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這樣炒菜容易致癌

2020-12-22 東方網

原標題: 當心 這樣炒菜容易致癌

  東方網1月10日消息:據《上海熱線》報導,家庭主婦或主夫們對於炒菜可謂是信手拈來,熟練地不得了啊。相信對於你的炒菜技術你的另一半估計也是相當膜拜的,那麼你有注意過你的炒菜方式嗎?不當的炒菜方式可致癌喲,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炒菜方法不對致癌的知識。

  健康生活

  炒西葫蘆排致癌首位

  研究顯示:零食類所含最高,平均達到每公斤680微克,其次是蔬菜及其製品,平均每公斤含53微克。炒菜時間越長、溫度越高,蔬菜釋放出的丙烯醯胺就越多,加入食用油炒和幹炒的檢測結果無異。

  西葫蘆高溫加熱後釋放出的丙烯醯胺最多,平均每公斤高達360微克,僅低於零食類的薯片(680微克)和炸薯條(390微克)。

  大蒜、洋蔥在高溫烹調後,平均每公斤分別釋放200微克、150微克丙烯醯胺,位列第二、第三名。

  此外,空心菜(140微克)、燈籠椒(140微克)、茄子(77微克)、芥蘭(61微克)、絲瓜(60微克)、西芹(54微克)、芥菜(52微克)均進入前十名。

  相比之下,生菜、菠菜、莧菜在炒制後,釋放出的丙烯醯胺較少,平均每公斤低於10微克。

  蔬菜為什麼會致癌

  含有天門冬醯胺和還原糖的食物,經過120攝氏度以上高溫炒制,會產生化學反應,形成丙烯醯胺。天門冬醯胺是天然的胺基酸,在豆類、蔬菜中的含量較高。不同蔬菜中天門冬醯胺含量不同,因此釋放出的丙烯醯胺會有差異。

  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胺基酸的食物,經過120攝氏度以上高溫烹製後很容易發生此反應,釋放出丙烯醯胺。

口感上比較酸的蔬菜,如番茄等,較不易發生「美拉德反應」。

  而口感上發甜的蔬菜,本身含糖就多一些,再加上酸度低,相對更容易發生此反應,比如西葫蘆、洋蔥等。

  「丙烯醯胺」究竟是什麼?

  它原被認為是工業化學物,高溫油炸、燒烤食物也會產生大量丙烯醯胺,這種物質很有可能致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丙烯醯胺列為第二類致癌物。此外,丙烯醯胺還會損害人體神經系統,攝入高劑量的丙烯醯胺會令人情緒低落,產生幻覺,甚至失去記憶。

  炒蔬菜前別切太薄

  平時做飯,很少人會將蔬菜在滾燙的鍋裡炒那麼久。六七分鐘就很容易把蔬菜炒焦,影響口感。而且,炒蔬菜時,多少會出些水,鍋內溫度會隨之降低,不易達到發生「美拉德反應」需要的高溫。

  專家提醒:炒糊的菜不要吃,其有害物質會明顯增加。蔬菜不要烤著吃,烤後焦黃、變深、發黑的蔬菜,往往發生過「美拉德反應」,含致癌物。

相關焦點

  • 這樣炒菜可能致癌
    不過,說起這炒菜問題,好多朋友都會等油冒煙了再放菜,認為這樣炒出來的菜更有味道。那麼這樣做好不好呢?其實,油冒煙了再放菜屬於爆炒,這樣炒菜可能致癌,希望能引起朋友們注意。眾所周知,廚房是家庭衛生中最為薄弱的一個環節,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油煙汙染。等到油冒煙再放菜的爆炒方式,想必是很多人的習慣,油冒煙再放菜有好處,也有不少弊端。
  • 經常用不粘鍋炒菜做飯,不僅有毒還容易致癌?已經被證實,別被騙
    都說「好廚師一把鹽」,鹽是百味之首,做飯炒菜都少不了它。雖然食用食鹽過多,會增加人體罹患腸胃病、腎臟病等多種危險,但為了每天的飲食,人們依舊在努力克制,可這炒菜做飯的鍋呢?沒想到的是,炒菜鍋也被傳出了新花樣,傳言稱「經常用不粘鍋炒菜做飯,不僅有毒還容易致癌?」,還有說「用鐵鍋炒菜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希望大家擺正心態。不粘鍋是現如今很多家庭都會用的一種鍋,這種鍋的主要設計在於鍋上面有不粘鍋塗層,其採用的材料多為陶瓷塗層或者是特氟龍塗層。
  • 炒菜後不刷鍋接著炒會致癌!正確的炒菜方式大盤點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都會有一些炒菜小習慣,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節約行為,或者是看起來很正確的行為,可是大家知道嗎,也許就是這些看起來正確的習慣會讓癌症找上你哦。1、炒菜後不刷鍋接著炒:產生苯並芘致癌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習慣:剛炒過雞蛋,鍋裡還有一些底油,放點油再接著炒其他的菜,這樣既省錢也省油。然而專家指出,看似乾淨的鍋表面會附著油脂和食物殘渣,當再次高溫加熱時,可能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而且不刷鍋接著炒菜,原本在鍋裡殘餘的菜很容易燒焦,這也存在一定的致癌隱患。
  • 這幾樣炒菜習慣會致癌
    炒菜裡每個家庭都離不開的事情,每個人都想吃到好吃的飯菜。但在廚房炒菜的人可要注意幾個細節,這些細節可讓人致癌呀!炒完菜時不要立即關掉抽油煙機,最好是再開三五分鐘。如果炒完菜立即關掉抽油煙機,廚房的油煙使人致癌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七。炒完一樣菜時應立即刷鍋,刷好鍋在炒另一樣菜。不刷鍋立即炒下另一樣菜,在前一次鍋上的殘留的物質經過高溫變異很容易致癌。
  • 不粘鍋含有致癌物,用其炒菜會致癌?
    有一種說法稱,不粘鍋的表面塗層中含有會致癌的全氟辛酸銨(PFOA),用不粘鍋炒菜會致癌。這種說法可信嗎?其實,不粘鍋之所以做飯炒菜不會粘鍋底,是因為鍋底採用了不粘塗層,常見的不粘塗層有特氟龍塗層和陶瓷塗層。
  • 有人說用橄欖油炒菜會致癌
    最近,她卻聽別人說,橄欖油只能涼拌,千萬不能用來炒菜,如果用來炒菜不光營養物質都沒有了,還會產生有害物質。胡女士聽後既後怕又困惑,這個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自己平常就用橄欖油炒菜,都已經六七年了,對身體是否有害呢?
  • 哪幾種炒菜最易致癌短命
    導語:西葫蘆、大蒜、洋蔥等蔬菜一經高溫煎炒會產生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醯胺。要說烤肉、醃肉易產生致癌物,一點也不稀奇,但這炒蔬菜怎麼也會致癌呢? 研究發現,炒菜時間越長、溫度越高,蔬菜釋放出的丙烯醯胺就越多,加入食用油炒和幹炒的檢測結果無異。
  • 哪些食物容易致癌?當心食物透露出的致癌信號
    很多看似美味的食物,其實都可能是致癌的陷阱。那麼,哪些食物容易致癌呢?今天就與大家分享一下,如果你發現食物中有這3種特殊信號,那麼就一定別吃,因為它是食物中的致癌信號!初級胺不只有一定毒性,還十分容易和水產品中少數的亞硝酸鹽結合,構成強致癌物———亞硝胺。而在食管癌和胃癌的病因中,亞硝胺也是其重要的因素。此外,蝦皮、海米等食物呈現異味要堅決扔掉,即使水洗後,也不能放心吃。這類食物應該密封后放入冰箱,而且不要久存。
  • 橄欖油炒菜致癌?
    「防霾食譜」你吃了嗎,雞蛋越「黃」越營養,橄欖油炒菜會致癌……各式稀奇古怪有關「吃」的說法在這個冬季都相當網紅
  • 喝茶好處多當心喝錯致癌 哪些方式喝茶有危害?
    原標題:喝茶好處多當心喝錯致癌 哪些方式喝茶有危害?   我們中國人愛喝茶,我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根據不少人對茶的研究,喝茶的好處真的是非常多。男人喝茶可以降脂降壓,女人每天喝點茶不但有助於減肥,還有美容功效。但你知道嗎,喝茶也不是隨便喝都很有好處的,有些不當的喝茶方式甚至有致癌的風險。
  • 炒菜不當致癌?盤點含超強致癌物的食物
    苯並芘是多環芳烴類致癌物的代表物質,特別是3,4-苯並[a]芘,是一種具有明顯致癌作用的有機化合物。它在體內蓄積性不強,代謝清除的速度比較快,但是接觸性致癌的效果比較強。曾有實驗證明,將苯並芘塗在兔子耳朵上,幾十天之後,兔子耳朵上便會長出腫瘤。
  • 快快告訴家裡人:炒菜不要用這種油,很容易致癌
    部分植物油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容易氧化,生成過氧化酯質,這種物質能引起腦血栓和心肌梗死等疾病,嚴重的甚至可能誘發癌症。所以,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不要用來進行高溫煎炸。因為在高溫條件下,植物油容易氧化,不但會降低油脂的營養價值,同時還會產生很多有害物質。
  • 這樣炒西葫蘆會致癌,99%的人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然而事實並不是你想的這樣。曾經在香港就有報告稱,看似無害的炒蔬菜竟然也可能致癌。其原因是在炒菜中,高溫加熱會產生丙烯醯胺。而西葫蘆高溫加熱後釋放出的丙烯醯胺最多,位居蔬菜致癌榜首。那為何西葫蘆會富含如此之高的致癌物質呢?
  • 媽媽說:炒菜不要放味精,吃味精會致癌,是真的嗎?
    一談到味精,很多人會有這樣的反應:「炒菜不能放味精!」味精高溫致癌?「高溫下穀氨酸鈉轉化成的焦穀氨酸鈉會致癌」,是傳說中導致味精緻癌的原因。但已有實驗證明,味精在高溫下加熱,只有極少量的穀氨酸鈉生成焦穀氨酸鈉,且有文獻指出,焦穀氨酸鈉並不致癌,相反地,適度攝入還能提高大腦記憶力和認知功能。所以,關於味精緻癌的說法並不正確。
  • 咖啡致癌一天一杯你怕啥 還是少吃點炒菜吧
    咖啡致癌一天一杯你怕啥 還是少吃點炒菜吧 近日,一條消息在朋友圈刷屏。實際上,目前也有很多科學家對咖啡是否致癌進行了研究,但其實都沒有高質量證據顯示其致癌。正因如此,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評估,將丙烯醯胺從2B類致癌物中移除,挪到了第3類中(不會對人體致癌)。也就是說咖啡並不會使人致癌,大家不必太擔心喝咖啡會使人致癌。
  • 長期用植物油炒菜做飯會致癌?真正不能買,也不能吃的是這3種油
    網上傳言:豬油比植物油更健康,長期用植物油炒菜做飯會產生致癌物,有致癌的危險。並且還通過了一則實驗說明了真相,最終結果表明,植物油在高溫烹飪下更容易產生致癌物,而豬油卻好很多。用植物油炒菜做飯真的會產生致癌物嗎?
  • 炒菜經常用大蒜熗鍋會致癌?關於吃大蒜的3條禁忌,不要輕易入坑
    可為什麼有些人說「炒菜經常用大蒜熗鍋會致癌?」大蒜熗鍋,是很多人都有的一個炒菜習慣。而對於人們所說的說法,由於炒菜烹飪時間較長,油溫高,在這個過程中確實會產生一定量的丙烯醯胺。從營養學上來看,不僅大蒜熗鍋容易產生這種物質,還有很多食物其中有胺基酸成分,在和糖類發生發音,都容易產生誘人的香味,而這種香味就可能生成丙烯醯胺。在實際例子中,如典型的麵包、土豆、饅頭等,在加熱過程中溫度超過120攝氏度以上,就會產生人們所說的致癌物丙烯醯胺。
  • 闢謠:不粘鍋塗層有毒,炒菜會致癌?搞清楚原理,就不用擔驚受怕
    不粘鍋在生活中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是關於不粘鍋存在很多有爭議性的說法,比較常見的就是不粘鍋會致癌。這就直接導致很多人不敢使用不粘鍋,事實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金勺山茶油:專家解讀植物油炒菜致癌
    近日,一條來自英國《每日電訊報》的消息被國內網友熱捧,該報導稱,植物油炒菜可以產生醛類物質,嚴重或可致癌,並稱經實驗證明,只有椰子油在高溫下產生醛類物質最少。網友們紛紛表示憂心「不能吃地溝油就算了,怎么正品油也不能吃了?」
  • 炒菜用這種油會致癌!10 個用油誤區千萬要小心
    就是這樣一種天天都要用的東西,卻坑了不少人,你家廚房掌勺人,可能也中招了。豬油更健康坑娘指數:☆☆朋友圈中有這樣一種說法:現在得心腦血管疾病的人越來越多,是因為大家都不吃肥肉、豬油,改吃植物油造成的,所以豬油其實要比植物油健康……實際上,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是吃油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