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古語說得好,叫習慣成自然,而這個「自然」就是你下意識的想法養成的。有時候決定我們人生並非智商,也不是學識,就是我們漫不經心的下意識的想法,它才是我們命運後邊的神秘推手。
在《人類簡史》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曾講述,人類的文明以及金錢都是人想出來,是人的大腦創造了財富。
要想改變我們的人生,就要先改變思維模式。不要讓過多負面消極的情緒裝在我們的系統裡,這樣我們頭腦運行緩慢,而且沒有動力。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戴著假面具,是一個別人眼中的自己。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因而他也就能很自如的和別人打交道,自然在社會生活中不會有很大的生存困難。
有一句流行的話講述,失敗者總是喜歡找藉口,而成功者卻永遠在找方法。可以說當一個人面對失敗的時候,他們總是不斷去找各種理由解釋的時候,往往他們也就離真相更遠。
而真正厲害的人,永遠都懂得失敗只是一個現象,失敗背後的東西才值得我們探索與追求。我們無需懼怕失敗,我們要把失敗看做成長的經歷,我們才能更好駕馭他,而不是被失敗所徵服。
可以說,真正能讓命運翻盤的,往往就是我們對待失敗的看法,如果我們能夠持續不斷從失敗中汲取營養,我們內心也會越來越強大, 從而變得更為勇往直前,這是讓我們變得強大的關鍵。
學會當旁觀者,就是我們是否懂得欣賞他人。一個擁有寬廣的胸懷的人,往往能夠包容他人的缺點,欣賞他人的優點,這是他們走得遠的本質。
每一個人都是別人眼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古語云:「欲將取之,必先予之」,「汝愛人,人恆愛之。」只有互相欣賞,社會才會和諧發展。 那何為欣賞?我認為:努力地尋找別人的長處、優點,同時,真心實意地使用恰當的語言表揚別人,這就是欣賞別人! 欣賞別人是一種做人的修養。人,從生命來說是平等的,你尊重別人的人格,別人也會尊重你的人格,你欣賞別人,別人也會欣賞你。
欣賞別人是一種敢於虛心學習別人長處,具有虛若懷谷的較高思想境界。不僅僅是為了溝通,為了交朋友,為了要別人承認,為了表現自己。而是真正希望從朋友、他人那裡吸取先進思想、文化、技術等精神營養。 但是常有這樣的人:自己有了成就,有了榮譽,就歡呼雀躍,神採飛揚;別人有了成績,有了進步,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甚至冷嘲熱諷,嗤之以鼻。這正是所謂的物極必反!最終會孤立自己,失去朋友,退至黯淡、寂寞的後臺,甚至還可能危害他人。
或許你是個極端完美人士,整天抱怨身邊的一切:時明時暗的陽光,或陰或雨的天氣,忽高忽低的溫度一切的一切,你看在眼裡,恨在心裡,甚至時常咬牙切齒。但這實在是很累,不是嗎?那麼,何不從現在開始,換一種眼光,換一種心情去看待周圍的事物呢?承認維納斯的缺陷美,不是遠遠好過緊抓她那對殘缺的雙臂來得更好嗎?欣賞別人,你會很滿足,別人更會從你流露出的讚美的神情中體會到快樂、自信與堅強。欣賞源於寬容,源於大度,源於一顆包羅萬象的真誠的心。
可以說,我們要想獲得成功,必須學會依靠別人的支持,而學會欣賞別人是我們重要法寶,也是我們與他人重要連接器。
總的來說,我們要想走得更遠,我們就必須學會做好這幾件事,第一用逆向思維去改變命運,學會用不同方法考慮問題;其二,學會認清失敗,從失敗中汲取力量;第三,學會發自內心的欣賞他人,贏得更多人的支持,我們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