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全球金融科技創新50強」、「畢馬威中國金融科技50強」的光環,北京閃銀奇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閃銀」)正在火箭般的躥升,不到5年時間,便修成了在全球範圍內擁有1.6億用戶,月利潤破億,估值超百億的獨角獸公司。
作為一家快速崛起的明星企業,站上了金融科技風口的閃銀,其未來前景看上去似乎一片光明。作為它的天使投資人和股東,玖富集團(下稱「玖富」)此時卻選擇從閃銀退出股份,這背後的原因耐人尋味……
玖富退出
今年5月底,工商信息顯示,玖富及其高管正式退出了閃銀股東名單。
據企查查數據,玖富已從閃銀股東名單中移出。同時退出的還有玖富創始人兼CEO孫雷以及玖富聯合創始人陳理行,退出時間為5月30日,新增自然人股東為閃銀聯合創始人兼CIO李昊。與此同時,陳理行也不再擔任閃銀奇異董監高職位。
來源:企查查
而在此次投資人信息變更之前,18年底19年初,閃銀高管名單中還進行了大量調整:董事長由玖富創始人孫雷變更為了閃銀CEO支正春,玖富系背後神秘大股東和法人任一帆退出,閃銀法人由任一帆換成了李昊。
而經過連番操作,也意味著閃銀和玖富系表面上劃清了界限。
而閃銀這家企業,可以說是玖富內部孵化出來的。
2013年,27歲的支正春作為當時玖富小微金融委託貸款業務創始及負責人,正帶著遍布全國各地的上千名業務員,採用線下門店運營模式緩解小微商戶們對於資金的燃眉之急。
隨著業務規模的增長,支正春卻越來越難以忍受這種過程全靠人力的低效。
一個小飯館的老闆,借了錢之後,飯館越虧越多,還款卻從不逾期。後來他對支正春說:「我是微博大V,有1萬多粉絲,得愛護名譽。」
而這件事觸動了支正春,他嗅探了一個新的趨勢——現實人際關係正在往虛擬世界遷移。也許,社交數據也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信用高低,而利用數據來給人做信用評估,並對接金融機構,這可能會是一個潛力巨大的藍海市場。
「我決定從玖富離職,拿著200萬元本金和玖富投資給我的650萬元開始了創業之路。2014年4月閃銀成立時,我最開始的想法就是利用大數據和網際網路技術給C端的客戶做徵信評級,然後賣給金融機構。」閃銀創始人支正春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道。
而玖富除了是閃銀的天使投資人,此外,閃銀的信貸產品也由玖富協助開發。
原本讓世人豔羨的一對甜蜜戀人,為什麼最終還是迎來了分手的結局?
恩怨情仇
2014年5月,閃銀APP正式上線,用戶可在APP上授權社交網絡帳號,可免費進行信用評估,並享受平臺撮合的現金分期服務。
而閃銀成立當年,正是校園貸的紅利期,各大公司爭相恐後地殺進這個市場分一杯羹,閃銀也不例外。有媒體報導,閃銀進入校園市場時,曾在350所高校進行宣傳。
閃銀最初提供的服務,是給合作的金融機構進行客戶導流,業務是純粹的技術支持。但這種形式只能收取少量的客戶導流費,而且議價能力也低。於是,閃銀決定換一種活法,開始主動跑業務,與支付機構、催收公司合作,掌控現金流的走向,金融機構提供資金,而客戶留在平臺。
直白地說,就是開始自己做現金貸。在這之後,閃銀的收益也由此開始飆升。
在成立三年多的2017年8月,閃銀團隊便切蛋糕舉行儀式,慶祝公司實現了月利潤破1億人民幣「小目標」。與此同時,資本也紛紛向閃銀拋來了橄欖枝。
目前,閃銀已累計完成A/B/C/D四輪融資,融資總額約3億美元。截至2018年6月,閃銀已擁有超過1.6億用戶量,儼然成為了新的金融科技獨角獸。
作為一位接近玖富和閃銀的知情人士,吳剛告訴消金社,閃銀創始人支正春是一個性格剛烈的人,雖然玖富孵化了閃銀,但是現在閃銀已經成長起來了,翅膀也硬了。以2018年例,閃銀所賺的利潤並不比整個玖富集團差多少。當性格強勢的小弟實力和大哥接近時,自然會尋求自身的絕對控制權,回收被大哥所佔的股份也就自然而然了。
公開資料顯示,閃銀公司的估值目前已破百億,在退出之前,玖富系企業及高管對閃銀的持股比例為25.58%,價值至少超過了25億。僅從帳面來看,現在退出,玖富當初650萬元的天使投資,現在已賺了數百倍,這筆投資著實划算。
一對戀人的分手,很少是因為一時的衝動。玖富和閃銀之間的故事,當然也不止外人看上去那麼簡單,今天的結局,實際也是時間長河中各種瑣碎恩怨累積的結果。
據吳剛透露,在閃銀髮展的早期階段,玖富是其重要的資金渠道,而當閃銀接入更多低成本的金融機構資金時,閃銀便取消了雙方的合作。對於閃銀的這種「過河拆橋」行為,玖富很是不爽。此外,有一件事更是激化了彼此矛盾。
玖富和閃銀曾共同投資了一家做支付路由業務(在支付結算環節系統智能選擇最優支付渠道)的企業,雖團隊實力不俗,但當時業務開展並不順利。於是玖富就趁機以低價打包了整個團隊加入玖富。核心團隊出走,公司自然就垮了,閃銀所投的錢也就基本打了水漂。閃銀創始人支正春為此氣衝衝地跑到玖富「興師問罪」,場面據說一度很火爆,雙方因此都鬧得十分不愉快。
切割風險
「玖富和閃銀『分手』,雖然是閃銀主動,但玖富也並非毫不情願,或者說也正有此意。」吳剛對消金社說道。
因為外表閃亮光鮮的閃銀,其實也有著備受爭議的另一面。
2019年2月26日凌晨3點半,在西安工作的21歲女孩馮潔(化名)從17樓窗臺跳樓墜亡。
在整理遺物時,父親馮遠發現了三張從筆記本上撕下來的紙,標題分別是11月帳單、12月帳單。帳單上,密密麻麻地寫網貸機構的名稱、還款金額和還款日期。其中12月,馮潔要還的總額是31489.25元,僅閃銀一家,就要還10138.5元。通過女兒手機中的還款信息,馮遠發現,女兒生前曾深陷網貸漩渦,微信錢包裡只剩7塊錢。
馮潔的還款帳單
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了各方關注,也讓閃銀登上了輿論風口。
據多位曾在閃銀借款的用戶介紹,在閃銀借款必須購買擔保憑證才可借到款項。
消金社下載了閃銀APP,發現借款3775元,必須強制購買500元的擔保憑證才可以。如不想購買擔保憑證,必須提供借款人名下市值50萬元以上的房產證,或者提供存款銀行5萬元以上的資金證明。
閃銀APP借款頁面
但其實滿足這兩項條件的借款人,他們完全有資格尋求銀行或者某些持牌機構,借到更低利率的資金。因此,閃銀事實上想通過提高借款門檻的方式來引導用戶選擇購買擔保憑證,從而變相收取高額砍頭息。
以借款3775元為例,分三期還款,每月還款1333.46元,加上500元的擔保憑證購買費用,算出來綜合年化費率達到了76.86%,嚴重超出國家法律規定的36%紅線。
消金社注意到,除了變相收取「砍頭息」,閃銀在投訴平臺上還有多起非法扣款、進行暴力催收、洩露個人信息等投訴,在聚投訴2018年度排行榜中,閃銀以6017件的投訴量,高居排行榜第二。
令人玩味的是,聚投訴公布的投訴榜單中,玖富以5401件投訴緊隨閃銀,位列第三。即便如此,玖富還是願意「遠離」閃銀,這是否意味著閃銀有更為深層次的問題?
來源:聚投訴
5月初,新華社曾點名一批校園貸,其中就包括閃銀,違規給大學生放貸。6月19日,據新京報報導,閃銀在驗證大學生的學信網信息後,仍進行了放款。
由此可見,而在2017年6月校園貸被全面叫停後,閃銀在自己起家的校園市場依然在全力掘金。
消金社查閱發現,玖富旗下之前飽受爭議的現金貸平臺——玖富叮噹,目前在玖富官網已不再顯示屬於集團成員之一。與此同時,玖富叮噹的官網也無法被查閱搜索到。此外,玖富叮噹APP也從蘋果應用商城下架了。
玖富集團當前旗下成員,並沒有玖富叮噹
一位已從玖富離職的員工表示,玖富叮噹已合併到玖富萬卡體系,而玖富萬卡並不是現金貸,而是屬於現金分期,從監管角度來看,業務是合規的。
這些信息似乎都在表明,玖富正在與現金貸業務漸行漸遠,進行風險切割。
與此同時,現金貸行業愈加嚴厲的合規整治正在蓄力中。
消金社獲悉,近日多家支付機構接相關監管部門通知,自7月1日起全國範圍整頓支付市場,要求其禁止為信用卡套現APP、無證從事網際網路小貸業務以及非法交易平臺提供支付通道。
「卡年化利息是第一步,這等於掐住了這些違規現金貸的咽喉。但斷掉支付通道,讓他們沒法收款也不能放款,則是監管釜底抽薪。」有網貸從業者對媒體表示。
據最新統計,目前活躍現金貸平臺已經超過了4000家。監管很明顯就是要這些無證的小貸平臺,因無法找到支付渠道而被迫退出。
有知情人士去年三月曾向媒體透露,閃銀並沒有取得任何金融牌照。
金融帝國
閃銀選擇與玖富分手,事實上,也意味著閃銀離開了一個龐大金融生態鏈體系的庇護和支持。
2006年成立的玖富,在業內算是一家頗有些神秘色彩的公司,其大股東和法人代表任一帆,公開信息披露較少,背景鮮為人知。之前有媒體進行過股權的穿透式分析,認為任一帆實際為高陽科技在玖富的代持人,玖富背後的神秘掌舵人便是高陽科技。
玖富在歷經北京玖富時代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玖富互金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多次變更全,目前全稱為:玖富數科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擁有五大業務板塊:其中包括數字帳戶科技、人工智慧科技、消費金融科技、數字財富管理四大國內業務板塊以及包括香港(網際網路持牌證券,保險經紀),東南亞,美國在內的玖富國際業務板塊。
每個業務板塊擁有系列創新產品品牌,包括玖富普惠、玖富錢包、玖富萬卡、萬卡商城、悟空理財、火眼科技、九狐智能、玖行保險經紀、玖富證券(香港)、玖富保險經紀(香港)等多個品牌,並控股或參股了包括保險經紀,基金銷售,銀行,融資租賃等多個具有牌照資質的機構。
玖富官網數據顯示,目前集團用戶總量為8401萬,累計借貸金額達3618億,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業務多元、規模龐大的「金融帝國」。
知情人士告訴消金社,玖富的風格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所以你會看到,玖富旗下會分有很多子公司、子品牌,同時還會投資其它企業,這樣既然分散風險,也能更好地試錯,去發現哪些業務才是突破口。而閃銀便是玖富在網際網路徵信業務的一個突破口,只是閃銀後來發達了,自己要當家做主。
「而一旦發現了可以發力的點,玖富便會迅速聚焦,發動全集團的力量All in,別人用步槍來做,他們則會上飛彈搞。」吳剛說道,玖富之前主營業務以零售金融業務諮詢和小微金融管理技術,2016年開始進行轉型,瞄準消費金融領域,全力開展玖富萬卡消費分期業務,自此玖富開始進入賺錢的快車道。
以玖富旗下網貸平臺玖富普惠為例,其對接的資產端便是小額的消費信貸。據玖富普惠年報數據,2018年全年營收為28.62億元,較2017年的12.78億元增長124%,淨利潤為8.76億元,較2017年的3.37億元增長160%。
「選擇消費分期,玖富這條路算是走對了。哪怕背景強大的某行業頭部平臺,先前因為錢放出去借給大企業,壞帳太多,資產沒賭對,才會造成如今平臺清盤的後果。」吳剛補充道。
在玖富股東中,自然人肖常興持股比例為10%,僅次於法人代表任一帆的48%和創始人孫雷的33.2%。
來源:企查查
據了解,肖常興是唯獵資本創始人,除了入股玖富,他更讓人印象深刻的身份是OFO小黃車的天使投資人之一。在他的北大學弟戴威創業的第一個項目租車騎遊時,肖投了100萬。在這個項目失敗,帳上只剩下400元,戴威決定轉型在大學校園開始做共享單車時,關鍵時候,又是肖常興投了350萬。
此外,肖常興還有一個身份,那便是閃銀的股東,目前他仍持有1.71%的閃銀股份。
即便閃銀和玖富已經做了股權上的切割,但實際上,它們之間的關係仍然是剪不斷理還亂。畢竟閃銀創始人支正春、玖富創始人孫雷和兩家企業的股東肖常興,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北大校友。
雖分手已成事實,但念及曾經一起共事和校友的情分上,相信閃銀和玖富的兩位創始人,也會彼此祝福: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
註: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來源:消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