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億翰智庫
-研究模型全景展示-
2020年9月
企業擁有較低的融資成本,可以減少財務支出,提高盈利能力,進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實現低成本融資的良性循環。在億翰的研究成果中,我們將各房企的融資成本及其增速納入研究體系,作為考核企業融資能力的重要指標。
由此,億翰智庫聯合《國際金融報》發布《2020年中期50家典型房企融資成本》研究成果。
億翰百科
融資成本
融資成本的實質是資金使用者支付給資金所有者的報酬,由於企業融資是一種市場交易行為,有交易就會有交易費用,資金使用者為獲得資金使用權而支付相關的費用就是融資成本。一般來說企業每年的利息支出就是企業使用資金付出的成本,企業的融資成本越低,利息支出越少。
解讀
一、上半年平均融資成本下降0.14pct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房地產行業遭遇銷售停滯風險,融資渠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企業難以及時收回現金,償債困難,政府及時救市救企,融資環境邊際放寬,以緩解房企償債壓力、刺激經濟,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普遍下降。從40家典型房企來看,平均融資成本6.25%,較2019年平均融資成本6.38%下降1.13個百分點。在40家房企中共有30家企業融資成本相比2019年底下降,藍光發展和中梁控股融資成本下降最為明顯,其中藍光發展融資成本下降最多,達到0.62個百分點,為8.03%;中粱控股融資成本上半年為8.9%,較2019年下降0.50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中梁控股2020年新增境外融資渠道,境內非銀行借款規模下降,與此同時公司長短期償債能力增強。另外有5家房企融資成本與2019年持平,例如中國奧園、融創中國以及佳兆業。6家房企融資成本較2019年有所上升,其中德信融資成本上升較為明顯,德信中國2020年上半年融資成本8.92%,較2019年8.40%上升了0.52個百分點。
二、房企融資成本整體下行,資金成本分化依然嚴峻
為更清楚的看到房企融資成本的變化趨勢,我們將40家房企分為三個梯隊,融資成本小於等於6%作為第一梯隊,融資成本介於6%和7%之間為第二梯隊,融資成本在7%以上為第三梯隊。
第一梯隊共有20家,這20家房企相對來講財務更加穩健,長短期償債能力較強,上半年融資成本較2019年全部下降,平均下降0.19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梯隊中,有12家是國企,這也印證國企具有天然的融資優勢這一說法。
第二梯隊共有8家房企,平均融資成本為6.55%;相較2019年融資成本有4家下降,例如正榮和陽光城;2家上升,分別為新城控股與華發股份;另有富力地產和中駿集團2家房企融資成本與2019年持平。
第三梯隊共有12家房企,這12家房企相較前面兩個梯隊來講,我們發現公司財務槓桿相對偏高,導致長短期償債能力偏弱,融資成本相對偏高,其中5家房企融資成本較2019年有所下降,4家融資成本上升。
從三個梯隊融資成本變化情況可以看出,融資成本小於6%的房企融資成本普遍進一步降低,而融資成本高於7%的房企成本下降情況並不明顯,部分公司相比2019年維持或者上升,總體呈現強者恆強的融資成本分化態勢。
三、提高財務穩健性可降低融資成本
融資成本的高低除了公司對本身融資結構的管理外,還與償債能力有關。根據2020上半年EH50淨負債率表現,我們發現,前兩個梯隊除部分國企外淨負債率均低於EH50均值(EH50淨負債率均值為94.2%);第三梯隊中,11家房企中有5家房企淨負債率過百,因此公司的財務槓桿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融資成本水平,我們認為房企可通過增權益和控負債2個方法控制公司淨負債率,提高財務穩健性從而有效降低融資成本。
(1)增權益——拆分優質資產上市
拆分優質資產上市不僅能夠為房企帶來更大範圍的融資,還能夠增加公司的權益,作為母公司並表的物業板塊更是近年來房企拆分上市的最熱門選擇。2018年以來已經有20餘家房企拆分物業板塊並赴港上市,目前仍有十餘家房企物業板塊已遞表或正在籌備上市,例如榮盛發展的榮萬家以及佳兆業集團的佳兆業物業。
(2)控負債——以銷定投,審慎投資
在2020年上半年房地產業績會上,多數房企提出要控制企業投資力度,保持審慎的投資態度,實現以銷定投,同時降低有息負債規模,提升公司長短期償債能力。在這樣的趨勢下,我們認為穩健的經營方式有利於公司降低債務壓力,提升在資本市場上的信用表現,最終實現資金成本的下行。
在嚴格的融資監管下,我們認為未來部分房企負債規模增長將放緩,財務穩健的房企有利於繼續發揮低成本融資優勢。另外,下半年房企依然注重通過加快銷售回款、持續優化債務結構,以保障企業資金流安全,實現融資渠道的多元化和資信評級的上升最終推動融資成本的下行。