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釣友們說現在天冷了要用細線,不然用的線太粗了會「擋口」,餌料也要軟一些,不然也會「擋口」,對於這點我並不是完全認同,首先我認為冷天作釣或者魚口比較輕的時候用細線和將餌料狀態調得比較軟,增加適口性這點是沒問題的。但是用粗線組真的會「擋口」嗎?
首先來聊聊什麼叫擋口,從字面上的理解就是,子線或者餌料的狀態阻礙或者攔截魚兒吃餌。但是在實際作釣中真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以用粗線舉例,之所以用粗線時浮漂反應的靈敏度不如細線,其實主要是因為在傳遞浮漂信號時,由於線組比較粗,且硬,導致傳遞浮漂信號衰減比較大,造成浮漂動作不夠清晰,不好抓口。可是這和擋口有什麼關係?
出現這種情況,釣友們一般都會將線組換細,主要是想讓浮漂的動作更好的從浮漂上表現出來,讓我們更準確的抓到真實的「魚口」而已。
另外,很多釣友也說餌料的狀態如果把握得不好也會「擋口」,其實這個擋口並不是指餌料擋著魚嘴,讓魚吃不進去,而是說餌料的狀態魚不喜歡,不喜歡吃,甚至不願意試探,極端情況下還會驚嚇到魚。
到了十一月,水溫夠低了吧,釣競技池的混養魚,夠滑了吧?但是你用輪胎線不裝浮漂,直接用大鉤子扔進去試試,看看「擋口」嗎?舉個極端點的例子,有很多釣友喜歡玩黑坑,以釣滑口鯉魚為例,用0.6主線0.4子線,小鉤,能夠很好的抓到「小口」或者你要不斷的「摘口」,總是造成空竿,一個小時釣那麼一兩條魚。這種魚情比較常見吧,至少玩黑坑和經濟的不會陌生。
那麼如果換成2號輪胎線,將鉤子加大5倍,不用漂,繃竿稍,照樣也能釣上魚來。明明線組大很多,鉤子大很多,而且還是滑口魚,那麼,這樣的線組和魚鉤,真的「擋口」了嗎?另外,有的釣友喜歡用皮筋掛顆粒作釣,那麼餌料整個顆粒,狀態比餌料差多了,而且還有皮筋綁著,照樣釣不少大魚,這樣的餌料狀態「擋口」了嗎?
其實,並不能單純的認為,子線粗一些,調釣不合適或者線組不適合釣法,又或者餌料的味型和狀態不對路,就人云亦云的認為「擋口」,也不能找不到原因就簡單的用「擋口」來解釋這些現象。更不能武斷的認為,子線粗就「擋口」,餌團稍大,稍硬甚至拉絲粉稍微多一些就覺得「擋口」,其實造成沒口的根本原因不是線組和餌料在阻擋魚兒吃餌,而是你的釣法和餌料味型選擇不合適,從根本上來說是你自己忽視了線組和餌料的合理搭配,調釣和餌料狀態也不符合當前魚情,才造成的沒口現象。
當然了,有些喜歡抬槓的釣友,可能會說,你用桌球大小的餌團去釣麻將鯽,也不算「擋口」嗎?那麼,這我就沒話說了,這確實是擋口,而且還擋得很嚴實。
總結:希望釣友們明白,很多時候你們理解的「擋口」,其實是餌料的味型和狀態不對路,線組選用不合適,調釣不符合當前魚情,造成的浮漂出不來動作。而不是從字面上理解的那個「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