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影響》教你變得更有影響力,自然地贏得他人的心

2021-01-10 raim4662

我家小寶是個自來熟的人,在哪裡都能找到一起玩的好朋友,性格開朗大方,所以雖然年紀小,朋友倒是不少。

我家斜對門住著一家三口,爸爸媽媽和小女兒,爸爸媽媽開一個小桌坊。疫情期間,小朋友不用上學,於是,兩天不到,小妹妹就跟我家小寶的成了好朋友,繼而被我家大寶成功收入麾下,成為一個哈貓小嘍嘍,於是,每天的情景就是這樣的:大寶抱著掙扎著的小咪(小咪是我家小貓的名字),後面跟著小寶和小妹妹,在家裡跟進跟出,就為摸一下小咪。

有一天,小寶突然很傷心地哭著回來了,詢問了才知道,原來是小妹妹要去找她的另外一個好朋友玩。這期間,有一個小插曲:這天,小寶照常找小妹妹玩,但是小妹妹要跟她媽媽去另一個小朋友家裡玩,於是,小寶讓小妹妹當場選擇:跟他玩,還是去找那個小朋友玩,結果,小妹妹選擇了去跟小朋友玩,落選的小寶傷心的大哭著回家了。小寶覺得小妹妹是他的好朋友,他對她很好,給她吃的,帶她玩,一起看電視,一起逗小咪……在小寶看來,小妹妹一定是要選他的,但是他想錯了。

看來,如何贏得他人的心,是人的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但是:如何贏得他人的心呢?

《深度影響:如何自然地贏得他人的心》作者凱倫·梁明確指出:如何影響他人——運用他人對我們的喜愛和尊敬。增加他人對我們的喜愛和尊敬程度,從而更有效地運用影響力。凱倫·梁,亞洲職業演講協會的成員,同時也是美國訓練與發展社團「提高人才績效計劃」的培訓師,曾入選「新加坡十大影響力職業演講家」。

《深度影響》是寫給內向者的提升書。在作者看來,影響力有兩個核心要素——喜歡和尊敬,由此又分化出影響力的四種類型:休眠型、權威、親和型、信服型。本書提供75條簡單可行的建議,教你增強受喜愛和/或受尊敬程度,實現影響力類型的自然轉化,最終成為任何你想要成為的人——讓自己變得更加鼓舞人心,更好地與同事、朋友和家人保持聯繫。

下面從三個方面加以闡述:

1. 深度影響力的基礎

簡單來說,喜愛和尊敬是影響力的兩個核心。 「好的意圖」是一個很重要的出發點,沒有「好的意圖」,影響就很容易變成控制。最有影響力的人既受人喜愛,也受人尊敬。可以說,喜愛和尊敬使我們變得有影響力,並且兩者形成互補。在我們與不同的人互動的時候,我們會根據哪個因素(喜愛或尊敬)需要表現得更多,通過憑直覺來切換影響力類型。一個好奇心強的人更有影響力,因為他的好奇心使他可以發現他人最在乎什麼。知道要去影響誰以及想要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將會使你的付出更有針對性,效果更好。

2. 擁有深度影響力的方法

我們喜愛或者尊敬一個人的程度,決定了我們允許這個人影響我們的程度。通過運用FREE四步法,你可以與他人產生共鳴,從而更快、更輕鬆地影響他們。第一印象是一個情感過程。人們先用情感接受,再用邏輯證明。通過改變談話的質量,來改變人際關係的質量。有情感連接的關係比事務性的人際關係更有影響力。想要改變和一個人的關係,你首先要改變形容他的詞。

3.5C特質:如何自然地贏得他人的心

通過運用五個C——樂觀,關心,自信,真誠,奉獻。我們可以同時增加喜愛和尊敬指數,並增進我們影響他人和團隊的能力。

為什麼樂觀的人更有影響力?樂觀的人通常在交流中更加積極,這讓他們身邊的人也會感到更有熱情和活力,因此,樂觀的人受到許多人的喜愛,人們喜歡和讓自己感覺很好的人在一起。

西奧多·羅斯福曾經說過:沒人在乎你說什麼,直到他們知道你關心他們。關心是非常有影響力的特質,因為當人們感覺到你的關心時就會相信你。

人們更願意信任那些有明確方向和目標的人。自信的人看起來更有能力、更果斷、思路更清晰。也就是說,他們具有更多的領導力特質。人們更尊敬他們,也更願意追隨他們。因為人們更願意信任那些有明確方向和目標的人。

聖雄甘地說:發自內心地說「不」,好過違心地說「是」。真誠是一種讓人消除戒心的品質,因為當人們認為你說出了真實所想,他們會降低對你的防備並相信你所說的。它可以讓你在短時間內得到信任,也會讓你自然而然地擁有影響力。

想要變得有影響力,就要將焦點從自己身上轉移到他人身上,奉獻給予了我們一個比自身要宏大的目標,使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和更自然的影響力。奉獻,無論行動是大還是小,得到總比付出多。通過給予和付出,我們在精神上和情感上都變得更富有了。

《深度影響》作者凱倫·梁告訴了我們,如何運用他人對我們的喜愛和尊敬去影響他人。

我鼓勵大家讀這本書的原因在於,通過讀這本書,我們學會了在不同環境將喜愛和尊敬的比例進行調整,使我們在不同的角色中都能勝任,就想調色盤一樣,根據需要調出相應的顏色。我覺得,這本書裡所講的知識,就像是我們人生這部機器裡不可或缺的潤滑劑,讓我們可以順暢自如的運行。

讓我們一起學習,使自己變得更有影響力,自然地贏得他人的心吧。

相關焦點

  • 想要輕鬆贏得他人的心,你只需要這麼做
    這話也就是告訴我們對於被管理者,影響力比命令更重要。因為命令是強迫別人做某事,而影響力是讓別人心甘情願做某事。所以擁有影響力比發號施令更能讓人信服。以前,我認為擁有影響力是某些成功人士的專利,可通過《深度影響》這本書,我知道了影響力是可以自我塑造的,讀完這本書,你也有可能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
  • 影響力:我們如何被他人影響,以及如何有效地影響他人
    影響力是用一種別人所樂於接受的方式,改變他人的思想和行動的能力。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身處社會之中,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無時無刻不受他人和外部環境的影響。影響力背後的規律是什麼,影響力教父、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 · 西奧迪尼的經典著作《影響力》這本書為我們揭開答案。
  • 《深度影響》;總是沒法說服別人,是因為你的影響力還不夠
    如果你是一個管理者,你需要用影響力贏得下屬的認可和追隨,而不是用權力控制他人;如果你是一個普通員工,你需要用影響力在職場上搭建人脈網絡,而不是通過吃喝打造好人緣;如果你已經為人父母,你需要用影響力說服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而不是用身份壓制。那麼,到底什麼是影響力?
  • 《深度影響》:給內向孩子的父母的75條建議
    當受喜愛和受尊敬美妙地結合在一起,就會變成信服型。這是影響力最理想的類型。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主導影響力類型。在與不同的人互動時,影響力類型也是在自然切換的。現在,我讀了《深度影響》這本書,我了解到,其實我還可以做得更好。根據書裡面的一些影響力模式和方法建議,完全可以有意識地同時提高受喜愛和受尊敬程度,往信服型去發展,從而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當然,這需要我們常保思考力,擁有一顆好奇心,去想清楚要去影響誰;還需要有一些創造力,去創設一些方法去改變。更重要的是,當我們願意去改變。
  • 人性的弱點:如何贏得友誼和影響他人的6大法則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書是《人性的弱點》,相信不少朋友已經看過了,這也是影響我深刻的一本書。無論你想要提升自己的人際關係,領導他人,讓人喜歡你,還是想要影響身邊人的決定,那這一本書肯定是你人生必修的一堂課。我將會和大家分享這本書帶給我啟發的6大重點。第一點,也是我認為這本書最核心的啟發點,真誠地對他人感興趣。
  • 幫你提升影響力的40條溝通秘籍
    建議6:支持人們去做你們共同想要做的事,而不是逼迫他人按照你的想法去做,這樣可以增加他們對你的好感。建議 7:堅持你的信念,展現出一種目標感,這不僅會讓他人更有熱情,也會激勵他們按照你的想法去行動。建議 8:表現出你的能力可以贏得尊重。
  • 你不影響他人就會被他人影響:扮可愛源於自卑心理
    你不影響他人就會被他人影響——女性影響力訓練如今的社會,有太多的精神佔領,就身邊的同學、同事、朋友、父母,哪一個不在精神上侵略你、感染著你?強者影響別人,弱者則被人影響。在這個浮躁的世界,擁有影響力就等於擁有了一切!
  • 你有沒有察覺,是什麼在默默地影響著你
    一句古語說得好,叫習慣成自然,而這個「自然」就是你下意識的想法養成的。有時候決定我們人生並非智商,也不是學識,就是我們漫不經心的下意識的想法,它才是我們命運後邊的神秘推手。可以說,真正能讓命運翻盤的,往往就是我們對待失敗的看法,如果我們能夠持續不斷從失敗中汲取營養,我們內心也會越來越強大, 從而變得更為勇往直前,這是讓我們變得強大的關鍵。學會當旁觀者,就是我們是否懂得欣賞他人。一個擁有寬廣的胸懷的人,往往能夠包容他人的缺點,欣賞他人的優點,這是他們走得遠的本質。
  • 如何傳遞誠實的信號,贏得他人的信任?
    如何傳遞誠實的信號,贏得他人的信任?在《誠實的信號》這本書當中,作者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他認為:比起語言和文字,面對面溝通是一種更能影響別人的交流方式。這本書的作者阿萊克斯·彭特蘭,是計算機科學領域的著名專家。
  • 書單丨介紹幾本有深度的書籍,讓我們深度思考和學習(二)
    07 《深度影響——如何自然地贏得人心》影響力是用一種別人樂於接受的方式,改變他人的思想和行動的能力。 這句話聽著簡單,但如果仔細推敲,你就會意識到其中有一個特別的關鍵詞,也是難點,叫作「樂於」。08 《深度共情》★大前研一、北野武誠意推薦★看透情商本質,讓人際交往和溝通變得高效自在★重塑完美溝通邏輯,讓表達變得清晰有力★專治焦慮有壓力情商低,提高成事率★
  • 簡單幾步,就能輕鬆提升你的個人影響力
    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一種無形的力量,那便是影響力。它不同於能力,能讓其他人在短期的實踐中感覺到;更不同於智力,大家可以評估出來。影響力就好像一種獨特的魅力,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擁有影響力的人,往往也是社會中最具成功素質的人士。
  • 如何有深度地與他人共享你對世界的感知?︱知更·南京小院
    英國人伯納德·威廉斯,被公認為當代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英國時報》稱他為「他那個時代最有才華、最重要的英國哲學家」。20世紀下半葉的實踐哲學領域中,伯納德·威廉斯亦被認為最有影響的人,在對倫理學、知識論以及對於哲學一般問題的系統反思中尤其著名。
  • 書單丨介紹幾本有深度的書籍,讓我們深度思考和學習
    收到電郵有必要在1小時之內回復嗎?在工作中一直保持聯結狀態重要嗎?開放式辦公環境合理嗎?……本書將幫你重新審視一直以來習以為常的工作習慣,讓你不再深陷於低效的忙碌之中。☆ 深度工作,是信息碎片時代的自控力、專注力、精力管理和時間管理指南,是在新經濟形勢下取得成就必備的核心技能。在這個以快為先的網絡時代,深度工作能力日益稀缺,所以它也變得比以往任何時代更有價值。
  • 影響力是以一種潛意識的方式來改變他人的行為
    影響力是以一種潛意識的方式來改變他人行為、信念和態度的能力。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稍有野心、胸懷遠大的人,必然渴望自己能夠享有長久的尊榮,而只有培養影響力,才能讓人在辛苦奮鬥後實現更長久的輝煌。  想成功就不得不修煉影響力  人與人的交往不僅僅是溝通與溝通的交際,有的時候就是意志力與意志力的對抗,不是你影響別人,就是你被別人影響。
  • 優秀的父母,要學會做孩子的重要他人,這三個角色影響孩子的一生
    每個人生命的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重要他人,古話說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個重要他人是什麼樣的人,會影響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決定孩子一生的3個重要他人,父母一定要重視。相比較而言,性要比男性更加的感性,更加溫柔,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而媽媽在家庭當中,也更容易贏得孩子的信任,所以孩子在小的時候會更加依賴媽媽,一個好的媽媽,會懂得更好地去協調家庭關係,維繫家庭的溫暖,情緒穩定的媽媽,給孩子更強的安全感,孩子就會變得樂觀自信。
  • 助你提升網絡影響力的60條建議
    我們可能會有下列疑問:什麼是影響力,是什麼讓人變得有影響?誰是社交媒體的意見領袖(thought leader),為什麼?怎樣能讓我認識到影響力或者影響他人的能力?網絡口碑傳播會對我的公司業務帶來怎樣的影響?我該怎樣評估成功的互動與有影響力的消費者之間的關係?
  • 那些在人際互動中最容易犯的錯——讀《說服:如何贏得他人的信任與...
    那塊幾乎帶著哭腔的負面標識,就如同一塊鼓勵偷竊的魔法石,不僅無法喚起人們的公益心,還釋放了人們內心暗藏的貪念。  這並不是極端個例,而是符合大眾行為心理習慣的正常反應。人習慣於模仿他人的行為,當得知大部分人都這麼做時,「從眾」心理會令人失去自主判斷力,減輕犯錯的愧疚感。
  • 如何藉助關鍵影響力來改變他人?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關鍵影響力:如何調動團隊力量》這本書的作者一共有五位,分別是約瑟夫·格雷尼、科裡·帕特森、戴維·馬克斯菲爾德、羅恩·麥克米蘭以及艾爾·史威茨勒。他們一共出版了四本《紐約時報》暢銷書,分別是《關鍵對話》、《關鍵影響力》、《關鍵衝突》和《關鍵改變》,本書就是其中一本。
  • 孩子一旦有了羞恥心,就會自然地自我反省,完善自我
    於是,一天晚飯後,媽媽問兒子:「你每次考試都考得很好,媽媽為你驕傲。但我從沒看你很努力地學習呀,難道你有什麼秘訣嗎?」兒子聽了得意地笑了笑:「當然有啊!我前面坐著一個學習好的,只要我考試前『賄賂』他一下,給他點好吃的,考試的時候他就能把答案傳給我,我自然就能考高分。」媽媽驚訝不已:「你居然去作弊?」
  • 心存他人
    雖然家長們普遍羨慕學霸,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學霸,但是大家其實更喜歡的是內在品質好的學霸,學習又好,又與人為善、心存他人。一個人在牛氣,在金光閃閃,如果不能利及他人,頂多能得到些羨慕與仰視,不會贏得他人心的。而事實上,真正的牛人,頂級的牛人,都是心存他人的,比如賈伯斯,比如任正非,比如張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