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一種「影響力」,而教師要成為「具有影響力」的人
為什麼說教育是一種影響力?
因為教育就是為了改變人!從人的思想到行為。
教育的對象就是學生,學生受教育就是為了學習進步。
而學習進步就是為了改變!
大家可以看看教育學理論裡關於學習的概念,其概念就是對學習這件事情到底是什麼的一個界定,學習的性質和本質是什麼呢?
書上說,就是改變,學習就是持久地發生了思想或者行為上的改變!
試想,你學到了一個知識,是不是你的大腦中的知識體系發生了變化?
試想,你學會了一個實踐技能,是不是你的行為動作就有了變化?不會操作的不懂得行為方式,會了,也開始進行了。
這就是學習到了。
學習就是通過受教育造成的,不論是學校的教育還是社會生活的教育,不論是別人的教育還是自我教育。
教育就是通過這樣的一種「力量」使得受教育者發生了改變!如果完全沒有改變,那麼學習無效,教育無效!而一個拒絕學習和受教育的人,是故步自封的,沒有改變也沒有進步的。
編輯搜圖
教育就是通過這樣的「力」來改變學生,讓學生進步的。
這種力是什麼呢?
可以說就是一種影響力!
影響力就像一種磁場,當有了這樣的磁場,那一切都不同。
我們可以看看上面的兩幅圖,沒有「磁場力」的時候,在其中的各個電子是沒有方向的。完全做著「布朗運動」,也可以說是自由運動,基本就是原地運動,改變很慢,一直是原有狀態。
可一旦有了「磁力場」,電子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標和動力,有了改變。
所以,教育就像這樣的「磁力場」,要有一種「影響力」,影響到其中的「對象」,讓他動起來,讓他有方向有目標有動力起來。
編輯搜圖
教育的影響力是從何而來的呢?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來自於教師。
教師就像影響力磁場中的磁鐵。磁鐵有很強的「吸引力」,才能讓學生願意跟著學,願意學,學的好。
教師就是具有影響力的人,而教師的影響力來自於:
1,專業知識和技能。
要懂得多,教得好,業務能力強,懂得如何教學,如何讓學生聽得懂等。
2,性格人品責任態度好。
教師的性格人品很重要,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吸引力影響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人格魅力。
3,具有角色扮演能力。
為什麼這麼說?教師的角色很多,良師益友,管理者朋友等,要嚴慈相濟,同時,要懂點表演,扮演好角色。因為在不同時候,你的表情話語方式可能不同,要注意形象和話語等。
編輯搜圖
第二,教育的影響力除了來自教師,還來自於外界環境。
比如教師環境,學校環境,規章制度等。
就說規章制度吧,如果我們的教育制度中,給予教師的權威很小,職權很小,那麼教師在學生面前的權威也很小,影響力就很弱,效果就差。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就是這個道理。
教育制度中,教師忙於各種應付上級,討好家長,服務學生,地位底下,權威喪失,哪怕你才高八鬥,在學生面前,就如同隔了一層絕緣體的磁鐵面對金屬,毫無磁場力,也就毫無影響力,教育就是無效或者效果低下的。
當然,其他的教育大環境,甚至社會環境也會影響到教育的「力」,使得教師教育過程中的影響力增加或者減弱……
總之,教育是一種影響力,教師本應該是具有影響力的人,就該給予教師權利權威,同時也要要求教師要有更高的才學品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