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撲克"打"出節會 夠級文化節成青島文化名片

2020-12-18 半島網官網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

  在這個高速發展日新月異的社會中,打電競能成為一種朝陽產業,打撲克也能升級成一個節會。8月12~13日,2017「融海杯」青島夠級文化節夠級撲克全國邀請賽在李滄文化館舉行。海選進入預賽的170支隊伍中,有8支隊伍進入決賽,並在三輪循環賽後決出冠軍和二等獎、三等獎隊伍,獲頒文化旅遊資金。記者了解到,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初的老滄口廣場的夠級,在當時「上山下鄉」的熱潮下,由有志青年帶向了祖國四面八方。在廣泛的群眾基礎上,李滄區圍繞「青島李滄·夠級故鄉」,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終於把「夠級」升級成一個規模化、系統化的「夠級文化節」,成為青島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  

■熱鬧

  500多名各地高手過招

  傳統印象中,賽場上的角逐和「廝殺」總是伴隨著喧囂,但在2017「融海杯」青島夠級文化節夠級撲克全國邀請賽上,500多位選手穩坐現場、凝眉聚氣,透著一股下圍棋一般的靜謐和高深。有所不同的是,圍棋需要單人「迎戰」,而夠級則是三名隊友配合「搶灘」。

  8月12日,在李滄區文化館,全國部分省市、青島市各區市和李滄區的夠級撲克愛好者齊聚這裡,參加2017「融海杯」青島夠級文化節夠級撲克全國邀請賽,盡情享受著夠級帶來的快樂。本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李滄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李滄區委宣傳部、李滄區文化新聞出版局等承辦,李滄區文化館等協辦。作為一次高標準、高水平的夠級撲克專業競技,本次大賽自海選以來就吸引了來自全國部分省市、青島市各區市和李滄區的超過萬名夠級撲克愛好者的踴躍參加,秉承著「廣泛參與、公平競技、文明健康」的原則,經過層層海選,最終有170支隊伍的500多名選手入圍了8月12日的全國邀請賽預賽。

  12日,記者來到李滄區文化館採訪發現,活動現場彩旗招展、人頭攢動十分熱鬧,除了參賽的選手外,還有不少島城愛好打夠級的市民也來給選手們加油助威,「喜歡打夠級就是認同夠級文化,大家都是同道中人,趁著周末也來瞧瞧熱鬧。」家住市南區八大湖街道的尹先生說,他也想在參賽的選手中認識幾位夠級高手,以後可以成為朋友互相切磋,體驗夠級的樂趣。記者看到,參賽的各支隊伍身穿不同顏色的隊服,選手們臉上帶著微笑,對邀請賽充滿了期待。「能跟全國各地這麼多夠級高手過招,心裡很驕傲也很期待,比賽第二,友誼第一。」來自聊城東昌府區的參賽選手邢徵先生說,今年他和發小張新力、趙偉組隊參賽,「隊長張新力是我們當地夠級協會的副會長,兩位隊友打夠級都20多年了。」邢徵說。  

■競技

  3輪12場循環賽決出冠軍隊

  比賽現場在李滄區文化館四樓活動大廳,12日預賽當天,裡面密密麻麻擺滿了桌子。記者了解到,本次邀請賽是組隊參賽,每三人一組展開競技。選手落座後,每張桌子還配有兩名裁判,記錄每場比賽中每一位選手的名次、得分,並由選手籤字確認。經過一天的預賽後,170支參賽隊伍中有8支隊伍脫穎而出,成功晉級13日的決賽。在晉級決賽的隊伍中,來自濰坊的選手毛心學對成績還比較滿意,「我們這個組合組隊好幾年了,也經常參加各地的比賽,拿過多次冠軍。」毛先生稱,他和兩名隊友就是在打比賽中認識的,三人老家分別是高密、青州和濰坊市區,雖然住得比較遠,但經常聚在一起磨合。

  13日記者再次來到比賽現場,比賽的桌子只剩下四張。進入決賽後,現場的氣氛也有些緊張起來,工作人員在地板上走動時都輕手輕腳,生怕影響選手發揮。和預賽不同的是,決賽的賽制也有所創新,選手需要進行3輪共12場比賽,每場比賽評判個人得分,最後統計分數最高的團隊獲得冠軍。還有一點不同的是,選手預賽時是自主摸牌,決賽則統一發牌,邀請賽總裁判長王培傑告訴記者,他們在客觀公正的基礎上事先將撲克進行後臺記錄並分發,撲克一共分為四組,標號分發給各桌隊員。

  此外,8支進入決賽的隊伍也分為紅藍雙方,紅方的4支隊伍各守一張桌子固定不動,藍方4支隊伍每一場比賽後向下一序號桌子輪換,而四組撲克則在每場比賽後向上一序號桌輪換,這樣12場比賽下來,每一隊選手都能輪換使用到這4組撲克。王培傑介紹,這種做法可以極大減少比賽中選手運氣成分的影響,避免有選手連續幾次抓到好牌或差牌。最終,經過一上午的循環賽後,市北區老體協隊奪得冠軍,聊城隊等獲二等獎,李滄區滄口街道滄順隊等5支隊伍獲三等獎,這些獲獎隊伍將分獲文化旅遊資金。  

■追溯

  支邊支援三線,夠級走向全國

  資料顯示,「夠級」撲克遊戲,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初的老滄口廣場(現維客滄口廣場),是從「爭上遊」、「打落(la)客」、「打聯幫」演變而來,在上世紀60年代逐漸被正式稱為「夠級」,因其帶有一定的競技性、技巧性、團隊配合性,很快就在青島受到熱捧,成為島城市民喜聞樂見的一種撲克玩法。

  如今在全國各地,夠級已經成為一種比較普遍的撲克玩法,在很多城市的街頭、公園、鄉村的農家小院裡,隨處可見三五成群打夠級的市民。這其中有些地方甚至距離夠級發源地青島有數千公裡之遙,那麼,夠級撲克又是怎樣傳播到這些遙遠的地方,並在當地被市民接受興盛起來的呢?記者了解到,要追溯這種現象,就離不開當時夠級形成的那個特殊年代。

  65歲的鞠延霞對此再清楚不過了,她的父親當年就是夠級的發起人之一,「那時候老爺子和老夥伴經常在老滄口廣場打撲克,慢慢琢磨出來這麼個打法,然後又進行了改進。我那時候才十幾歲,經常在老滄口廣場看俺父親打牌,很快也就學會了,到現在我得打了四五十年了。」鞠延霞說,當時在青島先後有支援邊疆建設、支援三線建設、上山下鄉的熱潮,青島眾多有志青年響應號召奔赴全國各地開拓夢想,同時也把「夠級」這種撲克玩法帶向了祖國四面八方。  

■內涵

  夠級體現團結友愛顧全大局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全國邀請賽後,還有青島國際啤酒節期間的醉美世園夠級比賽,「十一」黃金周期間的夠級表演賽,讓夠級撲克遊戲線上線下互動開展,更具趣味性和欣賞性。除此之外,夠級文化節期間還將舉辦夠級文化展覽、夠級文化論壇等豐富的夠級文化活動。

  可以說,「夠級」這種撲克玩法,是青島市尤其是李滄地區的一種歷史文化積澱,它所能體現的夠級文化內涵包括團結友愛、協作互助、顧全大局、並肩前行等。為了將這種民間群眾文化娛樂活動發揚光大,豐富居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多年來,李滄區圍繞「青島李滄·夠級故鄉」做了許多工作。2006年,「夠級」以擂臺賽形式納入首屆青島民俗文化節;2008年,「夠級」入選李滄區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2014年,在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李滄館中設立了「打夠級」的雕塑;2015年,「夠級」被列為青島2015世界休閒體育大會的一項賽事。每年李滄區區級、各街道、社區都會舉辦規模不一的夠級比賽,「打夠級」在李滄人心中早就紮下了根。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2017年,李滄終於把「夠級」這一深受廣大市民喜愛的群眾性撲克遊戲,升級為盛大的「夠級文化節」,並作為青島市民文化節的重要內容,「夠級」不僅成為了李滄的一張文化名片,也是青島的一張靚麗文化名片。未來,李滄區將圍繞「青島李滄·夠級故鄉」的文化品牌進一步加強對「夠級」文化的推廣與發揚,推動夠級撲克遊戲傳承方式的培育和創新,通過入駐非遺展廳、組織夠級文化展覽,壯大夠級文化元素;開展夠級文化論壇、編撰夠級文集;突出夠級的社會性、大眾性、娛樂性和集體競技性,繼續組織開展多層次的夠級比賽,讓更多人了解夠級,喜愛夠級。「青島李滄·夠級故鄉」文化品牌的產業化方面,也將做積極的探索。

   [編輯: 劉曉明]

相關焦點

  • 最青島文化符號介紹之三 青島民俗文化及節慶
    第一期已經為大家介紹了青島自然風光及自然植物類文化符號,第二期介紹了青島古代文化遺址類符號,本期將介紹第三類文化符號:青島民俗文化及節慶類。本次評選出的青島民俗文化及節慶類文化符號共有十三個,分別是田橫島及田橫祭海節、海雲庵糖球會、胡嶧陽傳說、膠州秧歌、高鳳翰、柳腔、茂腔、石老人的傳說、青島國際啤酒節、「五王」大賽、夠級、李村大集、嶗山道士。
  • 滄口廣場工人太無聊,發展出這種撲克牌遊戲,青島年年要比賽
    滄口廣場工人太無聊,發展出這種撲克牌遊戲,青島年年要比賽在中國的城市中,青島是個很特殊的地方。三面環海、丘陵起伏的地形,獨特的歷史沉澱讓這裡成為中國城市中獨特的存在。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青島豐富的文化中,竟然衍生出一種撲克牌遊戲:夠級。上世紀60年代,在青島形成「北工南宿」的格局,即北部工廠,南部宿舍。在那個娛樂睏乏的年代,在青島滄口廣場大批工人發展出了「夠級」這種獨特的撲克遊戲。
  • 濱醫附院首屆撲克夠級比賽在濱州市體育館舉辦
    同時在濱州市體育館舉辦了首屆撲克夠級比賽,濱醫附院26支隊伍PK牌技,90餘名全院會員代表參賽爭奪「夠級王」。經過一上午經過五輪緊張激烈的角逐,劉義升、李保院、滿玉清組合以五戰全勝的驕人成績榮獲冠軍。不少參賽者表示,雖輸得心服口服,但還沒打過癮。  濱醫附院首屆撲克夠級比賽由濱醫附院工會主辦,醫院棋牌協會承辦,齊魯晚報今日濱州、魯北晚報、招商銀行、濱州鴻日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協辦。
  • 高清:探訪特色蠟像館 大爺打夠級 小孩打散啤
    青島新聞網8月17日訊 昨天上午,2014第六屆青島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海洋節盛大開幕,作為本屆盛會的八大板塊之一,海洋旅遊文化板塊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的關注。特色博物館是本屆帆船周海洋節的重要內容之一,蠟像展別具青島特色,有青島地區特有的打「夠級」場景,有春季給老丈人送鮁魚的民俗展示,還有街頭小朋友給家長打袋裝散啤的真實呈現……配合青島風情老街區的背景長卷,讓遊客在幾分鐘內深入了解青島民俗,逛遍島城小街。
  • 如何快速識別一個山東人:你會打保皇和夠級嗎?
    山東人身上其實還匯聚了很多特點,一旦掌握了它們,你就能在人群中快速識別出一個山東人。愛說倒裝句如果有人管所有不認識的人都叫「老師」,那ta可能就是山東人;如果有人問你「同學,你球球(QQ)號是多少?」,那ta八成是山東人;如果有人十句話九句要用倒裝句,那ta絕對是山東人。
  • 山東夠級怎麼玩 這種玩法讓你過足癮
    夠級是一種撲克牌的玩法名稱,山東的夠級在全國都是出了名的,要問為啥這麼有名氣?那就是好玩,過癮,但是不會玩的人看別人打,或許就有些無聊了。夠級一般用六副撲克牌,也有的用四副,六副的比較正規一些,六副撲克當然就需要六個人一起玩,而且三個人一組,形成敵對之勢。
  • 2018德國文化周落下帷幕 「最美青島」再添新名片
    大眾網青島9月13日訊(記者 胡成林 見習記者 楊若雪 通訊員 姜珊)13日,為期7天的2018德國文化周暨第八屆德國商品青島展銷會圓滿落幕。從主辦方到參展方籌劃協同,再到市民賓客吃喝玩樂滿載而歸,漫步在金秋爛漫的德式風情街上,每一座百年歷史的古老建築仿佛都在盛讚著這一節會,已然成為「最青島」的文旅新名片。青島正在釋放它奔湧勃發的文旅魅力與經濟張力。  與往屆展會相比,今年德國文化周的時間延長到了7天。
  • 聯邦大作戰丨夠級有牌就打?錯!今晚牌局,你聽老鐵怎麼說
    今晚是青島聯隊的守擂之戰【青島聯隊】張安邦 保安李建聲 退休職工周學卿 糧油批發青島聯隊在昨日的比賽中以對牌局前中後期的精彩把握向觀眾證明了實力,每一個選手在對行牌的拆擋接送能做到遊刃有餘,這是選手的個人實力的體現,也是隊伍中三人密切配合有關,老鐵老師的激情點評更是如庖丁解牛般將隊伍的戰術配合分析的淋漓盡致,希望今晚的比賽青島聯隊能越戰越勇
  • 山東保皇撲克怎麼玩 這是一個要學會隱藏的遊戲
    在山東提起撲克牌的玩法,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夠級,夠級這種撲克玩法就屬於那種沒有籌碼還能打起架來的,除了夠級之外,還有一種撲克牌玩法叫保皇。保皇的規矩要比夠級簡單一些,保皇是四副牌,五個人一起玩,其中兩個人一組,另外三個人一組,或者是一個人一組,另外四個人一組。
  • 推廣智力運動 第一屆中國撲克文化知識大賽舉行
    撲克牌有什麼樣的文化?緊扣我們日常生活的知識有哪些?近日,為弘揚撲克文化,推廣智力運動,一場關於撲克文化知識的比賽正席捲全國。  從大賽組委會獲悉,本次大賽組委會邀請了六位撲克文化專家分別出題後,以抽籤方式合成形成本屆大賽試卷。試卷由選擇、填空、判斷、問答四大類共54道題組成,總分100分。試題的內容從撲克牌的起源到發展歷史,從製作工藝到主要功能,可謂是林林總總,包羅萬象,是撲克文化知識的一次全面普及和推廣。
  • 德州撲克流行的背後,是美式文化的全面勝利(上)
    作為如今全美國最流行的競技撲克遊戲,德州撲克具體源於何時已經無處可考,只知道早於1900年的時候,德克薩斯州的羅比斯鎮就出現這種日後大行於世的撲克遊戲。德州撲克在美國具體有多流行呢?但凡你與美國人提出想打一把撲克,對方十有八九會理解為你要玩德州撲克。
  • 六副牌的夠級怎麼玩 臨沂有種玩法你沒玩過
    說起撲克牌大家都不陌生,玩法也有不少,像咱們臨沂比較流行的就有升級、夠級、保皇、刺金花、拖拉機等等,有些人想起撲克牌就總以為不務正業,甚至和賭博掛鈎。但其實咱們臨沂大部分人玩撲克牌都不會賭博,尤其是春節期間,大家都是純屬娛樂。其中人數最多的、玩法最複雜的應該就是夠級。
  • 煙臺十大文化名片、100個文化符號出爐
    煙臺蘋果、萊陽梨作為「水果之鄉」典型代表,當選煙臺地理標誌名片。見證了中國近代工作發展百年風雲變幻的張裕葡萄酒,成為煙臺工業旅遊名片,也彰顯了「葡萄酒城」非凡魅力。「中國金都」招遠黃金成為煙臺物產名片,四大菜系中的首個美食之都——「魯菜之都」稱號成為煙臺美食名片,膠東麵食文化典型代表膠東花餑餑成為煙臺非遺名片。傳奇戰鬥英雄楊子榮,是膠東紅色文化的代表性人物,當選膠東紅色文化名片。
  • 一張優秀的城市文化名片——《南京小拉舞》
    凡是看過《南京小拉舞》的人,無不為小拉舞的精彩感嘆,大家把《南京小拉舞》稱為南京市的《市舞》,對南京人民在精神文化上的創新才智和精神,打心底裡由衷地敬佩,因為,這是南京人民創造的人文文化名片。舞蹈文化在文化藝術界,歷來被說成是「金字塔尖上的一門文化藝術」,可見其品位之高。中國有千千萬萬的舞蹈專業團體和人員,能創作一個新的舞蹈節目,已經是了不起的成績。
  • 青島國際啤酒節上演酷炫「啤酒文化時裝秀」
    青島啤酒節,醉美西海岸。第30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啤酒文化時裝秀8月9號晚,在金沙灘啤酒城完美呈現。本次啤酒文化時裝秀由青島黃島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青島西海岸新區婦女聯合會及雅設美學生活館合作推出,為觀眾搭建了一場展現新穎獨特、個性十足的城市新文化,為青島啤酒文化帶來全新的聲音和態度,助力金沙灘啤酒城成為青島國際時尚城的新地標。
  • 哪些文化符號「最青島」?
    ,將在7區3市範圍內評選出50個「最青島」文化符號,編纂入《50個青島文化項目名錄》。    此次活動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青島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青島文化研究院、智慧青島承辦,旨在通過發掘、提煉、傳承區域的特色文化,提煉、宣傳青島文化。
  • 樹文化自信 立文化名片 傳文化精神
    文化是一個國家對外最為直觀的一張「名片」,是綜合國力與影響力的體現,而文化自信則是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的高度認同最顯著的表現,是對其自身文化的創造力、生命力持有最堅定的信心。「名片」,所以在他出任後都非常注重一個公司的文化發展情況。
  • 他把石豆蘭栽在木棒上,三年長出葉下果,兩百一節成俏貨
    他把石豆蘭栽在木棒上,三年長出葉下果,兩百一節成俏貨。各位讀者,大家好!歡迎閱讀百味生活坊1112期盆栽資訊!本期盆栽資訊為大家分享的是「他把石豆蘭栽在木棒上,三年長出葉下果,兩百一節成俏貨。」全文736字,大約需要3分鐘。
  • 文化名片多且美 「東方水城」中國蘇州國際旅遊節開幕
    演出融崑曲、古琴和吳地民族民間特色文化等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為一體,並與蘇州園林瑰寶相結合,多維度展示蘇州手藝和美食等文旅融合的產品。搖滾評彈《美哉!蘇州》是著名評彈表演藝術家袁小良為此次旅遊節原創的曲目,讓中西方文化在交融之下碰撞出火花,兼具濃鬱江南韻味與現代時尚氣息。  崑曲和評彈是蘇州獨具代表性的城市文化名片,但蘇州的名片遠不止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