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想像一下,如果你只有十五歲或十三歲,因為某種原因,某種你不能控制的原因而被同學拎出來成了嘲笑和羞辱的對象。對你來說,在學校的每一天都是在地獄裡的一天。他們叫你」人渣」、」肥豬」,甚至很多更難聽的外號。他們故意撞向你,走廊裡故意把你的書從手裡打掉。午飯時沒有人和你坐在一起,即便有哪些人也會不斷找人家的麻煩直到再沒有人和你坐在一起。這些人不是連環畫裡那樣粗野的霸凌者,他們不是沒有人喜歡,或者偷別的小孩午飯錢的那種霸凌者。相反,它們是很受歡迎的孩子,比如運動員、啦啦隊隊長或者有私立學校派頭的學生。他們不僅受其它同學的喜歡、老師和學校管理員甚至有一些社會地位的家長都喜歡他們。然而,法律要求你必須去上學,無論你什麼感受或者他們怎樣對待你。你不是有特權的少數人,你的家長沒辦法把你送到其他學校,你別無選擇。
然後呢?你可能和成百上千被刁難的學生一樣每天忍受這些霸凌行為,或者你迫使自己變得堅強然後熬過去。你也許是唯一一個了解自己所有痛苦的人,你也許想過自殺;也許還想過用暴力報復整個學校,把整個學校看作你的敵人;可能你和大多數孩子一樣只把這種想法停留在幻想範圍,但是對於一個容易受到傷害的人來說,絕望或者憤怒或者兩者同時爆發形成對自己或對學校的暴力,直到校園霸凌引起了更廣範圍的關注為止。
這並不是故事或捏造出來的事實,有很多學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煎熬著,也有一部分學生選擇自殺來解脫,這就是校園霸凌所產生的惡果。
為了阻止校園霸凌發生,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什麼是霸凌?
霸凌是對他人的一種有區別的傷害和侮辱,特別是對那些在某一方面更弱小年幼,或者從某一角度上比霸凌者更容易受到傷害的對象。它是蓄意給更弱的人帶來重複性傷害的企圖。霸凌者是後天造成的,並不是天生就是霸凌者。如果兩歲時的侵略行為沒有得到持續性的糾正,那麼霸凌就會就此產生。如果霸凌成為了持續性的行為習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霸凌者通過霸凌行為得到了想要的東西,起碼在一開始得逞了。
研究發現,霸凌者的行為並不基於社會道德準則,也不會因此而焦慮,也不理解別人的感受,他們會誤解別人的意圖。他們反而認為自己相當積極,那些長期施加霸凌的人與同伴和父母的關係也很緊張。
校園霸凌的根源
沒有受害者,霸凌就不存在。霸凌者並不是隨便挑一個人出來施以欺凌,那些被挑出來的人即使在不受威脅的情況下也缺少主見,在遭遇霸凌之前早早就顯露出了恐懼。霸凌者像購物一樣挑選誰是適合的逆來順受的受害者。
在我們對學校不切實際的印象裡,老師和校長都是無限的友愛,教育培養著我們,是智慧的成年人,他們知道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也知道如何解決孩子們的問題,然而事實上,老師和校長都是人,和所有的人一樣都有缺點。他們之中有一些確實是很友善的人,但也並不知道所有的知識和智慧。
所以我們只依靠學校和老師的方法並不可能行得通。
為什麼立法解決不了霸凌問題?
美國已經立法,但效果並不明顯,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希望日後可以以此為鑑。
反霸凌立法要求:學校的每一個員工,包括咖啡店的服務生、保安、公交車司機和老師以及管理人員必須將任何一起看到的霸凌事件上報給校長,校長必須調查上報事件並給予恰當的紀律處分。
第一個問題:員工們經常或者總是搞不清楚某一個具體的行為代表友好的逗趣還是霸凌。如果所有可能情況都上報會導致校長工作非常繁忙,也會使很多非常好、非常正常又有同情心的孩子陷入麻煩;
第二個問題:霸凌者很可能會向成年人隱瞞自己霸凌的事實,甚至比之前還變本加厲;
第三個問題:上報將會引起學校內學生與工作人員的雙方對抗,學生和工作人員之間的分歧就會越來越大。
如何抵制校園霸凌?
首先,抵抗校園霸凌的第一個方法就是迴避,離霸凌者遠一點,這是智慧,不是軟弱。第二個方法是尋找自己的夥伴,霸凌者不會挑選身邊都是朋友的人進行欺侮。
同樣,成年人在幫助自己的孩子反校園霸凌中也要發揮作用——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經常問孩子同學們對他怎麼樣也是一種做法,然而,孩子們通常會羞於告訴家長自己被霸凌的事實。除了建立信心之外還要確保孩子知道如何為自己說話,並對此感到自在;家長們可以將幾個小孩組成小組,訓練孩子的社交能力。
對於中學生或更高年級的學生,學校可以採取學生和工作人員一人一票制定學校規則的辦法、這樣學生們會感受到自己在學校的權力,感覺自己是學校的主人,他們就會投入興趣和努力來保證學校的和平。這樣的學校不是想像中的學校,它已經存在40年了,也被全世界很多學校學習模仿。
希望我們每一個青少年都能在反霸凌的戰鬥中獲得勝利,健康快樂地長大。
今天的心理學小課堂就到這裡啦~
文章選自《Psychology Today》
原創翻譯,感謝關注
下期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