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小學生衣服被塞鞭炮遭欺凌的視頻流傳網絡,四個男孩輪流踢踹、抽打,男生被打倒在地,後跪在地上一直哭泣;一名參與欺凌男孩還將鞭炮點燃,放入男生衣兜。涉事學校為柳州市柳江區穿山鎮高平小學,視頻為施暴者拍攝,並傳至班級群。
涉事學校校長被免職
據報導,這起小學生霸凌事件的起因是課間玩耍閒聊時,名叫小天的學生因某個字引起同班同學阿中誤會,阿中就找來六年級的幾名男生,把他拉到廁所打了一頓。後在當日午休時,阿中又把小天從學校旁邊的商店拖到幾十米外的斜坡上毆打。結果,被人拍了視頻發到網絡。
霸凌事件發生後,涉事家長對受害者賠禮道歉,相關部門對涉事學校校長予以免職,並要求各校進行校園欺凌摸底排查,堅決遏制校園欺凌的再次發生。
校園欺凌影響有多嚴重?
對於校園霸凌,知名評論人王冠雄曾在微博回憶:
「中國校園霸凌的程度,但凡走過來的人都清楚。關上了門,裡面就是個小社會、黑盒子。我當年在本地區最好的工廠子弟學校上初中,學業名列前茅、行為規矩,可就是被小痞子們欺負,一度背刀上學!當時以學業為重,但如果欺人太甚一刀砍死拼了算了!」
由此可見,那些校園暴力帶來的傷,是多少人成年後都無法走出的心理陰影!除了身體上的傷害,校園欺凌或暴力,極易導致心理危機。
我們看到有不斷被扇耳光的,有被扒光衣服拍裸照的,有被迫自己打自己的……很多家長在知曉此類事件後,更多注意的是孩子「身體有沒有傷,哪裡有沒有被打壞」,卻往往忽略了一個事實——孩子脆弱心靈受到了創傷,畢竟身體的傷終會治癒,但是心理上的創傷要是沒有得到及時救治與幹預,極難自我修復,有時候影響甚至是終身。
欺凌事件發生後,小天的心理測驗提示中度抑鬱。建議積極予以心理幹預,促進情緒恢復。
小天說,剛被打的時候,除了肚子,全身到處都有腫痛,後來慢慢消了。現在是頭上左側還痛。如今被打的視頻到處傳開了,因害怕又被打,這幾天也不敢上學。
所以,如果孩子在校園遭遇校園霸凌以後,出現「嚎啕大哭、失眠、厭食、易怒、恐懼上學」等症狀,家長就要小心了,這些就是遭遇心理危機的典型症狀。
學校如何加強學校教育管理工作,杜絕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校園欺凌事件很容易引發社會輿論關注,雖然主要原因在於家庭教育,但是如果學校沒有履教育責任,管理有疏漏,類似事件還會一再發生。那麼學校應該如何做呢?
一、加強德育教育
很多時候,一個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比他學到一定的知識更加重要。校園要開展德育教育,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同時要多深入到學生當中,了解學生的動態,排查學校裡有沒有拉幫結派的小混混或者小痞子,對這樣的人進行重點監管,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加強法制教育宣傳。
科技手段:「在教室門口安裝電子班牌,學校可在後臺設計本校德育標準,班主任及德育管理老師可利用微信對班級德育、學生德育進行管理,可針對德育評分低的學生進行重點監管和教化糾偏。」
二、加強校園安全防範
完善校園安防設施,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尤其是要針對一些出入口或者學生容易聚集的地方的巡視,及時防範制止學生違法犯罪行為發生。同時,全面提升校園人防、物防和技防水平,增強校園安全防範能力。
科技手段:「在校門、宿舍等重點出入口,安裝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可通過人臉識別精準區分學生和校外人員,有效避免校外人員冒充學生混入滋事;在重點安防區域布置一鍵報警柱和人臉識別攝像頭,一旦區域內發生打架鬥毆,可精準捕捉施暴者人臉,還可通過一鍵報警柱發起實時求助,管理人員及時幹預,防止惡性事件發生。」
三、加強家校聯動
老師要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及對待父母的態度等,以便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生的思想工作。家長也要了解孩子在學校動態,知道學校是怎樣開展工作的,關於孩子的教育,只有家校配合得好,才能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才能健康成長。
科技手段:通過雲班牌系統,孩子在班牌上發起留言,家長可在手機上接收或主動發起溝通,還可用手機查看孩子德育評分、學校班級通知公告等。通過智能門禁系統,家長可實時接收孩子到校離校時間和位置信息,隨時隨地掌握孩子在校動態,對孩子在校生活更放心。」
四、加強校園周邊整治
不少校園周邊存在環境雜亂、人群密集、商販眾多、社會閒雜人員混雜其間、矛盾糾紛滋長問題。加強校園周邊及重點路段的巡邏執勤,強化校園周邊治安防空體系勢在必行。
科技手段:「在學校安裝校園周界預警系統,可對發生在視頻覆蓋區域的非法行為進行識別報警,通過聲光聯動建立可視化周界防護,將安全隱患阻擋在校門之外。」
讓我們共同拒絕校園欺凌,還孩子一個安全、健康、快樂的學習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