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了120年的海邊燈塔,為什麼要向內陸轉移?原因令人無奈

2020-12-23 旅之藝

當我們去海邊旅遊的時候,會發現很多地方都會有一座燈塔。其作用顯而易見,就是在夜晚時分亮燈,為海上航行的船隻指明方向。而隨著旅遊景點的不斷開發,一些燈塔已經慢慢成為了景點的一部分,很多遊客都會慕名前去打卡。但其實,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燈塔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比如說這樣一個存在了120年的海邊燈塔,要向內陸轉移,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原因令人無奈。

大家都知道,丹麥是北歐五國之一。其國土的大部分位置都被海洋包圍,只有南邊極少部分地區與德國接壤,所以丹麥也算得上是一個海島國家。在丹麥的日德蘭半島,其懸崖邊上,有一座古老的燈塔,叫做魯布熱格努德燈塔。這座燈塔已經存在了120年,高23米,重約1000噸。在1990年首次被點亮的時候,距離海岸線約200米。

但是由於受到海水的不斷衝刷,海岸線向內陸退去,導致燈塔距離海岸只有6米的距離。而為了避免這座燈塔被衝入海中,當地不得不將其向內陸轉移。但是對於搬遷這樣一座重1000噸,位於60米懸崖上的燈塔來說,顯然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但是,和燈塔被衝進大海相比較而言,拆除重置雖然冒險,卻非常值得一試。而且對於當地的環保人士而言,這座白色方形燈塔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相當於國寶級的雕塑。所以當地政府願意,耗費522萬來保留燈塔。不僅如此,周圍的兩個小鎮的居民也紛紛自掏腰包為此行為買單。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燈塔的轉移工作便開始進行。他們在燈塔周圍布置了鐵軌和車輪,然後將燈塔移到輪滑刀片上,穿過沙丘,將其移動到距離海岸80米的安全的位置。

這件事情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實際做起來卻是非常震撼的。以至於當地不少居民甚至趕來排隊,見證這一時刻的誕生。而現在這座燈塔又重新對外界開放,成為了當地一個新的地標。

對於120年的海邊舊燈塔整體搬移,當地居民排隊見證,場面太震撼,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如果你喜歡這類文章,歡迎關注「旅之藝」!

(文章圖片均來自網絡,若侵權,可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海邊矗立的燈塔》飛天大聖-協助拍攝
    根據燈塔大小和所在地點的特點燈塔可以有人看守,也可以無人看守,重要燈塔應該有人看守。海邊矗立的燈塔【第1幅圖】此作品由臨沂攝影愛好者米先生在著名的紹興地區拍攝海邊矗立的燈塔【第2幅圖】此作品由溫州攝影愛好者全先生在著名的菏澤地區拍攝
  • 低端製造業不向內地和東北轉移,而直接去了東南亞,這是什麼原因
    我們喊了這麼多年的振興東北工業以及呢,西部大開發,最後這些沿海地區淘汰的產業竟然沒有像我們的內陸地區進行轉移。這是什麼原因?那麼今天啊我就解答一下這個網友的疑問,以及給大家講一講中國的低端製造業,為什麼去了東南亞國家,而不是像我們的內陸地區或者是東北地區進行轉移。其實這件事兒呢,並不複雜。
  • 為什麼海邊的空氣中會有令人愉悅的味道?
    為什麼海邊的空氣中會有令人愉悅的味道?時間:2016-04-13 20:1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海邊的空氣中會有令人愉悅的味道? 只要來到海邊,就會聞到陣陣飄來的海腥氣味。為什麼海邊的空氣中會有令人愉悅和如此獨特的味道呢?
  • 青島海邊一座小島經常被遊客忽略,燈塔已有百餘年歷史
    青島的海邊有許多小景點,通常會被外地遊客忽略,其實景色也很不錯。棧橋是遊客去的最多的一個景點之一,站在棧橋回瀾閣觀景平臺上,發現對面海裡有一座小島,還有一座白色的燈塔。島上的一座白色燈塔,已有一百多年歷史。這座燈塔建於1900年,是德國人修建的,如今仍在使用。到了晚上燈塔會亮起燈光,為進出青島的船隻指示方向。小青島上環境清新,處處都是綠樹和草地,岸邊又遍布礁石,很適合拍照和休閒觀光。不時有滿載遊客的遊船和快艇從小島旁邊經過。
  • 不朽真的存在嗎?燈塔水母
    難怪世界如此之大,以至於我們經常在科幻劇和神話故事中看到不朽,事實上不朽也存在於現實中世界,你是不是很好奇啊!現在讓我給你介紹一下年輕的生物燈塔水母。燈塔水母從出現之初就可以在大部分海域發現,過了很短的時間,因為在繁殖過程中,數量不會減少,導致數量迅速增加。同時,隨著人們生活面積的逐漸擴大,世界不斷入侵燈塔水母所在的熱帶水域。他們將與船壓載水一起排放到港口並散布到世界各地,因此燈塔水母在大部分海域都能看到。
  • 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蒙古」,為什麼人口密度這麼小?
    蒙古位於亞洲的東亞地區,是一個內陸國家,蒙古的鄰國有兩個分別是北邊的俄羅斯和南邊的中國。蒙古的國土面積約為156.65萬平方千米,和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面積相當,是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但是蒙古的人口數量僅為320萬人,所以蒙古的人密度僅為2.04人每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而我國的人口密度約為144人每平方千米。
  • 臺灣的「資深」燈塔(圖)
    我去過很多海邊,但卻從來沒有關注或是特別留意過海邊不可缺少的燈塔。  當夜幕低垂時分,燈塔的燈光便不停地閃爍,恍若跳躍於海面的盞盞螢火,一些燈塔海魚陸地上的萬家燈火相互輝映,交織出一副燈火燦爛的美景。  走在海邊的我們,沒有感到黑暗,並將美景盡收眼底,但卻從忽略了燈塔的光亮和美麗。
  • 「臭名昭著」的野雞大學為什麼不取締呢?背後的原因,令人很無奈
    教育部也是向大家公布了392所野雞大學的名單,謹防受騙。名單很長,小編會在評論區發布,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前去觀看!什麼是野雞大學呢?所以,可謂考生一定要看清楚學校,不要上當受騙!那這些害人無數、臭名昭著的野雞大學為什麼不直接取締呢?其實國家一直在取締這些非法的大學。但是仍有很多大學無法取締,背後有很多的原因,令人很無奈!主要的原因有這三點。
  • 山上的百年燈塔仍在指引航路
    1893年修建的燈塔,被稱為「中國第一燈塔」。黃渤海自然分界線全球罕見。山下有距今5000年的郭家村新石器遺址,還有2000多年前的漢代牧羊城遺址,城邊生長著一棵有650年歷史的古樹。  老鐵山距離旅順城區比較遠。
  • 長汀天后宮:為何這個內陸小城裡,有個供奉海神媽祖的廟?
    所以,內陸很少有人能說得清,媽祖娘娘是何方神聖。媽祖信仰的歷史很悠久了,大約起源於北宋,到現在有一千多年了。她是東南沿海的百姓所信奉的海神,在百姓眼中,她善良而慈愛,能保護海上行船的人平安順利。面對大海的洶湧洪波,行船的人很容易產生無助膽怯的情緒。所以,百姓們信之甚篤,出海前總要向媽祖禱祝,希求在海上順風順水,然後平安歸來。
  • 旅遊: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亞歷山大燈塔
    兩千多年前,在碧波蕩漾的地中海南岸亞歷山大市,高高聳立著一座宏偉燈塔。它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是世界上燈塔的鼻祖。由於建在亞歷山大的法羅斯半島上,後來英文燈塔一詞便叫做法羅斯。這座宏偉壯麗的燈塔,最早出現在亞歷山大市不是偶然的。亞歷山大始建於公元前332年,當時希臘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打敗波斯後,揮師南下,到達埃及,在氣候宜人的海邊拉科法村附近,建起了新城,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為亞歷山大。
  • 奉佛教為國教的泰國,為什麼會有「人妖」這個群體?原因令人無奈
    導語:奉佛教為國教的泰國,為什麼會有「人妖」這個群體?原因令人無奈亞洲地區有很多國家都信奉佛教,在東南亞地區更甚,很多東南亞國家甚至都將佛教作為國教,就比如說泰國。泰國人妖世界聞名,但是很明顯與佛教的禁慾等教義相違背,那麼「人妖」為什麼會盛行呢?今天我們就剖析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泰國的旅遊業發達,而「人妖」文化就是泰國旅遊業最為引人入勝的項目。雖然泰國有優美的熱帶風景、旖旎的河流海灘、佛教氣息濃鬱的人文氛圍以及獨特的泰式按摩等很多旅遊項目,但相比之下,最能滿足遊客們好奇心的還是泰國的「人妖」。
  • 德國人最喜歡去的旅遊地,美麗的海邊度假天堂,你絕對想不到!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瓦登海(Wadden Sea)令人愉悅,享有美麗的景色和全景,提供一流的住宿和美食。這裡擁有波羅的海島嶼及其迷人的沙灘和幽靜的海灣,而德國南部美麗的內陸島嶼則是浪漫靈魂和文化愛好者的完美選擇。遠離日常生活......發現德國美妙的島嶼。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天堂。德國的北海島嶼擁有美麗的長海灘和獨特的自然環境。
  • 美利堅之殤:燈塔是怎樣熄滅的
    這是一篇2001年的論文,當時美國兩黨政治訴求趨同現象已經十分明顯,原因很簡單,當時美國主力人群就是中產階級,兩黨都要抓住這個基本盤自然政治訴求趨於同化。;川普基本盤則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不大關心,相反,如果要通過減少碳排放來控制氣候上升對於傳統的能源產業是巨大的利空,這對於依賴傳統能源產業鏈生存的人群而言,則是一場災難;所以,為什麼本次大選美國民眾政治參與熱情如此之高——總投票人數達到1.53億人!
  • 為什麼腫瘤切除之後依然復發?有這4個原因,讓人無奈!
    很多人好奇這是什麼原因,甚至一味地責怪醫生,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做法!一般來說,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兩種情況。如果病人患的是良性腫瘤,那麼通過手術切除後,一般是不會再復發的。但如果說病人患的是惡性腫瘤,那麼在手術切除後就很有可能會出現腫瘤復發的情況。一、為什麼腫瘤切除後依然會復發?
  • Nature:二氧化碳通過內陸水體的轉移
    最近幾十年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內陸水體會將數量相當大的CO2釋放到大氣中。此前一直難以對全球範圍內有多少碳以這種方式被轉移做出估計。這項研究將新數據集與系統方法相結合來探討這一問題,並且估計溪流、江河、湖泊和水庫的全球碳排放速度為大約每年2拍克(1拍克=1015克)。由於考慮到了溪流和江河所做貢獻,這個數字高於以前的數字。
  • 冰島,最美的九大燈塔
    在港口和燈塔建築前,冰島的海員主要是靠岸上的人在山頂燃點烽火辨別方向,之後人們在海邊建造了教堂,承擔起此責任,直到燈塔的出現。目前在冰島全國5000公裡長的海岸線上,有大約104座燈塔。不少燈塔個頭很小,或者已年久失修,但對於喜歡探索冰島文化的旅行者來說,它們代表了古冰島的漁業,是航海的重要歷史遺蹟。
  • 在情侶路上,海邊矗立著一座燈塔
    在情侶路上,海邊矗立著一座燈塔,簡約的藍白色調,極具地中海的風格,將珠海的文藝和浪漫氣息表現得恰到好處。 吹風、 看海 、拍大片,是很多人來情侶路不可錯過的事之一。
  • 靠什麼吸引"茂德"們 "重慶模式"引領內陸開放
    2002年,臺積電宣布在上海松江區落腳後,茂德開始尋找轉移之地。近年來,大陸IT產業發展迅猛,尤其是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崛起的經歷和佔據的成本、市場優勢,讓臺灣晶片商紛紛感受到產業轉移的迫切性。     茂德用了較長時間,走訪了寧波、蘇州、無錫及上海青浦區附近的工業園區。出人意料的是,茂德最後「落子」在微電子產業基礎相對薄弱的重慶。
  • 清朝當年派了120名留學生,為什麼只回來94人?其中緣由令人唏噓
    清朝當年派出去的「留學生」,總共是120位幼童,可是最終回到國內的只有94人。很多人就覺得疑惑,當年120名留學生,為什麼只回來94人?剩下的26個人都去哪了?其中緣由令人唏噓,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他們是清朝最早的第一批赴美兒童「留學生」,命運自然不太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