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一次會議審議了市人民政府《關於提請審議人民廣場範圍調整的議案》,決定同意人民廣場範圍調整。
人民廣場範圍為何調整
市人大常委會環資委認為,作為列入我市第一批永久保護公園廣場名錄的人民廣場,是集綠化景觀和休閒遊憩功能於一體的城市廣場,是市民觀光、運動的重要活動場所,長期以來發揮著重要的休閒健身綠化功能作用。藉助亞青會城市環境品質提升的契機,市委市政府決定對人民廣場進行改擴建及景觀提升,總體上是進一步強化了這一功能作用。
為滿足人民廣場改擴建工程的需要,人民廣場四至範圍和面積都進行了調整,由原來的「東至博愛路,西至同益路,南至海濱路,北至躍進路」調整為「東至博愛路,西至利安路(不含利宏基大廈),南至海濱長廊與碼頭(不含海濱路),北至躍進路,包含現狀人民廣場、同益路、工人文化宮、南側海濱長廊與碼頭」;面積由原來的「6.30公頃」調整為「9.67公頃」;人民廣場現自來水加壓泵站由原本的東南角遷至東北角。
項目總投資約3.76億元,列入亞青會城市環境品質提升工程,由市城管局牽頭市園林綠化中心組織實施。
調整後的人民廣場將如何改擴建
根據設計方案,汕頭作為一個以港口商埠發展起來的城市,城市空間集約,綠地廣場空間應更多的成為呈現汕頭市民日常生活、承載文化活動和提升城市活力的場所。改造後的人民廣場既是城市會客廳,又是市民休閒園,具有門戶性、公共性、文化性和市民性。
改擴建工程將保留人民廣場原場地,重新梳理場地空間,營造舒適的林下休憩場所;將原文化宮用地打造成社區休閒場地,與右側人民廣場和諧呼應;打造三條南北向縱軸。
中軸景觀深化效果 :行政儀式軸線,聯通市政府前廣場與海濱,打造疏朗大氣的草坪軸線景觀,體現市政廣場的儀式感與親和力。
▲中軸景觀設計圖
東側城市活力軸 :保留原人民廣場柱廊及音樂噴泉,沿中心廣場周邊增加開花喬木,並設置休息坐凳,打造繽紛活力的城市氛圍。
▲東側城市活力軸設計圖
西側社區休閒軸 :呼應東側人民廣場原軸線,西側原文化宮用地打造一條社區休閒軸線。規劃在此處新建公交車首末站,方案考慮設置半地下公交車首末站,首層作為公交車上下客、調度及管理等功能,屋面層為周邊居民提供全年齡活動場所。
▲西側社區休閒軸設計圖
另外,新增地下車庫總面積約2700平方米,地下車庫共有電動車停車位700餘個。
人民廣場改擴建項目何時實施
施工單位負責人表示,目前主要是對廣場進行圍蔽,以及職工生活區的搭建。計劃春節前樁機進場,春節後進行大規模鋪蓋,有信心保質保量在亞青會舉辦之前,圓滿完成人民廣場的改造提升工程。
市人大建議
(一)優化交通組織功能,做好泵站遷改工作。
要切實解決同益路(躍進路至海濱路段)調整為廣場綠地後,對車輛通行造成的影響,進一步研究優化周邊交通組織。同時對博愛路的拓寬等工作要進一步研究論證,完善有關設計方案。要穩妥做好舊泵站遷改工作,保障遷改期間的居民用水;加強新泵站規劃設計,確保與人民廣場景觀相協調。
(二)堅持便民利民原則,完善周圍設施建設。
在人民廣場增加喬木為市民提供遮陽乘涼,完善無障礙廁所為市民提供便利,優化廣場至碼頭通道方便市民通行,加強停車場所規劃解決車輛停靠問題,完善附近交通指示便於市民出行。
(三)深挖歷史文化內涵,優化局部規劃設計。
人民廣場的規劃設計要保留地方特色、人文歷史,體現汕頭的文化底蘊和歷史記憶。可以考慮在碼頭增設歷史文化記憶標誌,在中軸線增設地標性雕塑,打造潮汕城市名片。
(四)落實名錄管護責任,加強宣傳引導工作。
市政府要落實有關部門設立永久保護公園廣場標示牌,明確每個永久保護公園廣場四至範圍、責任主體,落實管護責任,接受社會監督。要多途徑、多形式加強對《汕頭經濟特區公園廣場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增強群眾法律觀念。引導市民愛護公園廣場,養成文明習慣,積極參與公園廣場的保護管理,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公園廣場事業的社會氛圍。
(五)發揮代表專家作用,充分聽取民情民意。
市政府要對人大代表和專家提出的意見建議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合理採納,進一步完善人民廣場改造規劃,確保工程建設真正做到順應民心、體現民意。
預計人民廣場改擴建及景觀提升工程
將在亞青會舉辦之前全部完成
擴大市民活動面積
完善公共服務功能
補齊停車等設施短板
提升內海灣整體景觀
一同期待
即將煥然一新的人民廣場
來源:汕頭橄欖臺
文字:林樹強 陳鑾花
攝像、攝影:陳史 李雅斕 陳鑾花
編輯:文琛 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