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黎世熱帶雨林博物館,耗資5200萬瑞士法郎,每天造8萬多升雨量
蘇黎世熱帶雨林,這裡有是一座碩大的玻璃棚建築——熱帶雨林博物館,從特別通道進入博物館,眼前展現出馬達加斯加熱帶雨林一角:參天的熱帶植物,長臂猿、變色龍及各種鳥類,熱乎乎的氣溫,鳥鳴瀑布聲。
這是一項耗資5200萬瑞士法郎建造的雨林博物館。透光保溫屋頂使用的是昂貴的絕緣材料,每天還要營造8萬多升的降雨量,保護著1.7萬餘種植物,這些全部都按照熱帶雨林的真實生態環境仿造而成。一個複雜的供暖和通風系統在園內重造了馬達加斯加馬蘇阿拉半島的氣候環境。
這種展覽式動物園並沒有明確計劃是專門為保護瀕危物種而設立的,但創建項目的蘇黎世事業家卻規定:博物館經營收入的15%用以資助馬達加斯加國家熱帶雨林公園。這是一項有創意的善舉。
瑞士人的時間觀念很強,我們隨行的導遊走得很快,顯然在把握時間,有糾正不守時的中國遊客的明顯意圖。遊客必須匆匆緊跟,稍微不留神就會落下。
導遊帶著我們拐向左側一條街,經過一段上坡路,登石階,來到林登霍夫山丘,菩提樹茂盛,石塊鋪的廣場中間,泉水湧流。位於城市中心的山丘曾是羅馬帝國時期重要的關卡,如今只剩下一段城牆遺址可尋。
天氣陰沉下來。扶著觀景臺上的鐵欄,碧綠的利馬特河在腳底下流過,老城區一覽無遺。著名的蘇黎世大學、蘇黎世理工大學和聖彼得大教堂就在其中。當年流亡瑞士的列寧住在老城中一家鞋匠鋪子裡,在那裡,列寧完成了《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這部著作。
下山丘,沿蘇黎世湖便道穿行。下起小雨,加快腳步。露天咖啡廳照樣營業,坐在街邊的消費者仍不肯離去,打起傘來飲咖啡聊天。天鵝悠閒湖中,與匆匆的中國遊客形成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