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入課程,經世濟學,這所高中有了財經融合課程

2021-02-08 澎湃新聞

時報記者    柳琴

2020年12月25日,上海財經大學附屬北郊高級中學舉辦了「高中財經融合課程的建設與實施」論壇展示活動,通過視頻回顧、主題報告、項目組交流和專家點評等環節展現學校財經融合課程建設成果,總結成功經驗,進一步探索大學高中貫通式培養模式,此次活動系學校123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之一。

上財北郊高中是一所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名校,是虹口區重點中學,2005年被評為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從2016年起,虹口區人民政府與上海財經大學合作共建北郊高級中學,開始走上以財經教育為特色的發展之路。學校抓住機遇,以培育「國際都市公民財經素養的高素質人才」為育人目標,基於融合的理念構建實施財經課程體系,圍繞教育綜合改革提出的大學中學合作培養財經人才,深化高中管理體制改革,主動轉變育人方式,促進學生財經志趣的培養,學業職業生涯規劃,探索出一套特色鮮明的高中大學貫通式財經人才培養模式,一系列探索成果當天得到展示發布。

三大類財經融合課程,齊力打造學校財經特色

初中、高中和大學貫通式培養模式初步形成、畢業生進入財經類院校逐年遞增、三大融合課程體系基本建立、學生財經思維的養成.經過2016年合作共建、2017年初步建構、2018年穩步推進和2019年的融合升級,學校在上海財經大學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一系列喜人的改革成績,課程建設、師資培養、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招生方面都有明顯的變化。據上海市特級校長唐群在主題報告中介紹,學校以財經教育為特色,以課程和活動為載體,打造三大類財經融合課程:整合學科內容,實施財經奠基課程,包括自然科學、社會人文和數學信息;貼合學生志趣,開設財經廣域課程,包括國際理解、財經人文和財經數理;融合大學資源,實施財經核心課程,包括金融會計、經濟法學和市場分析。


上海市特級校長唐群匯報學校財經融合課程建設

「融合課程,貴在融合。『融合』意味著三類課程融合,財經素養與學科知識融合,高中課程與大學社會資源融合。對於高中生來說,相比於財經知識的學習,我們更注重培養他們的財經思維和財經品質,培養他們的財經志趣和財經素養。」唐群表示。

數學課上,通過個人所得稅的計算了解國家稅收政策;語文課上,從文化變遷中分析背後的經濟學問題;英語課堂上,模擬日常商務對話;物理課上,研究人工智慧等高科技帶來的社會繁榮;生物課上,同學們了解到海洋生態多樣化能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據學校語文教研組組長金羅蘭介紹,除了學校開設的「財經人文」和「財經金融」兩個特色班,近年來學校基礎學科的課堂也在悄悄變化,學校教師有意識地結合每一門基礎學科的特點,挖掘財經素養培養空間,打造財經奠基性課程,財經教育滲透在各學科中得到校本化實施。

其次,學校貼合學生志趣,開設財經廣域課程,包括財經人文類課程、國際理解類課程和經濟數理類課程。而學校的財經核心課程則受到上海財經大學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財大各學院的老師走近校園,給學生帶來視野寬廣、趣味盎然的優質精品課程,讓學生們提前感受大學課堂的魅力,如上財教授劉長喜等人的課堂廣受學生追捧。2020年,學校財經核心課程得到優化升級,在原課程基礎上,新增了一批基礎性學科和大學相關學院的合作。同時,建設多門面向家長學生的超星平臺財經慕課,創建高中財經創新實驗室,截至目前已經有近300名學生參加上海財經大學的先修課程;近幾年有130多位學生進入上海財大、中央財大等財經院校和專業深造。

而為了鍛鍊學生的商業實踐能力,學校組建「財知社」,舉辦各級各類商業大賽:BBC商業挑戰賽、校園大亨、「上財北郊杯」商業精英體驗營等,模擬商業體驗活動,參加滙豐銀行、金融證券公司在金融貿易行業體驗實踐,並獲得高中組一、二、三等獎的好成績。

教師教學觀念變化,提升課程整合能力

在上財北郊高中,有一門學生們很喜歡的《財經視角》財經類拓展課,授課老師戴世懿是一名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的新老師。在她的財經拓展課上,她和同學們交流討論一系列回應現實的社會熱點問題:螞蟻暫停上市後分析「螞蟻金服」的借貸模式,美國次貸危機發生的願意,創業者需要具備的能力和素質同學們在《財經視角》的課堂上,不僅學習到簡單的經濟學知識,鍛鍊了邏輯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重新塑造了他們做人做事的思維方式,尤其是滿足了青少年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好奇和關切,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歡迎。「只有讓學生們了解到世界資本的運行方式,才能讓他們理性地度過『雙十一』。」

「我是一名複合型老師,在學校,我不僅是一名數學老師,還是一名財經類拓展課《財經視角》的老師,我時刻在思考怎樣將財經教育特色融合在我的教學裡。」戴世懿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財經廣域課程的實踐做了生動而具體的報告,她指出,學校的財經創新實驗室今年正式投入使用,學校的其他老師已帶領學生探索實踐,進而激發更多的思維火花,而學校更多的老師的財經教育理念也在逐年增強。

財經教育對現代學生成長的必要性已經成為學校老師的共識,他們紛紛思考怎樣給學生呈現更加有趣有內涵的財經課堂。學校專門成立財經教研組,參與研究開發財經融合課程,面對新的課程標準、教學觀念、教學材料和教學策略的挑戰與思考,教師的課程整合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正是這樣良好的成長環境和氛圍,學校青年教師成績喜人,他們在市級乃至全國的相關評比中屢屢獲獎。

與會嘉賓合影

據現場了解,在北郊教育集團內部,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都可以在集團內選擇骨幹教師與財大教授進行集團內課程共享,做強做實人文財經課程,探索小初高大學貫通式培養模式,在初三自主招生中吸引了一批有財經特長與興趣的學生,在全區乃至全市財經教育方面起到一定的示範和輻射作用。

專家點評:深化高中管理體制改革值得效仿

在專家點評環節,上海教育學會會長尹後慶、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黨總支書記紀明澤、上海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綜合研究部主任金京澤、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原院長顧志躍和上海財經大學基礎教育集團主任王曉露等專家都對上財北郊高中的探索成果和模式給予肯定,尹後慶指出學校的財經融合課程創建已經基本成型,結構完整清晰,思路科學,尤其是特色教育創建向基礎性學科的滲透和銜接拓展,在探索特色高中教學改革中獨樹一幟。


上海教育學會會長尹後慶發言

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原院長顧志躍發言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黨總支書記紀明澤發言

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原院長顧志躍在發言中表示,他認為學校在特色創建探索中的價值在於,在核心素養導向上,高中學校教學的作為在哪裡?怎樣讓我們的高中教育聯繫現實,回應社會?而上財北郊高中為此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範本。「社會發展已經需要學校教育和社會發展進一步加強聯繫,這是時代發展的趨勢,學校教育必須回應這一趨勢。上海的高中正在朝著特色化、多樣化方向發展,特色普通高中的發展已經給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上財北郊高中在學校特色發展建設上,已經走在前面走出深度,擁有比較成熟的成果和思考,希望學校再接再厲,拓展思路,再創輝煌。」顧志躍勉勵道。

上海財經大學基礎教育集團主任王曉露帶來了上海財大領導班子對學校123周年校慶的誠摯祝福。她簡要回顧了兩所學校深化融合合作的歷程,對學校今日取得的成績表示欣喜。同時,她代表上海財大表示對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合作將提供強有力的優質資源,大力支持學校的發展。「我們大學很樂意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支援附屬學校的發展,大學的公共資源將全部對附屬學校開放。下一步,我們將會考慮在學生的生涯規劃、文化課學習和升學等方面給予專業指導,對學校開展全員育人和對學生的綜合評價方面提供信息技術支持,還會考慮對學校師資隊伍的培養提升等。」王曉露表示。

上海財經大學基礎教育集團主任王曉露發言

而在走向具有財經特色的優質高中學校的過程中,學校也面臨一些難題和困惑。校長唐群表示目前主要面臨三大問題:首先是時代挑戰,「十四五」背景下,國家對財經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其次是課改瓶頸,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更深入地將特色與學科融合;同時還有受疫情影響,未來商業精英體驗營繼續擴大的受限等。「萬裡長徵,我們剛剛啟程,我們會不斷地攻克難點,矢志不移於培養學生的財經素養,而培養的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使我們的學生具有財經思維和財經品質,能夠利用經濟方法去創造社會價值,擁有更加幸福的人生,同時意識到服務社會的重要性。」唐群表示。

相關焦點

  • 滬21所學校獲批試點高中國際課程 報考門檻較高
    本月初,上海市教委發布「關於同意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等21所學校開展高中國際課程試點的通知」。至此,經過近一年等待,到底哪些高中可以開設國際課程班,終於有了答案。這是上海發布有關國際課程班試點新政後的首批院校「集體亮相」。上海的高中今後要如何辦國際課程班?
  • 福建新增19所高中課程改革基地建設學校
    〕25號),在各地推薦基礎上,經評審並公示,決定增補連江一中等19所學校為福建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基地建設學校(以下簡稱項目學校),現將名單予以公布(詳見附件)。 項目學校要按照《福建省教育廳關於遴選建設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基地校的通知》(閩教基〔2016〕60號)部署,在市、縣(區)教育行政、教研部門指導下,認真落實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統籌推進高考綜合改革和高中新課程建設實施,實現課程教學與教育評價改革有機銜接、深度融合。
  • 課程、師資、教學特色……首批三所試點綜合高中亮相
    學校與青島二中共享實訓室、實驗室等教育教學資源,通過「三季」「三節」「三會」等教育活動平臺,實現校與校深度融合,生與生充分交流,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信品質、選擇能力、專注素養、成功體驗」。加大學生生涯規劃教育力度,培養學生科學、理性評價自身優勢潛能的能力,明確自己有意向的專業或職業需求,有針對性地揚長避短,增強學生選擇發展、融合發展的能力。
  • 如何區分相關課程、融合課程、廣域課程、核心課程?
    相關課程,亦稱「聯絡課程」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學科在一些主題或觀點上相互聯繫起來,但又維持各學科原來的獨立狀態。例如,語言與歷史,歷史與地理,數學與物理、化學,物理、化學與生物等既保持原有學科之間的界限,又在各科課程標準中確定了相關科目的聯繫點,使各科教材之間保持密切的橫向聯繫。相關課程是這四種綜合課程中唯一一個保持學科獨立性的課程。
  • 擇校必看 | 大學校園裡的國際學校(高中)課程,你知道幾所?
    上海英澳新國際高中在課程設置上創新性的開設了專項課程計劃,針對中國學生的特點以及A-level和VCE課程的申請優勢,通過合理的課程組合、優勢學科搭配,幫助學生在課程選擇上領先一步。目前,學校共設7個專項課程計劃:牛津劍橋精英計劃、通識課程實驗計劃、理科創新圖靈計劃、財經卓越英才計劃、倫敦藝術大學菁英計劃、法國精英博雅計劃和日本東大物語計劃。
  • 又一所高中與南大聯姻!東外與南大共建「高中課程協同創新基地」
    如何將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貫通,培養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6月14日下午,南京又一所高中東山外國語學校與南大聯姻,舉行了「南京大學高中課程協同創新基地」的揭牌儀式。東外校長周飛虎在致辭中介紹了東外自創辦以來呈現出的良好發展勢頭及自2019年起成立的東外課程基地班的發展現狀,並提出了該基地班升級為「南京大學高中課程協同創新基地」後的規劃和設想:東外希望與南大圍繞高中課程協同創新進行試驗與探討,以創新人才培養和對高品質教育的追尋為基點,引入南大優質的教育資源和育人模式,通過構建「走進南大體驗課程」「學科拓展延伸課程」「專家導師分享課程
  • 課標復盤03|第三章 普通高中英語的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與課程目標
    、立德樹人的育人價值取向及其在課程中的落實、以及英語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融合統一特點來分高中英語的課程性質;其次就是分別探討了高中英語課程應該堅持的五大基本理念及其關係;最後提出了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和具體目標以及這麼劃分的原因。
  • 課程的融合之道——學校的必修課
    這是學校看得見的改變和趨勢。它並非悄然無聲,而是頗有一陣聲響。大小會上提了兩年之久的翻轉課堂,今年驟然而起的STEAM課程,還有基礎教育領域不停強調的課程統整,都是學校關注且熱議的話題。「融合」儼然成為了基礎教育領域的一個熱詞。三天的會議裡,無論是來自四川的一所小學,深圳的一所中學,還是峇里島的綠色學校,芬蘭的羅素高中,所分享的各自學校裡發生的變化無不關乎融合。
  • 教育部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勞動課程納入必修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教育6月4日訊,日前,教育部對外公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內容顯示,普通高中增設勞動課程,共6個學分,為必修,其中包括志願服務。課程方案保留原有學習科目,調整外語規劃語種,在英語、日語、俄語基礎上,增加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同時方案還顯示,普通高中在開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科目和綜合實踐活動等國家課程以及校本課程之外,還應開設勞動課程,勞動共6學分。
  • 上海七寶德懷特高級中學校長王芳:國際課程和本土課程要有效融合
    眾多知名學校負責人、國際教育人士、金融機構管理者、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國際教育新形勢、課程融合、師資建設等國際教育熱點話題,共同探討國際教育發展之道。在談及國際課程設計的理念時,上海七寶德懷特高級中學校長王芳表示,七德的課程設置強調包容和融合,包括國際課程與國內課程的融合,也包括不同國際課程之間的融合。在比較不同國際課程的特性後,滿足不同需求的孩子對課程選擇的個性化支持。
  • 研學旅行與學科課程有機融合,怎麼做?
    2017年,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提出,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必修課程,與學科課程並列設置,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了實踐育人的價值。
  • 融合課程怎麼做?這所學校的校長這樣說:紮根本土文化,放眼全球視野,做有深度的融合
    中西深度融合課程劍指全球核心競爭力「辦一所什麼樣的學校? 培養什麼樣的學生? 怎樣來實施與評價? 」上海青浦平和雙語學校中西融合課程的誕生正是專業化實踐這三個問題的過程,指向目標、內容、實施、評價⼀致性的探索。如果我們把孩子的未來想像成一棵樹,這棵樹的樹根、樹⼲、樹枝、樹冠⼜都是由什麼構成的呢?
  • 財務機器人課程技術賦能「雙高校」智慧財經專業群
    雖然培訓強度高,但參訓教師表示受益良多,同時有效推動了我校「雙高校」智慧財經專業群課程建設。來自全國41所學校200多名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參加了培訓,為了便於與學員溝通和實踐操作指導,保證培訓效果,本次培訓分設了6個教學班。培訓中,參訓老師們先後參加了公開課、示範課、開發課、實踐課的學習。
  • 新起點 新徵程-松江區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全面實施
    》(國辦發[2019]29號)、《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改》等文件精神,落實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松江區緊緊圍繞上海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以上簡稱「雙新」)實施工作要求,在挑戰中紮實推進、穩步前行,開啟高中教育的新徵程。
  • 廈門將新增一所國際化雙語高中 學生可私人定製課程
    【連結】  廈門市國貿協和雙語高級中學正式籌建  這所雙語高中有個性學生可私人定製課程  -重視中國文化根基-銜接國際高等教育  ●由誰主辦?  國貿協和雙語高中的主辦者來頭不小!  國貿協和雙語高級中學是一所寄宿制高中,招生24個班建制,招收600人,今年計劃招生100人。  ●如何定位?  合作雙方給學校的定位是:高端國際化雙語高級中學,以國際課程為核心、以國際升學為方向,提供融合中西方教育精粹的高質量、多元化、全面發展的中學教育,將畢業生輸送至全球頂尖的高等學府,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未來人才。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紮實推進美育課程建設
    日前,2019全國美育課程建設規劃編制工作會議在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召開,與會專家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的美育課程建設給予了充分肯定。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積極落實國家有關美育政策,紮實推進美育課程建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路徑,取得了比較理想的育人效果。
  • 發展「生命化教育」等特色課程,這所高中正「原道」走向高品質
    活動中設立了一項體驗環節,讓學生體驗穿防護服,感受「難受」的高一學生環宇欣感慨道:「我對『英雄』有了新的認識,在自己崗位上默默無聞作奉獻的便是新時代的英雄……」「原道講堂」是市北高中師生共同汲取營養的一門「大課程」,每一次開啟「原道講堂」,對學生來說就是開啟一次生命化大課堂,這也是他們不斷吸收生命成長能量的主陣地。不僅僅「原道講堂」,市北高中更多蓬勃的「課堂」,讓生命靈動而有創造力。
  • 東北財經大學12門課程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我校共有12門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獲批課程總數居省屬高校首位。具體獲批課程如下:一流本科課程是教育部為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旨在通過引導全國高等學校樹立課程建設新理念,推進課程改革創新,促進教學改革成果落實到課程建設,從而形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課程體系,構建更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
  • 新高中課程方案與課程標準改了什麼?釋放哪些教改信號?
    (來源:教育部官網)芥末堆 寧寧 1月26日報導1月16日,教育部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這是自2003年教育部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來,首次修訂後正式發布。新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對整個高中教學具有綱領性的指導作用。
  • 深圳美國高中課程
    無人機商業思維與創新創業國內外對無人機的關注熱度都在逐步升溫,無人機發展前景巨大,創業公司越來越多,留給他們的市場也越來越大。通過討論和交流,罔學們可以對無人機這一行業有所了解,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思想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