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最獨特的旅行】巴芬島 與因紐特人一起趕夏日魚洵

2020-12-20 百家號

標題好大,其實只是今年9月第一個周末的一次北極兩日遊,只在那裡住了一晚。 準確地說,我們去的是北緯63.44度的加拿大北極地區的一個因紐特人的城市iqaluit,是加拿大北極地區10年前剛剛成立的一個新區Nunavut的首府。這個城市,只有8千人,卻是加拿大的北極重鎮。位於巴芬島baffin island,巴芬島是世界第四大島。我們去的10天前,加拿大總理來到這個地方,宣示要加強對北極地區的控制和開發,還在這個城市搞了個規模比較大的軍事演習。 北極,是夢中的地方,一直夢想去加拿大的北極地區看看。可是,冬天太冷,託家帶口的,不方便,那就等夏天的時候來吧。沒料到,iqaluit之行,卻是一次極富特色的難忘的人文旅行,尤其是與土著因紐特人一起夏日釣魚(鉤魚)的體驗,讓人興奮,是個終生難忘的經歷。

一個釣魚的土著人

魚太多,不用釣,直接鉤就行,魚,全是北極三文 char 我們一行4人,太太,女兒,兒子和我。9月4號去,5號就回來了。只在那裡住了一晚,原因嗎,那裡只是個幾千人的小鎮,沒有太多的景點,再一個,旅館也太貴,每晚要190元加幣,約合人民幣1230元。而從我們住的多倫多飛到那裡的往返機票市場價,比往返北京的機票還要貴。我們的飛機要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機場代碼yow)轉一下,單程的飛行時間要4個小時,還不包括在渥太華轉機的一個小時的轉機時間。早上8點的航班離開多倫多(機場代碼yyz),約中午1點飛抵iqaluit(機場代碼yfb)。這個機場,從1942年到1982年,曾是美國軍隊的空軍基地。機場跑道足夠長,可以起降大型飛機。 iqaluit機場候機樓不大,乘客許多是轉機到更北的北極地區。提前打電話找的旅館,可以給些折扣,因為不是旺季,並不擔心旅館會沒有房間,所以就沒有提前定旅館。在機場的候機樓,拿起找好的那家旅館的話機,不用撥號,電話即通。對方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說你在機場等著,我這就去接你們。果然,5分鐘後,熱情的女司機就到了。

黃色的建築就是候機樓

機場候機樓前停放的車

旅館接我們的車的車牌

這是當地的一個區(相當於省州)公園的look out。 是大西洋的一個海灣,緯度相當於臨近的格陵蘭的首府nuuk 這次,在加拿大北極巴芬島的Iqaluit,我們住的旅館的前臺接待員麥克,也是一個旅行發燒友。聽說我們不久前剛去了上海世博會,麥克說,他也剛剛去了上海世博會,話題就這麼在輕鬆的氣氛中打開了。他喜歡到一個地方找份工作,同時旅行,體驗人生。麥克曾在日本居住5年,一邊工作,一邊在日本旅行。現在,麥克在這個旅館工作一年了,說起明年,他說很可能就會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去繼續另外一段旅行。

兩天的行程,在當地沒有看到一顆樹

白色的建築,是位於鎮中心的小學

為防止冬天大雪把消防栓掩埋,而設置的指示杆 詳細親閱讀原文吧

相關焦點

  • 冒險努納武特:和我們一起橫跨巴芬島
    我們主要是因為它壯觀的風景和野生動物,世界著名的藝術,無限的戶外機會 - 但計劃保持對其最難以捉摸的生物,最不屈不撓的物種:偉大的加拿大北極熊的開放。現在,當我們向下看時,巴芬島的海岸線就會出現。我們降落在一片充滿湖泊的巖石上,以冰川爪,雪片和偶爾冰河堵塞的河流為標誌。
  • 考古學家在格陵蘭,因紐特人生活的地方,發現了北歐人的工藝品
    隨著格陵蘭殖民地的進一步開拓,人們發現長屋在寒冷的冬季並不十分實用,而且一種新式的"通道式房屋"出現了,房間都被設置在內部通道的同一側,這樣布置能在取暖時比傳統的只有一個大房間的北歐房屋消耗更少的燃料。在1990年發現了一個更為複雜的建築物遺蹟,當時兩個來自努克的因紐特獵鹿人偶然在河邊陡坡的底部發現了幾根露出來的木棍。
  • 加拿大因紐特人語言保護的非線性思考
    但在努那恰烏特地區和因努維阿流特地區,語言保持情況較差,會講因紐特語的人佔地區人口比例分別為27%和 20%。而在上述四個傳統的因紐特人居住的地區以外居住的因紐特人中語言保持情況最差,只有 15%的人可以使用因紐特語,在家庭中最常用語言為因紐特語的人口比例低至 4%,因紐特語在散居人口中的保持情況令人擔憂。
  • 學人行走| 我「奮不顧身」和因紐特人一起吃生肉
    學人行走| 我「奮不顧身」和因紐特人一起吃生肉 潘敏/同濟大學極地與海洋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4-08-29 11:53
  • 因紐特人不怕冷,因為可能從已滅絕的古人類那裡繼承了基因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布,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生活在格陵蘭的因紐特人至少有半年時間需要經歷低於冰點的平均氣溫。對於生活在北部的人來說,最寒冷的幾個月,在零下溫度中生活是一種正常狀態。
  • 愛吃肉的因紐特人,為什麼壽命很短?
    我講過很多次因紐特人的飲食,這樣的飲食方式曾經備受爭議,但是,之前的很多研究發現,他們吃肉,吃魚,吃脂肪,心臟病患病率低,沒有糖尿病。綜上述原因,因紐特人平均壽命比現代人短。因紐特人,比現代人更健康雖然因紐特人壽命短,但是,活著的因紐特人,卻比現代人更健康。
  • 冬季旅行攻略:4處比冰雪奇緣還美的風景,其中一個就在家門口
    如果你追求獨一無二的自然體驗,洛夫頓群島之行絕對會是讓你畢生難忘的旅行。由於這個地區的地形多樣,你可以去高山遠足、山地滑雪、深海釣魚、大湖泛舟或岸邊潛水。洛夫頓也是世界上最北的衝浪地點之一,也是挪威必須去的景點之一。
  • 不生氣的屋庫因紐特人:把情緒寫在臉上的現代人才是野人
    Briggs說服了一戶屋庫因紐特人家「收養」了她,「幫她活下去」,她在1970年時如此寫到。她抵達後不久就開始學習他們的語言,本意是想向族中薩滿學習的,但她很快發現屋庫因紐特人已經在幾十年前就在傳教士影響下改宗聖公會了。她的「養父」Inuttiaq還是宗教團體的頭兒。沒有薩滿可尋,加上她和族人接觸的過程中對他們的情緒掌控越發好奇,才放棄薩滿逐漸把研究方向放到情緒上。
  • 土著居民舉行奧運會 因紐特人用耳朵拔河
    環球在線消息:阿拉斯加被美國人稱為「最後的邊疆」, 那裡是人類為數不多的淨土。在阿拉斯加州的中心,坐落著費爾班克斯城,城市的位置已經接近北極圈,在這裡土著文明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每年7月在這裡舉行的「世界因紐特人—印第安人奧林匹克運動會」(英文縮寫為WEIO)是了解阿拉斯加原住民歷史、文化的好去處。
  • 為了能讓孩子「長壽」,女人需要這樣做,因紐特人的悲傷故事
    為了能讓孩子「長壽」,女人需要這樣做,因紐特人的悲傷故事在這個發張迅速的年代,很多人都喜歡外出旅遊,畢竟旅遊也是一种放松自己,增加閱歷的方式。正是這樣一些獨特的風土人情,也吸引了很多遊客前往。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個獨特的民族,在這個民族中,他們為了讓孩子能「長壽」,女人只能選擇這樣做,到底他們做了什麼事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因紐特人的悲傷故事。
  • 帶你走進因紐特人冰屋,冰雪世界中的一道奇景
    生活在北極圈的因紐特人,以建造冰屋而聞名世界。這種用規格不同的雪磚壘砌而成的冰屋,漂亮又實用。一座好的冰屋可以在一40℃的時候,保持室內溫度在0℃左右。冰屋建在開闊向陽之處,它最獨特的是圓頂,那是一塊塊雪塊按規律堆砌成的,無任何支撐結構,卻堅固可靠。
  • 因紐特人:北極圈上定居的黃種人,吃生肉住冰屋,追捕海洋巨獸
    在我們的常識中,往往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數溫熱帶為主。在世界各國的人口數量中,往往更是位處於溫熱氣候的國家人口數量多。像中國、印度、美國等人口大國也均是處於適宜的環境中。也正是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最先的人類活動也是在這裡得到了發展。
  • 如何區分第一民族、因紐特人和梅蒂人?
    最簡單的,很多人始終把第一民族、因紐特人和梅蒂人分不清楚,我告訴你一個簡單方法。在加拿大公民入籍考試裡,原住民的事兒,也有這麼一道考題,你要分清第一民族這個概念。印第安人、因紐特人、梅蒂人,都是原住民,往往容易搞混淆,那麼用什麼方法可以簡單區分呢? 很簡單,小熊告訴大家一個辦法。按這些人先來後到區分。
  • 親歷北極因紐特人冬季釣魚,樂趣和艱辛非你想像!
    在加拿大北極地區的努納武特旅行並不容易,離開首府伊魁特(Iqaluit)想去附近最近的景點,必須乘坐小飛機。因為這個地區是永凍土的關係,無法修建高速公路和鋪建鐵軌,所以除了航海就是飛行。我們來到伊魁特的小機場,一架僅供10人乘坐的小飛機已然在鋪著白雪的停機坪上等著了。
  • 北極那麼寒冷,為什麼因紐特人常年住在冰屋內,卻不會覺得寒冷呢?
    他們那裡的冰屋又被稱之為雪屋,是因紐特人發明的獨特的建築。這種規格的冰屋是一個半球形。從外面開把鍋扣在了地上,遠遠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小小的蒙古包。 這種雪屋的壽命在50天左右。因為因紐特人每年都會蓋新的房子。所以他們的搬家次數也成為了世界上最多的。
  • 高木同學,要一起去夏日祭嗎?
    人有多大膽,狗糧多大碗!苦等七年的《擅長捉弄的高木同學》又雙叒叕更新了!而這一話跟我之前預測的一樣,果然是夏日祭做第二季的最後一話。可惜的是漫畫還沒有出到夏日祭的劇情,可惡!而在最新的十一話中,西片終於長大了,終於學會回應太太的暗示了。
  • 北極圈的「奇葩」部落,風俗獨特,待客之道讓外人難以接受
    導語:旅行不僅可以放鬆我們因工作而疲憊的身心,還可以增加我們的見識,豐富我們的閱歷。如今的社會是個經濟飛速發展的社會,每天我們面對的都是快節奏的生活。隨著各種壓力的增加,上班族們難免會感到身心疲憊。於是許多人就選擇了來一場國際旅行,以此來放鬆自己,適當的調劑一下自己的身心。
  • 北極那麼寒冷,為何因紐特人還要住冰屋?裡面真的讓人大開眼界
    北極那麼寒冷,為何因紐特人還要住冰屋?裡面真的讓人大開眼界大家好,萬千世界無奇不有,歡迎收看本期精彩內容。如今已經進入了寒冷的冬天,人們在出門的時候也會穿得格外暖和,不過要說到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南極和北極,在南極和北極環境是非常惡劣的,而在這生活的動物們也會受到周圍環境以及氣候的影響,不斷調整自身的抗性來抵禦寒冷。雖然說北極這裡的生活條件惡劣,但是這裡仍然生活著很多人。
  • 北極氣候如此寒冷,為何因紐特人還住冰屋?看完漲知識了
    不過,就是這樣一個寒冷的地方也有人在這裡居住,那就是因紐特人。這個種族生活在北極圈以北,是生活在北極附近的土著,也是地地道道的黃種人,他們主要靠吃鯨魚來生存。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喜歡住在冰屋裡面,因紐特人會將大冰塊堆積起來,做成房子的造型。然後在外面蓋上一層雪,底下留一個小門兒,這樣一座房子就搭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