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的大學生還算不上是人才。只有你幹出點名堂和成績後,才算得上是個人才。
大學生出來幹什麼工作的都有,二本畢業的也一樣。
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能否幹出點名堂,不在於你有什麼文憑,全在於你怎麼幹。
一方面,二本大學生幹什麼工作的都有
近年來,每年高考錄取的大學生數量龐大,其中,二本大學生佔到了相當的比例。
這些二本大學生畢業後,職場之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有繼續學習考研的,有繼續學習出國留學的,有考上公務員、事業編的,有校招直接進入國企的,有在中小私企打工的,有自主創業做生意的,等等,不一而足。
當然,不管幹什麼工作,文憑只是求職應聘的入門券,幹得好與差、幹的時間長與短、幹的是否小有成就,或者在職場上是否已經取得初步成功,等等,個人的適應能力和工作能力佔主要因素。
文憑雖然在有的時候不可或缺,但是,文憑不是決定性因素,要想在職場上取得成功,主要因素還是在於大學生自己,高文憑並不等於高水平,高文憑並不等於能力強,文憑並不能保證你在職場上勝出。
另一方面,文憑只是個標籤,並不等於能力強
在職場中大學畢業的人群中,有能力強的,有能力弱的;有取得成功的,有平平庸庸的;有出類拔萃的,有默默無聞的;還有不少比不上沒有大學文憑的人的。等等。
從中可以看出,對於個人來說,文憑只是個頭銜,只是個標籤,只能證明你上過大學這個經歷,並不能證明你的能力一定就強,素質一定就高,就一定是個人才。
因此,對於有大學文憑的人來說,不管在職場上是否如意,要做到既不妄自菲薄,又不盲目自信,要一分為二地看待自己。
有個二本文憑畢竟在應聘時還是好事,可以輕易跨越入職的門檻;與沒有文憑的求職者相比,你的基礎更紮實,你的知識面更寬闊,你的起點就會更高一些。
當然,要想在職場上佔有一席之地,要想在工作中有所成就,還得靠個人的不懈努力才行。#應屆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