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是以一種潛意識的方式來改變他人的行為

2021-01-10 情感喵君說

 影響力是以一種潛意識的方式來改變他人行為、信念和態度的能力。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稍有野心、胸懷遠大的人,必然渴望自己能夠享有長久的尊榮,而只有培養影響力,才能讓人在辛苦奮鬥後實現更長久的輝煌。

  想成功就不得不修煉影響力

  人與人的交往不僅僅是溝通與溝通的交際,有的時候就是意志力與意志力的對抗,不是你影響別人,就是你被別人影響。拿破崙·希爾曾經說過:「在別人的影響下生活著,就等於被別人的意志給俘虜了,這樣的人即使再優秀,也不會登上一把手的寶座。」

  八百裡水泊梁山,一百單八位英雄好漢,坐頭把交椅的是又黑又瘦的宋江。論武藝,他比不上林衝、武松、魯智深等人。論文採,他比不上會寫蘇、黃、米、蔡四家字體的「聖手書生」蕭讓。論計謀,他比不上「智多星」吳用。就算是依照前首領晁天王晁蓋的遺言,也應該是由活捉了史文恭的盧俊義接任。不管怎麼說,都輪不到又黑又矮出身卑微武藝稀鬆的宋江。可是眾英雄就是只服他一個人,言聽令從。就算後來對他的招安路線心懷不滿,也沒有人棄之而去,還跟著他南徵北討。到最後馬革裹屍,斷臂出家,毒酒穿腸,也沒有一個人對他心懷仇怨。為什麼?

  這就是影響力的威力。宋江能坐頭把交椅,靠的就是他的影響力。想當年,早在山東鄆城做押司的時候,他就聲名在外。提起「及時雨」宋公明,走江湖的豪傑好漢哪個不知,誰人不曉。等到他在江州問斬,許多英雄前去劫法場相救,其影響力之大可見一斑。

  有人說,影響力本質上是一種控制力。更準確地說,影響力是一種讓人樂於接受的控制力。它與權力不同,影響力不是強制性的。它發揮作用是一個很微妙的過程,它以一種潛意識的方式來改變他人的行為、態度和信念。沒有人能夠抗拒它,因為它來得悄無聲息,等你察覺時,早已經被它俘獲了。正因為如此,每一個想成功的人,都應該注重影響力的修煉。俗話說「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影響力就是這樣的「好風」,只要善於運用它,成功必定指日可待。

  影響別人從管理好自己開始

  歌德說:「毫無節制的活動,無論屬於什麼性質,最後必將一敗塗地。」他在這裡告誡人們:不論做任何事情,自製都至關重要。自我節制,自我約束,是一種控制能力,尤其控制人們的性格和欲望,一旦失控,就可能隨心所欲,結局必將一敗塗地,不可收拾。這句話對每個人都適用。只有管好自己,我們才有可能去影響他人。

  拿破崙·希爾曾經對美國各監獄的16萬名成年犯人做過一項調查,結果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這些人之所以身陷牢獄,有99%的人是因為缺乏必要的自製,沒有理智,從不約束自己的行為,以致走向犯罪的深淵。

  人類是有自我意識的高級動物,只要我們有意識地進行自我控制,一定可以成功。下面是一些有效進行自我控制的方法:

  1.儘量不要發怒

  「匹夫之怒,以頭搶地爾」,發怒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容易把問題複雜化,容易傷害別人和自己。

  2.受到不公平待遇時,不要怨天尤人

  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不但得不到別人的同情,反而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3.要改變急躁的習慣

  有些事情著急是沒有用的,該來的終究會來,該發生的終究會發生,要保持鎮定自若,要知道,欲速則不達,急於求成反而受其害。

  4.受到別人不公平待遇時,要抑制住自己的委屈

  一個人可以一時受委屈,但不會一世受委屈。就像太陽一樣,它是最公正無私的,然而它的光芒也無法照遍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天總有晴空萬裡的時候,人總有揚眉吐氣的時候,關鍵是自己要看得開、放得下。

  5.要抑制住自己悲憤的情緒

  社會上的人各色各樣,誰都免不了受到傷害。所以,在努力保護自己的同時,要冷靜理智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要悲憤難當。

  6.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樣狂妄自大

  狂妄會引起別人的討厭,會引起別人的排擠。其實,任何能力都有局限性,強中自有強中手,能人背後有能人。

  7.要適當娛樂

  要經常進行自我娛樂來調節身心,使自己輕鬆快樂,但不可過度,因為任何事情過猶不及。

  8.不要放縱自己

  「酒是穿腸的毒藥,色是刮骨的鋼刀」,切記不可放縱自己,使自己迷失方向,意志渙散,走向墮落。

  自製是行動中形成的,也只能在行動中體現,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途徑。夢想自己變成一個自製的人就會真的變成一個自製的人嗎?靠讀幾本關於自製的書就能成為一個自製的人嗎?只是不停地自我檢討就能成為一個自製的人嗎?答案都是否定的。

  自製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要自制首先就得勇敢面對來自各方面的一次次對自我的挑戰,不要輕易地放縱自己,哪怕它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自製,同時也需要主動,它不是受迫於環境或他人而採取的行為,而是在被迫之前就採取的行為,前提條件是自覺自愿地去做。

  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提醒自己要自制,也可以有意識地培養自製精神。比如,針對你自身性格上的某一缺點或不良習慣,限定一個時間期限,集中糾正,效果比較好。千萬不要縱容自己,給自己找藉口,對自己嚴格一點兒,時間長了,自製便成為—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會因此變得更完美。

相關焦點

  • 如何藉助關鍵影響力來改變他人?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關鍵影響力:如何調動團隊力量》這本書的作者一共有五位,分別是約瑟夫·格雷尼、科裡·帕特森、戴維·馬克斯菲爾德、羅恩·麥克米蘭以及艾爾·史威茨勒。他們一共出版了四本《紐約時報》暢銷書,分別是《關鍵對話》、《關鍵影響力》、《關鍵衝突》和《關鍵改變》,本書就是其中一本。
  • 影響力:我們如何被他人影響,以及如何有效地影響他人
    影響力是用一種別人所樂於接受的方式,改變他人的思想和行動的能力。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身處社會之中,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無時無刻不受他人和外部環境的影響。影響力背後的規律是什麼,影響力教父、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 · 西奧迪尼的經典著作《影響力》這本書為我們揭開答案。
  • 阿德勒心理學說說,帶你了解人性和潛意識
    7、一個人的個性和獨特性就在於其感知到了什麼以及感知的方式。總而言之,知覺不只是一種簡單的生理現象,它還是一種心理認知能力。8、所有記憶背後均蘊含著一個潛意識目的,它並非偶然現象,其具有明顯的意圖,並非鼓勵人們繼續如此走下去,而是提醒人們要吸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 《潛意識》越優秀的人,越會運用潛意識改變自己的命運
    文/妙青青潛意識的工作原理觀點一:多次重複,就會接受。潛意識的工作原理之二:信仰的一切最終都會實現。人因潛意識而賦能,因行動而成功,因學習而改變!這時,她突然想起墨菲定律,那就是否定的事,絕不要說出口,立刻將它改為肯定的事情,這樣才能使潛意識發揮作用,而出現奇蹟。因此她立刻改變思維方式,告訴自己說:「我要把那個旅行箱當成是自己的東西,來接受它。以後的事,就讓潛意識來安排吧!」
  • 顯意識和潛意識是如何作用於我們的行為的?
    我們的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像學習一樣,聽從別人的指示去學習工作等;另一種是依靠我們的潛意識去去執行有條不紊的執行,比如你最熟悉的每天上班的路線,打遊戲時清兵線的基本操作。我們更傾向於後者。是哪些因素主導這兩種行為呢,外在的變化的量是客觀意識或者說是我們的顯意識;內在的變化的量是我們主觀的意識也就是潛意識。顯意識更接近客觀層面,潛意識更接近精神層面。顯意識就像潛意識的監護人,它有引導潛意識的功能。
  • 改變孩子心態的最好方法——神奇的潛意識
    在這篇文章裡,我想和家長朋友們,探討一下神奇的潛意識對我們每一個孩子成長的影響,希望給我們的家長朋友們,在教育小孩的過程中有一些啟示。一、羅森塔爾效應簡介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心理學上一個非常著名的理論。
  • 潛意識,才是你改變命運的鑰匙
    我卻覺得,如果一個人像暮雲一樣努力,且具備相應的競爭力,結果卻只是維持溫飽,那麼原因多半出在潛意識的選擇上。人的大腦,有意識和潛意識之分。意識決定我們的思維方式,而潛意識則在無形中左右著我們的選擇。可以說,潛意識掌管著我們所說的「命運」,而一個人對自己的潛意識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最大程度上改寫自己的命運。02小時候,父母或者別的權威人士,會用自己的眼光來評價我們。
  • 先發影響力,如何說服他人和避免被誤導的社會心理學知識
    先發影響力思維導圖如果用一句話總結本書的中心思想,可以這麼說:溝通者可以利用先發概念,不露痕跡地引導他人的思路,進而引導其行為,達成對自己有利的結果。按照引導注意力這一非傳統的方法,為了獲得目標行為,不一定要改變對方的觀念、態度或體驗,只要改變決策瞬間當事人腦袋裡的重點就行了。引導人做出決定的因素,往往不是最明智的建議,而是剛好在此時被灌輸到他們腦子裡的東西。為什麼會這樣呢?
  • 教育就是一種「影響力」,而教師要成為「具有影響力」的人
    教育就是一種「影響力」,而教師要成為「具有影響力」的人為什麼說教育是一種影響力?因為教育就是為了改變人!從人的思想到行為。教育的對象就是學生,學生受教育就是為了學習進步。而學習進步就是為了改變!書上說,就是改變,學習就是持久地發生了思想或者行為上的改變!試想,你學到了一個知識,是不是你的大腦中的知識體系發生了變化?試想,你學會了一個實踐技能,是不是你的行為動作就有了變化?不會操作的不懂得行為方式,會了,也開始進行了。這就是學習到了。
  • 如何更好地改變潛意識
    如果你覺得一件事情很簡單,你的潛在意識就覺得很簡單,那麼潛意識力量向前,主觀意識也向前。兩者合力自然非常的大,所以你學習和做事的時候,真的感覺到很簡單。不斷的重複一件事你可能聽說過類似這樣的,如果你想達到某個目的,每天在紙上寫五遍或者以其他方式重複,你的夢想就會實現。
  • 潛意識是心理學術語是一種心理語言!從方向盤抓法看您的潛意識
    潛意識是心理學術語是一種心理語言。【人類的本能是大腦的一種潛意識】是指人類心理活動中未被覺察的部分,是人們「已經發生但並未達到意識狀態的心理活動過程」。弗洛伊德又將潛意識分為前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部分,有的又譯為前意識和潛意識。
  • 潛意識信息對人的行為影響有多大?
    潛意識信息可以增加電影院的可樂和爆米花銷量嗎?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潛意識信息」的概念誕生於1957年夏天美國新澤西的一家電影院裡。那麼,潛意識信息是否只是個噱頭呢?還是真的有這麼一回事?「潛意識廣告被視為一種非常有力的宣傳形式,但支撐這一結論的基礎其實並不堅實。」明尼蘇達大學德盧斯分校的心理學助理教授伊安·齊默爾曼(Ian Zimmerman)指出。不過這種手段並非完全是聳人聽聞,「潛意識信息的確有一定影響力。」
  • 心理學家:別讓「不麻煩他人」,毀了你自己,這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34;是指不喜歡麻煩他人,具有聖母病,即是&34;。那聖母型人格特徵,有什麼具體表現呢?*一如既往地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始終把友善待人作為唯一的行為準則,並因此受盡委屈。*認為要讓別人喜歡自己、愛自己並接受自己,就必須按照別人認可的方式為人處事。
  • 如何利用潛意識改變自己
    今天說說如何利用潛意識來改變自己。唐朝人盧綸曾寫過一首《和張僕射塞下曲》,內容是"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直接進入潛意識很難,但我們可以通過長期持續的暗示、提醒,潛移默化的將我們的所想,放入潛意識中。當然,處於放鬆的狀態中,更容易進入潛意識。每個人都會成功,雖然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總歸有十之一二的的是成功的。人的一生,不會處處都成功,有一兩成功就夠了。我們總是一直在前往目標成功的路上,不是這個目標,就是下一個目標。
  • 壓抑自己的情感,是一種自我保護方式
    壓抑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防禦機制,是個體受挫後將痛苦的記憶、情感與衝動排斥到意識之外,推遲滿足需要的時間,暫時緩解焦慮的一種自我保護方式。壓抑是個體將痛苦的內容由意識領域進入潛意識領域的心理活動過程,被壓抑的內容並未真正消失,它會以各種偽裝的或替代性的行為和方式表現出來,比如夢、幻想、口誤等等。
  • 從心理學來看,人類真的有潛意識嗎?
    他們發現在對受試者進行壓力感應實驗時,在還沒有進行實驗時,就可以識別它在視皮層中激發的大腦活動,其精度足以輔助受試者在二選一中確定到底是哪一種刺激。研究者細緻分析後驚嘆,如果自己分析大腦活動對閾下知覺信息進行重構,甚至預測未來的行為。
  • 麥肯錫:5個簡單練習,搞定你對他人的影響力!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想要保護的需求上,並將其轉移到希望創造的感受上時,我們就能發現更多的行為方式可以選擇。 一名高管審視自己的動機時,他發現自己害怕發言會打擊經理的信心,他希望人們能直面挑戰並從中學習,不過他也希望維護團隊和諧,受到他人的喜愛。
  • 如何利用潛意識來高效社交?
    眾所周知,我們的意識不僅僅只有一種形態,還有潛意識,在佛家用語中又分為,本我,真我,超我,其實兩者說法大抵相通,我們且不做細分,讀者只需知道我們的意識是有多種形態即可。而影響我們生命和天性的因素不僅僅是我們意識層面的內容,更大程度上是我們的潛意識。
  • 潛意識的X光機,和諧方舟心理沙盤遊戲等你來
    你的未來不是由你的意識決定的,是由你的潛意識決定的!這是美國史蒂芬·吉利根博士說過的一句話。心理學家將人類的整個意識比喻為一座冰山,&34;部分只是露出水面的 5%,其餘 95%都是隱藏在水面下的潛意識。因此,若想改寫命運,更好的駕馭人生,我們必須探究潛意識。正如德國哲學家尼採說過的:&34;那我們該如何探究潛意識呢?
  • 潛意識到底有多可怕?是否真的會影響購買行為?
    什麼是潛意識?潛意識是指人類的心理活動中,不能認知或沒有認知的部分,是人們「已經發生但未達到意識狀態的心理活動過程」。我們是無法察覺到的,它是我們本能的一種反應。——來自百度那麼潛意識到底會影響購買行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