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聲音可以通過訓練來改變嗎?
答案是肯定的。
聲音好不好聽可以從清晰度、溫度和音色這三個角度來評價。說話不像唱歌,清晰度不高會讓人沒有耐心聽完;聲音聽起來「暖」會增加他人的好感度,比如一些偶像男藝人的嗓音;每個人的音色都不一樣,沒有高低之分,保留自己的特色,學會揚長避短。
在訓練時可以藉助一些工具記錄和糾正自己的發音,比如鏡子、錄音設備、筆記本等等。
柏克萊大學心理學教授艾伯特·馬伯藍比,做了長達10年後的研究後得出了〝7/38/55定律」:人們對一個人的印象,只有7%是來自於說話的內容,有38%來自於說話的語氣語調,有55%來自外型與肢體語言。下面介紹的內容包括非聲音部分的技巧。
一、怎樣讓人聽清楚自己的聲音?
1. 練習標準普通話發音
受到方言的影響,有些人需要糾正容易錯的聲母發音,這需要持之以恆的學習和訓練。
作為普通人,我們不需要讓自己的普通話達到播音員水平,但至少要保證講話不會引起歧義,信息傳遞不失真。
2. 控制咬字
大部分人在發聲時不會注意咬字器官,如唇、舌、面頰的收緊,但其實說話的時候是要主動控制的,在日常生活中間就要加以鍛鍊。
3. 放慢語速
除了控制好呼吸和吐字速度,要常常提醒自己講話節奏「慢一點」。
4. 提高聲音音量
這需要增加氣息、口腔開合等訓練。要注意聲音的「響」和發聲的「強」是不一樣的。
具體練習方法:
(1)每天有聲朗讀有情節的文章,不允許來回重複,寧願慢或者停頓。
(2)堅持錄簡短的語音日記,不允許磕巴來鍛鍊邏輯思維。
(3) 經常收聽、觀看節目主持人講話,注意發聲要點,慢慢薰陶影響自己。
二、 如何增加聲音的溫度?
1. 學會運用微笑的力量根據7/38/55定律,首先要塑造外形的親切感來增加好感度。真正的微笑,會使口腔內部的肌肉也被動地向上舒展。
2. 運用身體和大腦的影響力1)聲音和性格、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如果想要由內而外改善聲音,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多做一些適合自己的活動,運動、打辯論賽、外出聚會聊天等都可以。2)注重儀表。當你打扮的更好看時,對著鏡子訓練更容易激發積極的狀態。3)腦海中的畫面感很關鍵,如果是一片空白則容易導致聲音空洞無神。
3. 嗅覺的想像力聲音是呼吸的藝術,而不同的氣味會引發不同的呼吸和聲音形態。當你聞到香味後,因愉悅而脫口而出的聲音是很柔和,好像是從身體裡很低的位置發出來的。你喜歡的食物的味道會讓你興奮,而刺鼻難聞的油漆/汽油/垃圾味讓你覺得煩躁,這時候它們就會激發你表達情緒的欲望。
微笑、積極的內心情緒和大腦畫面、嗅覺帶動聲音等等,還有說話時的真誠語氣,對聽眾的尊重以及生活閱歷的積累等等都能夠幫助你增加聲音的溫度。
三、如何讓聲音有氣場?
1、用正確的體態影響你的聲音,可參考電視劇歡樂頌裡的安迪。
2、勇敢釋放你的氣息,不要憋著。容嬤嬤是憋著氣講話的典型。
3、運用自信的聲音表現形態:多用肯定的語氣以及加關鍵點的重音強調。另外有一個常見的誤區:不是聲音越大就能聽起來越自信;有一些「話術」固然重要,但聲音的表現力也不可忽視,並且需要長期練習。
具體練習方法:
每天對著鏡子說一句自己覺得自信有氣場的話,語氣堅定,聲音要有力量,堅持記錄下來,過一段時間看看有什麼變化,再相應調整說話方式。
四、如何讓聲音更溫柔?
內心情感和外在的表現技巧,兩者都是必需的。
下面主要講兩個外在發聲的技巧:
1. 讓聲音增加虛聲的成分,也就是用更多的氣說更少的話,
在發聲練習中要把氣息鍛鍊得穩定又有力,可在實際說話中發聲者的氣息是會根據情感和內容產生豐富的變化的,這樣才會形成不同的聲音形式。舉個例子,日語發音本身的特點導致大部分日本女生的聲音聽起來非常溫柔,歌手花澤香菜的戀愛循環中有很多精彩的虛聲部分。
2稍微放低一點音調
飛機客艙在廣播時的聲音音調是比較低的,這樣更容易安撫乘客的心情。
但溫柔不是矯情,它是一種對方聽著舒服,我們自己發出來也很舒服的聲音,所以至少要保證聲音是處在舒適音區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