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的紅5月丨融資環境由松變緊,房企的「緊箍咒」還要戴多久?

2020-12-17 房天下

房企猶如在高速路上行駛的列車,在現金流的助推下飛馳而行,對大部分企業來說,現金流的最重要來源是融資,因此,融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房企的發展速度。

融資環境由松趨緊已成行業共識,與此對應的是房企融資規模的大幅波動。同策研究院的數據顯示,40家典型上市房企的融資規模在3月達到頂峰,融資規模為1024.2億元,但5月隨即下降至367.99億元,達到低點。不過,整體上,今年1-5月房企融資規模同比去年有所回升。

未來,房企融資環境如何,收緊態勢能否持續?多數人認為融資環境或將趨嚴。專家建議房企要構建自己的護城河,尤其資金壓力大的房企可以考慮適當轉讓部分股權,來降低風險。

融資規模回升,成本降低

業內對2019年1-5月房企融資環境的感受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由松變緊。

「一季度融資環境相對寬鬆,不過,最近又在收緊。」某知名房企的資金部負責人對和訊房產講述他們對融資環境變化的感受。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今年1-5月融資規模將近170億元,屬於融資比較活躍的房企。

某知名房企副總裁對和訊房產表示,年初至今,信貸資金基本穩定,不過房企發債明顯增多,此外,信託資金前幾個月大幅增加,但自銀保監會發文嚴格約束,目前有所收縮。

當代置業總裁張鵬告訴和訊房產,自從2019年5月17日,中國銀保監會關於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銀保監發〔2019〕23號)以來,房企融資環境進一步收緊,從整體上更進一步明確了合規要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嚴格程度。「目前據我們所知,各家金融機構都在調整和適應政策的過程中。」

與融資環境變化相對應的是房企融資規模的波動。同策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1-5月, 40家典型上市房企的融資額分別為881.01億元、552.88億元、1024.2億元、753.62億元、367.99億元。數據表明,今年3月,房企融資規模達到小高峰,隨後5月降到年度最低。

和訊房產在同策研究院數據的基礎上進一步測算發現,今年1-5月房企融資總額為3579.7億元,同比漲幅達14.8%。整體上,房企在前5月的融資表現優於去年同期。

對此,恆大研究院認為,近期房企融資規模回升,主要是借新還舊。其研報顯示,房企各主要渠道有息負債2019年到期規模高達6.8萬億,在債務密集到期、銷售下滑、其他渠道受阻背景下,房企大多只能借新還舊,融資規模的上升實質是到期債務規模的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融資規模回升的同時,房企融資成本亦有所降低。以新城控股為例,今年3月發行的兩筆公司債票面年利率分別為5.05%和5.90%,去年11月發行的公司債票面年利率為7.5%,利率差額高達2.45%。張鵬也表示,當代置業的融資利率略有下降。

恆大研究院數據顯示,信用債平均發行利率從 2018Q2的 6.1%降至2019Q1 的 5.3%,其中 AAA 級公司債降幅最為明顯,2019Q1僅為 4.8%,較2017Q4 的歷史高點下降了 1.5 個百分點。此外,資產支持證券平均利率從 2018Q2 的 5.9%持續下降至2019Q1 的 5.3%。信託平均融資成本從 2018 年 11 月的 11.51%降至 2019年 3 月的 11.38%。

融資環境或將進一步收緊

融資環境不僅影響房企的戰略決策,更會對整個行業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備受外界關注,那麼,房企未來的融資環境走勢如何,是否會進一步趨嚴呢?

上述房企副總裁認為,房企融資環境未來會保持相對穩定,因為背後的邏輯還是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天風證券認為,5月始對企業端和居民端的融資政策均有所收緊,部分城市(南京、合肥)首套房貸利率上調至15%,同時監管部門對房企非標融資的監管有所加強,不排除公司債等融資渠道也有收緊的可能。

「房企的融資難度顯然會進一步增加,規範合規融資操作成為未來相當一段時間房企的主旋律。」張鵬認為,隨著地產形勢的發展,規範化、標準化融資是大勢所趨,房企的融資環境在2019年下半年會進一步趨緊。他建議開發企業應當適應環境的變化,在公開市場標準化業務方面多下功夫。

此前,銀保監會印發《關於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點名金融機構違規「輸血」樓市的諸多亂象。有媒體統計,二季度以來,各地銀保監局多次對違規向樓市「輸血」做出處罰,對象涉及12家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罰沒金額合計近900萬元。

一個跡象是個別房企的融資渠道被暫停。據21世紀經濟報導5月31日消息,接近監管的人士表示,部分房企因拿地激進,「出現一些『地王』,已經引起中央的注意」,在住建部的指導下,央行與證監會將暫停部分房企的債券及ABS融資渠道。

事實上,隨著償債高峰的逐步到來,房企的融資壓力並不小,監管機構也注意到這種現象,近段時間,包括泰禾、金科、新湖中寶、雲南城投、光明地產等多家上市房企收到交易所年報事後審核問詢函,關注的重點就是房企的現金流、債務及短期償債能力等。

融資環境趨嚴會造成房企融資困難,不僅融資成本會升高,對房企經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瀚建議,房企需要尋找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給市場帶來更多的價值方能生存。

江瀚建議,大型房企將多元化和全產業鏈做起來,構建產業護城河;中型房企要加快資本化步伐,儘快實現上市,如此才能夠在未來的融資環境中拓寬更多的融資渠道;小型房企需要深耕垂直領域,佔據一席之地,否則的話將極有可能是出現破產或者被收購。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房企如果後續資金壓力大,還是要堅持積極去庫存的導向,同時對於部分項目,適當轉讓部分股權,也是可以降低投資風險的。

和訊房產城市夢想家系列

城市夢想家丨生活場景造夢師彭振石

城市夢想家丨鍾北辰:企業和人都要有一顆無畏之心

城市夢想家丨金地馬丹:做好準備才能從容應對

城市夢想家 | 段暉:我在城建25年

城市夢想家 | 金茂李峰的營銷八字箴言

和訊房產獨家榜單系列

資色·榜單丨2018年上市房企成長潛力榜單TOP50

資色·榜單|2018年上市房企財務健康榜單TOP50

資色·榜單|2018年上市房企經營能力榜單TOP50

資色·榜單|2018上半年上市房企財務健康榜單TOP50

資色·榜單|2018上半年上市房企成長潛力榜單TOP50

資色?榜單|2018上半年上市房企經營能力榜單TOP50

相關焦點

  • 房企最困難的時刻過去了?融資利率低至3.375%!2020年房企如何...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張曉玲、陳小榕、謝麗婷編 輯丨張偉賢圖片來源 / 21世紀經濟報導困擾了房企大半年的融資難問題,在2019年末2020年初似乎迎來了一絲曙光
  • 房企8月海外發債暴漲176%,「三道紅線」念融資緊箍咒
    8月境外發債井噴今年以來,無論是境內還是境外,房企發債利率都較此前有明顯下降,在償債高峰到來及降低成本的雙重需求下,房企融資規模較去年有所增加。中指院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房地產行業信用債發行總規模4472億元,同比增長14.5%,信用債平均利率為4.45%,同比下降0.90個百分點。8月單月,房地產行業信用債發行規模690億元,同比增長7.6%。
  • 「三條紅線」之下,房企應警惕「虛胖」
    本報記者 詹方歌 盧志坤2020年8月20日,住建部、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對重點房企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制定三檔規則,即所謂的「三條紅線」: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1。
  • 房企數萬億債務風險受關注 「三道紅線」風聲緊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房企數萬億債務風險受關注 「三道紅線」風聲緊2020年,拼命奔跑的房企剛從疫情驚魂中回神,調控消息再次轟然而至。中指院數據顯示,7月房企信用債平均票面利率為5%,比6月發債成本提高0.6個百分點,創下2月份疫情暴發以來的利率新高。可以說,房地產融資在經歷了今年前幾月的短暫寬鬆窗口期後,又恢復至近年來緊繃的常規狀態。
  • 房企資金鍊告急 大銀行已基本不向小房企放貸
    從2016年以來,在樓市調控政策收緊的大框架下,監管層分別對私募、發債、信託、銀行等融資渠道做出限制,使得房企的資金來源不斷收窄。華創證券指出,2015年和2016年,房企的主要資金來源為境內發債。到2017年,該渠道逐漸被ABS和中票所替代,發債也轉向海外。進入2018年,海外融資也大大受限,前5月房企利用外資規模下降了76.2%。
  • 背後殘酷另一面:房企分化嚴重,中小房企或將逐步退出?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張曉玲,陸明巧,姚安琪 編 輯丨包芳鳴 克而瑞數據顯示,百強房企單月全口徑銷售額達到14517.2億元,同比增長13.8%。其中頭部房企回升速度更快。 6月,恆大實現合約銷售760.5億,同比增51.3%;銷售回款756.9億,同比增60%。
  • 本輪房地產融資監管脈絡梳理、困境下房企如何應對?
    重磅|存在高槓桿經營的大型房企,融資行為將被加強監管至此,從今年5月17日晚間銀保監會下發23號文開始,房地產融資從拿地端(前融)、開發端(開發貸、供應鏈)到銷售端(ABS、個人按揭),監管全部收緊。02、本輪房地產融資監管脈絡從5月17日銀保監會下發23號文,重點管控房地產領域的違規融資行為,到7月初銀保監會約談信託公司,調控政策一發不可收拾。
  • 房企加速回血應對融資收緊
    事實上,每家房企的融資成本在今年上半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這與融資政策收緊的大環境有關。而在「錢緊錢貴」的行情之下,加速回籠資金成為行業共識。無論是巨頭還是中小房企,都在業績會現場表態今年大力追「回款」,支持現金為王。部分房企更是重新修訂考核體系,改寫了地產行業「以銷量論英雄」的歷史。
  • 「隱形大地主」平安70.5億紓困雅居樂,開啟房企融資新大門
    房企選擇平安,是看上了平安手裡大量的低成本或負成本的保險浮存金;而平安通過持股的方式與開發商合作,不僅獲得代理操盤手,同時也獲得了長期股權投資下的豐厚分紅,以及一進一出的資本利得。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張志峰 編輯/周遠方)入股項目公司之前,先交70.51億元誠意金。平安不動產與雅居樂的「誠意」合作,為房企融資找到一條新思路。
  • 銀行股連續兩天翻紅 房貸「緊箍咒」究竟影響幾何?
    原標題:銀行股連續兩天翻紅,房貸「緊箍咒」究竟影響幾何?房企壓力更大,這一融資渠道要「火」? 摘要 【銀行股連續兩天翻紅 房貸「緊箍咒」究竟影響幾何?】
  • 近期眾房企降負債動作越發頻繁 70%房企「踩線」眾房企主動「降檔」
    根據「三道紅線」觸線情況不同,將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檔。如果「三道紅線」全部踩中,開發商的有息負債將不能再增加;踩中兩條,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踩中一條,增速不得超過10%;一條未中,不得超過15%。
  • 房企融資「壓力山大」,泰禾為啥屢獲百億融資支持?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春節前夕,2018年表現搶眼的閩系房企泰禾集團,又有融資動向:1月28日,泰禾集團與中國建設銀行福建分行籤署合作協議,建行將為泰禾提供總額100億元的融資支持,涉及範圍包括人民幣貸款、外幣貸款及其他信貸服務。
  • 融資成本5%以下房企進一步下降,但分化依然嚴峻——2020上半年EH50...
    來源:億翰智庫-研究模型全景展示-2020年9月企業擁有較低的融資成本,可以減少財務支出,提高盈利能力,進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實現低成本融資的良性循環。解讀一、上半年平均融資成本下降0.14pct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房地產行業遭遇銷售停滯風險,融資渠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企業難以及時收回現金,償債困難,政府及時救市救企,融資環境邊際放寬,以緩解房企償債壓力、刺激經濟,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普遍下降。
  • 房企曲線圈錢虛實難辨,多筆住房租賃債被叫停
    房企正設法自救。8月的融資數據顯示,房企正尋求創新型融資方式進行融資,拓寬融資渠道,但個別房企的借款利率已高達9.5%,而高息續命,將逐漸吞食股東淨利潤。房企借住房租賃融資住房租賃資產證券化有過大開綠燈的時候。
  • 百本教科|預售資金強監管加速房企洗牌
    百本教科Baiben.net2020年,中國房地產經歷了「由松至緊」的過程,尤其是三條紅線之下,房企投資、開發和銷售節奏都受到較大影響,再加上12月以來昆明、西安、唐山、成都、佛山、珠海、濰坊等多個城市密集出臺預售資金監管政策,導致房企基本處於負重前行狀態。
  • 房企開年債市搶跑 前3天房企發債規模同比增長233%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7日訊 房企開年債市搶跑,2021年首三日,房企發債規模同比增長233%。根據貝殼研究院統計,(按發行日)房企2021年1月4-6日境內外發行規模約合人民幣270億元,同比增長233%。其中境外發行金額約28.5億美元,而2020年同期境外發債僅1億美元。
  • 房企開年「搶跑」發債 三天融資額同比大增233%
    中新社北京1月7日電 (記者 龐無忌)2021年開年不久,中國房企開始「搶跑式」密集發債,境外發債「井噴」。旭輝控股6日公告稱,擬發行4.19億美元優先票據,該票據將於2027年到期,票面利率4.375%。
  • 融資三道紅線預期之下 近期眾房企降負債動作愈發頻繁
    133家房企名單「踩線」佔比70%房企融資「三道紅線」即將於2021年起在全行業全面實施,從數據層面來看,多數房企都存在」降負債「的硬性需求。按照設置標準,紅線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紅線2:淨負債率大於100%;紅線3: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根據「三道紅線」觸線情況不同,將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檔。
  • 房企融資只能靠「發債」?用好這些策略,再也不怕借不到錢!
    近期有不少房企融資負責人也紛紛表示,原來各區域因為拍地所需的資金通常由集團統一調撥,而今時不同往日,在投融結合的理念下加之受疫情的影響,已更多地要求投資口帶資金上會,區域自行解決拍地相關融資需求亦已成為常態。 自力更生的房企在融資層面更是敢於嘗試,在融資方式的選擇以及業務開展層面也相對靈活。
  • 償債高峰期的房企眾生相:中海獲300億貸款,中小房企「借新還舊」
    2019年的第一個月,當不少房企不得不「借新還舊」捂緊錢袋過日子時,「利潤王」中海地產在香港和20家銀行組成的銀團籤訂了300億港元的5年期定期貸款。  中海地產方面表示,中海地產不存在債務壓力,且手頭上擁有充足的現金,300億港元的貸款並不會用於償還債務,主要還是用來房地產項目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