業前景與二本大學中比較受歡迎的專業(例如計算機和大數據)相比較是沒有優勢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考上了一本的考生會去選擇讀一個好的二本的原因。在同一專業的情況下,雖然一本畢業的學生可以獲得的就就業優勢比二本畢業生要大很多。
  • 畢業機會平等?二本畢業的出路在哪裡?
    有一定底蘊的企業,在招聘的時候幾乎都是首選985、211大學的畢業生,然後退而求其次地選擇其他一本院校的大學生,接著才考慮到公辦二本大學的畢業生,最後才考慮那些「三本轉二本」的民辦大學二本生。我們說,二本大學生出來可以幹的工作還是非常多的,只要肯吃苦,高抗壓能力,不嫌累,不嫌髒,不怕996,少說多做。這一系列假設,真的沒有說出來的那麼簡單。很多大企業做巡迴招聘的時候根本都不去二本院校。
  • 2018高考:這50所「二本」大學錄取分較低,適合低分考生報考!
    「我孩子的學習成績一般,估計最多也就是能報考一個二本大學了。但是國內的二本大學挺多的,就是不知道應該選擇報考哪一所才是最合適的。」有些學生的成績比較一般,導致家長在自己孩子能夠報考的學校上面比較苦惱。「小時候看著還行,挺聰明的。就是不知道怎麼越長大成績就越差了。現在我們也不求其他了,只要能報考一所二本大學我跟他媽也就心滿意足了。反正不管怎麼說二本大學總要比專科畢業的要好吧!」但是對於報考哪一所二本大學,心裡卻是一點目標都沒有。
  • 高考生:報這42所「二本」大學特色專業!畢業就上崗!
    「現在就業競爭壓力特別大,隔壁鄰居的兒子畢業都一年了,都還沒有找到工作,當時聽說還是考的一所一本大學。我家孩子成績不是特別好,分數也就二本的樣子,還不知道以後怎麼辦呢!」隨著高考的時間越來越臨近,家長開始在各種自己能夠利用到的渠道去了解填報志願的相關信息。相比起成績好的家長們,成績一般的學生家長更加的糾結。
  • 對不起,我不知道,大學畢業後該幹什麼?
    @那時花開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財管專業的大學生,目前班裡很多同學要麼在準備考研,要麼在考CPA。我猶豫了:考研或考CPA,哪一條路更適合未來的發展呢?其實每年畢業季,就有很多同學有同樣的困惑和焦慮:畢業了,好不容易找了份工作,卻不是自己喜歡的;簡歷投了幾十份,一個面試機會都沒有,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是考研還是考CPA,不少考生都難做取捨......01 找了一份不喜歡的工作,該不該去?
  • 二本畢業的大學生,發展前途在哪裡?
    但是可否想過,大學和名校的就有差距,畢業的時候就業情況也不是一個級別,你努力人家也努力,你怎麼趕超別人??你或許說我不和他們比,我和考研的比總可以了吧。講真,更沒法比。一個非常明顯的地方就是很多名企和好的國企都要211/985的學生,很多崗位甚至要求是研究生。
  • 一個985畢業,一個二本,為什麼五年後,二本的先當領導?
    要是你躺在功勞簿上睡覺,最終的結果就是丟失了自己的優勢,被別人趕超!同年進廠兩個同事,一個985畢業,一個二本畢業,五年後,二本畢業先當領導,其實很好解釋:在職場中,一個人在職場有沒有前途,學歷並不是決定因素,別想著躺在學歷上就高枕無憂了。一.
  • 現在大學畢業該幹嘛?上大學有用麼?處於迷茫期?
    其二,間接的,一所大學就是一個微型社會。大學的水平不一樣,這個社會的發展程度就不一樣。他不僅給你提供了新的一個平臺,而且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你的三觀,也賦予了你特有的文化標籤。二 ,自身的判斷和努力個人一直感覺,大學就是學生的一次新生。只不過,這次新生,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