餌料對路、浮漂才能出頓口,淺談陌生水域該如何找對味型?

2020-12-22 小飛的釣魚閣

我們在野釣的時候感覺魚難釣,可以說百分之八十的原因是窩子裡沒魚,自然水域尤其是那些水質比較清澈的自然水域,食物是比較缺乏的,加之野生魚多以生口為主,所以只要能夠進窩,你用商品餌也好蚯蚓紅蟲也罷,一般都能釣上來。當然,這裡主要指一般情況下的、中小體型的魚種,如果水裡食物很多、魚口比較滑、或者以大鯉、大草為目標魚,那餌料方面也有很多講究的東西。

說完野釣再說黑坑以及一些收費型的河道、水庫,這種地方的魚多半為養殖魚或半養殖魚,大家別一聽到養殖魚就感覺好釣,好不好釣看的不僅僅是魚本身,更重要的是生存的環境以及人為的一些影響。黑坑裡的魚,剛放下去開口是不錯,但等它生活一段時間後就比較難釣了,可能還會偏口,即偏愛某一種味型。這種現象的出現和水質、大家的用餌習慣有關。接下來,咱們就來說說初到一個陌生的水域,該如何快速找到魚兒喜歡的味型。

首先要學會問,其次是看和聞

得到成功者的經驗遠比自己一點點去測試來得更快更有效,初到一個水域無論是黑坑還是水庫、野塘,一定要先和其他釣友打個招呼、了解一下魚情,順便探知一下餌料搭配。但這個「問」也是有技巧的,不能說看到人家上魚就馬上去要配方,如果你這樣做了基本上是不會有收穫的。

我的做法是:先走到釣友旁邊,輕聲地問一句魚口如何,然後遞根煙和他閒聊兩句,如果對方有興趣和你聊、比較熱情,那我們可以追問人家來過幾次,對這裡是否熟悉,再表明自己是第一次來,沒什麼經驗,問問能不能給個建議用什麼味型、餌料如何搭配比較好。反之如果對方在和你交談中比較冷淡、回答比較敷衍,那咱就不要繼續追問了,問了也不會說。這個時候你可以默默站在旁邊看,看人家的上魚情況,如果口不錯,就觀察他的餌料顏色、狀態,可以的話要一點過來聞聞味,這樣就算不知道配方、至少能大概知道味型。

詢問釣友的時候,一定要多問幾個,而且最好是那些經常來、每次漁獲都比較穩定的人(空軍除外)。有些人看起來釣得很好,但一問他也是第一次來,這種可能是運氣好拿了個好釣位,當然也有可能是味型對路,但咱們不太好分辨,我覺得不如那些經常來、漁獲穩定的釣友的經驗靠譜。

黑坑這種地方問配方,有些人是比較忌諱的,所以一般還是以看和聞為主,咱們只要想辦法搞清大概的味型即可,有了大方向後面也方便不少。

開幾款味型差別比較大的餌料,然後根據魚兒的進窩速度、漂相來推斷

如果你對黑坑有足夠多的經驗,那肯定有自己的一些方法,我說的只對不擅長玩黑坑的釣友有幫助。不擅長玩黑坑的釣友,首先不建議你正釣,因為沒有那個時間給你去試,而且正釣的魚不挑食,也試不出什麼東西來。要玩就玩偷驢,選那種作釣時間比較長的魚塘,或者是釣的人比較少的魚塘。

具體的開餌方法:

以穀物或顆粒粉為基礎,先單開一款餌,不加任何小藥,然後配一份一模一樣的,加上我們認為有效的味型餌,餌料千萬不要太雜,咱們的目的是試味型,如果啥都加一點,你就不知道魚究竟喜歡哪個了。比如我以本味的918為例,先單開一份放在旁邊,然後再取一份918加上一份天下鯽,天下鯽是濃腥的,所以這第二款就是腥餌。再取一份918加上鯽魚套餐,鯽魚套餐為濃香,所以第三款為香餌。這裡我只舉例三款,大家實地去試當然還有很多的方向,比如香還分奶香、甜香、薯香、果香等等。為什麼前面說要和當地釣友交流,因為不交流的話,那麼多種味型可能試一天都試不完,而如果我們從釣友口中得知此黑坑用腥餌比較好,那我們直接就可以省略各種香型了,針對性地測試腥就可以。

具體的操作:

開三至五份餌料,每份餌料量不要多,而且不能加小藥,開釣以後不打散炮、顆粒,就以搓餌的方式精準做窩,不需要佔其他釣位,你只要在自己的位置上操作,每個窩子相隔50公分~1米左右,用搓餌搓個七八竿就行了。搓餌做好窩子以後不要著急開釣,晾一會兒,這時你可以支一下抄網、調一下浮漂、抽根煙、玩會兒手機,和朋友打個電話~

如何判斷餌料對路:

正式開釣後,什麼餌打的窩就用對應的餌釣,一個窩子一個窩子試過來,一邊試一邊觀察,看哪個窩子魚來的比較快,如果都有魚就看哪個窩魚多、口好。漂相上我們可以這樣看,如果是餌料對路,魚兒吃口是非常乾淨利落的,浮漂頓口幅度大或者頓感很強,中魚率高、空槍少,釣得很順。反之如果浮漂出現上下點動左右搖晃遲遲不出頓口、陰漂、慢慢下滑,總之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餌料到位後得過一會兒才吃餌,吃餌比較猶豫不決、墨跡好長時間才入口,但提杆又能中魚,那就代表餌料不太對路。當然不一定是味型問題,可能是餌團太大或是狀態方面不合適,這個咱們在作釣之前就要考慮到。

如果只開一款餌,該怎麼開、以及如何快速調整

肯定有很多人不願意開那麼多餌,一是感覺太麻煩二是浪費。如果只開一款餌,那麼文章開頭說的第一點就非常地重要了,你得儘可能地向釣友了解更多地魚情,不但要知道該坑的魚偏好的味型,還得問問魚的品相如何、平常好不好釣等等。

要是無處詢問,一般情況下在黑坑偷驢,你的基礎餌以顆粒粉和本味的穀物餌為主是不會有大問題的,霧化一定要偏中下,像雪花粉之類的狀態餌,建議只添加10%~20%甚至不加。黑坑這類地方,水域面積不大、但魚比較多、釣的人也多,所以正常情況下水質都會偏肥,肥水的話咱們初步也可以用香味試試,如鯽魚就偏向奶香、麥香,天熱可用果香一類。你剛開始的味型不是太猛,至少不會驅魚,在把魚誘進窩以後,發現口不利索,可以分一點餌料出來加水再加腥味的餌,如果魚口有改善,則繼續加腥即可。

天氣越熱,在一些肥水池就越容易缺氧,魚口也會變差,可能明明是一款很不錯的餌料,也變得不行了,此時咱們可以在餌料表明噴一點果酸,或者將果酸和藥酒混合後使用,這個我在以前試過很多次,都比較有效。

在你釣到最後,差不多快要收杆的時候,還有最後一種方法可以嘗試,但這個就不是試味型了,而是最後搏一把看能不能再釣幾條魚。方法也很簡單,弄個塑料瓶蓋子,倒點味道比較刺激的小藥如千裡香、促食劑等等,然後拉完餌後去蘸一下再拋入釣點。如果窩子裡有魚,這樣可以再釣幾個,不過這種方法是「毀窩釣」,釣完以後窩子就廢了,所以建議最後再用。

續:餌料只是影響浮漂出口的一個因素而已,要客觀看待

無論是野釣也好黑坑也好,第一件事是選個好釣位,然後把魚儘快誘進窩,第二件事是把更多的魚誘進窩,只要窩子裡有魚、有很多魚,那自然會變得好釣,哪怕本身這池塘裡的魚口很輕、很滑,在聚集一定數量以後,它們開口也會變好。只要魚多了,形成搶食了,那對你的鉤線漂餌要求都會降低一個檔次。反之,要是魚少,可能線粗一點、浮漂吃鉛大一點、餌料狀態差一點都會有很大影響。

本文雖然講的是「餌料味型引起魚咬鉤不強烈、浮漂頓感不強」的問題,但並不代表你的浮漂不出頓口就全是餌料惹的禍,這個請大家務必務必要牢記。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相關焦點

  • 別總怪浮漂不出頓口,你注意到餌料的「適口性」了嗎
    不是說魚只要進窩,什麼都會吃嘛很多人包括我都曾經說過,釣魚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把魚誘進窩,只要進了窩,什麼餌都會吃但這句話的前提是餌料大體上能過的去才行啊,凡事有個度,一旦超過某一個界限肯定出問題魚餌也一樣,適口性好一點的餌,浮漂出來的動作會漂亮些,頓口沉穩有力
  • 闢謠:黑坑「偷驢」餌料味型要小?事實證明,味型大小和魚情有關
    這就是正釣不一定魚情暴躁,偷驢魚而不一定是糗魚模式,我們首先要分析魚情,不要以為偷驢就是糗魚,糗魚就要用味型小的餌料,這樣會錯過很多暴躁的魚情的。既然偷驢不代表著魚情,那麼偷驢不能同味型大的餌料這種說法自然不成立,黑坑該如何偷驢呢?
  • 垂釣老頭樂型黑坑時,釣具利用、餌料調整,垂釣方法三方面的應對
    其原因是,我個人比較喜歡去釣老頭樂型黑坑,而老李卻不喜歡釣這種黑坑。但經過近幾次的垂釣經歷後,老李也發現了老頭樂型黑坑的樂趣。今天也借垂釣老頭樂黑坑的經驗,來聊聊該如何垂釣這種類型的黑坑。所以在垂釣老頭樂型黑坑時的釣具選用,也會根據這樣的信條去選擇釣具。在針對老頭樂型黑坑垂釣時,更會依據老頭樂型黑坑的魚情,選擇調性在三號的三七調釣竿,浮漂的選用也多會選擇吃鉛在1.4克左右的混養型浮漂,釣鉤也會選擇更加輕細的釣鉤去應對,並根據魚情的變化以及魚體的大小,合理靈活的調整釣線粗細。
  • 水肥、水瘦該如何用餌?別認死理,按照魚情做調整才正確
    需要注意的是水情往往能夠影響魚情,也就是說生活在肥水和生活在瘦水的魚它不是一個釣法,至少餌料的選擇上不同。那針對不同肥瘦的水質該如何用餌呢?咱們就結合實際來說一說1、瘦水和肥水的區分2、不同水質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餌料3、當魚情出現變化時該如何靈活調整希望大家能夠客觀看待文章,不要被慣性思維限制認為瘦水就一定要用腥或者用香,這樣就很難找到正確答案
  • 不同的水深該如何控制餌料狀態?釣不到魚可能是霧化太好了!
    說到餌料永遠離不開兩個話題:味型和狀態。味型暫且不講,關於狀態其實學問很多,一個合格的釣魚人應該根據魚情及時調整餌料配出相對應的狀態,其中包括了幹、溼、散、黏、軟、硬、霧化事實上大部分釣魚人總是把注意力放在霧化二字上,認為餌料霧化越好效果就越好,魚兒可以更好的吸食入嘴很明顯這是不對的,隨便舉個例子
  • 釣大翹嘴最有效、最省錢的餌料,只要浮漂出信號,十拿九穩!
    翹嘴魚吃食兇猛、拉力強悍,因此受到了很多釣魚人的青睞,小飛也不止一次收到釣友們的私信,比如翹嘴該怎麼釣,餌料如何搭配等等問題現在已是秋季,釣翹嘴的好時機來了,小飛就藉此為大家講講翹嘴魚的釣法,內容要包括3點:釣位、釣法和餌料金秋如何爽釣翹嘴?
  • 同款餌料,同水域垂釣為何效果不同?想了解答案的看這裡
    第三次乾脆去了就空軍,起初釣友對自己的餌料很有信心。但接連的失敗,讓自己不知所措。釣友找到我,希望能為其解惑。為何同樣的餌料,同水域釣魚效果相差甚大。本期我來為他解惑,不過我相信釣友們,應該也遇到過此類問題。今天我用親身經歷解答,早期釣魚時我也遇到過此類問題。
  • 誘魚秘方:味型餌在餌料中的不同比例
    一款餌料在不同地區,不同水情等等情況下,是不可能一個配方就能通殺的,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改變餌料的味型,狀態等等,這樣的餌料才有效果。我們平常開餌,味型無非幾種,香,腥為主,餌料中的味型,起到刺激、吸引周圍的魚群進窩,好留魚、聚魚的效果,餌料不同的味型,狀態吸引不同的魚,這個也是起魚的關鍵。餌料無非是引魚開口,好起到決定性作用,不管是餌料中香型餌還是腥型餌的比例,再或者說是餌料中蛋白餌的比例,這些都是起魚的關鍵。
  • 魚口弱、浮漂頓感不強烈,也許你應該換一隻「大漂」
    此時魚個體若不是很大,輕輕一咬鉤,彎曲的線組就不能及時地傳遞信號,信號會損失或略微滯後,也許本來是下頓三目的信號,此時就變成了兩目甚至一目,然後頓感也不強烈說到這大家也應該明白了,該釣友很有可能是線組的粗細和浮漂的吃鉛量不匹配導致的頓感不強烈,要麼線組粗了,要麼浮漂過小了。
  • 這樣調整餌料一箭雙鵰!
    小雜魚多情況下,用什麼餌料好基於小雜魚與大魚的食性差異,對於餌料的選用,可從味型、狀態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餌料的味型。相比大魚,小雜魚更喜歡味型突出、濃鬱的食物,比如典型的腥、甜,釣魚人清楚春季餌料一旦加入腥味餌料,十之八九會有小雜魚的出現;大魚則偏好一些穀物類的香味或本味,甚至隨著體積越來越大,對一些無味的食物興趣大增。所以可通過餌料味型入入手,選擇更適合大魚的味型。其次是餌料的狀態。
  • 子線太粗,餌料太硬,真的會「擋口」?你多半都理解錯了
    首先來聊聊什麼叫擋口,從字面上的理解就是,子線或者餌料的狀態阻礙或者攔截魚兒吃餌。但是在實際作釣中真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以用粗線舉例,之所以用粗線時浮漂反應的靈敏度不如細線,其實主要是因為在傳遞浮漂信號時,由於線組比較粗,且硬,導致傳遞浮漂信號衰減比較大,造成浮漂動作不夠清晰,不好抓口。可是這和擋口有什麼關係?
  • 釣魚:餌料如何搭配,有哪些講究?
    1、 餌料搭配,味型不宜過多一般而言,搭配、組合後的餌料味型不超過3種,其中以兩種居多,比如奶香、香腥、酸臭等。但遇到魚口不佳,浮漂長時間靜止不動時,釣友總有多添加不同味型餌料的衝動,最後導致一款餌料味道主次不分、味型難以形容,以至魚聞之後紛紛逃竄,更難聚集到魚。筆者曾多次見到有的釣友,將各種味型餌料摻雜在一起,用釣友的話講,味型多,能兼顧到各種魚,但事與願違,反而沒有魚的吃食。
  • 冬季釣青魚用什麼味型的餌料效果好?冬季釣青魚如何打窩誘魚快?
    那麼,冬季釣青魚用什麼味型的餌料效果好?冬季釣青魚如何打窩誘魚快?下面,我們就來講下冬季釣青魚的打窩技巧。冬季時,青魚一般喜歡在水深三米左右的底層區域活動,釣友們應該優先選擇僻靜、背風和底部略有溝壑的位置作為打窩位置,如果該窩點還時不時有魚星冒出,那就更好了,說明水底必有大青魚藏匿於此。
  • 從選位到開餌再到浮漂調釣,詳解野釣圓吻鯝具體且實用的方法
    說到鯝魚大家都不會陌生,不過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黃尾鯝,其實鯝魚是一個大類,黃尾鯝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已。想釣好圓吻鯝,你要明白幾件事:1、圓吻鯝的基本信息2、圓吻鯝喜歡待在哪些地方,釣位如何選擇3、圓吻鯝愛吃什麼,應該用什麼打窩,餌料如何選擇4、釣圓吻鯝應當如何調漂,釣鈍還是釣靈
  • 釣魚:餌料搭配有什麼講究嗎?
    垂釣環節眾多,但相比釣點選擇、浮漂調釣、線組搭配,餌料的配置往往是釣魚人投擲時間、精力在最多的。其實並不難理解,餌料作為整個垂釣過程,直接與目標魚接觸的部分,魚是否接受或偏愛它,是魚能否上鉤的關鍵。那麼如何配一款合適、效果佳的餌料呢?
  • 【釣魚技巧】冬季釣魚餌料、紅蟲的適用範圍
    1、餌料 現在商品餌料多種多樣,不管是味型還是狀態都不相同。最大的相同點是:霧化、剝落、適口性、入口性、附鉤性,簡單了解一下它們的好處。 霧化、餌料霧化比較好,味型散發比較快,霧化帶比較大,誘魚效果比較好,特別針對喜歡霧化的魚類。
  • 水底漿層影響魚找餌?錯了,漿層並不影響,魚不吃餌另有原因
    以上就是水底有漿層的四種水域!在這些水域中作釣時,我們就要注意餌料的比重、浮漂的調釣,以及作釣泳層的選擇。既然事實證明部分水域水底有漿層,那麼漿層是否真的影響魚吃餌?餌料真的陷入漿層?魚真的找不到嗎?下面就是闢謠時刻!
  • 如何調整釣鯉魚餌料的味型和狀態?鯉魚餌味型和狀態的調整方法
    前些年,很多的釣魚人在釣鯉時只是隨便找到餌料打窩,也能夠釣到鯉魚。現如今,釣友們越來越重視餌料味型和狀態的重要性,把釣魚餌料的味型和狀態看得比釣技都重要。釣魚幾個要素裡,天氣、釣位、釣技和餌料,每一項都至關重要,缺一不可。
  • 自製餌料中的「重口味」,夏季使用效果最佳,再無雜魚鬧窩之困擾
    關於應對小魚鬧窩,方法較多,今天主要介紹下思路,以及幾種重口味餌料的使用。 比如使用跑鉛釣,睡鉛釣,雙鉛釣,釣鈍等釣法,本質上並沒有減少小魚鬧窩,只是增加了浮漂信號產生的難度,小魚還是照樣鬧窩的,只是不是大魚拉不動鉛墜,或者叫做不是大魚不能讓浮漂產生動作,自然也就眼不見心不煩了。有漂相出來,中魚就不會是太小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