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古井貢酒等11家「國保」單位 共商白酒古窖「新生」
固本強基:搭建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10月19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主辦的首屆「中國白酒古窖遺址與傳統工藝科學發展論壇」在江西南昌舉辦。古井集團等11家「國保」窖池單位齊聚,成立「古窖遺址和文化遺產委員會」,共商白酒古窖「新生」大計。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馬勇,著名白酒專家、茅臺集團原董事長季克良,著名白酒專家、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專家組組長高景炎,貴州省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茅臺集團原董事長李保芳,國保窖池企業相關負責人和古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裁楊小凡等出席會議。
對於成立「古窖遺址和文化遺產委員會」,馬勇認為,這既是進一步強調對「古窖池」和釀酒工業遺產群,這種國粹級文物的有效保護與利用,也是對傳統純糧固態發酵工藝的再認識、再升華。同時,也期望將白酒文化遺產打造成一個加強與世界同行溝通交流的平臺,一個為白酒行業「窖池文化」正本清源的平臺,最終推動中國白酒進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序列。
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杏花村汾酒、古井貢酒、劍南春、水井坊、劉伶醉、李渡、互助青稞等11家企業代表在現場共同籤署《依法保護科學利用中國白酒古窖遺址共同宣言》。
據悉,古井貢酒等11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酒生產企業年白酒總產量約佔全國白酒行業30%以上,主營業務收入約佔55%以上,實現利潤約佔70%以上,是白酒行業規模、效益、市場佔有率和品牌影響力最具優勢的企業。
2013年5月,古井貢酒釀造遺址包括魏井、宋井、明清窖池群、明清釀酒遺址在內的4個單體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井貢酒也成為中國白酒行業國家級文物最多、體量最大的企業。
一直以來,圍繞白酒古窖遺址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與傳承,古井集團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得到社會認可。
強化文物主體保護,制定保護規劃。古井集團自籌資金,先後投資數千萬元,開展多次保護維修。積極開展徵集與古井發展歷程相關文獻、文物工作,徵集各類傳統手工工具、照片、文獻達1200餘件。
打造古井貢酒釀造遺址公園,搭建遺產保護體系。為進一步保護文物主體,發揮文物的公益展示作用,古井依託「古井貢酒釀造遺址」打造古井貢酒釀造遺址公園。
古井的一系列舉措也得到社會的認可,公司先後獲得中國地理標誌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中國酒業「社會責任突出貢獻獎」等榮譽。2018年,古井貢酒釀酒方法「九醞酒法」被世界吉尼斯紀錄認證為「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蒸餾酒釀造方法」。2019年,「古井貢酒·年份原漿傳統釀造區」成為國家級工業遺產。
動態傳承:在利用中研究、發掘新價值
動態傳承是最好的保護。讓白酒古窖池等文化遺址煥發出新的光彩,就需要讓它們更好地「活」在當下。古井人堅持在利用中研究、在研究中傳承,古井貢酒釀造遺址中的122條明清窖池和明井、宋井的井水歷代沿用,傳承至今仍是釀造優質古井貢酒的重要元素。
科研方面,古井集團以股份公司為龍頭,依託技術質量中心、釀造管理中心、中國白酒健康研究院等機構,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先後打造了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國家食品企業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示範基地中心、安徽省固態發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安徽省工業設計中心等一系列高層次技術創新平臺,並與清華大學、江南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十數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發掘白酒古窖池的科研價值,參與制定安徽省白酒技術標準體系標準,並發表了《古井貢酒微量元素分析》《古井貢酒微生物群落結構與其主要風味物質的關聯研究》《勾兌與儲存技術規範》等眾多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價值的自主研究成果。
在古窖日常生產過程中,古井注重用微生物群體的動態培育,加強酒醅工藝把控,「以醅養窖、以窖養醅、窖醅互養」,促進窖池微生態體系在動態中形成循環。在窖泥分析檢測的基礎上,先後研發出「人工老窖法」「池底三期養護法」等,大幅提高酒質,降低能耗。
以物為鑑:發揮文物教育、傳播價值
首先,通過文物陳列展覽、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等多種方式,增加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酒文化的了解,培養參觀者的自豪感和文化認同。古井酒文化博物館先後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安徽省第四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作家協會古井文學創作基地、安徽省研學旅行基地、安徽省亳文化研究會古井集團研究基地、安徽省鄉土文化研究會古井研究基地、安徽省健康文化旅遊產業促進會副會長單位等榮譽。
其次,依託文化資源,發展工業旅遊。從1994年開始,圍繞著傳播酒文化的主題,古井集團集中打造了一系列景觀,如古井酒文化博物館、古井酒神廣場、釀酒體驗區與休閒區、古井歷史文獻檔案陳列館、古井貢名人館、泉神紀念館、古井園、酒文化柱、無極酒窖等40餘處景點,各個景觀之間相互聯動。早在2004年,古井貢酒釀酒園區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工業旅遊示範基地。2008年,古井酒文化博覽園成為中國白酒界第一家AAAA級國家旅遊景區,近五年接待遊客總量近百萬人次。
與此同時,古井圍繞古窖池開展文化研究,不斷創新傳播。自2016年起,古井連續五年特約央視春晚,並在特約廣告中宣傳「亳」字,同時開啟線上線下聯動「讀亳有獎」活動,在產品和網絡平臺上宣傳亳文化,家鄉情懷與企業營銷相結合,使全國人民加深了對「亳」字和亳文化的認識。每年舉辦春釀儀式和秋釀儀式,並組織新華網、鳳凰網、安徽衛視等知名媒體參加,提升釀造技藝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古井每年都要出版系列研究作品,如《古井貢酒志》《亳州商業文明探源》《詩酒大道》《古井酒文化叢書》《全民讀亳》《白酒學刊》等優秀作品,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肯定和重視。古井還積極組織贊助文化活動,推動創建「亳州市酒文化研究會」「安徽省亳文化研究會」,走在了地方文化傳播的前沿,並組織開展古井貢酒歷代進貢課題研究。利用自媒體、電視、報紙等平臺,進行酒文化的全媒體傳播。
堅定不移地做好白酒古窖遺址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是新時代白酒行業的初心使命,是白酒企業的責任擔當。未來,古井集團將繼續堅守釀造初心,傳承好工匠精神、奉獻精神和創新精神,開創新時代中國白酒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文章來源:亳州晚報)
(責任編輯:DF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