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藉助關鍵影響力來改變他人?

2021-01-10 陳小劍Jan

「每天一本書」專題系列連載的第 8篇文章

大家好,這裡是#每天一本書#專題系列,每天堅持進步一點點!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關鍵影響力:如何調動團隊力量》

這本書的作者一共有五位,分別是約瑟夫·格雷尼、科裡·帕特森、戴維·馬克斯菲爾德、羅恩·麥克米蘭以及艾爾·史威茨勒。

他們一共出版了四本《紐約時報》暢銷書,分別是《關鍵對話》、《關鍵影響力》、《關鍵衝突》和《關鍵改變》,本書就是其中一本。

本書作為影響力方面的書籍,其獨特之處在於提出了關鍵行為這個概念,分析了如何通過識別關鍵行為,進而有針對性地實施關鍵影響力,最終順利達到自己的目的。

01 什麼是關鍵行為?

這裡所說的關鍵行為,指的是能夠直接推動目標實現的具體行為。

這種行為一般只有兩三個甚至只有一個,但對最終結果有決定性作用,影響成敗與否。作為影響者的我們,只需要關注關鍵行為,就可做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舉例:洛杉磯一家火爆的中餐館,老闆只要求員工做到了一點:8分鐘內上菜完畢。這就是關注關鍵行為,這個簡單的策略,讓餐廳的所有員工都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讓顧客感受到了他們的高效。

這種觀點類似於之前分享過的《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這本書裡講的:找到最重要的那件事才是解決問題關鍵。

02 如何識別關鍵行為?

要識別關鍵行為,需要有兩個前提,分別是:

●確定你的行動目標是清晰的、明確的

●設立相應的具有行動時間表和衡量指標

作者提供了四種具體識別的方法,分別是:

●注意顯而易見但很少實施的行為

●尋找決定成敗的關鍵時刻

●向表現優秀者學習(孔子所說的「擇其善者而從之」)

●注意文化壁壘、轉變陳舊的文化準則或潛規則

03 如何實現關鍵影響力?

作者團隊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人們的所有行為,基本上都受兩種基本驅動力的影響:一是動力,也就是願不願意做;二是能力,也就是能不能做到。

從根本上來說,人們之所以不去做關鍵行為,主要兩個原因就是:動力不足、能力不夠。

針對這兩個原因,作者提供了實現關鍵影響力的六大策略。

動力不足的三大策略:

●喜歡上討厭的事——通過提問、講故事來讓人喜歡做討厭的事

●利用社會榜樣的力量——例如贊同他人、以身作則、意見領袖等

舉例:有時候,來自親友、同事領導的一句讚揚,都可能改變你的行為。

●外部獎懲機制——獎金、獎勵、扣薪等

舉例:如果你希望孩子主動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可以在他主動寫作業時獎勵他,而不僅僅是在他考高分時獎勵。

能力不足的三大策略:

●通過分解目標針對性強化訓練,看到進步

舉例:某金融服務公司通過對產品經理進行專門的培訓並模擬場景練習,教他們避免強調失敗行為、多關注正確解決問題的積極影響,從而提高了客戶忠實度。

●利用同伴、專家等社會資源

舉例:如果你是個容易衝動購物的人,為了控制預算,下次可以帶上一個比較理性的閨蜜陪你去商場。

●改善空間、人際、制度等環境,保證個人能力實施

舉例:如果你希望孩子養成愛閱讀的習慣,可以從改善環境入手,比如在家中的茶几上、書桌上、床頭上放幾本書,讓孩子隨時都可以拿起書籍翻看。

一個人被改變,大多時候都發生在兩種情況下,一個情況是他的思想被改變時,思想一旦改變,行為自然就會改變。另一種情況是,當制度和環境發生改變時,出於適者生存的生物本能,人們的行為也會隨著發生改變。

總結一下,關鍵行為其實就是能夠直接推動目標實現的具體行為,作為影響者的我們,只需要關注關鍵行為,就可做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識別關鍵行為的兩個前提,需要確定清晰、明確的行動目標和設立相應的衡量指標;通過注意顯而易的行為、尋找關鍵時刻、向表現優秀者學習和注意文化壁壘這四種方法可以有效識別關鍵行為;最後,通過喜歡上討厭的事、利用社會榜樣的力量和外部獎懲機制這三大策略來激發動力,而通過分解目標針對性強化訓練、利用社會資源和改善環境這三大策略來提高個人能力。

—END—

陳小劍,自律者、晨型人、多元思維模型踐行者、終身學習者

幫助提升個人認知水平和人生效率

微信公號:陳小劍(chenxiao-jan)

相關焦點

  • 影響力是以一種潛意識的方式來改變他人的行為
    影響力是以一種潛意識的方式來改變他人行為、信念和態度的能力。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稍有野心、胸懷遠大的人,必然渴望自己能夠享有長久的尊榮,而只有培養影響力,才能讓人在辛苦奮鬥後實現更長久的輝煌。  想成功就不得不修煉影響力  人與人的交往不僅僅是溝通與溝通的交際,有的時候就是意志力與意志力的對抗,不是你影響別人,就是你被別人影響。
  • 先發影響力,如何說服他人和避免被誤導的社會心理學知識
    我們最先展示的東西,改變了受眾對接下來展示的東西的體驗。關於先發影響力的適用範圍、實施方法和失效方法先發影響力的基本思想是,通過策略性地引導初始注意力,溝通者有可能打動受眾,讓他在接收到具體信息之前就對其產生認同。這裡的關鍵是要讓受眾從一開始就把關注點放在與尚未到達的信息有關且一致的概念上。
  • 影響力:我們如何被他人影響,以及如何有效地影響他人
    影響力是用一種別人所樂於接受的方式,改變他人的思想和行動的能力。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身處社會之中,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無時無刻不受他人和外部環境的影響。影響力背後的規律是什麼,影響力教父、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 · 西奧迪尼的經典著作《影響力》這本書為我們揭開答案。
  • 《影響力》如何不被他人操控?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書——《影響力》。這本書通過六個心理學原理和一些實際應用,幫你打破「固定行為模式」,並教會你使用策略說服他人,也能避免被套路。在書的開頭作者說,自己開始也和大多數人一樣,總是被小販、籌款人、這樣那樣的運營商當成軟柿子、提款機。所以才開始了對「順從性」的研究。通過三年的研究,作者發現那些「說服者」的策略可分為6個基本類型。
  • 《深度影響》教你變得更有影響力,自然地贏得他人的心
    看來,如何贏得他人的心,是人的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但是:如何贏得他人的心呢?《深度影響:如何自然地贏得他人的心》作者凱倫·梁明確指出:如何影響他人——運用他人對我們的喜愛和尊敬。增加他人對我們的喜愛和尊敬程度,從而更有效地運用影響力。凱倫·梁,亞洲職業演講協會的成員,同時也是美國訓練與發展社團「提高人才績效計劃」的培訓師,曾入選「新加坡十大影響力職業演講家」。
  • 了解「關鍵影響力」,三步走幫你實現目標
    今天分享的這本書是《關鍵影響力——如何調動團隊力量》。關於管理,有一個著名的定義是這樣說的:管理就是通過別人,並與別人一起努力,實現目標。按照這一說法,所有靠一己之力無法完成的事情,都可以歸於管理的範疇——比如管理一個企業、開一個餐館、帶領團隊獲得第一、預防傳染性疾病、要求醫生按時洗手、甚至包括督促孩子好好學習和決定晚飯後誰來洗碗等等。
  • 他人即地獄?錯了,想奪回被綁架的人生,藉助他人的力量才是答案
    他認為,藉助他人的力量,構建成長型的人際關係,也就是第四層次的關係,會讓我們感受幸福,體會溫暖。基於上述理念,亨利·克勞德撰寫了《他人的力量:如何尋求受益一生的人際關係》,深入淺出闡述了他對人際關係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優質關係中成就自己,影響別人。
  • 社會學冷知識:集合影響力如何解答抗疫問題
    一條理論脈絡是運用商業手法來提高社會影響力;另一條理論脈絡認為,只有建立起個人-組織-社會的連接,改變每個人的價值觀和意識,才能實現真正的社會變革。這兩種理論原本少有交集,但近年來, 它們開始匯集為以「集合影響力」為代表的新思潮。當今世界,很多慢性的社會問題已經病入膏肓,我們急需深入的系統性變革,而社會變革也能給企業和市場帶來連鎖反應。
  • 心理學之如何使用自身影響力
    社會群體中都是的連接點,即使我們再微小,也會潛移默化影響他人的作當我們細緻觀察,會發現,我們每個人的影響力並不一樣一個僵局, 因為自身狀態的調整,而帶動著他人發生變化,甚至可以讓整個事件都有了轉機。影響力的力量如此之大,我們還是感到生活很被動?
  • 高效能人士的影響力法則:如何塑造影響力?掌握這十大高效法則
    我們都希望我們能有一定的影響力。也許我們沒有統治整個國家的野心,我們不想經營任何大企業,但是我們都希望自由快樂地生活。許多人認為堅強的意志、談判、脅迫或妥協是影響的土壤。然而,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機會主義伎倆、雄辯的談判或強制壓力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長期影響。
  • 助你提升網絡影響力的60條建議
    本文作者致力於打造品牌網絡影響力,特邀60位各行各業網絡風雲人物,就如何提升網絡影響力每人用一句話來表述。相信本文對您會有所啟發。網絡影響力(Digital Influence)是社交媒體最受人關注的趨勢之一,包括klout,PeerInex,Kred在內的眾多網站投入數以百萬計的美元來弄清社交媒體活動如何轉換成影響力。
  • 真的不一樣:帶你感受影響力的影響力!
    我們可以通過多讀專業報刊,了解當代教育的前沿動態,讓自己緊跟時代步伐,藉助專業媒體傳播提升自己的專業影響力。你來我往,不只是分享,更是智慧的碰撞班主任的影響力,究竟是一種什麼力量?如何看待班主任的影響力?
  • 如何區分普通受賄、斡旋受賄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
    原題:刑事案例深評析|前高院法官以案釋法:如何區分普通受賄、斡旋受賄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吳市長原系某市市長,張秘書擔任其秘書多年(正科級),吳市長對張秘書十分信任。某年,吳市長上調省教育廳變成了吳廳長後,將張秘書調至該廳暫時任四級調研員。
  • 麥肯錫:5個簡單練習,搞定你對他人的影響力!
    但是,並非所有人對信任的看法都一致,因此作為領導者,若想建立信任,就必須了解他人重視什麼,這樣至少能增進對彼此的了解。 事實上,只需要通過認識並接受人們對信任的不同理解,就可以加強信任。一旦我們了解自己及他人的觀點,我們就會下意識地調整我們自己的行為。如果我們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行為,結果就會非常有影響力。
  • 「如何讓別人跟著你跑」之1——個人影響力
    這幾年,我看到了很多現象,很多昨天還在世界500強做總監做經理的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突然回家不知道做什麼了,想著如何找朋友合夥做點什麼!今天的很多企業,由於員工是90後甚至95後,管理也變得很柔性了,不再像以前那樣對員工吆五喝六了!
  • 人的聲音可以通過訓練來改變嗎?
    人的聲音可以通過訓練來改變嗎?答案是肯定的。聲音好不好聽可以從清晰度、溫度和音色這三個角度來評價。說話不像唱歌,清晰度不高會讓人沒有耐心聽完;聲音聽起來「暖」會增加他人的好感度,比如一些偶像男藝人的嗓音;每個人的音色都不一樣,沒有高低之分,保留自己的特色,學會揚長避短。
  • 「江蘇影響力學校」建設成果匯報:如何建設由內而生的影響力?
    倉定志主任指出,影響力是綜合實力的體現,是對學校人才培育、科研水平、硬體設施、家校關係等多方面的綜合評估。藉助平臺活動助推,更多學校能尋找到品牌影響力發展的最佳路徑。漢晟國際教育成果匯報如何建設由內而生的影響力?
  • 影響力!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
    心理學家對這個問題的最一般回答是:自我概念是個體和「重要他人」相互作用的結果。這個觀點是在1902年由庫利(Cooley) 最先提出的。他說,個人根據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與判斷而形成自我。也就是說,人們是通過觀察別人對自己的行為的反應而形成自我概念的,他人是個體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這個「鏡子理論」以後得到許多心理學家進一步的解釋。
  • 他人的力量:如何尋求受益一生的人際關係
    這種無形的力量,他人的力量,打造了通往健康機能和更佳表現的硬體條件和軟體條件。 提升你的專業技術,你的思考能力,你的策略和技能。 你最好和最壞的人生階段,都不僅僅與市場或者商業周期有關,甚至也不僅僅與你自身的能力有關。你最好和最壞的時期還與在這些日子裡陪伴你的人是誰有關。要麼給你好的影響,要麼給你壞的影響。
  • 如何有效提升你的個人影響力?提升自身內部核心競爭力的要素
    更多的是要跟團隊進行配合工作,在團隊中我們只有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影響力,才能讓自己的職業道路和人生道路走得更穩更長遠。今天老夏分享的是如何有效提升你的個人影響力?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的,善於學習,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就會不斷增強自己比較弱勢的技能,力求將自己培養成全能型人才,專注於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才是提升自身影響力的關鍵所在。2.言行一致,增加別人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