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大才子中和蕩口緣分最深的人,竟然不是唐伯虎?

2021-02-23 老蕩口
對蕩口華太師故事有所了解的人,會馬上想到唐伯虎點秋香,那麼,答案是這位曠達不羈的才子嗎?明代的蘇州,有四戶人家。這四戶人家後來在歷史上出名,都因為家裡的小孩。四個小孩,自小是這樣的——
甲:5歲能寫大字,讀書過目成誦,9歲能作詩,被稱為「神童」。乙:性極聰穎,才鋒無前,16歲參加秀才考試,中了第一名。丙:2歲還不會說話,不會走路,6歲仍站立不穩,9歲尚口齒不清。丁:天性聰穎,少長文理,家裡連一本藏書都沒有,卻自幼無所不通。乙:鄉試(省考)第一名,隨後捲入科場案,從此遊蕩江湖,成一代名畫家。丙:一生九次參加鄉試,均落榜而歸,苦熬終成一代宗師,詩、文、書、畫俱佳,人稱「四絕全才」。丁:26歲中進士,因貌醜不得入翰林,33歲病逝,詩寫得極好,被譽為「吳中詩冠」。時間終究抹平了童年的差距。四人皆各有所成,青史留名。出人意料的是,自小最笨的那一個,居然成就最大。這四個人分別是:他們,正是傳說中的「江南四大才子」。按正史的叫法,是「吳中四才子」。明朝從厚德到萬曆幾十年間,蕩口的文化發展達到歷史的高峰,留下了許多文史佳話,詩文精品,以及名人翰墨。這些都與當時膾炙人口的吳中四才子——文徵明、祝枝山、唐伯虎、徐禎卿,有著密切的關聯。在這段時期,蕩口地區最主要的知名人物有翰林院學士華察、「真賞齋」華夏、西樓主人華世正,他們正好與吳中四才子同時代。據考證,華察(也就是華太師)生於1492卒於1574年、華夏約生於1498卒於1571年、華世正生於1482年卒於1566年,而唐寅,字伯虎,生於1470年卒於1550年、祝允明,字枝山生於1460年卒於1526年、文徵明則生於1470年卒於1559年;還有他的兩個兒子文嘉、文彭都與蕩口有著密切的往來。這些數據,順便告訴我們幾件事:祝枝山是「60後」老大哥,唐家霸王槍的傳人伯虎以及文徵明都是「70後」,而蕩口的這幾位包括華太師均是「80後」、「90後」——如果華太師真的家裡有一個名叫秋香的妹子,那個時候唐伯虎已經是一個比華太師還大22歲的老人了——所以,「唐伯虎點秋香」這個故事聽聽就好了,實在不必當真。彼時,蕩口華世正(又名西樓主人)是一位以才藻見長、喜歡與當代名士結交的豪客,他無意於功名,甚至連家產的事也不聞不問,也許是從他的族弟華太師身上汲取了教訓。他的詩中常常流露出閒逸、淡泊的情趣,在題為《南濠題壁》的一首七絕中可以清楚看出他的思想:瀟灑湖山指顧中,早花巖下見新紅。一杯安得常留我,消受窗前月與風。他無意功名、寄情山水的思想境界與吳中文人是很相近的,所以他們之間的交往就十分頻繁。惠茶適刮所乏,領次知感使還草,奉覆石刻一冊,   不之為報也。善卿契家, 臘月既望,仙棹杭還,甚思一晤,不意耽也,承佳貺多謝,人還草草,謝覆不悉。善卿契家,承惠新秔,又領手帨之貺,何公意如此,感感謝謝。從以上三個手札,可以看出西樓主人與文徵明之間的交往已非泛泛,他們之間除了經常有詩文往來之外,還經常有相互饋贈,西樓主人送上蕩口出產的粳米,又或一幅頭巾,而文徵明則以石刻拓本相贈。即使兩地相隔,仍念念不忘。其實,文徵明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並不與人隨意交往。比如,文徵明與唐伯虎同年出生,兩人從16歲結交朋友,友情保持了一輩子。不過,兩人卻性情迥異:唐伯虎風流曠達,才氣逼人;文徵明老實本分,為人嚴肅。野史記載,有一次,江南四大才子在蘇州城外的一條船上飲酒聚會,唐伯虎事先為文徵明安排了一個蘇州名妓伺候。然而,名妓的突然出場,讓文徵明六神無主,謊稱有事,就要告辭。名妓笑盈盈上前牽住文徵明的衣袖,文徵明趕緊攏起衣襟,作勢要跳湖:那個時代的風氣,文人雅士總是和青樓雅事撕扯在一起,大家都習以為常,不僅不排斥,反而以風流韻事來抬升才子的身價。只有文徵明是個例外。離開京城那天,他寫了一首詩,興奮地宣告自己又可以在青山綠水間過閒適的生活了:圖中的這間草堂,地處幽靜,群山掩映,碧水潺潺,在茅屋裡有兩位衣冠整齊的男子,他們隔案對坐,眉眼清晰自然,似乎在評賞著案上的畫卷。兩人身旁的几案上分別陳列著一些古卷書籍以及鼎彝等青銅禮器,兩人身後還站著一位神情恭敬的童子。圖中的男子,其中一位就是被稱為「江東巨眼」的蕩口人華夏。在整個明代,他在蕩口興建的「真賞齋」都堪稱私人博物館中的翹楚,王羲之的書法、王維的畫、米芾的《雲山長卷》、趙孟頫的《黃庭經》……當年這裡的每一件藏品,拿到今天來都堪稱國寶。(如欲了解真賞齋詳情,請關注「老蕩口」公眾號後,在後臺回復「真賞齋」)

根據記載,華夏是文徵明的摯友,文徵明也經常去真賞齋與華夏一起品茶論道。華夏偶然得到了一副王羲之的《袁生帖》真跡,就立即找來文徵明一同欣賞,後來文徵明還為此作詩一首講述這件事發生的始末。華夏還收藏了許多的夏商周三代的鼎彝,都是難得的精品。

在畫上面這幅《真賞齋圖》時,文徵明已經八十歲高齡。八年以後,在文徵明八十八歲高齡時,他又畫了第二版《真賞齋圖》。而晚年的文徵明,早已名滿天下,聲望極高,是蘇州乃至整個江南文壇的盟主。蘇州文氏家族,也因為文徵明這樣一位文化巨人的出現,而成功躋身世家大族。在他晚年,聲名如日中天,向他求取詩文書畫的王公貴族絡繹不絕。有明朝藩王直接給他送去古董寶玩,他看都不看,原封退回。但要是有鄰裡親友求畫,無論帶來多不值錢的土特產,他一概來者不拒,欣然磨墨運筆。

文徵明的一生,沒有唐伯虎的詩酒風流,大喜大悲;沒有祝枝山的憤世嫉俗,恣意張揚;他不像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其他人,全然沒有天才屬性,僅靠著自己的勤奮、專注、模仿,以及上天眷顧的長壽,雖然走得慢些,最後卻取得了最大的成就。明代蘇州的這些名人對蕩口的青睞,歷時大約四五十年。我們可以想像,當年吳中文人乘船來到蕩口,在東沙涇鑑賞交流那些文化瑰寶,在湖橋西樓、鵝湖之濱飲酒賦詩的盛況,這些名震全國的文人墨客,使蕩口在當時江南乃至全國名聲大播,也為蕩口的歷史文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關焦點

  • 蕩口古鎮,三笑姻緣,唐伯虎點秋香
    蕩口古鎮,位於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鵝湖鎮,鵝湖又叫鵝真蕩。蕩口古鎮因位於鵝真蕩的入口而名,古名丁舍,相傳是東漢孝子丁蘭故裡。蕩口古鎮地處無錫、蘇州、常熟三地交界地帶,素有「小蘇州」、「銀蕩口」之美譽,物華天寶、鍾靈毓秀,歷代名人輩出。
  • 江南四大才子是哪四個 江南四大才子排名 江南四大才子誰最有
    古代的文人雅士非常多,江南四大才子就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說起江南四大才子,很多人只知道唐伯虎,其實另外三位也是非常有才華的人。那麼江南四大才子是哪四個?江南四大才子誰最有才?下面為大家分享江南四大才子排名,一起來看看吧。
  • 江南四大才子憑何流傳千古?唐伯虎點秋香真的存在嗎?
    想必唐伯虎點秋香是很多人童年的有趣回憶吧,劇情搞笑,人物惡搞,十分有新意,而且笑點滿滿。其中的江南四大才子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秋香三笑留情,唐伯虎點秋香的劇情最為有趣。而唐伯虎在經歷了一系列波折後,最終抱得美人歸的故事結局也是溫馨圓滿的。
  • 江南不止有四大古鎮-這裡是唐伯虎秋香的愛情發生地-就在江蘇無錫
    說起江南的水鄉,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江南很美,歲月輕柔,風雅幽雅,是江南四大古鎮之一,周莊、同裡、西塘和烏鎮,江南除了四大古鎮外,還有許多其他的古鎮,也有同樣美麗的水鄉,比如南蠻、慎直等,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江蘇無錫的蕩口古鎮。
  • 極富盛名的江南四大才子,誰的書法排名第一呢?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明代生活在蘇州的四位才華橫溢的男子,他們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江南四大才子也被稱為「吳門四才子」,在當時乃至今日極富盛名,成為人們追捧的對象。有排名就有先後,四才子中誰才是排名第一呢?
  • 江南四大才子:最笨的那個人,成就卻最高
    甲:祝枝山,1461—1527年乙:唐伯虎,1470—1524年丙:文徵明,1470—1559年丁:徐禎卿,1479—1511年他們,正是傳說中的「江南四大才子」。按正史的叫法,是「吳中四才子」。進入1510年代,四大才子中最年輕的徐禎卿,最早離開人世。
  • 古代四大才子,個個才華橫溢,唐伯虎勉強上榜,第一堪稱千古奇才
    古代四大才子,個個才華橫溢,唐伯虎勉強上榜,第一堪稱千古奇才中華數千年的悠悠歷史,有才華的名人層出不窮,即便直至今天,很多人依然被稱為傳奇。在這數千年的歷史中湧現出不少才子,才子是那個時代能夠盡情將潑墨與舞文集一身的佼佼者。
  • 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的悲劇人生: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唐伯虎是中國著名的才子。憑藉著電影和電視劇的傳播,他已經到了聲名遠揚的程度。他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也就是後世鼎鼎有名的江南四大才子。在這四人當中,很多人覺得他最厲害,所以稱唐伯虎為江南第一才子。在流傳廣泛的《唐伯虎點秋香》裡面,唐伯虎是一個風流倜儻的貴公子,最終憑藉他的才華,抱得了美人歸。那麼,歷史上的唐伯虎,真的是這樣的嗎?
  • 他是大器晚成的『笨』小孩,父親對其影響極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他七歲才會開口說話,天資愚鈍,如何成為四大才子之一呢?吳中江南,人才濟濟,在這些人中,同一時期的四大才子更是尤為受人追捧。四大才子多數為年少成名,多是天資聰穎之人,幼稚時期就已顯現出過人的才氣,風流倜儻的唐伯虎,風光霽月的祝枝山,煙月揚州的徐禎卿,三個人無一不是在幼年時期邊已經為人所稱道。而文徵明則與其他三位截然不同,少年時的笨小孩,說話都說不清楚,何談作詩寫文呢?
  • 北倉河水流吳韻,古道遊人憶江南: 無錫蕩口古鎮
    因為小鎮從前是鵝肫蕩的口岸,所以得名為「蕩口」。它西鄰鴻山越國貴族墓群,東與蘇州、常熟接壤。古名丁舍,據傳還是東漢孝子丁蘭的故裡。這裡物華天寶、鍾靈毓秀,曾為江南糧賦第一鄉。蕩口鎮在清朝年間尤為興旺富庶,民間也曾經有「銀蕩口」的說法。雖說這座小鎮的地理位置處在無錫的版圖上,但小鎮上的居民全部說一口糯糯的蘇州方言。
  • 唐伯虎有個印章,上面刻著8個字,難怪他被稱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
    唐伯虎有個印章,上面刻著8個字,難怪他被稱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字伯虎,據說其生在寅年寅月寅時,所以才被取名為唐寅,然而其墓志銘之上早就將其出生年月寫的清清楚楚,所以此為謬誤。儘管他的名字少了一些傳奇色彩,但卻毫不影響他在人們心目中的人氣,因為他不管是在熒幕上,還是真正的歷史上都是不可多得的才子,很少有人能夠做到詩書畫被稱為「三絕」的地步。當然,唐寅最出名的還是他的畫,其平生所創作的畫作,極少有註明年份,而且他本身畫風多變,無從推測畫作的創作時間,後人只知他最擅長的是山水、人物以及花鳥畫。
  • 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竟發生在這個秘境古鎮,景美人少
    這裡就是蕩口,位於無錫、蘇州、尚淑三地交界處的江南古鎮,聞名遐邇,可以看出這裡是一座因水而興盛的古鎮,位於蕩口,鎮為鵝津湯(無錫為鵝湖)入口,水為城市,明清時期,這裡是江南著名的商業城市,以「燒酒」、「銀湯區」聞名。
  • 一幅《吹簫仕女圖》,藏盡了江南第一才子的悲歡離合
    在南京博物館,收藏著一幅價值千萬的古畫《吹簫仕女圖》,這幅名畫的作者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外號:桃花庵主的,唐寅,唐伯虎。我們很多人都看過唐伯虎點秋香,這是周星馳一部比較得力的作品,是根據中國古代的民間故事創作的,在民間故事裡面唐伯虎不但風流倜儻,身邊還有九個美麗的妻子,並且還娶到了美麗和智慧並重的秋香姐。
  • 《唐伯虎點秋香》經典搞笑鏡頭網友:秋香真漂亮!
    今天我為大家帶來周星馳主演的《唐伯虎點秋香》相信大家肯定都有看過而且不止一遍。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看看電影中那些經典的搞笑鏡頭。廢話不多說請看正片:影片一開始同為江南四大才子的祝枝山。找到唐伯虎來求畫準備賣掉還賭債。這並不是第一次來找唐伯虎求畫之前他經常來找唐伯虎以求畫作來還賭債。唐伯虎並不想幫他畫於是他發了一個既搞笑又惡毒的毒誓。
  • 《唐伯虎點秋香2》經典臺詞
    我沒耍你,我真的快要死了,你看,初一到三十,每天不是琴棋書畫,就是醫卜星相,還有詩詞歌賦、陰陽五行、農田水利,現在你還加個算術韜略出來,何不再加個嫖賭飲吹給我去學學?!  債主:這不是祝枝山的家嗎?  唐伯虎:你那來的白玉古佛?  債主終於「哇」的一聲,吐出一大口鮮血來!
  • 風流才子唐伯虎為廁所題寫對聯,詞藻讓人拍手稱嘆,堪稱絕對
    小時候周星馳經典電影裡最喜歡《唐伯虎點秋香》,周星馳風趣幽默的畫風讓我們見識到一個不一樣的唐伯虎。細究歷史,史書中的唐伯虎和電影裡的唐伯虎大不相同,唯有一點絕對相同的是才氣不凡。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歷史中的唐伯虎,為廁所題對聯,堪稱經典之作,為後人津津樂道。
  • 《唐伯虎點秋香》,愛情電影的經典,不談物質的愛情
    《唐伯虎點秋香》是永盛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喜劇電影,由李力持執導,周星馳、鞏俐、鄭佩佩等主演。影片講述了江南才子唐伯虎對華太師府上的丫鬟秋香一見鍾情,在船夫的幫助下他施展計謀混進了華府。經過一番曲折,唐伯虎終於與秋香拜堂成婚。
  • 唐伯虎點秋香:難道他真是「偷香竊玉」的才子嗎?其實他很冤!
    唐伯虎是明朝中葉一位大畫家。他的繪畫、書法,詩文兼長,並稱三絕。許多人在認定唐伯虎是個才子的同時也認為唐伯虎是個生活放蕩的風流狂生。為什麼許多人認為唐伯虎是個風流才子呢?二、唐伯虎精於繪仕女畫,他畫的《九美吟》、《簪花仕女田》、《秋風紈扇圖》等傳世名作,畫面上不論是宮廷仕女或民間仕女,個個神採奕奕、顧盼有情,各呈美人的風姿神韻。作者生前如沒有接觸過各式各樣的美貌女子,被認為是製作不出如此形象的作品的。況且唐伯虎還寫有不少像《嬌女賦》這樣的詩,也刻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印章,以白詡。
  • 史上最難的對聯之一,200年無人對出,唐伯虎:恐後世無人可對
    每到春節的時候都會張貼對聯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所以現在的對聯也更加的接地氣,但是在古代可就是一門大學問,不是小老百姓能玩的了的。明朝時期著名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就出過一副對聯,並且揚言說:「此對聯恐怕後世難有人對出!」確實正如唐伯虎所言,後來的200年間,無人可對!那麼此上聯究竟是什麼呢?事情還要從頭說起。
  • 唐伯虎到底多有才?他曾給茅房寫了一副對聯,至今都令人拍手叫絕
    話說江南才子唐伯虎自小就天資聰慧、儀表堂堂、詩畫雙絕,他更是位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而唐伯虎身邊伴有八個國色天香的表妹,幾人雖然同住一個屋簷下,但是卻不能心意相通,令唐伯虎很苦悶,自己身邊連一個「知己」都沒有,於是唐伯虎決定離家出遊幾天,看看祖國大好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