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柳琴
2020年12月25日,上海財經大學附屬北郊高級中學舉辦了「高中財經融合課程的建設與實施」論壇展示活動,通過視頻回顧、主題報告、項目組交流和專家點評等環節展現學校財經融合課程建設成果,總結成功經驗,進一步探索大學高中貫通式培養模式,此次活動系學校123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之一。
上財北郊高中是一所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名校,是虹口區重點中學,2005年被評為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從2016年起,虹口區人民政府與上海財經大學合作共建北郊高級中學,開始走上以財經教育為特色的發展之路。學校抓住機遇,以培育「國際都市公民財經素養的高素質人才」為育人目標,基於融合的理念構建實施財經課程體系,圍繞教育綜合改革提出的大學中學合作培養財經人才,深化高中管理體制改革,主動轉變育人方式,促進學生財經志趣的培養,學業職業生涯規劃,探索出一套特色鮮明的高中大學貫通式財經人才培養模式,一系列探索成果當天得到展示發布。
三大類財經融合課程,齊力打造學校財經特色初中、高中和大學貫通式培養模式初步形成、畢業生進入財經類院校逐年遞增、三大融合課程體系基本建立、學生財經思維的養成.經過2016年合作共建、2017年初步建構、2018年穩步推進和2019年的融合升級,學校在上海財經大學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一系列喜人的改革成績,課程建設、師資培養、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招生方面都有明顯的變化。據上海市特級校長唐群在主題報告中介紹,學校以財經教育為特色,以課程和活動為載體,打造三大類財經融合課程:整合學科內容,實施財經奠基課程,包括自然科學、社會人文和數學信息;貼合學生志趣,開設財經廣域課程,包括國際理解、財經人文和財經數理;融合大學資源,實施財經核心課程,包括金融會計、經濟法學和市場分析。
上海市特級校長唐群匯報學校財經融合課程建設
「融合課程,貴在融合。『融合』意味著三類課程融合,財經素養與學科知識融合,高中課程與大學社會資源融合。對於高中生來說,相比於財經知識的學習,我們更注重培養他們的財經思維和財經品質,培養他們的財經志趣和財經素養。」唐群表示。
數學課上,通過個人所得稅的計算了解國家稅收政策;語文課上,從文化變遷中分析背後的經濟學問題;英語課堂上,模擬日常商務對話;物理課上,研究人工智慧等高科技帶來的社會繁榮;生物課上,同學們了解到海洋生態多樣化能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據學校語文教研組組長金羅蘭介紹,除了學校開設的「財經人文」和「財經金融」兩個特色班,近年來學校基礎學科的課堂也在悄悄變化,學校教師有意識地結合每一門基礎學科的特點,挖掘財經素養培養空間,打造財經奠基性課程,財經教育滲透在各學科中得到校本化實施。
其次,學校貼合學生志趣,開設財經廣域課程,包括財經人文類課程、國際理解類課程和經濟數理類課程。而學校的財經核心課程則受到上海財經大學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財大各學院的老師走近校園,給學生帶來視野寬廣、趣味盎然的優質精品課程,讓學生們提前感受大學課堂的魅力,如上財教授劉長喜等人的課堂廣受學生追捧。2020年,學校財經核心課程得到優化升級,在原課程基礎上,新增了一批基礎性學科和大學相關學院的合作。同時,建設多門面向家長學生的超星平臺財經慕課,創建高中財經創新實驗室,截至目前已經有近300名學生參加上海財經大學的先修課程;近幾年有130多位學生進入上海財大、中央財大等財經院校和專業深造。
而為了鍛鍊學生的商業實踐能力,學校組建「財知社」,舉辦各級各類商業大賽:BBC商業挑戰賽、校園大亨、「上財北郊杯」商業精英體驗營等,模擬商業體驗活動,參加滙豐銀行、金融證券公司在金融貿易行業體驗實踐,並獲得高中組一、二、三等獎的好成績。
教師教學觀念變化,提升課程整合能力在上財北郊高中,有一門學生們很喜歡的《財經視角》財經類拓展課,授課老師戴世懿是一名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的新老師。在她的財經拓展課上,她和同學們交流討論一系列回應現實的社會熱點問題:螞蟻暫停上市後分析「螞蟻金服」的借貸模式,美國次貸危機發生的願意,創業者需要具備的能力和素質同學們在《財經視角》的課堂上,不僅學習到簡單的經濟學知識,鍛鍊了邏輯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重新塑造了他們做人做事的思維方式,尤其是滿足了青少年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好奇和關切,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歡迎。「只有讓學生們了解到世界資本的運行方式,才能讓他們理性地度過『雙十一』。」
「我是一名複合型老師,在學校,我不僅是一名數學老師,還是一名財經類拓展課《財經視角》的老師,我時刻在思考怎樣將財經教育特色融合在我的教學裡。」戴世懿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財經廣域課程的實踐做了生動而具體的報告,她指出,學校的財經創新實驗室今年正式投入使用,學校的其他老師已帶領學生探索實踐,進而激發更多的思維火花,而學校更多的老師的財經教育理念也在逐年增強。
財經教育對現代學生成長的必要性已經成為學校老師的共識,他們紛紛思考怎樣給學生呈現更加有趣有內涵的財經課堂。學校專門成立財經教研組,參與研究開發財經融合課程,面對新的課程標準、教學觀念、教學材料和教學策略的挑戰與思考,教師的課程整合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正是這樣良好的成長環境和氛圍,學校青年教師成績喜人,他們在市級乃至全國的相關評比中屢屢獲獎。
與會嘉賓合影
據現場了解,在北郊教育集團內部,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都可以在集團內選擇骨幹教師與財大教授進行集團內課程共享,做強做實人文財經課程,探索小初高大學貫通式培養模式,在初三自主招生中吸引了一批有財經特長與興趣的學生,在全區乃至全市財經教育方面起到一定的示範和輻射作用。
專家點評:深化高中管理體制改革值得效仿在專家點評環節,上海教育學會會長尹後慶、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黨總支書記紀明澤、上海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綜合研究部主任金京澤、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原院長顧志躍和上海財經大學基礎教育集團主任王曉露等專家都對上財北郊高中的探索成果和模式給予肯定,尹後慶指出學校的財經融合課程創建已經基本成型,結構完整清晰,思路科學,尤其是特色教育創建向基礎性學科的滲透和銜接拓展,在探索特色高中教學改革中獨樹一幟。
上海教育學會會長尹後慶發言
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原院長顧志躍發言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黨總支書記紀明澤發言
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原院長顧志躍在發言中表示,他認為學校在特色創建探索中的價值在於,在核心素養導向上,高中學校教學的作為在哪裡?怎樣讓我們的高中教育聯繫現實,回應社會?而上財北郊高中為此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範本。「社會發展已經需要學校教育和社會發展進一步加強聯繫,這是時代發展的趨勢,學校教育必須回應這一趨勢。上海的高中正在朝著特色化、多樣化方向發展,特色普通高中的發展已經給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上財北郊高中在學校特色發展建設上,已經走在前面走出深度,擁有比較成熟的成果和思考,希望學校再接再厲,拓展思路,再創輝煌。」顧志躍勉勵道。
上海財經大學基礎教育集團主任王曉露帶來了上海財大領導班子對學校123周年校慶的誠摯祝福。她簡要回顧了兩所學校深化融合合作的歷程,對學校今日取得的成績表示欣喜。同時,她代表上海財大表示對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合作將提供強有力的優質資源,大力支持學校的發展。「我們大學很樂意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支援附屬學校的發展,大學的公共資源將全部對附屬學校開放。下一步,我們將會考慮在學生的生涯規劃、文化課學習和升學等方面給予專業指導,對學校開展全員育人和對學生的綜合評價方面提供信息技術支持,還會考慮對學校師資隊伍的培養提升等。」王曉露表示。
上海財經大學基礎教育集團主任王曉露發言
而在走向具有財經特色的優質高中學校的過程中,學校也面臨一些難題和困惑。校長唐群表示目前主要面臨三大問題:首先是時代挑戰,「十四五」背景下,國家對財經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其次是課改瓶頸,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更深入地將特色與學科融合;同時還有受疫情影響,未來商業精英體驗營繼續擴大的受限等。「萬裡長徵,我們剛剛啟程,我們會不斷地攻克難點,矢志不移於培養學生的財經素養,而培養的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使我們的學生具有財經思維和財經品質,能夠利用經濟方法去創造社會價值,擁有更加幸福的人生,同時意識到服務社會的重要性。」唐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