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個直徑1米的球組成牛頓擺,到底有多可怕?看看西瓜就知道!

2020-12-23 西旅東遊

用5個直徑1米的球組成牛頓擺,到底有多可怕?看看西瓜就知道!

牛頓擺是一種有趣的桌面演示裝置,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靠牛頓擺證明能量守恆和動量守恆定律,而在今天,牛頓擺也成為了很多人桌面上的小擺件,因為它本身就是特別有趣的,賦予它多大的力量。

它就會給你展現出多大的力量,場面非常有趣,而老外也根據牛頓擺製作出體型巨大的破壞擺,它是由5個直徑1米的球組成的牛頓擺,它到底有多可怕?看看西瓜的下場就知道,老闆位置做體型龐大的牛頓擺煞費苦心。

為保證質量一致,他們前前後後經過各種數據的測量,因為體積太過於龐大,僅憑人力還無法進行安裝,直到找來吊車才將牛頓擺安裝完成,在這之後,他們就開始進行測試。

或許是因為體型太大的緣故,牛頓擺並沒有如期擺動,於是,他們在中間放上啤酒瓶實驗,在巨型牛頓擺擺動的瞬間,玻璃瓶瞬間碎裂,而後,他們又將西瓜放在中央,結果西瓜也沒有逃過牛頓擺的壓力。

當場被擠成爆裂,這樣的畫面實在是讓人覺得有些膽顫,這哪裡還是牛頓擺,還是叫破壞擺更合適些吧,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老外將5個直徑1米的鐵球製成牛頓擺做實驗,破壞力實在是太強了
    老外將5個直徑1米的鐵球製成牛頓擺做實驗,破壞力實在是太強了文/動感創意網羅世界新奇,感受科技之美,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新一期的動感創意,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意。說起牛頓擺,相信應該有小夥伴們有見過,在生活中,牛頓擺會被人們當做一件擺設品,也是一件不錯的消遣物品,在無聊的時候,在無聊的時候可以用來打發時間。但是在老外的手中,牛頓擺還可以用來做實驗,就有一位老外將5個直徑1米的鐵球製成了牛頓擺來做實驗,所帶來的破壞力實在是太強了,下面跟隨小意一起去見識下吧,真的太厲害了。
  • 牛頓擺是什麼?它如何工作?
    這種擺動球的設置可以減輕某些人的壓力,並激發其他人的創造力,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僅僅是吸引人眼球而已。該設備用艾薩克·牛頓爵士(Isaac Newton)的名字命名,也被稱為牛頓擺,牛頓搖杆,更隨意地稱為牛頓球。牛頓擺除了是優雅的裝飾物外,還展示出兩個非常重要的基本物理定律,即動量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
  • 直徑1.8米的龍遊發糕,長達2.5米的遂昌長粽……全省知名...
    直徑1.8米的龍遊發糕、長達2.5米的遂昌長粽、直徑1米的龍泉靈芝……全省知名品牌農產品在杭州大聚會啦!6月29日-7月1日,省農業廳與省商務廳在杭州和平國際會展中心聯合舉辦2018浙江省農商對接大會暨知名品牌農產品展示展銷會。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任何物體瞬間被凍住,怪異超出認知!
    那冥王星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可怕」存在?01 冥王星的來歷冥王星(Pluto),是位於「柯伊伯帶」(Kuiper Belt)的一顆矮行星,主要由巖石和冰組成。如果不是發現當年冥王星剛好接近黃道面,冥王星不知道還要多少年才被發現。C.溫度極低。由於距離太陽太遠,太陽光需要5個小時才能照到冥王星表面。因此冥王星地表極冷,約在攝氏零下238度至218度之間。以至於冥王星表面的氮、一氧化碳、甲烷等被凍成固態,在深空加瑪射線和太陽光的作用下,白色的冰層變成了粉棕色。
  • 西瓜含糖高,到底有多高?看看這個吃播做的實驗吧
    夏天最常吃的水果莫過於西瓜了,西瓜非常的甘甜多汁,而且冰鎮的西瓜在酷暑的季節裡吃上一腳就感覺瞬間的透心涼,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西瓜還是比較受大眾歡迎的,當然我們大家也都知道西瓜的含糖量是比較高的,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在吃的時候就一定要注意了,那麼西瓜的含糖量到底有多高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百度敲響了創新動能的「牛頓擺」
    當時,百度大腦剛剛正式公開一個多月,就有核心技術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進了「2016年十大突破技術」,百度成為《財富》雜誌評選「AI四巨頭」中唯一的中國企業(另外三個是谷歌、微軟和臉書),再加上烏鎮大會的盛譽,外界開始清晰感受到了百度在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一騎絕塵」。
  • 不用放奶油的西瓜冰淇淋做法,半個西瓜2勺蜂蜜1塊檸檬就能搞定
    所需食材西瓜半個,冰糖2勺,檸檬1個製作方法1:先來處理西瓜,把西瓜切成兩片之後取一半用,然後先把西瓜切成2兩釐米左右的薄片。再把它們切成條,然後再切成小塊。切好之後把西瓜子一個個的挑出來。做西瓜冰淇淋,這西瓜籽兒一定得去乾淨,不要圖省事兒,如果帶西瓜籽兒做的話,做出來的冰淇淋會很難看。2:把西瓜切成小丁之後擺放到盤中,放到冰箱中冷凍一晚,第2天就可以用來做冰淇淋了。3:準備一個料理機,把凍成冰塊的西瓜放到料理機中。
  • 牛頓到底有多牛?牛頓成名的歷史由原到底有多深?
    牛頓,我們上小學就知道這個人,是大科學家。但到了中學,他突然搖身一變,變成了我們的物理老師,什麼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都變成了考題。自此,甭管牛頓多偉大,我們對他都是敬而遠之,因為在青春時代,他為難過我們。同樣的,甭管我們對他多敬而遠之,其歷史地位依然不可撼動。
  • 浙江科技館有個360°球幕影院 裸眼3D有多爽來了才知道
    浙江科技館有個360°球幕影院 裸眼3D有多爽來了才知道 發布時間:2016-04-28 18:07:13 星期四  來源:杭州網  (杭州網視頻報導)    球幕影院直徑達13米 銀幕如蒼穹    在即將到來的5.1假期, 浙江省科技館球幕影院將正式對外試營業。在球幕影院的蒼穹之下,觀眾如置身於奇幻的影像世界。璀璨的星河,雨滴輕輕落在樹葉之上,一幀幀美妙的畫卷驚豔綻放,讓大家身臨其境的感知出球幕的精彩世界。
  • 這種樹才是體積最大的樹,直徑達17.5米,十幾個人才能抱住
    說起世界之最,很多人都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最深的海溝是馬裡亞納海溝,最大的洲是亞洲,最大的洋是太平洋,那麼體積最大的樹是什麼樹呢?這個問題一出,或許很多人都會保持沉默,但也有人會知道一些答案,例如雷曼將軍樹、猴麵包樹、又或者杏仁桉樹等等。
  • 牛頓到底有多牛?看他如何想到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你就知道了
    萬有引力的數學公式看起來相當的簡潔,但其中有兩個相當關鍵的部分:萬有引力的大小和兩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而與兩個物體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第一部分我們還能夠理解,但第二部分F∝1/r,這個關係現在看來依然讓我們感到困惑,為什麼引力會和質量物體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呢?牛頓當時是怎麼知道這種數學關係的?
  • 用現代禮儀祭祀孔子:祭品是直徑1.5米蛋糕(圖)
    用現代禮儀祭祀孔子:祭品是直徑1.5米蛋糕(圖) 2008年09月29日 09:31 來源:東北網   28日是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始祖孔子誕辰2559周年紀念日,上午8時,長春各界千餘人齊聚長春文廟,用現代禮儀向孔子鞠躬致禮、敬獻鮮花。據悉,此次祭孔大典由長春市人大、長春市政協主辦,長春市孔子研究會、長春文廟承辦。   「今年的祭孔活動很多地方與歷年有所不同。」
  • 近200萬買的新房,地面驚現3個大洞!最大的直徑有1米多……開發商回應
    最大的直徑有1米多……開發商回應) 5月31日,王先生發現自家房屋樓板出現3個大洞,最大的直徑有1米多,樓上樓下兩層可互看,水泥砂漿用手一抹就掉。
  • 牛頓是如何發現「力和運動」的關係?看後才知道牛頓的偉大
    在牛頓的時代人們對物體的運動認知非常少,比如看到一個蘋果落地,人們不知道為什麼會落地,比如地球圍繞太陽轉,人們也不知道內在原理,當時的「天文的運動學」和「我們生活的宏觀世界的運動學」基本上算是兩個分支。
  • 地球在宇宙中到底多渺小?真相太可怕,看完驚呆了!
    宇宙有多大?這一直以來都是困擾著我們的一大難題!放眼整個宇宙,我們的所有知識加起來都顯得那麼貧乏,任何想像都顯得那麼蒼白!面對宇宙,我們只能說:「我想知道,但我尚不知道!」
  • 將100個鐵球做成「牛頓擺」,第一顆砸下去後,震撼才剛開始
    將100個鐵球做成「牛頓擺」,第一顆砸下去後,震撼才剛開始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牛頓擺」是我們物理學課桌上,遇到的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小物件,這種小物件不僅有趣,還內涵著很多有趣的物理學知識,這種由
  • 牛頓擺的新玩法?15個鐵球同時擺動,整個過程讓人眼花繚亂!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木易機械牛頓擺的新玩法?15個鐵球同時擺動,整個過程看得我眼花繚亂!牛頓擺是個很好玩的小擺件,最早是作為一種物理演示的工具,不過人們發現這個東西看起來挺好玩的,就慢慢被人們做成了各種各樣的小擺件,原理也非常簡單,一排等質量的小球被掛成一排,最邊上的一個被拿起後,撞擊挨著的下一個,只有另一邊最外面的一個會被彈飛,在重量的影響下,再次循環這樣的動作。看起來很有觀賞性。
  • 今天說說牛頓,牛爵爺到底有多牛
    人類歷史向前走,需要所有人的努力,但是沒有精英的開拓,那是不行的,偉大的國家需要偉大的文化,偉大的文化需要偉大的先行者,他們的人生就是一個個傳奇!今天說說牛頓,牛爵爺到底有多牛!牛頓大器早成!他的科學貢獻,都是在26歲前完成的!
  • 1千克到底有多重?
    物理學家的統計速度實在愛莫能助;仍然以碳12為例,即便我們能造出每秒可清點1萬億個原子的電子計數器,要統計5克碳12中的碳原子數目也得花費7 000年之久。不過,科學家可以利用完美晶體來繞過原子計數方面的困難。因為組成晶體的結構粒子在空間上的排列很有規則,只須測定晶體中原子平面的間距,也就是一個晶胞的一條邊長,根據晶體結構特點,就能求出單個原子佔據的體積。
  • 解密開幕式:巨球怎麼升畫卷怎麼轉
    這個巨大的「球」到底是怎麼製作的?它到底怎麼藏在地底?又怎樣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升上來?記者在文藝表演後專訪了開幕式技術總監侯軍祥和溫慶林兩位工程師。  疑問一:升起的五環怎麼能瞬間出現?  侯軍祥總監告訴記者:「其實這個五環是由LED燈組成,也就是可發光二極體,總共用了4萬多個高級二極體,組成了這樣一個36×12.5米的巨型五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